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8 毫秒
1.
柴胡是临床常用的一种中药材,具有疏散退热、疏肝解郁、升举阳气的功效。目前,我国柴胡品种较为混乱,产地加工较为粗放;在柴胡炮制方面,2015年版《中国药典》收载的炮制品为柴胡生品及醋柴胡,除此之外,各省市炮制规范还收载了酒制、蜜制、鳖血制等方法,但各省市炮制规范存在较大的差异,如辅料种类及用量、炮制终点的判定标准等,致使以其为依据生产的柴胡饮片质量参差不齐,进而影响柴胡饮片的临床应用。笔者通过查阅古籍资料及相关文献,对柴胡品种进行考证,并对其产地加工方法和炮制方法等进行系统的归纳与总结,以期为柴胡饮片的炮制工艺规范及质量标准制定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香附为临床常用中药,炮制历史悠久。为梳理其炮制进程,笔者从炮制辅料角度切入,通过系统查阅古代医案典籍、现代法典等相关文献资料,梳理香附炮制历史沿革,理清香附炮制发展脉络。经古今文献梳理后发现,香附古今炮制方法众多,不加辅料的制法有炒、煮、蒸等;加辅料的制法有醋制、童便制、姜制、盐制、酒制、多辅料制等,但随历史演变,一些特色辅料炮制法逐渐消失,现今多应用醋制品。地方炮制规范记载的香附制法颇多,存在“一地多法、各地各法”现象,缺乏统一质量标准,导致香附饮片质量参差不齐,甚至可能会影响临床用药的有效性。基于此,笔者通过对目前香附炮制研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在香附古法炮制传承及饮片质量标准提升等方面进行展望,以期为香附炮制工艺与机制研究提供重要的文献依据和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3.
以《历代中药炮制资料辑要》一书为线索,通过查阅古代及现代文献,总结、整理、分析延胡索的临方炮制历史沿革及现代研究进展,结合历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及《全国中药炮制经验与规范集成》等资料回溯核查该药炮制方法,并加以归纳、总结,整理发现,延胡索的炮制方法有醋制、盐制、酒制、米制等,其中醋制法传承至今。同时,现代药理研究表明不同炮制方法影响延胡索饮片质量及功效,为延胡索的现代炮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盐是中药盐制的重要辅料。其质量的标准化有利于保证中药饮片的质量。该文从盐的历史沿革、盐制法的历史沿革、盐制法的现代研究等3个方面对盐制法及炮制辅料盐的相关文献进行研究,发现盐在我国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使用历史悠久,种类繁多,应用于中药炮制的盐的种类主要有食盐、青盐、白盐三大类。盐的质量与产地、炮制加工有密切联系,主要以颜色、产地为评价依据。古代,不同中药盐制所采用的盐的品种不尽相同,这可能与药物性质有关。盐制的主要目的是增强药物疗效。目前,盐制工艺优选的报道较多,但其评价指标差别较大,且其科学性有待探讨。盐制法及其炮制辅料均缺乏相关的评价标准及质量标准,不利于中药饮片的健康发展。该文通过对相关文献进行研究,以期为中药盐制辅料标准的建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由于多种原因,目前传统的炮制品醋制饮片日趋减少,这是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本文从醋制对药物成分、药理作用及临床作用几个方面进行探讨。并认为米醋作为辅料为宜。一、从醋制对药物成分的影响看其科学性。醋制所用的辅料临床上有米醋及醋精。米醋含乙酸4~6%,醋精含乙酸30%,乙酸是一种与水能混溶的亲水性有机溶剂,溶解性较大,对中草药细  相似文献   

6.
甘草是一味大宗药材,在中药中有"国老"之称。通过查阅历代本草、医药典籍和相关文献资料,对甘草的历史炮制方法进行整理和分析,并梳理了往年各版药典对于甘草炮制方法的记录和全国各地炮制规范对于甘草饮片加工工艺的规定,对甘草的炮制历史进行全方面总结,理清了甘草的炮制发展脉络。经考证,从古至今,甘草的炮制方法较多,不加辅料的炮制方法有炙、炒、炮、煨;加辅料的制法有酒制、醋制、盐制、油制、姜制、蜜制、水制、胆汁制等多种方法。在已出版的药典中共有9版记载了甘草的炮制品,全国共有24个省市均有记载甘草的炮制方法。目前,2015年版《中国药典》仅记载了甘草蜜炙的炮制工艺,蜜炙法沿用至今并广泛使用。现今炙甘草是否应统一为蜜炙甘草使用,应以历代方书本草所使用的炮制方法以及临床使用为依据。该文为后续甘草的其他炮制工艺研究和临床合理选择甘草品种、进一步开发利用相应药材资源提供参考和历史依据。  相似文献   

7.
醋的历史沿革及其保健功能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了解醋的发展历史及其人们在长时间的应用中总结其在保健方面的功能,为醋作为炮制辅料应用选择合适的规格、品种、控制质量提供依据。方法:检索了《中华医典光盘资料》800余篇古文献及有关醋的现代文献,对食醋溯源,醋的保健功效应用沿革,历代对醋的功效认识,醋在中医药应用中对其品种的要求等,进行了分析整理。结果:食醋的起源在周朝之前,保健功效最早应用的记载见于《五十二病方》,醋的保健功效概括为引药入肝、理气、止血。对行水、消肿、解毒、散瘀止痛、矫味矫臭均有辅助作用。结论:在长期的应用实践中,人们对食醋作为药用这一特殊的用途,从唐至清,中医药典籍中,均明确记载酿造米醋入药,且陈久者良。这为制定中药炮制辅料用醋的规格、品种、质量提供文献依据。  相似文献   

8.
通过查阅历代本草古籍和近现代文献资料,笔者对黄芩炮制的历史沿革、近年相关炮制规范、现代炮制工艺、炮制品化学成分变化和药理作用机制等方面进行了系统整理和考证,以期为黄芩炮制饮片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依据。通过古籍考证可知,黄芩古法炮制有酒制、醋制、盐制、蜜制、猪胆汁制、麦冬汁制、米泔水制、陈壁土制、童便制等多种辅料制法,以酒制法最为多样且分类细致,其中沿用至今的有黄芩片、炒黄芩、酒黄芩、黄芩炭等炮制品;黄芩现代炮制工艺主要集中在的软化切片、酒炙法和炒炭法等炮制方面,研究方法较为统一;目前研究发现黄芩炮制后发生变化的化学成分有黄酮类、多糖类、挥发油类和微量元素等,炮制品的药理作用有止血、抗菌、抗炎、抗氧化、镇痛解热、治疗肺部疾病、治疗结肠炎等,但在黄芩炮制的研究中,缺乏炮制致化学成分结构变化的研究和多种炮制饮片药理作用的综合比较研究。基于此,建议开展炮制工艺至炮制机制的系统研究,进一步探索黄芩炮制前后物质基础的变化规律与药理作用间的关系,深化黄芩炮制品在分子机制和临床应用层面的探索,以期阐明黄芩炮制机制的科学内涵,为后续黄芩炮制饮片的扩大应用及其炮制标准的制定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古今川楝子炮制方法的历史沿革进行梳理,对川楝子炮制的目的及功效进行考证,对国家和省级标准中川楝子饮片收录情况进行汇总,对现代川楝子炮制机制研究的现状进行总结。经溯源,古时可划分为9种炮制方法,现因工艺繁琐等原因将川楝子炮制工艺进行了简化。历版《中国药典》中川楝子有净制、炒制2种炮制方法,川楝子因个大、加热不均匀,建议以砂烫法替代炒制,川楝子去皮核时建议用酒浸法替代净制。地方炮制规范记载川楝子制法较多,存在“一地多法、各地各法”现象,缺乏统一质量标准,导致川楝子饮片质量参差不齐,炮制后川楝子的黄酮类、三萜类等成分会发生不同程度改变,进而影响其毒性及药理作用。本文对川楝子炮制研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在川楝子古法炮制的传承及饮片质量标准提升等方面进行观瞻,以期为川楝子现代炮制工艺与机制研究提供重要的文献依据和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0.
中药醋制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中药醋制法是一种以醋为辅料的传统中药炮制技术。传统理论认为醋与药物相须配伍炮制,可以引药入肝经,增强散瘀止痛、疏肝行气功效。自《五十二病方》中记载至今,中药醋制法相关文献多见于历代医方、本草典籍。笔者现就中药醋制有关历史文献及近年研究情况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1.
中药炮制辅料醋应用情况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毛淑杰  戴明辉 《中国中药杂志》2005,30(17):1385-1388
醋,是我国人民重要的饮食调味品,也是传统中药的组成部分和中药炮制的重要辅料。醋制,是中药炮制中涉及品种和方法最多的液体辅料之—。为了摸清当前中药炮制使用食醋的实际情况,首先对中药炮制用醋的历代有关资料进行了查阅、整理、分析,了解古代炮制用醋情况。并对全国10多个省市30多个有代表性的中药饮片厂、醋生产厂进行走访调查、摸底。对中药饮片厂、醋生产厂等诸方面问题的真实现状认真详细地搜集、整理,同时与饮片厂、  相似文献   

12.
正交实验法改进广西莪术醋制炮制工艺的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醋制广西莪术的最佳炮制工艺条件.方法 选择醋制的米醋用量、醋制温度、醋制加热时间3个因素,每个因素3个水平,按照L9(34)正交实验表安排实验,并提取出莪术各醋制品中的有效成分挥发油和总姜黄素,分别对其含量进行测定,以对莪术饮片的醋制工艺进行优选.结果 较佳的工艺条件是A3B2C1,即用20 ml米醋闷润2 h后,控制温度60℃烘制30 min.结论 米醋用量、烘制温度、烘制时间均使莪术饮片质量产生变化.  相似文献   

13.
红外光谱技术用于炙制大黄饮片辅料加入与否的快速测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建立炙制大黄饮片辅料加入与否的快速测定方法。方法:采用红外光谱法测定黄酒、米醋、生大黄、醋大黄、酒大黄红外光谱图,通过分析红外光谱图峰位、峰强的不同,快速判断炙法炮制的大黄饮片中辅料是否加入。结果:经黄酒、米醋等液体辅料炮制后,生大黄较之酒大黄、醋大黄的红外图谱1 623 cm-1与1 047 cm-1处的峰间比例有明显变化,二阶导数图谱存在显著差异。结论:该法可用于快速测定。  相似文献   

14.
刘焕秋 《时珍国医国药》2001,12(12):1091-1092
对中药炮制常用辅料之一醋的性味功能、醋制药材的理论以及醋制法的目的,醋制法的具体操作方法进行探讨,认为醋制法意义重大,是中药辅料泡制的重要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5.
中药槐花炮制历史沿革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娆娆  原思通 《中国中药杂志》2004,29(11):1094-1098
整理分析古今医药文献中的槐花炮制资料 ,发现清代以前炮制槐花曾用过蒸、煮、炒、焙 4种方法。由于辅料不同和炮制程度的差异 ,计有 10余种饮片。目前除吉林省有醋炙品、河南省和山东省有蜜炙品外 ,各地均以生品、炒黄和炒炭 3种槐花饮片供临床辨证选用。认真总结前人经验 ,将为开展槐花的现代炮制研究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6.
盐制是中药炮制的重要内容之一。已有学者围绕盐制的历史沿革做了一些工作,但不够全面,部分存在谬误。该文全面考证盐及盐制法的历史沿革,系统整理了中药盐品及其性味、归经、功效等的演变过程,总结了历代盐制的基本方法、品种、用量,并分析其增减的原因,可为盐制药物的现代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目的:中药盐制法是一种中药的辅料炮制方法,通过古籍文献查阅整理得到从盐制法出现至今的历史沿革及未来发展方向。方法:通过整理历代古籍资料,将多种信息整合分析。结果:继历朝历代的发展创新,盐制饮片品种有100余种。现今沿用盐制方法多为盐水炙、盐水蒸。结论:盐制法在未来的研究中,要从实践中将现有的炮制方法进行发展与革新,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搭建多学科平台对盐制(炙)法原理、生产技术、质量标准等进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8.
我国炮制用辅料标准现状研究及工作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对《中国药典》2015年版、《全国中药炮制规范》及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地方炮制规范中炮制用辅料相关内容的现状进行了梳理,整理出了药典、全国炮制规范、地方炮制规范这三级标准中对炮制用辅料的通用性要求、个性化技术要求、质量标准等的收载情况,根据炮制用辅料存在的"药辅同源"、"食辅同源"的特点,对标准现状进行了分析;对炮制用辅料全国性标准研究情况进行了介绍;对炮制用辅料标准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探讨,针对标准体系不完善、缺乏总体性要求、标准水平低、标准引用混乱、标准研究工作不足等问题提出了相关的工作建议,为下一步炮制用辅料国家药品标准体系的建设提供建议和参考。  相似文献   

19.
酸枣仁为名贵大宗中药,是历代医家养心补肝,宁心安神之要药。该文通过查阅历代本草、医药典籍和相关文献资料,梳理了古今酸枣仁炮制方法的历史沿革与发展,考证了酸枣仁古代炮制目的及功效,汇总了国家和省级标准中酸枣仁饮片收录情况,总结了现代酸枣仁炮制机制研究的现状。经考证,酸枣仁炮制历史悠久,历代本草对酸枣仁炮制方法记载有9种,主要有清炒法、加辅料炒等炮制方法。“生熟异治”是古代本草对酸枣仁炮制前后功效变化的主流认识,近现代医家又逐渐发展了“生熟同治”和“生效熟增”等不同认识。目前共有10版《中国药典》收录了酸枣仁炮制品,全国共有22个省市炮制规范中记载酸枣仁的炮制方法,清炒法是现今酸枣仁主流的炮制方法。黄酮类、皂苷类和脂肪酸类等化学成分在酸枣仁炮制前后会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然而生、炒酸枣仁在镇静安神、提高学习记忆、抗焦虑等药理作用方面没有显著性差异。该文对目前酸枣仁研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对酸枣仁古法炮制的传承、炮制内涵、饮片质量提升等方面研究作了展望,以期为不同炮制规格酸枣仁的临床合理用药和饮片标准提升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20.
中药炮制辅料的规范化示范研究Ⅱ--醋的现代研究概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现代研究表明,食醋具有缓解疲劳、调节血糖和脂质代 谢、抗氧化、促进食欲等药理作用。食醋也是传统中药的组 成部分和中药炮制的重要辅料:醋制是中药炮制中涉及品种 和方法最多的液体辅料制法之一。中药炮制的规范化研究不 能也不可能回避中药炮制辅料的规范化。笔者现从食醋的类 别、成分、功效,以及醋的化学成分、质量控制、生产工艺、 应用等方面加以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