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通过对古代文献中申脉穴的相关文献整理,总结其主治病证及刺灸特点。方法以"申脉"、"阳跷"、"鬼路"为检索词,在《中华医典》(第4版)中进行检索,筛选关于申脉单穴及配伍主治病证、腧穴配伍和刺灸特点的条文,建立相关数据库,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申脉符合纳入标准的有287条,主治病证共有274条。单穴主治病证47种,单穴优势病证19种,前5位的为腰痛、目痛、眩晕、头痛、癫狂;配伍主治病证64种,优势病证22种,前5位的为痫证、腰痛、中风、足痛、头痛;常用针刺深度为3分,针刺时间为6、7呼,灸法刺激量为3壮。结论申脉单穴及其配伍均善于治疗内科病,且均尤善治疗肢体经络病证;常用的刺灸法为针刺法、灸法。  相似文献   

2.
《伤寒论》中针刺条文虽然不多,但选穴精当,时机适宜,针刺方法灵活。其特色为:(1)常选用俞穴、募穴、或正经及奇经之交会穴;(2)重视奇经"溢蓄"调节经气的功能;(3)不拘泥于阳经用刺法,阴经亦用刺法;(4)针刺选穴具有"阳病治阴,阴病治阳"的特色;(5)不仅"以刺泻邪",也"以刺止利"。  相似文献   

3.
刘艺慧  徐福 《新中医》2023,55(14):215-219
总结分析章门穴在《针灸大成》中的应用规律。通过对《针灸大成》中章门穴的相关条文进行整理,并结合中医相关书籍和文献,辅以佐证,总结归纳章门穴的定位、穴性、刺灸方法、配伍规律、临床应用及使用禁忌。分析认为,章门穴属足厥阴肝经,是交会穴、脾募,亦为脏会。临床多刺灸并用,针刺深度和灸量宜辨证施用,三因制宜。配伍以多穴配伍应用为主,主要与足三里、期门、中脘结合使用,主治脾胃肝胆疾患。  相似文献   

4.
李宝金  李桃花 《中国针灸》2020,(10):1143-1148
梳理《窦太师针经》中32个经外奇穴文献来源、整理方法与体例、价值与影响,其文献来源广泛,整理方法可以概括为传承有据、整合修齐;冠实以名、辨穴同异;据经奇穴、阐发新穴;排列有方、三法并用;文图互示、定位明确5个方面。《窦太师针经》依照经穴穴名、定位、刺灸法、主治病症的完整体例,首次对经外奇穴进行规范统一的整理,具有经外奇穴类文献史料价值、奇穴理论研究价值、经穴理论研究价值及临床实用价值,对元以后的经外奇穴专篇或专书直至今日的国家标准制定均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5.
盛青云  吴清明 《河南中医》2021,41(2):279-283
《针灸大成》中记载的关于后溪穴的操作方法有针刺、艾灸、刺血与推拿四种,补泻手法以泻法居多,但须辨别虚实。后溪穴临床适用于痛证、神志疾病、头面五官疾病、皮肤疾病、肢体疾病、儿科疾病等,其中,以痛证、神志疾病以及头面五官疾病运用较广泛,可单独使用,也可配伍其他腧穴。《针灸大成》中虽未直接言明后溪穴补泻,但根据该穴"火"属性及其主治病症不难推测出,后溪多用泻法,泻后溪具有祛风解表、清热解毒、通络止痛、安神醒脑、熄风止痉之效。但在治疗"脾寒发疟"之证时,多施以灸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对清代及清代以前足临泣穴的相关文献整理,总结其主治病证及刺灸特点。方法:以"足临泣"、"临泣"为检索词,在《中华医典》中进行检索,筛选关于足临泣单穴及配伍后的主治病证和刺灸特点的条文,建立相关数据库,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足临泣符合纳入标准的有336条,主治病证共有317条。单穴主治病证53种,单穴优势病证18种;配伍主治病证63种,优势病证21种;常用的配伍腧穴为合谷、足三里、中渚、阳辅、精明。常用针刺深度为三分,针刺时间为八呼,灸法刺激量为三壮。结论:足临泣治疗病证广泛,涉及中医内、外、妇、儿、五官科,尤善治疗内科及五官科病证;常与阳经腧穴相配伍治疗疾病,普通针刺和艾炷灸为常用的刺灸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 通过对《针灸大成》中大陵穴的理论认识和临床应用探析,以期为现代临床提供理论指导。方法 整理《针灸大成》中大陵穴的文献记载及现代应用,对其在定位、操作方法和临床应用等方面归纳总结后进行分析。结果 大陵穴的腧穴定位与现代《经络腧穴学》第10版中所述定位相一致,位于腕掌侧远端横纹中,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书中关于大陵穴主治证候的记载也较繁多,组方上多为配穴使用,《针灸大成》对刺灸法记录条文较少。结论 大陵穴的临床应用范围广泛,可治疗心胸、神志、脾胃、肢体经络、口臭、肺系、五官等疾患。临床需根据患者病情正确辨证组穴,灵活运用适宜的针刺方法、补泻手法等。  相似文献   

8.
周祖刚 《陕西中医》2011,32(3):359-360
通过对《黄帝内经》中四时针法的文献进行分析,揭示出四时针法实际包括四时深浅刺法和四时五输穴刺法。并对四时五输穴法中"冬刺井(荥)"、"秋刺俞合",以及春夏刺法与秋冬刺法的差异,从理论上进行探讨,揭示出四时刺法实质为:春刺经脉之腧穴,刺分肉;夏刺络脉孙络,刺分腠;长夏刺肌肉和俞穴;秋刺经、俞、合穴;冬刺井穴和背俞穴。  相似文献   

9.
《内经》"多针刺"浅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腧穴分为十四经穴、奇穴、阿是穴三大类,针刺选穴一般是在辨证取穴的基础上组方,一穴一针。但是某些顽疾,一穴一针的治疗却难起沉疴,因而,多针刺的治疗方法旋而示之。《内经》中载有多针刺的论述,笔者通过对《内经》刺法及古典刺法的研读,旁阅近现代有关多针刺法的文献,结合个人数年来临床应用的心得体会,整理归纳,管陈于下。  相似文献   

10.
从腧穴定位而言,《针灸大成》中内关穴定位与现代《经络腧穴学》教材所述一致;从刺灸方法而言,《针灸大成》记载为灸三壮,针刺深度三分或一寸二分,现代研究已证实其均为内关穴针刺的有效深度,而补泻手法不同,可出现催吐和止吐的不同作用,体现出腧穴的双向调节作用;从临床应用而言,《针灸大成》中所记载的内关穴主治范围主要涉及痛证、情志、脾胃、肛肠、五官、肢体、妇科等方面疾患,其中以痛证、情志、脾胃这三方面疾患运用最为广泛,痛证配穴多以循经取穴配合辨证取穴为主,情志疾患多配合心经之神门、通里和背腧穴之心俞,脾胃疾患多配合脾经之公孙、胃经之足三里。  相似文献   

11.
胁痛(胁下痛、季胁痛、心胁痛、胠协痛、胸胁痛等)病名及症状散布于《黄帝内经》多个篇章。依脏腑所在、经络循行,胁痛主要由肝胆病变引发,以足厥阴肝经和足少阳胆经病变为主,他经病变及他经传变为辅。"审之阴阳,刺之有方",重视调整阴阳,是《黄帝内经》针灸治疗疾病的原则,根据阴阳表里、虚实寒热选取相应的刺灸方法,"盛则泻之,虚则补之,热则疾之,寒则留之,陷下则灸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及"虚则实之,满则泄之,挽陈则除之,邪盛则虚之"等;还有因十二经筋病变引起疾病时的针灸治疗原则,"治在燔针劫刺,以知为数,以痛为输",强调经络辨证,按病位选穴,明确针灸诊疗胁痛选穴和针法的重要性,对后世对于针灸治疗胁痛的发展有很重大的意义。循经取穴为主,包括依病变部位:"腧穴所在,主治所在"-近部取穴,"经络所过,主治所及"-远部取穴;据疾病表现辨证选穴和对症选穴。两类主要配穴方法,按循经配穴:本经、表里经、同名经、子母经;按部位配穴包括:前后、上下、远近、左右,缪刺等。  相似文献   

12.
《针方六集》是明代医家吴昆晚年之作,其中有大量篇幅对八脉交会穴进行了论述,有较强的实用性,被称为“针家纪纲”。文章对《针方六集》中“八法”相关内容进行了分类、分析、归纳,总结出“八法”形成不晚于元代窦杰的《针经指南》,并通过《医学小经》以歌诀形式流传。《针方六集》提出了“列缺本络手阳明,心主犹乎心,又肝肾之邪同一治,皆不及之及也”,将十二经脉以及奇经八脉全部囊括其中;首次以伤寒六经“表、里、半表半里”理论解释“八脉”交会穴的治疗原理,提出了后溪穴与申脉穴主治在表之疼痛性疾病,内关穴与公孙穴主治在里之胃肠、心胸疾病,临泣穴与外关穴主治在半表半里之肝胆、三焦疾病。系统整理了八脉交会穴定位(值得注意的是照海穴、申脉穴、列缺穴的定位),强调“解结”与四穴同取,同时需要在针刺得气基础上进行补泻,以症状好转为一次治疗结束的标志等。文章最后以临床案例进行验证,并对八脉交会穴临床应用现状予以分析,提出了相应观点,以期为八脉交会穴的临床运用提供少许启发,为进一步临床研究和推广应用提供部分依据。  相似文献   

13.
对《内经》中记载腧穴总数,从有穴名而无定位,既有穴名又有定位,无穴名但有刺灸部位,阿是穴等4个方面进行了考证。认为《内经》实际腧穴159个,有刺灸部位无穴位名称337处,阿是穴有3方面含义。  相似文献   

14.
"针引阳气"出自仲景之书,但是如何针刺却没有详细阐发。通过对《黄帝内经》及《难经》中的相关文献进行研究探讨,得知此处"针引阳气"应当是浅刺且刺阳经之合穴以引阳气而除邪气。  相似文献   

15.
昆仑(Kun lun) 归经 穴属足太阳膀胱经。 定位 在跟腱与外踝之间凹陷处。 取法 正坐或俯卧,于外踝尖平跟腱之连线中点处取穴。 刺法 直刺0.5-1寸;电针;针刺放血;指掐。 主治 本穴是主治足太阳经循行通路上的头、项、腰背、股  相似文献   

16.
"应穴"的理论基础来源于《内经》。《灵枢·终始》载:"阴盛而阳虚,先补其阳,后泻其阴而和之;阴虚而阳盛,先补其阴,后泻其阳而和之。"又《灵枢·周痹》载:"痛从上下者,先刺其下以遏之,后刺其上以脱之;痛从下上者,先刺其上以遏之,后刺其下以脱之。"金元时期针刺手法盛行,如窦汉卿、王国瑞是手法派的代表医家。元·王国瑞所撰《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载穴120个,包括经穴108个,奇穴12个,选穴配穴规律与窦氏《流注指要赋》  相似文献   

17.
《灵枢经·官针》篇有“九刺”、“十二刺”、“五刺”的论述,其中均有“输刺”,但其意各异,在针刺手法和配伍治病上不同。下面结合笔者临床体会,对其异同略作辨析。1 “九刺”法11 含义:《灵枢经·官针》篇谓:“一曰输刺,输刺者,刺诸经荥输脏输也。”指十二经肘膝关节以下五输穴中之荥穴、输穴,五脏六腑之背输(《类经》注:“脏输,背间之脏腑输也。”)属于一种配穴法。12 临床应用121 荥输常法:《难经》有“以输代原”之言,指五脏阴经的输穴,又是它本经之原穴,亦即输穴、原穴是同一穴。《难经·六十六…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黄帝内经》角度出发,通过《内经》中关于消渴病因病机、临床表现、变证、治疗的记载,以及五脏俞穴的取穴定位、主治规律的论述,探究了针刺五脏俞穴治疗消渴可以收到良好的效果。并强调了《内经》中“治未病”理论在消渴治疗中的重要性。这对于针刺五脏俞穴治疗消渴在临床中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整理《腧穴主治·国家标准GB/T30233-2013》中主治神志病的腧穴,总结和分析腧穴主治疾病的个数、归经及所属部位,为腧穴配伍和临床针灸处方的规范化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人工检索《腧穴主治·国家标准》中主治神志病的腧穴,对其进行个数的统计、归经和部位的分析。结果:《腧穴主治·国家标准》中主治神志病的腧穴共计80个;其中神门穴主治疾病最多,其次为百会;从腧穴所属经脉上看,依次为督脉、足太阳膀胱经、手太阳小肠经、足阳明胃经等;其中督脉的腧穴个数最多,为17个,占总数的21.25%;从同功穴所分布部位上看,依次为头面部、上肢部、下肢部、背腰部和胸腹部,其中同功穴主要分布在头面部,占总数的30.00%。结论:神志病"同功穴"多集中于头面部,多为循行于督脉的腧穴,且遵循了辨证选穴的原则。  相似文献   

20.
赵玲  沈雪勇 《中国针灸》2021,(3):339-341,353
从简帛书《脉法》"于环二寸"中的"环"以及脉口、"经脉穴"、根结标本等经络理论追溯腕踝针的起源和依据。简帛书《脉法》"环"即腕踝部,腕踝针针刺部位恰好接近"环"部。脉口理论反映既诊断又治疗的脉诊方法,而腕踝针各针刺点亦与脉口的位置及主治病症相应。腕踝针针刺点与"经脉穴"的所在位置及主治比较接近,与根结理论中的"溜""注""下入"穴部位亦相接近。腕踝针的各针刺点分布于标本理论中的"本"部和五输穴的范围内。腕踝针的操作与刺浅层卫气理论相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