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运用网络药理学分析方法进行仙灵骨葆治疗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的药理机制分析。方法借助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和分析平台以及中药综合数据库获取仙灵骨葆活性成分以及相关靶标,运用Cytoscape 3.7.1软件绘制“活性成分-靶标”网络图,以“osteoporosis”为关键词从GeneCards:The Human Gene Database获取OP相关基因,运用STRING数据分析平台进行PPI(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网络分析,运用DAVID数据分析平台进行基因本体(gene ontology,GO)生物过程富集以及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通路富集分析,并运用Cytoscape 3.7.1软件绘制“通路-靶标”网络图。结果共获取仙灵骨葆相关活性成分115种,核心活性成分有槲皮素、山奈酚、木犀草素、淫羊藿苷元、丹参酮IIA等。活性成分所涉及的靶标共有301个,核心靶标有PTGS2、PTGS1、ESR1等。PPI网络显示了111种核心蛋白之间的互作关系,主要与调节细胞周期有关。GO富集生物过程经筛选后共获得46项,所得生物过程亦与细胞周期有关,正调控NF-kappaB转录活性因子的过程是OP发生的机制之一,与现有研究符合。KEGG通路富集共获得37项,提示仙灵骨葆治疗OP作用集中于PI3K-Akt、TNF、MAPK、Estrogen等信号通路。结论仙灵骨葆核心活性成分中,黄酮类化合物主要通过调节OPG/RANK/RANKL,抑制破骨细胞,促进成骨细胞分化;淫羊藿苷元可增强成骨细胞活性。核心靶标PTGS2可限制M-CSF以及RANKL的表达,进而影响成骨/破骨细胞分化;雌激素受体与绝经后骨质疏松密切相关。核心通路如PI3K-Akt信号通路可增加骨量、促进成骨细胞分化;TNF信号通路、MAPK信号通路等均与成骨细胞分化有关;雌激素信号通路以及GnRh信号通路为仙灵骨葆干预绝经后骨质疏松提供依据。因此仙灵骨葆干预OP机制是通过多种途径、多种靶标、多种信号通路同时进行的,运用网络药理学方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对其进行预测。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淫羊藿次苷Ⅰ及淫羊藿次苷Ⅱ对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stromal cells,BMSCs)成骨分化过程中BMP-2/Runx2/Osx信号通路的影响,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贴壁筛选法体外培养BMSCs,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阳性转化液组、抑制剂组、淫羊藿次苷Ⅰ组及淫羊藿次苷Ⅰ+抑制剂组、淫羊藿次苷Ⅱ组及淫羊藿次苷Ⅱ+抑制剂组。通过茜素红染色,对各组促进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成骨细胞分化作用进行药效学评价; ELISA法检测各组ALP活性、BGP、COL-Ⅰ、BMP2蛋白分泌量;RTReal-TimePCR法检测各组ALP、BGP、Osterix和Runx-2 mRNA基因表达。结果茜素红染色结果表明,淫羊藿次苷Ⅰ组及淫羊藿次苷Ⅱ组均可明显观察到大量的矿化结节的形成;ELISA实验结果表明,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淫羊藿次苷Ⅰ及淫羊藿次苷Ⅱ均能明显促进ALP细胞活性及BGP、COL-Ⅰ、BMP-2蛋白分泌量,并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药物作用强度均已达到阳性转化液组的80%以上。同时,淫羊藿次苷Ⅰ对ALP活性、 BGP蛋白表达均明显强于淫羊藿次苷Ⅱ,并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COL-Ⅰ、BMP-2的蛋白表达量,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T-PCR实验结果表明,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淫羊藿次苷Ⅰ及淫羊藿次苷Ⅱ均可显著上调成骨相关转录因子ALP、BGP、RunX2,并进一步调节其下游基因Osterix的转录表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阳性对照液组比较,淫羊藿次苷Ⅱ对ALP、Osterix的mRNA表达无明显差异(P0.05);淫羊藿次苷Ⅰ与淫羊藿次苷Ⅱ组比较,淫羊藿次苷Ⅱ对Osterix mRNA的表达明显强于淫羊藿次苷Ⅰ,并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ALP、BGP、RunX2 mRNA的表达二者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淫羊藿次苷Ⅰ和淫羊藿次苷Ⅱ均能促进BMSCs定向成骨转化,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激活BMP/Runx2/Osx信号通路有关。淫羊藿次苷Ⅰ和淫羊藿次苷Ⅱ作用差异可能与淫羊藿次苷Ⅰ在体内生物转化为淫羊藿次苷Ⅱ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女贞子-淫羊藿中活性成分,通过筛选抗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的活性靶点,完成“活性成分-靶点-通路”的图解,阐述女贞子-淫羊藿联合应用的分子调控机制及其配伍的科学性。方法女贞子和淫羊藿的活性成分使用中药系统药理数据库和分析平台(TCMSP)进行筛查,采用维恩图对其进行筛查,OP的活性靶点运用疾病靶点数据库进行筛选,将以上数据导入网络可视化软件Cytoscape 3.7.1进行整理,对有效靶点可以使用KEGG数据库进行信号通路富集分析。结果女贞子、淫羊藿活性成分根据药物相似性(DL)和口服生物利用度(OB)值检索出潜在活性成分共33个,及其相对应的227个潜在作用靶点;检索疾病靶点数据库得出与OP密切相关的靶点190个;KEGG通路富集分析,治疗OP的关键通路主要为破骨细胞分化通路、癌症途径等12条信号通路。结论女贞子-淫羊藿配伍的多成分在治疗OP方面具有多靶点、多通路的中医药特点。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加剧,骨质疏松症的患病率亦显著上升。近年来对传统补肾中药淫羊藿防治骨质疏松症的研究较多,研究发现淫羊藿单体淫羊藿苷具有较强的抗骨质疏松症活性,能够通过调节骨代谢来有效发挥抗骨质疏松的作用。笔者从淫羊藿苷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细胞及破骨细胞的调节作用及相关信号通路来综述淫羊藿苷防治骨质疏松症的研究进展,旨在为淫羊藿苷的实验研究及临床应用提供思路及借鉴。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淫羊藿苷对破骨细胞分化和鸟嘌呤核苷酸结合蛋白亚基α13(Gα13)介导的信号通路的影响,探讨淫羊藿苷治疗骨质疏松的可能机制。方法 从C57/BL6小鼠四肢骨骨髓中提取原代单核巨噬细胞(bone marrow derived macrophages,BMMs),使用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eceptor activator of nuclear factor-κB ligand,RANKL)和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macrophage colony-stlimulating factor,M-CSF)将BMMs诱导成破骨细胞。同时使用不同浓度(0、1、10μmol/L)的淫羊藿苷进行干预,采用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P)和鬼笔环肽染色、qPCR和Western blot等实验分析淫羊藿苷对破骨细胞形成及其对Gα13基因和Akt-GSK3β-NFATc1信号通路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 TRAP染色和鬼笔环肽染色结果显示淫羊藿苷可显著抑制破骨细胞形成(P<0.05)。淫羊藿苷显著促进Gα13基因及蛋白表达(P<0.05),显著抑制Akt-GSK3β-NFATc...  相似文献   

6.
股骨头坏死(osteonecrosis of the femoral head,ONFH)是临床上最常见的骨关节疾病之一,由于发病机制尚未明确,所以目前暂无疗效确切的药物治疗方案。随着祖国医学对ONFH研究的不断深入,发现淫羊藿苷(Icariin,ICA)可通过经典Wnt/β-catenin、RANK/RANKL、Notch、PI3K/AKT及MAPK信号通路调节骨代谢平衡以增强骨密度及强度,同时可促进微血管修复以改善股骨头局部血供,从而达到治疗ONFH的最终效果。本文就ICA防治ONFH的具体分子作用机制进行综述,旨为今后临床运用ICA治疗ONFH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淫羊藿甙对体外培养大鼠成骨细胞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MAPK)信号通路的影响以及MAPK信号通路在淫羊藿甙促成骨细胞核心结合因子α1(core binding factor-1,Cbfa1)蛋白表达中的作用,以探讨淫羊藿甙对成骨细胞作用的信号传导机制.方法 用酶消化法分离24 h内新生SD大鼠颅盖骨成骨细胞,进行原代培养.在培养液中加入淫羊藿甙(10 ng/mL),作用于成骨细胞5 min、10 min、30 min、60 min,抽提总蛋白,用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中ERK、p-ERK、P38和p-P38蛋白的表达.用雌二醇(10-8 mol/L)作用于成骨细胞5 min、10 min、30 min,同上法检测细胞中ERK、p-ERK、P38和p-P38蛋白的表达.用淫羊藿甙(10 ng/mL)、雌二醇(10-8 mol/L)和u0126或SB203580单独或共同干预成骨细胞24 h,抽提核蛋白,用Western blot法检测Cbfa1蛋白的表达.结果 ①淫羊藿甙作用于成骨细胞,30 min时可促进ERK蛋白的磷酸化,并可持续至60 min,和空白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淫羊藿甙作用于成骨细胞,5 min时即可促进P38蛋白的磷酸化,在30 min时达高峰,并可持续至60 min,和空白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②雌二醇作用于成骨细胞,在30 min时可促进ERK蛋白的磷酸化,和空白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雌二醇作用于成骨细胞,在10 min时可促进P38蛋白的磷酸化,并可持续至30 min,和空白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③淫羊藿甙和雌二醇均能促进成骨细胞中Cbfa1蛋白的表达,和空白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u0126和SB203580可以抑制淫羊藿甙和雌二醇促进Cbfa1蛋白表达的作用.结论 ①淫羊藿甙和雌二醇均可以激活成骨细胞中ERK/MAPK和P38/MAPK信号通路;②淫羊藿甙和雌二醇均能促进成骨细胞中核转录因子Cbfa1的表达,并且ERK/MAPK和P38/MAPK信号通路参与了此过程.  相似文献   

8.
实验研究发现淫羊藿对不同类型骨质疏松大鼠模型均有骨代谢调节作用,临床研究亦发现采用淫羊藿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也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其药理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破骨细胞内Ca2+浓度,影响成骨细胞增殖、分化、矿化;增加骨护骨素(OPG)mRNA的表达,提高成骨细胞Osterix基因表达水平,从而促进骨形成;通过升高人成骨细胞骨形成蛋白-2(BMP-2)mRNA的表达,增加骨形态生成蛋白2的生成刺激人类成骨细胞的增殖和分化;通过抑制TNF-αmRNA和促进TGF-β1mRNA的表达促进转化生长因子(TGF)-β1的产生,抑制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表达,进而阻止骨髓基质中破骨细胞的生成,减少骨质丢失;淫羊藿总黄酮增加骨桥蛋白(OPN)mRNA和Ⅰ型胶原的表达促进骨的生成;淫羊藿苷可通过选择性上调下丘脑和海马ERα,ERβmRNA的表达,降低骨组织中IL-6的表达,从而减少骨吸收;淫羊藿总黄酮可通过抑制DKK1蛋白的表达,调控去势雌性大鼠BMSCs成骨和成脂分化平衡调节骨代谢;淫羊藿苷通过上调Cbfal、BMP2和BMP4mRNA的表达而促进成骨细胞的分化,诱导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成骨细胞分化;淫羊藿总黄酮可显著改善雄性生殖系统和生殖内分泌功能,促进性腺的分泌,产生类雄激素样作用而促进成骨细胞的增殖与分化。笔者从多个层面对淫羊藿黄酮类成分抗骨质疏松作用机制进行阐述,提出今后在此研究基础上尚需进一步深入全面、系统的研究和阐述。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淫羊藿苷对体外培养骨髓基质干细胞增殖与成骨性分化的影响,了解其是否具有促进骨形成活性。方法将10^-8、10^-7、10^-6、10^-5和10^-4mol/L 5种浓度的淫羊藿苷分别加入原代培养大鼠骨髓基质干细胞(rBMSCs)中,采用MTT法分析细胞增殖情况。在成骨性诱导培养条件下,比较淫羊藿苷组和不加药的对照组间在碱性磷酸酶阳性克隆数(CFU-FALP)、碱性磷酸酶(ALP)活性、骨钙素分泌量、钙盐沉积量和钙化结节数等方面的差异,采用RT-PCR和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成骨性分化的标志蛋白和细胞因子的基因表达差异。结果淫羊藿苷无促进细胞增殖活性,但10^-5mol/L及更高浓度抑制细胞增殖。10^-5mol/L淫羊藿苷强烈促进原代培养rBMSCs的成骨性分化,表现在加药组的CFU-FALP数量、胞内ALP活性、骨钙素分泌量、钙盐沉积量和钙化结节数等在培养不同阶段均高于或显著高于对照组,包括骨涎蛋白、骨桥素、类胰岛素-I和BMP2等在内的多种标志蛋白和细胞因子基因表达水平也显著提高。结论淫羊藿苷强烈促进骨髓基质干细胞的成骨性分化,表明其具有促进骨形成生理活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方法探究"淫羊藿-熟地黄"药对治疗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的分子机制。方法BATMAN-TCM数据库收集"淫羊藿-熟地"药对化学成分及对应靶点; Gene Cards、OMIM数据库收集OP靶蛋白; Venny 2.1. 0在线工具找出映射,绘制韦恩图; STRING 11.0数据库建立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PPI); cluster Profiler R包对所得共有靶点进行GO功能富集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 Cytoscape3.7. 2软件构建相关数据分析网络。结果获得"淫羊藿-熟地黄"药对中13个主要化学成分和134个蛋白靶点,OP相关基因3 231个,映射后获得药物与疾病共有靶点57个,PPI分析显示前列腺素内过氧化物合酶(PTGS2)、雄激素受体(AR)、雌激素受体(ESR1)等可能是"淫羊藿-熟地黄"药对治疗OP的核心靶点。GO富集分析包含血液循环、细胞钙离子稳态、G蛋白偶联胺受体活性等生物功能。KEGG通路富集分析主要包括神经活性配体-受体相互作用、类固醇激素的合成、c AMP信号通路等11条相关信号通路。结论 "淫羊藿-熟地黄"配伍通过多途径、多靶点发挥治疗OP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胶原蛋白肽(collagen peptide,CP)也称胶原蛋白水解物,可以预防和治疗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体外研究表明,CP对于成骨细胞和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成骨分化的增强作用是通过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otein kinases,MAPK)信号通路介导的。体内动物实验研究表明,CP对于去卵巢大鼠、维甲酸诱导的骨质疏松大鼠、自发老年性骨质疏松小鼠和自然衰老小鼠的骨骼健康具有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临床研究表明,CP或CP联合钙尔奇摄入可显著增加绝经后妇女的骨密度,骨肽注射剂或阿仑膦酸钠联合骨肽注射液可有效提高骨质疏松症患者的骨密度。笔者主要从体外和体内研究两个方面对CP预防和治疗OP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CP对OP的防治作用及其分子机制提供理论指导,为从事OP的基础研究人员、临床工作者和产品研发人员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2.
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作为临床骨科方面常见的骨代谢性疾病,其发病原因主要是由于成骨细胞与破骨细胞共同介导的骨形成与骨吸收失去动态平衡关系所致,造成机体单位体积内的骨量减少、骨密度下降以及骨微结构改变,从而导致OP的发生和发展。机体内的骨代谢过程受多条信号传导通路的调控,神经源性位点缺口同源蛋白(Notch)信号通路作为重要的骨重建通路在调控与维持骨代谢稳定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影响其通路蛋白的表达量,可以直接或间接地调控相关骨细胞的增殖、分化和凋亡,从而维持“骨平衡”的动态关系。近年来,运用中医药手段防治OP在临床上取得了良好的疗效,海内外学者对中药调控Notch信号通路防治OP的作用机制进行了多层次、多维度的探究,发现中药、Notch信号通路和OP三者之间存在明显的相关性。基于此,本文通过对中药单体及复方调控Notch信号通路防治OP的相关研究文献进行收集,整理、分析并总结目前的研究现状,以期为中药防治OP提供参考,为新药的研发和中医药特色诊疗方法的应用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3.
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 OP) 是一种以骨组织微结构退化、骨密度和骨量降低为特征的骨代谢疾病。近年来国内外相关实验研究总结OP以及骨细胞病理进程发现,细胞焦亡(pyroptosis)机制对该病有着重要介导作用。细胞焦亡属于机体的天然免疫反应,多种炎症小体介导的细胞焦亡在OP中发挥重要作用,但细胞焦亡介导OP的发生机制尚未明确。因此,阐明细胞焦亡的信号机制和与OP的联系,从而采取针对性的靶向治疗,对于防治OP有着重要意义。此外,近年来随着中医药分子水平的研究逐渐深入,中医药抑制细胞焦亡改善OP骨细胞代谢的研究逐渐增多,中医药参与靶向治疗有望成为临床上治疗该病的突破方向。本文将综述细胞焦亡机制与OP的相关性研究,分析细胞焦亡途径影响骨质疏松的病理机制,阐述细胞焦亡调控OP中骨细胞代谢和平衡的具体机理,为细胞焦亡介导骨质疏松症的发病机制研究提供科学依据,并且为寻找潜在的靶点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4.
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是一种常见的全身代谢性疾病,是造成骨折的主要原因之一,其发病机制较为复杂,不同原因引起的OP涉及了体内多种代谢途径的紊乱,近年来随着代谢组学在中医药治疗OP过程中的不断研究,发现脂代谢紊乱会抑制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esenchymal stemcells,BMSCs)向成骨细胞(osteoblast,OB)增殖分化,促进造血干细胞(stem cell,SC)向破骨细胞(osteoporosis,OC)的分化。其中,脂质异常聚集、炎症反应、氧化应激、氧化脂质、对氧磷酶(paraoxonase,PON)等因素对OB的增殖及分化具有负向调控作用,同时,脂代谢紊乱会使白细胞介素-1(Interleukin-1,IL-1)、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 6,IL-6)、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等炎症因子的表达上调,产生氧化应激与炎症反应,导致OC分化及增殖和骨吸收加剧。近年来,中医药在预防和治疗OP方面的研究也逐渐增多,其疗效也得到了普遍认可,有诸多研究发现中药有效成分和中药复方可以通过靶向信号分子调控脂代谢的过程来影响OB和OC的分化,在纠正骨代谢失衡方面潜力巨大。因此,通过调控脂代谢相关靶点通路来预防和治疗OP已成为了当下研究热点,现通过对中医药防治OP的作用机制及相关靶点方面的研究进行整理,总结了中医药通过调控脂代谢关键因子来治疗OP的部分机制,旨在为中医药防治OP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是一种以骨量减少、骨微观结构破坏,骨的脆性增加并易并发骨折的代谢性骨病。随着近年来OP发病率的升高,对其防治的研究已经成为现代医学的热点话题之一。大量研究表明,中医药可以提高骨质疏松症患者的骨密度,改善其疼痛症状,在防治骨质疏松症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本文通过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中文文献检索系统,主要从骨测量指标、细胞因子变化、基因水平等方面归纳中药(包括单味中药、传统经典复方、中成药等)治疗骨质疏松症的研究进展。旨在寻找防治骨质疏松症的特效中药,指出现有研究存在的问题,并展望未来中医药治疗骨质疏松症的科研前景,以期为从事骨质疏松症研究的医学工作者和科研人员提供新的思路和启发,从而更好地指导科研和临床工作。  相似文献   

16.
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是一种临床上常见的全身代谢性骨骼疾病,其患病率也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不断加剧而逐年递增。正常情况下,人体骨量受到成骨细胞(osteoblast,OB)、破骨细胞(osteoclast,OC)共同调控,当成骨细胞及破骨细胞共同维持的动态平衡被打破时,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就会随之产生变化。因此,如何合理有效的在一个合理区间抑制成骨细胞凋亡并促进破骨细胞凋亡是治疗骨质疏松症的一个关键且有效途径。目前有大量相关研究数据指出,部分与活性维生素D(vitamin D)相关的信号通路在调节成骨细胞、破骨细胞的生物活性、增殖及凋亡中有着显著效用,因此合理介导维生素D相关的信号通路或许是未来深入、系统探究骨质疏松症发病机制及治疗的有效手段。本文旨在对维生素D相关的信号通路予骨质疏松症的影响加以阐述、总结,也为骨质疏松症治疗及新药的开发提供一定的思路。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近10余年来中医药治疗骨质疏松(osteoporosis,OP)的研究特点及趋势。方法 检索中国知网(CNKI)、维普(VIP)、万方(Wanfang)、Web of Science(WOS)、PubMed数据库,使用CiteSpace5.8.R3软件对近10余年中医药治疗骨质疏松文献进行国家、机构、作者、关键词等内容的可视化分析。结果 最终纳入中文文献2577篇,英文文献851篇,显示近10余年来发文量呈波动上升趋势;发表相关文献最多的国家是中国,而中心性最大的是日本;发表中文和英文文献量最多的作者分别是郑洪新和JiakeXu;研究热点主要集中于单味中药、中药复方、细胞分化、骨密度等。结论 基因差异表达、中药活性成分、信号通路、中西医结合将成为未来研究OP的热点及趋势。  相似文献   

18.
骨质疏松症是由于多种原因导致的骨质量和骨密度下降,骨微结构遭到破坏,造成骨脆性增加,从而容易发生骨折的一种全身性代谢性骨病变。其中,成骨细胞是促进骨形成的主要功能细胞,是骨质疏松发生的关键细胞,其功能退变和异常凋亡将会引起骨量丢失,诱导骨质疏松发生。因此,探究成骨细胞的凋亡机制对预防和治疗骨质疏松症具有重要意义。其中,线粒体途径是成骨细胞凋亡的主要途径,是由多基因参与、多通路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复杂过程。因此,本文综述了线粒体途径的凋亡过程及其众多相关信号通路:PI3k/Akt信号通路、MAPK信号通路、Ca~(2+)/CaM信号通路以及其他信号通路和因子(Keap1/Nrf2信号通路、PHB、FoxO家族、cAMP/CREB),同时还归纳了这些信号通路在成骨细胞经线粒体途径凋亡的过程中发挥的促进或者抑制作用,以及他们在成骨细胞凋亡中的一些相互作用。这为进一步探究成骨细胞的凋亡机制和骨质疏松的发病机制提供了可靠依据,也为更深入研究安全、有效的抗骨质疏松药物提供了一些可能的作用靶点(如:Akt、ERK、JNK、p38、Ca~(2+)、PHB、FoxO3a、CREB、Keap1/Nrf2等)。  相似文献   

19.
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是以全身性骨量的丢失、骨微观结构的退行性改变为特征的骨骼疾病,根本原因在于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的动态平衡失调。自噬(Autophagy)能够通过影响成骨和破骨细胞分化的过程改变两者的平衡关系,这就提示我们可以从调控自噬的角度对骨质疏松的病情发展进行干预。本文就自噬的信号通路在骨质疏松症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希望为进一步探究自噬信号通路的内在调控机制,选择适当的干预靶点,选择性发挥自噬对成骨、破骨细胞的调节作用,为临床上治疗骨质疏松症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