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 探讨术后不同时间给予肺癌患者低分子肝素钙抗凝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1年3月南京市高淳人民医院胸外科行手术治疗的肺癌患者,根据组间基本资料均衡可比的原则分为6h组(n=22)、12h组(n=25)、24h组(n=24)三组.三组患者均于术前12h使用低分子肝素钙抗凝,6h组于术后6h,12h组... 相似文献
2.
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的诊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cesarean scar pregnancy,CSP)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2例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4例(63.64%)出现无痛性阴道流血,18例(81.82%)在人工流产术中大量阴道流血或人工流产/药物流产术后阴道流血淋漓不尽,患者均通过阴道B超或彩超确诊。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13例),药物治疗+B超引导下清宫术或宫腔镜下病灶切除术(9例)。药物治疗和药物加病灶去除手术治疗患者治疗后阴道流血时间、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uman chorionic gonadotrophin,HCG)下降至正常水平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均治愈,其中1例治愈后1年再次发生CSP。结论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比较少见,临床表现不典型,易发生误诊误治。超声检查是有效的诊断方法。治疗方案应根据患者病情,进行个体化的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3.
王雅芳 《中国城乡企业卫生》2005,(3):58-58
深部静脉栓塞,是剖宫产术后严重并发症之一,当静脉血栓脱落时,血栓全部或一部分随着血流达到肺部,引起急性肺栓塞,威胁病人的生命安全。故对剖宫产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防治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低分子量肝素联合间歇充气加压预防腰椎术后静脉血栓形成的疗效以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有高或极高静脉血栓形成风险的腰椎手术患者42例(联合预防组)行正规抗凝联合间歇充气加压治疗预防静脉血栓形成。另选择有高或极高静脉血栓形成风险的腰椎手术患者50例(对照组)单纯行联合间歇充气加压。观察比较两组静脉血栓形成发生情况、引流量、拔管时间。结果联合预防组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为0,对照组为10.0%(5/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41,P〈0.05)。联合预防组引流量、拔管时间分别为(318.6±213.5)ml、(116.3±11.3)h,对照组分别为(312.1±202.9)ml、(115.6±30.5)h,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具有高或极高静脉血栓形成风险的腰椎手术患者,应用低分子量肝素联合间歇充气加压预防静脉血栓形成安全有效,较单纯联合间歇充气加压治疗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5.
妊娠合并卵巢肿瘤是妊娠期常见合并症之一,近年来,其发病率有明显上升趋势,可能与孕期保健的加强,B 超检查的广泛应用,以及剖宫产率上升而在术中发现肿瘤的增加有关。由于妊娠的特殊性,临床上对卵巢肿瘤的漏诊率较高,现将本院7年来剖宫产并卵巢肿瘤切除术63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子痫前期患者剖宫产术后发生静脉血栓的高危因素及预防措施,指导产科临床工作。方法选取2015年9月-2016年12月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产科住院的子痫前期剖宫产产妇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观察组产妇入院后在健康教育中增加踝泵运动指导及训练,剖宫产术后除常规给予低分子肝素及下肢空气压力波治疗外,下午增加1次空气压力波治疗,每天给予踝泵运动指导及练习。对照组产妇给予常规低分子肝素及1次下肢空气压力波治疗。比较两组产妇术后静脉血栓发生率、拔除尿管后自行排尿时间及排气时间。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产妇术后静脉血栓发生率分别为2.00%(1例)和14.00%(7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妇术后拔除尿管后自行排尿时间及排气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子痫前期患者剖宫产术后增加1次空气压力波治疗及每天指导踝泵运动可以降低静脉血栓发生率,缩短术后拔除尿管后自行排尿时间及排气时间,减轻产妇痛苦,促进产妇康复。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cesarean scar pregnancy,CSP)的诊治及预后,减少临床误诊误治。方法 回顾性分析宁德市中医院2002~2011年收治的8例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处妊娠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8例患者平均年龄31.3岁,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为停经(7例,87.5%)及不规则阴道流血(6例,75.0%),B超提示子宫瘢痕妊娠可能6例。入院后保守治疗成功6例,1例清宫过程大出血行全子宫切除术,1例经手术切除妊娠组织并瘢痕破裂修补。结论 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经阴道超声有助于明确诊断,应用甲氨蝶呤配合B超引导下清宫治疗多数可获成功。 相似文献
8.
《中国计划生育和妇产科》2019,(12)
<正>1病例资料患者,女,18岁,平素月经规律,量中,色暗红,无血块,无痛经,白带色味无异常,末次月经2019年4月15日。半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下腹胀痛,经口服药物治疗后,腹痛明显缓解。2019年4月21日,患者再次出现右下腹胀痛,且腹痛有所加重,遂到甘肃省第二人民医院就诊,门诊查彩超:腹腔内囊实混合型包块,性质待定。患者于2019年4月24日到甘肃省妇幼保健院就诊,以"盆腔包块"收入妇一科。自发病以来,饮食睡眠尚可,二便如常,体重无明显增减。查彩超显示:子宫前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双下肢气压干预对剖宫产术后下肢静脉血栓的预防价值.方法 纳入2016年10月-2019年10月该院收治的126例行剖宫产术的产妇为研究对象,按照抽签随机方法分为两组,各63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基础干预,观察组在常规基础干预前提下实施双下肢气压干预.两组均持续干预5d.比较两组产妇血栓形成情况,分析两组产妇切口愈...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剖宫产术后疤痕妊娠的早期诊治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10月至2012年2月在东南大学医学院附属江阴医院住院治疗的13例剖宫产术后疤痕妊娠的临床表现及诊疗过程.结果 在13例剖宫产术后疤痕妊娠中,有12例(92.3%)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确诊,经药物(甲氨喋呤、米非司酮)结合子宫动脉栓塞术及刮宫术得到治愈;另1例未作定性诊断行急诊手术及病理确诊.结论 早期对剖宫产术后疤痕妊娠作出正确诊断是临床及时有效治疗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剖宫产术后出血的规律及临床特点。方法:对432例剖宫产与阴道产发生产后出血(包括晚期出血)的产妇资料进行分析,比较出血量、出血时间及其它相关因素。结果:剖宫产产后出血及休克的发生率、出血量均明显高于阴道产(P<0.01);在晚期产后出血中,两者之间比较无显著差异。晚期产后出血多发生于产后第3周(71.1%)。结论:剖宫产较阴道产更易发生产后出血,而且出血量多。为减少剖宫产产后出血,严格手术操作、术中仔细检查胎盘、清理宫腔、加强术后观察是减少产后出血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剖宫产产后出血的高危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剖宫产产后出血的产前高危因素,为预防产后出血提供依据。方法:将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02年1月~2008年12月间住院行剖宫产术终止妊娠发生产后出血的产妇100例作为病例组,选择同期非出血剖宫产产妇10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设计方法,对比两组产后出血相关危险因素的暴露率及结局。结果:高龄、孕次≥3次、经产妇、流产≥2次、文化程度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中重度贫血、红细胞3.50×109/L、妊娠合并子宫肌瘤(≥3cm)、前置胎盘、血小板100×109/L、胎盘早剥、宫缩抑制剂的使用、多胎均为产后出血的高危因素。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产前应用宫缩抑制剂、经产妇、妊娠合并子宫肌瘤(≥3 cm)、前置胎盘、双胎和文化程度低是剖宫产产后出血的独立高危因素。结论:产前使用宫缩抑制剂者应加强产后出血的防治,妊娠合并子宫肌瘤直径≥3 cm者,不建议在剖宫产术中常规实施子宫肌瘤剔除术。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采用低剂量阿司匹林联合空气波压力治疗仪治疗,对术后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作用。 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4年2月于河北医科大学附属深州市医院进行剖宫产分娩的200例产妇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入院顺序号的奇、偶数随机分为研究组(n=100,采取常规护理+低剂量阿司匹林联合空气波压力治疗仪治疗)与对照组(n=100,采取常规护理)。本研究纳入标准:均为剖宫产分娩者,其年龄为18~45岁,同意参与本研究,与家属及受试者本人均签署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产前确诊为出、凝血功能障碍者,合并肝、肾、心功能严重不全者,术前曾使用抗凝药物治疗者,以及合并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两组受试者年龄、初产妇与经产妇构成比、单胎与多胎妊娠构成比、妊娠合并症种类及其发生率、巨大儿分娩率及分娩孕龄等一般临床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两组受试者剖宫产术相关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等比较,差异亦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受试者剖宫产术后接受不同干预措施后,统计学分析两组受试者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以及剖宫产术后第3,7及14天时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术后第7天静息心指数(CI)及双下肢肿胀指数。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深州市医院人体试验委员会所制定的伦理学标准,得到该委员会批准,分组征得受试者本人的知情同意,并与之签署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 结果研究组剖宫产术后无一例受试者出现下肢静脉血栓,而对照组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为10.0%(10/1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526,P=0.001)。研究组受试者剖宫产术后第7天时静息CI及双下肢肿胀指数,以及第3,7及14天时V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589,8.348,P=0.000,0.000;t=2.780,9.446,10.063,P=0.006,0.000,0.000)。两组受试者剖宫产术后切口愈合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剖宫产术后采取低剂量阿司匹林联合空气波压力治疗仪治疗,对受试者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具有显著预防效果,可有效降低受试者术后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缓解术后疼痛感,减少对心脏功能损伤,降低双下肢肿胀指数,对改善受试者生存质量,促进术后恢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下肢间歇性气囊加压(IPC)与低分子肝素(LMWH)等预防措施对剖宫产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高危孕妇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111例有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高危孕妇,术后使用IPC与LMWH预防,分析血常规、凝血功能、血栓相关指标及血栓发生率的变化。结果:应用IPC与LMWH预防后,抗凝血酶(AT-III)较术前显著升高(P<0.05),LMWH使术后血小板水平无明显下降(P>0.05)。结论:预防性使用IPC与LMWH可以改善高危孕妇术后的凝血功能,降低深静脉血栓的形成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欣母沛对合并有产后出血高危因素的剖宫产孕产妇产后出血的防治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择合并有羊水过多、双胎妊娠、巨大胎儿、宫缩乏力、前置胎盘等产后出血高危因素的孕产妇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胎儿娩出后只常规静滴催产素)、肌注欣母沛组(胎儿娩出后常规静滴催产素的基础上,同时三角肌内注射欣母沛)、宫体注射欣母沛组(胎儿娩出后常规静滴催产素的基础上,同时子宫肌层内注射欣母沛)各30例。比较各组术中、产后2 h及产后24 h的出血量、产后出血的发生率以及副反应。结果:肌注欣母沛组和宫体注射欣母沛组产后出血的发生率分别为16.7%和13.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6.7%(P<0.01),两组术中、产后2 h和产后24 h平均出血量也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肌注欣母沛组和宫体注射欣母沛组的副反应总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36.7%(P<0.01),肌注欣母沛组的副反应总发生率高于宫体注射欣母沛组(P<0.05)。发生副反应的孕产妇均可自行恢复,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对合并有产后出血高危因素的剖宫产孕产妇术中预防性使用欣母沛,明显减少了术中和产后出血量,降低了产后出血的发生率,两种使用方法均疗效确凿、安全性好,值得各级医院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自然分娩与剖宫产分娩对产妇生理和心理影响的差异。 方法选择2013年2月至2014年2月在四川省凉山州第二人民医院妇产科分娩的324例孕妇为研究对象。按照分娩方式的不同,将其分别纳入自然分娩组(n=126)与剖宫产组(n=198)。对两组产妇的产后疼痛评分、产后恢复情况(肛门排气时间、腹胀、厌食、便秘、恶心及呕吐;阴道流血时间;产后第1,2,3天平均体温)、产后情绪及产后泌乳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四川省凉山州第二人民医院人体试验委员会制定的伦理学标准,得到该委员会批准,分组征得受试对象的知情同意,并与之签署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两组孕妇年龄、孕龄、分娩前体质量、身高、高中以上文化比例、城乡户口比例、定期产前检查比例、腹部手术史比例等一般临床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果①自然分娩组产妇产后在同一时间点的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剖宫产组,并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自然分娩组产妇肛门排气时间较剖宫产组早,并且自然分娩组产妇产后腹胀、厌食及阴道流血时间>1周发生率低于剖宫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自然分娩组产后第1,2天体温均低于剖宫产组,并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自然分娩组产妇产后情绪良好者所占比例高于剖宫产组,并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自然分娩组产妇产后开始泌乳时间早于剖宫产组,并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自然分娩能减轻创伤,促进乳汁分泌和产后恢复。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既往剖宫产瘢痕处双胎异位妊娠(TEPC)患者的临床特征、诊治经过,并进行相关文献复习.方法 选择2019年9月24日,杭州市妇产科医院收治的要求终止妊娠的1例TEPC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收集其临床病例资料,进行临床表现和诊治经过分析.同时,以"剖宫产瘢痕妊娠""双胎妊娠""cesarean s...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剖宫产术中使用缩宫素并联合不同时间和方法使用卡孕栓对预防剖宫产术后出血的疗效。
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8年3月桂林市中西医结合医院七星分院妇产科行剖宫产分娩的初产妇18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缩宫素组(A组)、缩宫素加卡孕栓组(B组)、缩宫素加卡孕栓组(C组),每组60例。比较3组产妇术中、术后2 h及24 h出血量,术后2 h子宫收缩情况并观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与A组和C组相比,B组术中、术后2 h及24 h出血量显著减少(P<0.05,或P<0.01)。术后2 h子宫收缩良好率组建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三组产妇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
结论胎儿娩出前3 min舌下含服卡孕栓联合缩宫素能更好地预防剖宫产术后出血,值得在广大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B-Lynch改良缝合法预防双胎妊娠剖宫产术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对双胎妊娠手术152例采用前瞻性观察方法,随机分为观察组(B-Lynch改良缝合组)76例和对照组(常规处理组)76例,观察两组术中出血量、术后24h出血量。结果观察组术中、术后24h出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后出血、产褥病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Lynch改良缝合法预防双胎妊娠剖宫产术后出血效果明显,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影响高龄孕妇剖宫产发生产后出血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40例剖宫产产后出血的高龄孕妇为研究组,同期行剖宫产产后非出血的高龄孕妇460例为对照组。对可能造成术后出血的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对于影响显著的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研究组中的妊娠高血压史、流产史、宫缩乏力、巨大儿及前置胎盘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高龄孕妇剖宫产发生产后出血的高危因素依次为宫缩乏力、前置胎盘、妊娠高血压史、巨大儿、流产史。结论:影响高龄孕妇剖宫产发生产后出血的主要因素为宫缩乏力、前置胎盘、妊娠高血压史,为临床有效预防高龄孕妇剖宫产产后出血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