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糖尿病病机心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糖尿病属中医“消渴”范畴,以多饮、多食、多尿、消瘦为典型临床症状。对于本病的病因病机,历代医家多认为是阴虚为本,燥热为标,如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三消》中说:“三消一证,虽有上、中、下之分,其实不越阴亏阳亢,津涸热淫而已”。笔者在临床工作中体会到,阴虚燥热可能仅为现象,脾气虚弱、运化失常才是本质,现浅述如下。阴虚燥热尚不能完全概括消渴病机。尽管糖尿病表现出烦渴多饮、消谷善饥、形体消瘦等症状,看似一派阴虚燥热之象,但阴虚应皮肤口舌干燥而少尿,何以多尿?此其一;2型糖尿病患者以肥胖者居多,阴虚何以肥胖?此其二;患者舌体…  相似文献   

2.
脾胃在糖尿病中的治疗地位及应用体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管民俭 《光明中医》2005,20(4):12-13
糖尿病属中医“消渴”范畴,临床以口渴多饮、多食易饥、小便频数、或尿有甜味、形体消瘦为临床特征。历代医家多以“阴虚燥热”论之,治疗重于养阴清热。然消渴病何以燥热口渴,小便应少而反频数?何以多食而形体反瘦?且目前消渴发病多与体质肥胖有关,“肥人多痰湿”,何以痰湿盛之体反易患阴虚燥热之疾?笔者认为这些矛盾现象主要由于脾弱胃强致机体水液代谢与输布、饮食精微转输与吸收的紊乱及气机升降失常所引起,脾胃的转输功能失常在这一病理过程中至关重要。1脾的升清不足与糖尿病之口渴喜饮《灵枢·本藏》:“脾脆则善病消瘅”。《灵枢·邪…  相似文献   

3.
降糖饮治疗糖尿病38例吉林省中医中药研究院(130021)常桂荣,瘳明波,王多佳,亚东,王秋芝长春中医学院王宏【关键词】糖尿病,中医药治疗,临床观察糖尿病属于中医消渴证范畴,多以阴虚燥热为其特点。阴虚为本,燥热为标,其病变主要在肺、胃、肾。消渴之证虽...  相似文献   

4.
糖尿病从湿热论治临证体会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糖尿病是多种原因引起的因胰岛素分泌不足和/或胰岛素抵抗所致的以高血糖为基本病理生理改变的糖、脂肪、蛋白质的代谢紊乱综合征,近年来发病率逐年攀升。糖尿病属祖国医学“消渴”范畴,是临床常见、多发病,其发病率逐年上升,发病因素与过食肥甘厚味及运动量少密切相关,以多饮、多食、多尿、形体消瘦为主要表现。阴虚燥热是其病机核心,阴虚为本,燥热为标,本虚标实为辨证要点,从虚论治为治本之法,故有“消渴有燥无湿”之说。但消渴病日久,或属湿热体质,或脾虚生湿化热,或新感湿热之邪,湿热蕴结脾胃,可见湿热中阻之证。临床所见,有相当一部分患者,表现为湿热证候。故很多医家主张祛湿清热是重要治法之一。湿热证虽不属消渴病的必见证,但在病情的转化中和有兼夹因素时,这种证型并不少见。笔者从湿热论治糖尿病获得了较满意疗效,现将临床体会分述于下。  相似文献   

5.
真武汤治疗糖尿病26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真武汤治疗糖尿病26例临床观察石家庄市井陉一矿医院武海亭(050100)糖尿病属祖国医学消渴范畴。临床上以烦渴多饮、消谷善饥、小便频数、如膏如脂,形体消瘦为特征的内分泌代谢疾病。古代文献有关消渴的论述甚丰,其病机多以阴虚燥热立论,以致于滋阴清热成为治...  相似文献   

6.
糖尿病属祖国医学的消渴证范畴,其病机主要以阴虚为本、燥热为标,气阴两伤、阴阳俱虚、阴虚燥热为特点。实验及临床资料表明,消渴证与血瘀有密切的关系,而阴虚燥热为消渴证血瘀的主要原因。在临床部分糖尿病患者口服降糖药物或用胰岛素治疗后,症状仍不能改善,控制血糖升高不甚满意。笔者以糖尿病患者的血液流变学参数为定量指标,在临床应用养阴清热、活血化瘀之药物治疗,均获较满意的疗效。本文55例糖尿病患者分为二组:一为胰岛素依赖型组,在应用胰岛素的基础上加用中药消渴方治疗;二为非胰岛素依赖型组,应用降糖药并加用消渴方治疗。现将其疗效及作用机理分析讨论如下。  相似文献   

7.
糖尿病属中医“消渴”范畴,历代医家多以“阴虚燥热”论之,治疗重于养阴清热。然消渴病何以燥热口渴,小便应少而反频数?何以多食而形体反瘦?且目前消渴发病多与体质肥胖有关,何以痰湿素盛之体反易患阴虚燥热之疾?这些都与脾弱胃强致机体水液代谢与输布、饮食精微转输与吸收的紊乱及气机升降失常有关。  相似文献   

8.
糖尿病微血管病变是糖尿病 (DM)的特征性并发症 ,其发生发展与长期高血糖有密切关系。微血管病变的病理改变与中医学的血瘀证相类似 ,本文试从糖尿病微血管病变(血瘀证 )和活血化瘀疗法作如下探讨。1 糖尿病血瘀证的病因病机DM属中医学“消渴”范畴 ,传统的病机是阴虚燥热。临床观察DM - 2以肥胖者居多 ,少有口渴多饮 ,消谷善饥等阴虚燥热症状 ,常见形体肥胖 ,精神抑郁 ,少气懒言 ,神疲乏力 ,面色暗黑 ,胸胁闷痛 ,四肢刺痛 ,舌质暗淡或紫暗或有瘀斑瘀点 ,脉搏沉或细涩等气虚血瘀证候。血瘀证的形成与下列因素有关。阴虚致血瘀 素体阴虚…  相似文献   

9.
糖尿病微血管病变是糖尿病 (DM)的特征性并发症 ,其发生发展与长期高血糖有密切关系。微血管病变的病理改变与中医学的血瘀证相类似 ,本文试从糖尿病微血管病变(血瘀证 )和活血化瘀疗法作如下探讨。1 糖尿病血瘀证的病因病机DM属中医学“消渴”范畴 ,传统的病机是阴虚燥热。临床观察DM - 2以肥胖者居多 ,少有口渴多饮 ,消谷善饥等阴虚燥热症状 ,常见形体肥胖 ,精神抑郁 ,少气懒言 ,神疲乏力 ,面色暗黑 ,胸胁闷痛 ,四肢刺痛 ,舌质暗淡或紫暗或有瘀斑瘀点 ,脉搏沉或细涩等气虚血瘀证候。血瘀证的形成与下列因素有关。阴虚致血瘀 素体阴虚…  相似文献   

10.
黄为群  周洲 《河北中医》2008,30(2):156-157
<中医内科学>"消渴"中阐述消渴是以多饮、多食、多尿、消瘦乏力或尿有甜味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疾病.其病理特点是阴虚为本,燥热为标;病变脏腑以肾为主,并与肺、胃关系密切.糖尿病属中医学消渴范畴.我们认为,<中医内科学>中关于消渴的论述难以满足现代糖尿病的中医诊疗需要,现将消渴临床辨证论治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1.
糖尿病对人类健康产生极大危害,中国古代对消渴病有丰富的文献记载。然而由于生活方式、饮食习惯以及环境因素对疾病谱有较大影响,糖尿病与消渴病在内容上有相似部分,然而两者概念不能完全等同。消渴症状不一定见于糖尿病,也可见于许多其他疾病如尿崩症出现多饮、多尿,也属于“消渴病”。糖尿病未必出现消渴症状,若无消渴症状,亦不能称之为消渴病。从典型临床表现及病机,推测古代消渴阴虚燥热证可能与现代1型糖尿病类似。2型糖尿病早期以实证为主,特别是肥胖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以“热、痰、瘀”为主要表现。随着病情发展由实转虚,最后形成虚证或虚实夹杂。临床上,消渴病不应受制于“阴虚为本,燥热为标”病机的局限,治疗过程中方可取得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2.
糖尿病在中医属“消渴”,是以多饮、多食、多尿、形体消瘦,或尿有甜味为特征,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代谢性疾病。其病因多为禀赋不足,素体阴虚,复加饮食不节、情志失调、劳欲过度致肺燥、胃热、肾虚而成。  相似文献   

13.
糖尿病在中医属"消渴",是以多饮、多食、多尿、形体消瘦,或尿有甜味为特征,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代谢性疾病。其病因多为禀赋不足,素体阴虚,复加饮食不节、情志失调、劳欲过度致肺燥、胃热、肾虚而成。  相似文献   

14.
Ⅱ型糖尿病大多起病于40岁以后,临床或表现为典型的三多一少,血糖升高;或表现为乏力、气虚懒言、自汗、头晕、腰酸、血糖升高;或仅表现为血糖升高.我们自1999年以来,采用消渴舒丸治疗Ⅱ型糖尿病100例,无论是改善症状,还是在稳定血糖方面,均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正>糖尿病属中医学消渴范畴,病机为阴虚燥热,以阴虚为本,燥热为标,两者常互为因果,本病初期多表现为燥热,病程较长则阴虚与燥热兼杂,日久则表现以阴虚为主。消渴常累及肺、胃、肾三脏,中医治疗本病多以清热养阴、益气生津为治疗大法。白虎加人参汤是《伤寒杂病论》中常用于治疗消渴的有效  相似文献   

16.
黄国庆  邱笑琼 《新中医》2013,(1):180-181
中医学将糖尿病归属于消渴的范畴,其主要病机是"阴虚为本,燥热为标"。而糖尿病之阴虚历代医家多认为以肾阴虚为主。《石室秘录》谓:"消渴之证,虽分上中下,而肾虚以致渴,则无不同也。故治消渴之法,以治肾为主,不必问其上中下之消也……虽有上中下之分,其实皆肾水之不足也。"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明确提出:"消渴,小便反多,  相似文献   

17.
现代医学的糖尿病属中医消渴证范畴 ,但中医的消渴证并非就是现代医学的糖尿病。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所定消渴证的诊断依据是 :口渴多饮 ,多食易饥 ,尿频量多 ,形体消瘦。但临床上具备以上证候者 ,虽经空腹、餐后 2 h血糖和尿糖等有关检查 ,有部分患者还做过葡萄糖耐量试验 ,从而排除了糖尿病的存在 ,可是临床主症突出故仍以消渴证来诊断。笔者根据近 5a来的临床实践 ,收集病例 ,兹就 87例非糖尿病消渴证的诊疗分析如下 :1 阴虚燥热 (38例 ) :本证型为消渴证最为常见的证型之一。多见于大病、热病及慢性消…  相似文献   

18.
现代医学理论中的糖尿病即中医里的消渴病,所谓消渴症以多饮、多食、多尿、形体消瘦,或尿有甜味、状如膏脂为主要特征的疾病。发病机制为阴津亏损,燥热内生。糖尿病治疗,中医在《内经》的基础上,对本病的治疗和研究有更大的突破和进展,《金匮要略.消渴篇》论述三消症状及常用方药。消渴症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药论述如下。  相似文献   

19.
刘国用 《中医药导报》2008,14(11):61-61
望舌,是观察舌象了解病情的方法,是中医诊断特色之一.通过望舌,特别足望舌苔能观察糖尿病血糖波动情况,以利于控制血糖,延缓并发症的发生. 糖尿病属中医"消渴"病范畴,由阴亏燥热,五脏虚弱所致,以多饮、多食、多尿、形体消瘦为特征,呈现出舌质红,少苔,脉细数一派阴虚表现.但临床上亦可见糖尿病病人舌苔黄腻者,且血糖越高,舌苔黄腻越明显.  相似文献   

20.
目前临床多将糖尿病归属于中医之“消渴”,认为其主要病机是阴虚燥热,主要涉及肺、胃、肾三脏;临床表现为多饮、多食、多尿、消瘦等。然临床中大部分糖尿病患者,特别在早期并没有“三多一少”的典型症状,且从养阴清热论治效果甚微。导师王茂泓认为糖尿病的关键病机乃“脾之化机障碍”,并从脾胃气化学说论治糖尿病每获良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