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通过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呼吸衰竭(RF)患者应用无创BiPAP呼吸机辅助通气成功撤机的最佳时机、方式及护理,提高撤机的成功率.得出结论:COPD合并RF的患者使用BiPAP无创呼吸机撤机的方式和时间的掌握是成功撤机的关键,严密的病情观察和精心护理是成功撤机的有效保障.  相似文献   

2.
呼吸衰竭患者应用机械通气的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呼吸衰竭患者应用呼吸机机械通气的护理。方法:对28例呼吸衰竭患者应用呼吸机机械通气进行针对性的人工气道护理、心理护理以及撤机拔管后的护理,特别注意机械通气引起并发症的护理。结果:24例呼吸衰竭患者均能成功应用呼吸机机械通气改善换气与减少呼吸功,结合药物治疗后顺利撤机恢复自主呼吸。结论:对衰竭患者应用呼吸机机械通气进行合理有效的护理是治疗康复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3.
《陕西医学杂志》2017,(8):1048-1050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采用有创-无创序贯通气治疗的效果及预后意义。方法:选取55例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7例,采用单一有创机械通气治疗,观察组28例,采用有创-无创序贯通气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疗效、通气资料及预后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经通气治疗后呼吸频率、肺功能、心率及血气分析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观察组的各项指标较对照组改善明显;观察组在总通气时间、有创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及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上均显著小于对照组,在撤机成功率上大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后2年累积生存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序贯通气法能显著改善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呼吸功能,降低了VAP的发生及通气治疗时间,撤机成功率高,有利于患者的预后恢复。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老年呼吸衰竭患者行气管切开与经鼻气管插管后机械通气的护理措施及疗效对比.方法 选择2009年1月-2011年6月在我院呼吸内科或危重症监护室(ICU)需进行有创机械通气的老年呼吸衰竭患者(年龄≥70岁)80例,按人工气道建立方式不同分为经鼻气管插管组(42例),气管切开组(38例),入选病例均接受专业、全面的护理及药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效果和临床疗效.结果 两组呼吸衰竭患者人工气道建立后即刻抢救成功率100%,气管切开组患者在防止痰痂堵塞管道、呼吸机撤机时间、撤机成功率、呼吸衰竭治愈及院内死亡率方面均优于经鼻气管插管组,在并发院内感染或二重感染方面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气管切开及经鼻气管插管后机械通气是抢救老年呼吸衰竭患者的重要措施,相比经鼻气管插管,气管切开能使老年患者的呼吸道分泌物更易排出,减少气道堵塞,缩短呼吸机撤机时间及提高撤机成功率.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机械通气已作为一项在危急情况下人工替代通气功能的有效手段,在各种原因所致的呼吸衰竭及大手术后的呼吸支持治疗中,机械通气已得到广泛应用.虽然呼吸机功能日益完善,但机械通气的负面效应仍然存在,其中,因呼吸机依赖导致撤机失败会给患者造成一定的痛苦和经济负担.我们结合我科实际情况,在困难撤机病人的撤机过程中,结合当前的撤机研究,同时积极予以护理参与,在呼吸机依赖病人撤机上取得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呼吸衰竭患者应用呼吸机机械通气的护理.方法 对28例呼吸衰竭患者应用呼吸机机械通气治疗,密切观察病情变化,采取有效护理措施.结果 28例呼吸衰竭患者成功应用呼吸机机械通气,结合常规药物治疗后顺利撤机恢复自主呼吸,取得满意效果.结论 合理、有效的护理是呼吸衰竭患者应用呼吸机治疗康复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BiPAP呼吸机在有创机械通气中的应用价值和技巧。方法:选择经气管插管有创机械通气的病人24例,当呼吸机参数达到一定水平时,在气管插管口处接无创BiPAP呼吸机接口后通气2~6小时,观察血气指标、心率、呼吸变化,并统计撤机成功率。结果:①24例病人两种呼吸机更换前后血气指标、心率、呼吸情况无统计学差异,(P>0.05);②病人转归:20例通气2~6小时后顺利拔管撤机,其分4例均出现呼吸频率>30次/分,心率上升)20次/分,SPO2<90%,未能拔管撤机,其中2例综合治疗后反复实验后顺利拔管撤机,1例肺癌死于多脏器功能衰竭,1例胃癌术后病人死于败血症。结论:在气管插管口处接无创BiPAP呼吸机通气,可作为过渡方法通气,有利于及时把握有创通气转为无创通气的切换点,有利于拔管撤机安全评估。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索呼吸系统功能评分指导机械通气治疗呼吸衰竭撤机的可行性,并评价其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2年5月接受气管插管和机械通气治疗的呼吸衰竭患者136例,采用前瞻性对照研究方法。随机分为呼吸系统功能评分3~4分撤机组60例、5~6分撤机组51例和传统方法撤机组25例。呼吸系统功能评分撤机组采用呼吸系统功能评分指导撤机。动态观察3组患者机械通气前通气及氧合指标、呼吸功能评分、直接撤机成功率、总撤机成功率、接受机械通气时间、再插管率和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结果 3组治疗前各指标相近。3~4分撤机组、5~6分撤机组和传统方法撤机组的直接撤机成功率分别为98.3%(59/60)、82.4%(42/51)和100%(25/25);接受机械通气时间分别为(5.2±2.5)d、(5.0±3)d和(7.5±3.5)d;再插管率分别为0(0/60)、1.9%(1/51)和0(0/25);VAP发生率分别为11.7%(7/60)、13.7%(7/51)和24%(6/25)。3~4分撤机组与传统撤机组比较,直接撤机成功率、总撤机成功率(含无创通气辅助撤机)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机械通气时间较传统撤机组明显减少(P<0.01),VAP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3~4分撤机组直接撤机成功率明显高于5~6分撤机组(P<0.01)。5~6分撤机组与传统撤机组比较,直接撤机成功率下降(P<0.05);但总撤机成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机械通气时间明显减少(P<0.05)。结论呼吸系统功能评分指导机械通气治疗呼吸衰竭撤机是安全可行性的,采用呼吸系统功能评分3~4分撤机在不影响撤机成功率的前提下可减少机械通气时间和VAP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李先  周向军  曾胜宏 《黑龙江医学》2011,35(6):409-410,419
目的 探讨浅快呼吸指数(f/VT)在吸入性肺炎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机械通气患者撤机时的预测价值.方法 对52例吸入性肺炎合并ARDS患者达到临床撤机标准后,监测其浅快呼吸指数(f/VT).结果 撤机成功组(39例)f/VT平均为(75±23)bpm/L,撤机失败组(13例)f/VT平均为(110±18)b...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病 (COPD)并发呼吸衰竭患者有创机械通气撤机后续用无创正压通气 (NPPV)治疗的效果。方法  13例COPD并发呼吸衰竭患者为实验组 ,在有创机械通气病情稳定后 ,行同步间歇控制通气加压力支持通气 (SIMV +PSV)方法撤机 ,拔除气管插管或阻塞气管套管后续用经鼻面罩双水平正压通气 (BiPAP) ,并逐渐调低压力直到脱离呼吸机 ;以 15例COPD并发呼吸衰竭有创机械通气患者为对照组 ,行同样方法撤机 ,给予气管导管内吸氧 ,并拔除气管插管或气管套管。观察两组撤机成功率、住院时间和撤机前后血气分析变化等。结果 实验组撤机成功率 92 .3% ,住院时间 16 .8天 ,撤机前后血气分析变化无显著差异 (P >0 .0 5 ) ;对照组撤机成功率 73.4 % ,住院时间2 2 .4天 ,撤机后 pH降低、PaCO2 升高 (P <0 .0 5 )。结论 COPD并发呼吸衰竭患者有创机械通气撤机后续用NPPV能提高撤机成功率 ,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在达到撤机标准并接受序贯降低呼吸机参数的机械通气患者中,比较动态监测能量消耗(EE)的方法与传统方法(呼吸浅快指数)对于撤机成功率的预测性.方法 研究共纳入2018至2019年度重症医学科收治的共93例机械通气并符合撤机指征的患者,使用GE呼吸机(CARESCAPE R860)的能量代谢监测装置,通过间接测热法记...  相似文献   

12.
早期肠内营养在ICU机械通气患者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评价早期肠内营养(EN)对重症监护病房(ICU)机械通气患者的疗效.方法 53例机械通气患者根据胃肠道功能是否正常分为两组:EN组25例,接受肠内营养治疗;肠外营养组(PN组)28例,接受肠外营养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营养指标,1周内撤机成功率、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平均营养费用及机械通气(MV)时间、平均住院天数.结果 治疗后EN组血清总蛋白、清蛋白和血红蛋白水平较治疗前明显升高(分别P<0.05),且均高于PN组治疗后水平(分别P<0.05).EN组1周内撤机成功率明显高于PN组(P<0.05);机械通气时间、平均住院天数和1周内平均营养费用则明显低于PN组(分别P<0.05);两组1周内VAP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肠内营养费用低,能改善危重患者的营养状况、提高撤机成功率、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和住院天数.只要胃肠道功能正常,应尽早实施肠内营养支持.  相似文献   

13.
王桂芬 《当代医学》2010,16(22):105-106
目的对ICU患者行呼吸机通气后撤机失败的原因进行分析,提高撤机成功率。方法对24例撤机失败的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撤机失败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以呼吸道管理不善为主要原因。结论综合护理可以降低呼吸机通气后的撤机失败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无创间歇正压通气对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撤机后呼吸支持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3月本院收治的70例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5例.撤机后,对照组采用经鼻持续正压通气,观察组采用无创间歇正压通气,比较两组撤机成功情况、用氧时间、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及血气功能情况.结果 观察组撤机成功率高于对照组,用氧时间、通气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PaO2均高于治疗前,PaCO2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PaO2高于对照组,Pa-CO2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实施无创间歇正压通气可提高撤机成功率,缩短用氧时间、通气时间及住院时间,改善患儿氧合指数,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分析护理干预对ICU呼吸机依赖患者撤机成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100例进行呼吸机救助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非干预组,每组50例,非干预组患者不采用任何干预进行ICU患者呼吸机救助治疗,干预组采用护理干预ICU患者呼吸机救助治疗,治疗后,分析对比两组患者的呼吸机撤机成功率情况。结论非干预组中成功撤机38例,成功率76.0%,干预组中成功撤机48例,成功率96.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可以提高呼吸机依赖患者撤机的成功率,减少患者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护理推广和使用。  相似文献   

16.
呼吸机的撤离是指当导致患者呼吸衰竭的病因改善或缓解时.由全部或部分通气支持转为完全自主呼吸或仅需夜间无创呼吸支持的过程。临床工作中,将呼吸机的撤离分为两种类型:快速撤机和逐渐撤机。前者多见于手术后或对治疗反应迅速的急性呼吸衰竭患者,一般在通气治疗6~8小时(〈24小时)内撤离呼吸机;而后者多见于神经危重症患者。因此类患者病情复杂,影响撤机因素多,易合并呼吸聚功能障碍而发生撤机困难,因此成为我们关注的重点。  相似文献   

17.
机械通气作为一种呼吸支持技术,它不能消除引起呼吸障碍的病因,只能改善肺功能,为各种治疗争取时间和创造条件,所以,当患者的自主呼吸能维持适当的通气时,就应立即采取适当的方法撤机,以避免增加机械通气的并发症。我院ICU病房2000年12月~2007年10月共收治呼吸机治疗的患者576例,通过我们积极的护理配合以协助撤机,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除7例因特殊原因撤机外,其余患者均安全撤机,转回病房,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姜傲  马丽萍  杨红艳 《吉林医学》2010,(30):5434-5434
目的:总结呼吸机依赖患者撤机时的护理技巧。方法:3例呼吸机依赖患者应用自主间歇指令通气加压力支持辅助通气的呼吸模式,实施生命体征及各项指标的监测,观察撤机前后pH、PaCO2、PaO2的变化。实施心理护理、呼吸机的锻炼、呼吸道的管理、吸痰的管理、气管插管的管理。结果:3例患者顺利撤机。其呼吸频率<30次/min、心率和血压稳定、血气分析结果撤机前后无明显变化、SaO2>90%。结论:合理的撤机前、撤机时、撤机后的护理是顺利撤机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9.
分析56例机械通气患者的呼吸机撤离情况,对其中29例撤机困难者比较应用每天1次自主呼吸测试和同步间歇指令性通气的撤机效果。结果两者成功率均较高(P>0.05),但前者平均撤机时间显著短于后者(P<0.001),有利于及早发现患者自主呼吸的能力及撤机的耐力而及时撤机。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无创双水平呼吸道正压通气(BiPAP) 对老年性肺气肿并发呼吸功能衰竭的疗效与护理.方法 对45例老年性肺气肿并发呼吸功能衰竭患者采用BiPAP呼吸机进行通气,准确记录通气前及通气后2 h、8 h、24 h心率、血压、呼吸频率及动脉血气的变化.结果 患者使用BiPAP治疗后2~24 h及撤机后,收缩压、心率、呼吸频率及PaCO2明显下降,舒张压、PaO2及SaO2明显上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 0.01),pH值变化不明显,患者病情明显好转.结论 合理应用BiPAP可以迅速改善老年性肺气肿并发呼吸功能衰竭患者的通气功能,有利于纠正呼吸功能衰竭,避免有创机械通气跟患者带来的痛苦和不适应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