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正>睛明是足太阳膀胱经的起始穴位,应用范围广泛,临床疗效显著,不仅是治疗眼病的要穴[1-3],也是治疗头面部疾病、呃逆、急性腰扭伤等病的效穴[4-6]。但因其位于眼眶内,所处位置特殊,血管神经丰富,毗邻结构复杂,针刺该穴具有一定的危险性,操作不慎时极易发生血管损伤等针刺意外,所以在发生异常情况时如何采取及时有效的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2.
<正>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fattyliver disease,NAFLD)是一种无过量饮酒史,以肝实质细胞脂肪变性和脂肪贮积为特征的临床病理综合征[1]。研究[2]显示,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与NAFLD存在相关性。笔者采用电针夹脊穴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伴相关负性情绪患者34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正>詹强,主任中医师,博士生导师,浙江省名中医,提出“平秘论”“三部三层”“经痹点”“探穴针法”等众多观点及疗法[1-5]。詹师的“平秘论”体系强调无论何种治疗,都是令机体重建平衡或建立疾病状态下的新平衡,重归阴平阳秘,而非单纯消灭疾病[1-4]。探穴针法为该体系下的特色疗法之一,不仅松结解痉止痛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4.
<正>反复发作性尿路感染(rUTI)是指尿路感染6个月内发作≥2次,或1年内发作≥3次[1],属中医学“劳淋”范畴,其中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且绝经女性尤为严重[2]。目前,抗菌药物在急性发作期治疗作用显著,而在发作间期的预防功效存在长期使用耐药菌增加且复发率高等问题[3]。中医药对rUTI病因及发病机制多有论述[4,5],部分医家提出分期论治,主张在清热利湿的基础上予以益气养阴、补肾扶正等[6,7]。本文立足rUTI临证以女性为主且以老年为主体的现状[8],结合老年女性生理特点,总结长期临床实践《医学衷中参西录》和《张氏医通·淋》的心得体会,探讨从脾肾论治老年女性rUTI,以期为中医临床治疗该病开拓新的思路和方向。  相似文献   

5.
裴乐庆  文洪 《中国针灸》2023,(2):175-176
<正>笔者采用针刺督脉及背俞穴远近结合治疗轻中度腕管综合征31例,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31例轻中度腕管综合征患者均来自2020年10月至2022年2月山西省针灸医院门诊部和住院部,其中男9例,女22例;年龄26~59(41±10)岁;病程1.0~5.9(3.5±1.5)个月;Phalen征(+)29例,Tinel征(+)31例。均符合《临床诊疗指南:物理医学与康复分册》[1]和《实用肌电图学》[2]中轻中度腕管综合征的诊断标准:手掌桡侧包括拇指、示指和中指疼痛及麻木,可向肩、肘部放射,清晨、夜间症状加重;  相似文献   

6.
锺雪菱  李雯  唐韵成  王秋月  金珠 《中国针灸》2023,(12):1422-1424
<正>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在全球范围迅速传播,部分患者在感染后会出现身体、关节或神经病理性疼痛等相关疼痛症状[1-3]。目前,潜在诱发疼痛的机制包括遗传因素、感染前的疼痛经历、生理或心理的创伤等,而用于干预疼痛的类固醇药物有可能会影响疫苗的疗效或掩盖患者其他的相关症状[4]。《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针灸干预的指导意见(第二版)》[5]提出了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的医学观察期、临床治疗期及恢复期皆可根据情况进行针灸干预。  相似文献   

7.
<正>过敏性鼻炎为Ⅰ型变态反应[1]性疾病,临床主要特征有鼻痒、打喷嚏、流清涕、鼻塞。相关研究发现,IL-4和IL-5可促进IgE介导的免疫反应[2-3],从而引发的一系列临床症状[4-5]。而中医学将其归为“鼻鼽”范畴,以针灸为代表的一些中医特色治疗方法,因其疗效确切,操作简单,不良反应小逐渐被患者所接受。然其作用机制尚不明确,笔者采用三联针法配合下关穴深位注射治疗过敏性鼻炎,从中西医结合角度去探讨其作用机制,观察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E(IgE)、白细胞介素(IL-4、IL-5)的变化,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正>扶芳藤为卫矛科植物扶芳藤Euonymus fortunei(Turcz.)Hand.-Mazz的带叶茎枝,别名岩青藤、山百足、抬络藤、换筋骨等[1]。在我国主要分布于贵州、广西、浙江、云南、江西、陕西等地[2]。《本草拾遗》记载其“主一切气,一切血,一切冷,去百病,久服延年”[3],是我国多地常用的植物药[4]。扶芳藤味苦、甘、微辛,  相似文献   

9.
<正>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centralretinalvein occlusion,CRVO)是一种眼科常见的视网膜血管疾病,致盲率较高[1-3]。2021年《国际中医临床实践指南视网膜静脉阻塞》[4]指出,CRVO是由各种原因引起视网膜中央静脉发生急性血流梗阻,导致静脉扩张、迂曲,血流瘀滞,视网膜出血和水肿为特征的病变。CRVO病因复杂,视网膜静脉血栓、继发血管内皮细胞增生、高血压病以及高脂血症等是其常见风险因素[5-7],多由血栓形成引起[8]。有研究[9]发现,视网膜中央静脉血栓的病理进展与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等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0.
邓越  李宝珍  王桂玲 《北京中医药》2023,(12):1393-1395
<正>舌咽神经为第九对颅神经,舌咽神经痛(glossopharyngeal neuralgia,GPN)是临床少见的顽固性疼痛综合征[1],也称迷走-舌咽神经痛[2],表现为舌咽神经或迷走神经耳、咽支支配区的阵发性剧烈疼痛[3-4],位置较深,程度强于三叉神经痛[5]。GPN发病率为(0.7~0.8)/10万[6-8]。存在泛化痛现象(或为“溢流痛”),扳机点位于咽喉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