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檗碱对黄芩苷在大鼠中药代动力学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研究小檗碱影响黄芩苷药代动力学行为的机制。方法:三组大鼠分别ig黄芩苷、黄芩苷与小檗碱的混合物以及先小檗碱、2h后再黄芩苷。用HPLC法测定血浆中的黄芩苷浓度并计算其药代动力学参数。采用肠外翻实验研究测定黄芩苷在十二指肠、空肠、回肠段的吸收情况。测定黄芩苷在给小檗碱处理大鼠和正常大鼠粪便中的分解曲线。结果:体内实验中,同时给药组中黄芩苷的血药浓度和AUC与单用组相比显著降低,分开给药组情况有所改善。体外实验中,黄芩苷在肠中吸收存在区域性:回肠>十二指肠>空肠。黄芩苷在ig小檗碱后的粪便混悬液中的降解要比在ig小檗碱前的粪便混悬液中的降解慢。结论:小檗碱显著降低口服黄芩苷的AUC,小檗碱可能通过与黄芩苷生成共沉淀和抑制β-葡萄糖醛酸酶活性进而减少黄芩苷转化成黄芩素影响黄芩苷的吸收。  相似文献   

2.
目的:建立测定大鼠血浆中黄芪甲苷的HPLC-UV法,并对其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和组织分布进行了研究。方法:分别按黄芪药材提取物0. 0022 g·kg~(-1)大鼠体质量灌胃给予黄芪总皂苷提取物,分别于0. 25、0. 5、0. 75、1、2、3、4、6、8、10、12、24 h采集血样;按黄芪药材提取物0. 0022 g·kg~(-1)大鼠体质量灌胃给予黄芪总皂苷提取物,在给药前(0 h)和给药后0. 5、1、2 h取血后处死,立即解剖采集心、肝、脾、胃、肾、肺、大肠、小肠、等组织,测定血浆样品和组织样品中的黄芪甲苷浓度。结果:药代动力学结果表明黄芪总皂苷提取物中黄芪甲苷在血浆中代谢;组织分布结果黄芪总皂苷提取物1h时组织内黄芪甲苷含量从高到低顺序是:肝小肠肺心胃大肠脾肾。结论:黄芪总皂苷提取物具有一定的强心作用,与中药黄芪具有补气固表作用相吻合,符合黄芪药物作用;黄芪总皂苷提取物1 h时组织内黄芪甲苷含量从高到低顺序可知,在肺中含量较高,符合黄芪药材归经。  相似文献   

3.
目的:建立黄连解毒汤在正常及内毒素血症(ETM)模型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研究方法。方法:通过大鼠腹腔注射粪便上清液建立大鼠ETM模型后,正常组及模型组大鼠灌胃给予黄连解毒汤,收集不同时间的含药血浆,采用HPLC法测定大鼠血浆中黄芩苷、巴马汀和小檗碱的血药浓度,计算其药动学参数。结果:黄连解毒汤中,黄芩苷、巴马汀、小檗碱在正常及ETM模型大鼠体内的药-时特征均为二室模型。结论:建立了HPLC法测定黄连解毒汤中三种成分血药浓度的方法,为黄连解毒汤的合理用药提供了药代动力学数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以四妙丸中的君药黄柏中的主要有效成分盐酸小檗碱为指标,对分别以生苍术及麸炒苍术入药的四妙丸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差异进行比较。方法以吴茱萸碱为内标物,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建立了盐酸小檗碱大鼠体内的血药浓度测定方法,并对分别以生苍术及麸炒苍术入药的四妙丸灌胃给药后盐酸小檗碱的血药浓度进行测定,采用DASS2.0数据处理。结果以生苍术入药的四妙丸中,盐酸小檗碱在大鼠体内的C_(max)为0.123 mg/L,T_(max)为1.05 h,MRT_(0-24)为8.69 h,AUC_(0-24)为0.778 mg/L·h;以麸炒苍术入药的四妙丸中盐酸小檗碱在大鼠体内的C_(max)为0.096 mg/L,T_(max)为1.03 h,MRT_(0-24)为9.04 h,AUC_(0-24)为0.728 mg/L·h。结论以生苍术或麸炒苍术入药的四妙丸中盐酸小檗碱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参数无显著差别。  相似文献   

5.
刘莹  贾兰  张晓喻  胡慧玲  郭欣悦  王战国 《中草药》2022,53(16):5066-5073
目的 通过比较大黄素以及配伍泻心汤药效成分(盐酸小檗碱、黄芩苷)前后在正常和抗生素致菌群紊乱大鼠中的药动学差异,揭示肠道菌群对泻心汤药效成分大黄素药动学的影响。方法 通过ig混合抗生素建立菌群紊乱大鼠模型,经高通量16S rDNA测序技术进行模型评价。采用β-葡萄糖醛酸酶水解法处理血液样品,通过血液中总大黄素质量浓度表征大黄素的体内药动学特征。通过比较正常和抗生素致菌群紊乱大鼠中大黄素及其配伍盐酸小檗碱和黄芩苷前后的药动学差异特征评价肠道菌群对泻心汤药效成分大黄素药动学的影响。结果 与正常大鼠相比,单独ig大黄素,菌群紊乱大鼠中大黄素在0~12 h内基本无吸收,即在0~12 h内生物利用度极显著降低;大黄素配伍盐酸小檗碱和黄芩苷后,菌群紊乱大鼠中大黄素在0~12 h内生物利用度仍然显著降低。与单独ig大黄素相比,大黄素配伍盐酸小檗碱和黄芩苷后,菌群紊乱大鼠模型中大黄素在0~12 h内的体内生物利用度显著升高;然而,正常大鼠中大黄素在0~12 h内的体内生物利用度显著降低。结论 大黄素单独给药或配伍泻心汤药效成分后在菌群紊乱大鼠模型中药动学均显著改变,表明肠道菌群能够显著影响泻心汤药效成...  相似文献   

6.
《中药材》2010,(2)
目的:以盐酸小檗碱为主要考察指标进行二妙丸和二妙胶囊的药代动力学比较研究,从药代动力学角度看不同剂型在动物体内的血药浓度变化。方法:灌胃给药,采用HPLC法测定家兔体内盐酸小檗碱的血药浓度,血药浓度-时间数据经DAS2.0药代动力学分析软件处理,分别测得二妙丸和二妙胶囊中的盐酸小檗碱在家兔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家兔血浆样品中,盐酸小檗碱的线性范围为0.0043~0.427μg/mL,提取回收率高,日内日间精密度试验RSD均小于10%,二妙丸的盐酸小檗碱在家兔体内最大血药浓度为0.082μg/mL,达峰时间为8h;二妙胶囊的盐酸小檗碱在家兔体内最大血药浓度为0.303μg/mL,达峰时间为5h。结论:建立了HPLC法测定黄柏中盐酸小檗碱血药浓度的方法,为二妙胶囊的合理用药提供了药代动力学数据,同时也为中药复方的药代动力学研究提供了可借鉴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8.
研究黄芪甲苷(ASTⅣ)和三七总皂苷(PNS)配伍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并从4种主要有效成分ASTⅣ、人参皂苷Rg1(Rg1)、人参皂苷Rb_1(Rb_1)、三七皂苷R1(R1)在脑缺血再灌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行为探讨二者协同增强抗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机制。采用改良线栓法制备大鼠大脑中动脉栓塞脑缺血/再灌注模型,以神经功能评分、脑梗死面积、病理形态学指标综合评价ASTⅣ和PNS配伍抗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药理效应;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极杆质谱法(UPLC-MS/MS)测定给药后不同时间大鼠血浆中ASTⅣ,Rg1,Rb_1,R1的含量,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分析ASTⅣ和PNS配伍后主要有效成分药代动力学行为的变化。结果发现ASTⅣ,PNS单用及其配伍可以缩小大鼠脑梗死面积,降低神经功能缺失行为学评分,改善脑缺血后病理形态变化,ASTⅣ和PNS配伍的效应强于二者单用。药代动力学分析结果,ASTⅣ和PNS配伍后,ASTⅣ,Rg1,Rb_1,R1的曲线下面积(AUC)显著增加,平均驻留时间MRT0-t延长,达峰浓度(Cmax)显著增加,表观分布容积(Vz/F)减少,且体内清除速率显著减慢。表明ASTⅣ和PNS配伍具有协同增强抗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且二者配伍可使主要有效成分的药动学行为发生改变,提示其机制可能是ASTⅣ和PNS配伍后,可在脑缺血状态下延长药物的体内滞留时间,使生物利用度增加,达到增强药效、延长药效、发挥协同增效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黄连生物碱在大鼠体内的代谢转化及分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测定黄连生物碱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组织分布,及药根碱、黄连碱、巴马汀、小檗碱4种生物碱在大鼠体内的转化。方法:大鼠分别灌胃黄连总碱、小檗碱,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大鼠的血浆、组织、胃肠道中黄连4种生物碱的含量。结果:小檗碱在大鼠体内的血药浓度出现2个峰值,达峰时间分别2,5h,其中血药浓度分别为Cmax3.7,2.8mg.L-1;小檗碱在大鼠血液中可以转化为药根碱;给大鼠灌胃黄连总生物碱后,小檗碱在大鼠胃中的浓度单调下降,而黄连碱、巴马汀和药根碱逐渐增加,表明在大鼠的胃中小檗碱可转化为药根碱;小檗碱和巴马汀主要分布在动物的肺部,其次分布在肝脏中,而药根碱和黄连碱主要分布在动物的肝脏中,其次分布在肺部。结论:小檗碱可以转化为药根碱,根据胃肠道推进实验部分解释了小檗碱在血液中出现2次峰值的原因。  相似文献   

10.
萸连巴布膏中盐酸巴马汀和小檗碱的药动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建立家兔血浆中巴马汀和小檗碱HPLC测定方法,测定萸连巴布剂经皮给予后巴马汀和小檗碱的血药浓度,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方法:家兔按12 g.kg-1生药经皮给药,HPLC测定不同时间点血浆中巴马汀和小檗碱的浓度,并计算主要药动学参数。结果:血浆中巴马汀和小檗碱73.75~1 180 ng.mL-1线性关系良好(r≥0.999),平均回收率分别为82.95%,85.35%,日内和日间差异RSD均小于15%。家兔透皮给萸连巴布剂后巴马汀和小檗碱的药-时曲线呈一室模型,巴马汀和小檗碱的主要药动学参数分别为:Cmax(74.208±32.890),(541.869±367.341)ng.mL-1;Tmax(3.3164±2.490),(2.911±2.259)h;AUC(0~t)(1 259.118±720.882),(9 847.251±7 145.931)ng.mL-1.h;MRT(0~t)(13.492±1.833),(14.779±2.430)h;t1/2(6.842±2.225),(9.913±6.820)h。结论:本实验方法简便、可靠,可用于巴马汀和小檗碱血药浓度分析及其药代动力学研究;萸连巴布剂经皮吸收迅速,释放缓慢,长时间给药可以维持较高的血药浓度,发挥长效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花旗泽仁与西洋参中人参皂苷Rb_1在大鼠血浆中药代动力学特征。方法:建立灵敏、可靠的超高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研究花旗泽仁与西洋参在大鼠体内药代动力学特征,完善花旗泽仁成药性评价。将SD大鼠随机分为花旗泽仁组与西洋参组,分别灌胃给予花旗泽仁、西洋参水煎液,于给药前及给药后一系列时间点采集血浆样品进行含量测定,并利用DAS软件计算药动学参数。将西洋参组与花旗泽仁组活性成分人参皂苷Rb_1的主要药动学参数进行比较,观察主要药动学参数有无显著性差异。结果:在0.05~10μg/mL浓度间人参皂苷Rb_1在血浆中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定量下限为0.05μg/mL,日内与日间差异均10%。花旗泽仁组和西洋参组中活性成分人参皂苷Rb_1在大鼠体内的主要药动学参数分别为:达峰浓度(C_(max))(779.6±70.92)和(608.6±85.67)μg/L;浓度达峰时间(T_(max))2和0.75 h;消除半衰期t_(1/2)(15.58±7.574)和(9.947±4.099)h;药时曲线下面积(AUC_(0-t))(9 937±1 503)和(3 662±301.5)μg/L·h;平均驻留时间(MRT_(0-t))(14.67±0.740 6)和(7.825±0.409 0)h;血浆清除率(CL)(0.196 8±0.041 22)和(0.499 2±0.070 02)L/h/kg。与西洋参组比较花旗泽仁组中人参皂苷Rb_1的C_(max)明显增加(P0.01),AUC_(0-t)显著增大(P0.01),t_(1/2)明显增加(P0.05)及MRT_(0-t)也显著增加(P0.01),CL未出现明显差异(P0.01)。结论:花旗泽仁中活性成分人参皂苷Rb_1的体内吸收与代谢相对缓慢,能维持较高的血药浓度。花旗泽仁的配伍可提高西洋参中活性成分人参皂苷Rb_1的吸收量。  相似文献   

12.
该试验探讨人参茎叶总皂苷脂质体与水溶液在大鼠体内的血药浓度及药代动力学参数对比差异。通过大鼠静脉注射人参茎叶总皂苷水溶液和脂质体后,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血浆不同时间点的9种主要人参皂苷单体Rg_1,Re,Rf,Rb_1,Rg_2,Rc,Rb_2,Rb_3,Rd的血药浓度,通过3p97软件拟合数据。大鼠静脉给药后,血浆中可测得9种目标皂苷。水溶液的达峰时间一般在0.05~0.083 3h;脂质体的达峰时间一般在0.5 h之后。经软件拟合后,人参皂苷Rg_1,Re,Rf,Rg_2,Rc,Rd,Rb_3的水溶液均为二室模型,脂质体为一室模型;人参皂苷Rb_1的水溶液和脂质体为三室模型;Rb_2的水溶液为三室模型,脂质体为一室模型。9种皂苷脂质体的药-时曲线下面积(AUC)均大于水溶液的曲线下面积,而且脂质体在体内停留时间较长,清除率较水溶液的清除率慢,半衰期一般也较水溶液长。研究结果显示通过静脉注射给药方式,对2种剂型的药动学参数进行对比,人参茎叶总皂苷脂质体与水溶液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显著不同,脂质体使药物在体内的浓度维持较长时间,降低了药物体内消除速度,提高药物疗效。人参茎叶总皂苷脂质体与传统剂型相比,提高了药物的缓释长效,为今后研发人参皂苷新剂型起到了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 通过体内和体外模型研究知母皂苷对芒果苷肠吸收的影响.方法 采用液-质联用法测定大鼠灌胃芒果苷、知母皂苷-芒果苷后的血药浓度,并计算主要药动学参数;应用大鼠肠外翻模型,UPLC法测定不同时间点时肠囊内芒果苷的浓度,计算肠吸收参数.结果 合用知母皂苷后,芒果苷的血药浓度比单体组明显升高,药时曲线下面积(AUC)和Cmax显著增加,Tmax延长至3h;在回肠段知母皂苷-芒果苷(1∶1)组中芒果苷的吸收参数Q90、Vt和Paap均高于单体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知母皂苷对芒果苷的体内吸收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人参皂苷Rb_1在正常大鼠和急性心肌缺血模型大鼠体内的药动学。方法以垂体后叶素(PIT)制备急性心肌缺血大鼠模型,实验分3个正常对照组和3个模型组,分别给予高、中、低剂量的人参皂苷Rb_1(400,200,100 mg·kg~(-1)),单次灌胃给药后于不同时点采血,以三七皂苷R_1为内标,采用LC-MS/MS测定各时点血药浓度,并运用PK Solution 2.0软件计算药动学参数;Western Blot法测定大鼠肝脏中药物代谢酶CYP3a2、CYP2c9、CYP2c19、CYP1a1和CYP1a2蛋白表达。结果人参皂苷Rb_1的线性范围为5~10000 ng·mL~(-1),方法的专属性、提取回收率、日间及日内精密度、稳定性符合生物样品处理要求。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AUC_(0-t)和C_(max)增加,t_(1/2)和T_(max)延长,CL降低(P0.05或P0.01)。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CYP3a2、CYP2c9、CYP2c19、CYP1a1和CYP1a2代谢酶蛋白表达明显下降(P0.05或P0.01);人参皂苷Rb_1给药后12 h可诱导CYP1a1和CYP1a2表达。结论该方法专属性强、灵敏度高、准确性好,可用于人参皂苷Rb_1的含量测定及药动学研究。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黄芪甲苷和三七的主要有效成分人参皂苷Rg1、人参皂苷Rb1、三七皂苷R1分别配伍对小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脑组织能量代谢的影响。方法 C57BL/6小鼠随机分组,连续给药3 d,末次给药1 h后,结扎双侧颈总动脉造成脑缺血20 min,再灌注24 h。采用HPLC法测定脑组织ATP、ADP、AMP水平,计算能荷(EC)值;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法和Western-blotting法测定脑组织葡萄糖转运蛋白3(GLUT3)基因和蛋白表达。结果模型组脑组织ATP、ADP、AMP的量及EC值显著降低(P<0.01),GLUT3基因和蛋白表达显著增强(P<0.05)。黄芪甲苷、人参皂苷Rg1、人参皂苷Rb1、三七皂苷R1、黄芪甲苷+人参皂苷Rg1、黄芪甲苷+人参皂苷Rb1、黄芪甲苷+三七皂苷R1均可显著增加脑组织ATP、ADP、AMP的量,增强脑组织GLUT3基因和蛋白表达,黄芪甲苷+人参皂苷Rg1、黄芪甲苷+人参皂苷Rb1和黄芪甲苷+三七皂苷R1改善上述指标的作用强于其单个有效成分;除4个有效成分单用外,黄芪甲苷+人参皂苷Rg1、黄芪甲苷+人参皂苷Rb1和黄芪甲苷+三七皂苷R1可显著增加EC值;黄芪甲苷+人参皂苷Rg1、黄芪甲苷+人参皂苷Rb1和黄芪甲苷+三七皂苷R1配伍对改善脑组织能量代谢指标具有协同或相加作用。结论黄芪甲苷和三七的主要有效成分可改善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脑组织能量代谢,促进缺血脑组织对能量物质的利用,黄芪甲苷与人参皂苷Rg1、人参皂苷Rb1、三七皂苷R1配伍对改善脑缺血后脑组织能量代谢具有增效作用。  相似文献   

16.
橄榄苦苷在大鼠体内药代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建立测定大鼠血浆中橄榄苦苷浓度的HPLC方法,研究橄榄苦苷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过程.方法 雄性Wistar大鼠,灌胃给予橄榄苦苷100 mg·kg-1,于不同时间点收集血液.以甲醇-水-甲酸( 63:37:1)为流动相,Agi-lent C18为色谱柱,在紫外波长276 nm下检测,应用药代动力学软件3p97拟合房室模型,并进行药代动力学参数的计算.结果 选定条件下橄榄苦苷峰形良好,线性范围为0.052~0.263 mg/ml,日内日间精密度RSD均小于3%,准确度RE为-0.190%,加样回收率为96.900% ~ 102.700%.大鼠灌胃橄榄苦苷100 mg·kg-1后,体内药代动力学过程符合二室模型,Tmax为5.440 h,t1/2(α)为2.164 h,t1/2(β)为35.292 h,Cmax为0.113 μg/μl,AUC为6.254,CL为15.990.结论 该方法灵敏,简便,选择性强,适用于橄榄苦苷血药浓度的测定,及其药代动力学研究.  相似文献   

17.
目的考察醋蒸对南五味子木脂素类化学成分在大鼠体内代谢规律的影响。方法给大鼠灌服相同原药材量的醋蒸前后南五味子提取物,于不同时间点采集血浆样本,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不同时间点大鼠血浆样品中五味子酯甲和五味子甲素含量,绘制血药浓度-时间曲线,采用DAS2.0药代动力学分析软件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五味子酯甲和五味子甲素在大鼠体内药代动力学模型均符合单房室模型。南五味子醋蒸前后样品中五味子酯甲血药浓度分别在给药后(4.250±1.523)、(5.750±1.784)h达到峰值,实测Cmax分别为(2.197±0.995)、(2.815±0.842)μg/mL,T1/2分别为(2.654±0.377)、(3.504±0.856)h;南五味子醋蒸前后样品中五味子甲素血药浓度分别在给药后(3.250±1.836)、(4.250±1.471)h达到峰值,实测Cmax分别为(1.922±0.773)、(2.307±0.602)μg/mL,T1/2分别为(2.111±1.185)、(3.242±2.126)h。南五味子醋蒸前后在大鼠体内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存在差异。结论从五味子酯甲和五味子甲素的药代动力学参数分析,醋制使南五味子木脂素类成分大鼠体内代谢明显减慢。  相似文献   

18.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HPLC-MS/MS)方法,研究芪苈强心胶囊中黄芪甲苷、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和芒柄花素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特征。方法 SD大鼠ig给予芪苈强心胶囊混悬液1.3g/kg,于不同时间点经目内眦静脉丛取血,采用HPLC-MS/MS法测定黄芪甲苷、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和芒柄花素的血药浓度。色谱柱为Agilent Zobrax XDB-C18(50 mm×4.6 mm,3.5μm);流动相为0.1%甲酸水溶液(A)-0.1%甲酸甲醇溶液(B),梯度洗脱;扫描方式为多反应监测(MRM)正离子模式检测。通过DAS3.0软件拟合计算药动学参数。结果大鼠ig芪苈强心胶囊后,血浆中黄芪甲苷、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和芒柄花素的药动学参数达峰时间(tmax)分别为(0.67±0.00)、(0.67±0.06)、(0.17±0.00)h,峰浓度(Cmax)分别为(120.46±45.03)、(31.49±12.00)、(5.17±1.13)ng/m L,药时曲线下面积(AUC0~t)分别为(320.92±79.10)、(103.26±47.63)、(14.70±5.48)h·ng/mL,半衰期(t1/2)分别为(5.74±0.78)、(6.05±3.34)、(5.07±2.13)h。结论该检测方法专属性强、重复性好,适用于芪苈强心胶囊中黄芪甲苷、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和芒柄花素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研究。  相似文献   

19.
彭世陆  刘丽芳  朱华旭  李博  张启春  郭立玮 《中草药》2016,47(16):2877-2882
目的研究组合药物(小檗碱+黄芩苷+栀子苷)及黄连解毒汤复方对小檗碱在大鼠脑组织药动学的影响。方法 SD大鼠,分为小檗碱(247.39 mg/kg)组、组合药物(小檗碱、黄芩苷、栀子苷,247.39、130.11、113.01 mg/kg)组、黄连解毒汤(3.92 g/kg,小檗碱247.39 mg/kg)组,各组分别ig相应剂量的药物,分别于给药后0.083、0.25、0.5、1、2、4、6、8、12、24 h各取6只大鼠,处死取脑组织,UPLC-MS法测定小檗碱在脑组织中的质量浓度。计算各组中小檗碱药动学参数。结果与小檗碱组达峰浓度(Cmax 108.01 ng/g)相比,组合药物组小檗碱的Cmax(368.59 ng/g)显著增加,明显高于黄连解毒汤原方给药中小檗碱的Cmax(31.97 ng/g);组合药物组的AUC0~∞(3 236.60 min·ng/g)远大于小檗碱组的AUC_(0~∞)(2 701.37min·ng/g)和黄连解毒汤组的AUC_(0~∞)(420.34 min·ng/g)。结论与小檗碱组相比,组合药物能促进小檗碱进入脑组织,而黄连解毒汤复方抑制小檗碱进入脑组织。  相似文献   

20.
目的:建立灵敏、特异、准确、可靠的药根碱、巴马汀、小檗碱在大鼠血清中液质联用(LC-MS-MS)分析方法,用于黄连解毒汤中3种生物碱在正常大鼠体内药代动力学研究.方法:优化药根碱、巴马汀、小檗碱及内标延胡索乙素质谱检测条件,确定相关条件并开展方法学考察.正常大鼠灌胃给予黄连解毒汤,经时取血,样品经处理后将该方法用于3种成分的测定.DAS药代动力学软件拟合房室模型,计算药动参数.结果:在ESI(+)离子化条件下采用MRM工作模式,用,m/z 338~322,351.9~308,336-319.8来分别检测药根碱、巴马汀、小檗碱,同时以m/z 356.1~192.1来检测内标延胡索乙素.药根碱在0.2~25μg·L~(-1)、巴马汀、小檗碱在O.4~50μg·L~(-1)呈良好线性关系.3种生物碱在高、中、低3个浓度的准确度、精密度、稳定性等均符合要求.药根碱、巴马汀、小檗碱在正常大鼠体内药动学过程符合一室开放模型.结论:应用LC-Ms-s技术建立了测定药根碱、巴马汀、小檗碱血药浓度的方法,并成功应用于黄连解毒汤正常大鼠体内这3个成分的药动学研究,为中药复方药动学研究提供了可以借鉴的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