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肾动脉狭窄(renal artery stenosis,RAS)是继发性高血压的常见原因之一,约占全部高血压患者的2%[1]。常见的病因为动脉粥样硬化,据报道,大于40岁的RAS患者中,约90%的患者为动脉粥样硬化性RAS,并且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上升[2]。随着腔内介入技术的逐渐发展与成熟,经皮血管腔内肾血管成形术  相似文献   

2.
动脉粥样硬化是肾动脉狭窄(renal artery stenosis,RAS)最常见的病因。西方国家的资料显示,90%的RAS由动脉粥样硬化所致[1];近年我国与欧美国家的资料也逐渐趋向一致,  相似文献   

3.
缺血性肾脏病(ischemic nephropathy,IN)是由于显著的肾动脉狭窄(renal artery stenosis,RAS)导致的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及继发性肾脏损伤。病理改变包括间质纤维化、小管萎缩、肾小球硬化(包括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球旁纤维化及多种微动脉异常等。IN与RAS关系密切。引起RAS最常见的病因是动脉粥样硬化,40岁以上的RAS病人中,大约90%的病例是由于动脉粥样硬化所引起。而40岁以下的RAS病例主要是由于纤维肌发育不良(fibromuscular dysplasia,FMD)或血管炎引起。大约10%~30%的RAS病例是由FMD所导致。引起RAS的其它少见病因包括:主动脉或动脉剥离、非特异性主动脉动脉炎、血栓或胆固醇性栓塞、胶原性血管病、外伤、移植后狭窄、放射后纤维化及盆腔肾。IN的发病情况虽然不清楚,但证据表明IN在老年人群中的发病率有不断增高的趋势。  相似文献   

4.
正肾动脉狭窄(renal artery stenosis,RAS)导致的肾血管性高血压是继发性高血压最常见的一种,常见病因为动脉粥样硬化、多发性大动脉炎、纤维肌性发育不良等,其中,动脉粥样硬化性RAS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1]。RAS常见的临床表现为药物难以控制的高血压,病情严重未获及时治疗者可出现肾萎缩和肾功能恶化[2-4]。然而,RAS可通过介入治疗改善或治愈RAS性高血压、保护或改善肾功  相似文献   

5.
肾动脉狭窄所致的肾性高血压是继发性高血压最常见的可治愈性疾病,约占高血压患者的5%~10%.2003年欧洲高血压指南指出,肾血管性高血压是继发性高血压的第二大病因.肾血管性高血压的血管病变原因有动脉粥样硬化、纤维肌性发育不良和大动脉炎.由于年龄是动脉硬化的重要危险因素,老年肾血管性高血压的血管病变则以动脉硬化为主.近几年,随着人类老龄化进程,肾动脉粥样硬化已经成为引起肾动脉狭窄的首位原因,约占90%[1].  相似文献   

6.
无创性影像学检查方法在肾动脉狭窄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肾动脉狭窄(renal arterial stenosis,RAS)是继发性高血压最常见的病因,占高血压病的5%~10%,是惟一可以治愈的高血压,通过介入血管扩张术和外科手术治疗不仅能够改善肾缺血纠正高血压,还能保护肾脏的功能免受进一步的损伤,因此早期而准确的诊断将对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7.
<正>肾血管性高血压约占高血压患者总数的5%,病因主要包括动脉粥样硬化性肾动脉狭窄、肾动脉纤维肌性发育不良,其余少见病因有大动脉炎、肾肿瘤等[1],其中动脉粥样硬化性肾动脉狭窄占肾血管性高血压患者总数的90%。年轻患者尤其是女性,大动脉炎和纤维肌性结构不良是引起肾血管性高血压最常见的原因。而中年以上患者伴有其他诸如冠心病等动脉粥样硬化疾病时,多考虑动脉粥样硬化性肾血管性高血压。肾血管性高血压可致心、脑、肾等多种靶器官损害,而  相似文献   

8.
肾动脉狭窄(renal artery stenosis,RAS)指各种原因引起的单侧或双侧肾动脉主干或分支狭窄,引起肾血流减少或肾缺血,从而导致肾血管性高血压和慢性缺血性肾病,是继发性高血压的主要原因,约占全部高血压的5%[1-2]。RAS病原复杂,可由大动脉炎、动脉粥样硬化、  相似文献   

9.
肾动脉狭窄(renal artery stenosis,RAS)是继发性高血压常见病因之一。肾血管性高血压约占高血压患者的1%。最近研究显示,在高危人群中,血管内径减少>50%和>70%RAS的发病率分别为14.3%、7.3%[1]。自1981年Greene等[2]率先将多普勒超声用于检测RAS以来,在此领域一直存在不少争议  相似文献   

10.
<正> 脊髓伤(SCI)患者肩痛的发病率明显高于体格健全者,伤后出现肩痛者约占30%~50%,其中四肢瘫者比截瘫者更易发生。其病因向来归咎于过度使用,因为要靠肩部功能移动身体或驱动轮椅。已发现伤后时间越长,肩痛发病率越高。最常见的病因看来是伴有峰下滑囊炎的碰击综合征(impingementsyndrome),曾证实占74%之多。尽管此综合征从发病机制分析是力学性质的,但肩袖肌群和肩胛肌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