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利用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技术,研究正常成人大脑内囊的形状和结构。方法:分别对10例正常志愿者(男5例,女5例。年龄24娟5岁,平均40,9岁)进行弥散张量成像,将所得数据输入个人计算机,应用日本东京大学附属医院放射科影像计算和分析实验室所研制的软件:Volume-56和diffusion TENSOR Visualizer 1.5(dTV)进行大脑内囊成像。结果:本研究成功的在活体进行了大脑内囊的弥散张量成像。在FA、彩色FA图和弥散张量纤维束图上分别显示了内囊的形状和结构。结论:弥散张量成像可以显示正常人大脑内囊的结构,为大脑白质纤维束的研究开辟了一新的广阔领域。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TI)对早期创伤性脑损伤(TBI)患者轴索损伤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21例TBI早期(伤后10d内)患者(TBI组)及10例正常志愿者(对照组)行DTI检查,分别测量两侧大脑半球6个感兴趣区(胼胝体膝部、胼胝体压部、内囊前肢、内囊后肢、外囊及背侧丘脑)的部分各向异性(FA)值,并构建上述部位三维弥散张量纤维束成像(3D-DTT)图。比较以上两组感兴趣区平均FA值的差异,并对TBI组的FA值与临床GCS评分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FA图像上可以清楚观察到呈高信号的脑白质纤维束,损伤局部呈低信号。TBI组平均FA值为0.562±0.04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0.609±0.045(P<0.01)。TBI患者FA值与GCS评分呈正相关(r=0.508,P<0.05)。3D-DTT图可以直观显示胼胝体、内外囊等白质纤维束的损伤情况。结论 FA值的变化反应了TBI患者脑白质纤维束水分子各向异性程度的变化,对评估伤情及判断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弥散张量纤维束成像在脑梗死中的应用。方法 2010年3月至2012年3月份收治脑梗死148例,进行磁共振成像系统重建三维弥散张量纤维束成像图,观察白质纤维束损伤情况,对各组病例进行测量ADVAv值、FA值,并与健侧相应区进行比较。结果急性期48例中,白质纤维束变形移位18例;亚急性期71例,白质纤维束变形移位48例;慢性期29例,白质纤维束变形移位20例。结论通过常规MRI、弥散加权成像和弥散张量纤维束成像进行充分结合对脑梗死进行诊断,对病灶定位更准确,对白质纤维束损伤程度充分判断,通过对平均表观弥散系数、各向异性分数值观察能够对脑梗死更精确的临床分期。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对诊断脑震荡的价值.方法:应用CT、常规磁共振扫描及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TI)对88例头部轻微伤临床诊断为脑震荡的患者和15名健康志愿者(对照组)进行检查,前者为观察组,后者为对照组.所有图像行DTI图像后处理得到不同兴趣区(ROI)各向异性分数(FA),包括两侧内囊(capsula interna)和外囊(capsula externa)、额叶、枕叶和颞下回部的FA值.将对照组的DTI值经过计算出均值和标准差作为常模.将观察组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中有65例(73.86%)的ROI的FA值下降,另23例(26.13%)和对照组比较没有差异. 相似文献
5.
6.
弥散张量纤维束成像在脑膜瘤诊断中的初步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弥散张量纤维束成像在脑膜瘤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11例脑膜瘤(男2例,女9例,年龄范围25~63岁,平均为42.2岁)患者进行弥散张量成像,利用个人计算机对获得的数据进行弥散张量纤维束成像,观察脑膜瘤所引起的白质纤维束的改变情况。结果:颅内占位病变所致白质纤维的异常有三种基本改变形式,分别是破坏、浸润和移位。11例脑膜瘤中有3例引起白质纤维移位加浸润,8例引起白质纤维移位。结论:弥散张量纤维束成像可以显示脑膜瘤与白质纤维束之间的关系,有利于手术方案的制定或病人预后的预测。 相似文献
7.
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对良 恶性脑膜瘤诊断的初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运用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TI)测量脑膜瘤表现弥散系数(ADC)值、FA值和白质纤维走行图,探讨其对良、恶性脑膜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3例良性脑膜瘤,4例恶性脑膜瘤行弥散张量成像,分别测量肿瘤实质区、瘤周水肿区和瘤周白质区的ADC值和FA值,并根据原始图像重建双侧白质纤维走行图。结果①良、恶性脑膜瘤肿瘤实质区ADC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良、恶性脑膜瘤瘤周白质FA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②良性脑膜瘤瘤周白质表现为纤维束受压移位或无明显变化;恶性脑膜瘤瘤周水肿区、瘤周白质均出现较明显的纤维束缺失。结论ADC值和FA值有助于脑膜瘤良、恶性的鉴别;白质纤维走行图能清晰显示肿瘤与白质纤维束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TI)对脑卒中患者早期认知障碍(VaMCI)的检测作用。方法 选取2019年3月至2021年3月上海市浦东医院诊治的脑卒中患者159例,VaMCI患者99例,无认知障碍(NCI)患者60例,通过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和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进行神经心理学测试,通过计算分数各向异性(FA)和平均扩散率(MD)检查两组差异脑区白质破坏,分析差异脑区DTI参数与神经心理学测试得分的相关性。结果 VaMCI组的MoCA和MMSE得分均低于NCI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VaMCI组不同白质脑区的FA高于NCI组,MD低于NCI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控制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后,右侧外囊和左右前放射冠、上放射冠及上纵束的FA和MD参数与MoCA评分相关;右侧外囊和左右上纵束的FA和MD参数与MMSE评分相关。结论 脑卒中后早期认知障碍患者的神经心理测试得分、白质纤维束微结构均有改变,DTI是检测早期认知损害的敏感神经影像学指标,能够区分脑卒中引起的不同认知状态。 相似文献
10.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2016,(9)
目的研究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TI)诊断脊髓型颈椎病的价值及其临床应用的可行性。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3月至2015年3月脊椎型颈椎病患者60例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时期与观察组相匹配的健康人60例作为对照组,2组均行颈髓常规磁共振成像(MRI)和DTI扫描,对比2组测量其表观弥散系数(ADC)值和部分各向异性(FA)值以及不同脊髓损伤髓损伤程度患者ADC及FA值,并分析2组对象的DTI图像特点。结果健康人FA值较脊髓型颈椎病患者低,而ADC值则较高。随着脊髓受压程度加重,ADC值呈明显升高、FA值明显降低的趋势。结论 DTI较常规MRI能更准确发现脊髓型颈椎病的病变,其量化指标更有助于评估脊髓受损程度,临床应用价值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立体定向与开颅手术治疗基底节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自2016年2月~2018年6月来某院接受治疗的90例基底节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照患者的收治时间进行数字随机分组,每组各45例患者。其中对照组患者使用开颅手术治疗,观察组使用立体定向抽吸法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状况和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以及NIH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而且有效治疗率也远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使用立体定向抽吸术治疗基底节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相较于开颅手术而言,效果更佳,能够有效减少给患者带来的创伤,减少患者的住院时间,具有一定的推广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数理医药学杂志》2017,(7)
目的:分析侧裂入路手术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自发性脑出血的近期疗效及并发症情况。方法:抽取2013年6月~2016年1月行侧裂入路手术的54例基底节区高血压自发性脑出血(治疗组)与同期行颞叶皮质入路手术的50例患者(对照组),比较两组围术期相关指标、血肿清除率、术后并发症及术后6个月预后情况。结果: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意识恢复时间方面,治疗组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血肿清除90%比率、并发症发生率、术后6个月预后良好率分别为70.37%、7.40%、70.37%,与对照组的50.00%、30.00%、42.00%相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颞叶皮质入路手术,侧裂入路显微手术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自发性脑出血具有创伤小、近期预后等良好特点。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外伤性基底节区的发病机制、临床特点、诊断与鉴别诊断、治疗和结果。方法回顾分析35例外伤性基底节区血肿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外伤性基底节区血肿占闭合性颅脑创伤的2.22%,多为车祸伤,多发生于对冲部位,伤后早期出现偏瘫,而意识障碍较轻且合并弥漫性轴索损伤的发生率较高。手术治疗8例,保守治疗27例,在伤后6个月根据GOS评分:良好10例、中15例、重残1例、死亡9例。结论CT是外伤性基底节区血肿的首选检查方法,动态CT扫描有利于发现迟发性基底节区血肿。外伤性基底节区血肿发病率低而致残率较高,外伤性基底节区血肿只要早期诊断,积极而恰当的治疗,大部分患者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外伤性基底节区脑梗死的影像学表现及早期诊断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6月—2008年6月收治的32例外伤性基底节区脑梗死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所有病例均行头部MR I常规序列检查,其中23例给予DW I序列检查。12例行CT检查。结果32例常规MR I序列检查患者检出病灶者共18例,23例予以DW I检查者检出病灶19例,12例行CT检查者检出4例。结论外伤性基底节区脑梗死的诊断需依据病史及影像学表现,MR I检查对其早期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5.
16.
17.
我院自1987年3月至1990年3月对40例高血压脑基底节出血患者进行了血肿清除手术。男22例,女18例;年龄27~72岁,平均59岁。术后三个月均得以随访,手术后近期疗效为:死亡10例(25%);达自理者20例,半自理者7例,卧床者3例。本文对患者术前意识状况、血肿 CT 分型以及发病至手术间隔时间与近期疗效进行比较。提出将患者术前意识状况、血肿大小以及血肿扩延程度结合起来选择手术适应症。本文还对手术时机的选择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8.
19.
《数理医药学杂志》2016,(1)
目的:探讨在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中应用微创软通道穿刺引流术的疗效。方法:选取某院自2011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4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实施传统开颅血肿清除术,给予观察组实施微创软通道穿刺引流术。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以及近期治疗优良率、远期治疗的优良率、并发症的发生率和死亡率。结果:对照组的术中出血量和手术时间均明显高于观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患者近期治疗优良率和远期治疗优良率均明显低于观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并发症的发生率和死亡率均高于观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中应用微创软通道穿刺引流术提高治疗的优良率,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和死亡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