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目的进一步挖掘卫气循行规律,丰富营卫理论体系,补充卫气循行具体细节点,弥补目前关于卫气循行的认识不足。方法系统总结《黄帝内经》中关于卫气循行的原文,参阅后世文献并进行分析整理,归纳概括出卫气循行的具体规律。结果循行部位:皮肤、分肉、四肢之间,经脉之外。循行时间:一日一夜五十周,昼行于阳二十五周,夜行于阴二十五周。具体循行顺序:昼行于阳经,却又行于阴分,夜行于阴脏。结论卫气循行有特定规律,比营气复杂很多,与天地昼夜变化相应,有明显的时间节律性,与人体目之开合、睡眠节律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
卫气循行的昼夜节律在《黄帝内经·灵枢·卫气行》中呈现出疑似前后不一致的现象,文章对此问题进行分析。通过《黄帝内经》原文对比互证的方法,结合总结分析诸家观点,讨论比较《黄帝内经》中水下刻数、营卫气速度、经络分肉等相关经文,对矛盾处提出反向假设,并对其他疑问点进一步梳理分析等。结果发现,水下刻数有时间点和时间段2种含义,水下刻数表示时间段时卫气运行的时间难以自圆其说,并且昼日气行速度不规律不均匀,然后气行之六阳代表六阳分肉,现有气行路线外还有隐藏的路径。最终得出结论,昼夜各25圈是卫气主要的循行方式,日行于六阳分肉和阴分分肉为主要路径,主路径之外还有四末、骨节、络脉、筋部等部位也有卫气分布;夜行五脏为主兼及六腑,而水下某刻对应气所在应是指昼日内卫气在某时间点出现在某经对应的分肉,失常时则按照日出人醒为始,四刻为间隔,太阳、少阳、阳明、阴分4部分循环计时,候气而针刺对应的分肉,按照虚实迎随补泻进行针刺治疗。  相似文献   

3.
《黄帝内经》气血经络概念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黄帝内经》中涉及气血经络的一系列概念进行解析,通过分析《黄帝内经》描述的各概念之间的关系,结合后人的注释和现代科学知识,逐步用已知的概念阐明未知概念.指出经络是对血脉、分肉、筋等概念的分级概念,营卫是气血的部位层次概念,气在不同的位置和条件下有着不同的名称,是人体体液的不同表现形式,将气血经络概念用列表和图示的形式表示出来,成为层次分明的概念体系,为理解《黄帝内经》的思想提供了帮助.  相似文献   

4.
卫气学说源于《黄帝内经》,卫气循行于脉管外,具有抗御外邪,温煦脏腑,润泽皮毛,调节体温,维持正常生命活动的作用,在现代医学中,血管外的体液循环系统包括组织液和淋巴液循环。卫气和组织液、淋巴液在物质基础、循行分布和功能作用等方面有许多相似之处。  相似文献   

5.
《黄帝内经·卫气行》篇奠定了中医睡眠医学的基础,是中医基础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长期以来,关于文中卫气出入循行的认识似乎存在前后矛盾,因而一直受到一些质疑和非议。本文通过《黄帝内经·卫气行》篇夜、藏、日、身等文字含义的分析,提出《灵枢·卫气行》篇后一节经文主要讲的是卫气昼行于阳或者说在于身的情形,和前一节经文所言的卫气总的运行规律并不相悖。澄清这一点,对于进一步研究卫气出入循行的变化规律,推动中医睡眠医学的发展和完善,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1来源关于卫气的来源,各家有争议,有卫气来源于上焦说、中焦说、下焦说,有来源于三焦说等。追本溯源,从《内经》原文分析,卫气来源于三焦说更为合适,即卫气者生于中焦,宣发于上焦,根于下焦。1·1卫气生于中焦《灵枢·营卫生会》云:“人受气于谷,谷入于胃,以传与肺,五脏六腑,皆以受气,其清者为营,浊者为卫。”《素问·痹论》云:“卫者,水谷之悍气也。”可见,脾胃乃卫气的生化之源,卫气是水谷之精气,生于中焦。1·2卫气宣发于上焦《灵枢·决气》云:“上焦开发,宣五谷味,熏肤,充身,泽毛,若雾露之溉,是谓气。”《素问·调经论》云:“阳受气于上…  相似文献   

7.
陈长龙  崔艳梅 《河南中医》2014,34(2):199-200
《黄帝内经》是以阴阳为基石、以五脏为核心构筑的理论体系,明确指出阳为阳经之卫气,阴为五脏之卫气(即脏气),卫气在阴阳中运行,卫气行于阳则阳气盛,行于阴则阴气盛,阴盛则阳衰,阳盛则阴衰。  相似文献   

8.
中医卫气理论创立于《黄帝内经》,书中除论及卫气的物质基础、功能性质、周流路线等基本问题外,还指出了卫气失常的病机与治疗原则。文中从现代中、西医学视角,对《黄帝内经》卫气理论进行解读和总结,认为卫气病之病机为卫气失常,其治疗原则为通补卫气,即虚者以补益卫气为主,实者以通畅卫气气机为主。卫气病为百病母,卫气理论在临床各科疾病的治疗中有重要应用。文中以外感热病为例,认为其病机属卫气虚滞、感受邪毒,其治当以通补卫气、祛邪解毒为法;卫气理论不但可以指导外感热病治疗,对疮疖痈疽类外科疾病、部分炎症性内伤杂病的治疗亦有重要指导意义,其病机分析、治则治法可以借鉴外感热病的分析与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
徐胤聪 《西部中医药》2021,34(12):47-49
通过对《黄帝内经》相关论述进行分析,认为经脉是卫气通散全身的重要通道,卫气是经脉发挥作用的基础,两者在人体生理、病理和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且相互影响.因此"审察卫气,为百病母"的同时需全面考虑,不可忽视经脉在其中的重要作用,从经脉分析辨证时,务必辨析卫气的状态;调治卫气失常时,必须配合调畅经脉.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黄帝内经》营卫的运行。方法:解读内经中营卫循行途径原文。结果:营卫周流一身上下,循行于五脏六腑;营卫随天地运转、阴阳盛衰而昼夜循行;营卫随经络,内外上下相贯循行。结论:营卫二气运行于人体经络、脏腑,循环往复,绵绵不绝,取长补短,形成一个大环,共同调节着人体的各种生理功能  相似文献   

11.
文章基于《黄帝内经》,对疟病的病因、机制、表现、分类传变、治疗进行了全面探究,重点分析其病因与发作机制。疟病的发生由内外病因相互影响而产生,二者缺一不可,在内伏暑耗炽营阴,蒸发腠理,在外风邪、水气相继从腠理侵入机体。疟病的发作与卫气日循于阳,夜入于阴,抵御邪气的生理特性关系密切。其产生寒热往来的实质为卫气、营阴、水气、风邪的虚实更替交错。传变上,起于风疟,循经为六经疟,再次为五脏疟和胃疟。治疗上开创性地提出发作前干预并应用截断法针刺、放血使邪有出路,对现代多种免疫系统疾病的诊断治疗具有指导性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深入探析卫气的生成与输布津液的功能。方法:以《黄帝内经》等中医经典理论为基础,以《伤寒论》的病证为根据,两者相互佐证来探讨卫气的生成与功能。结果:卫气的生成是三焦综合作用的结果,卫气在津液输布方面有重要作用。结论:卫气理论相对于其他理论还不是很完善,尚未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需进一步探析。  相似文献   

13.
腰痛是指腰部的疼痛,可见于一侧或两侧,呈酸痛、胀痛或刺痛。《黄帝内经》对腰痛进行了系统论述,以经络理论为核心指导,并根据其疼痛的部位、影响的范围、临床证候特点等将腰痛分为不同的类型,选取相应的穴位和针刺方法。现将《黄帝内经》运用针灸疗法治疗腰痛的规律初探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面对阻碍中医学复兴发展的重大障碍,虽然经过现代医学几十年的研究,至今仍无明确定论的人体经络实质,反过来探寻中国古人是如何发现人体经络的。方法根据笔者多年的工作实践、经验总结,以及通过对中医学的源头《黄帝内经》[2]等书籍的学习、思考,从实践之路、理论之路两个方面来探寻中国古人的人体经络发现之路。结果中国古人的人体经络发现之路,实际上已经明确写在《黄帝内经》开篇第一章(素问·上古天真论)中了。结论不是人体经络不存在,也不是现代人不如中国古人,只是中国古人走的这条人体经络发现之路石破天惊,大大超出了现代人的想象能力,现代医学之所以研究人体经络实质几十年未果,是因为没有找到正确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5.
王昕 《国医论坛》2022,37(3):67-69
《黄帝内经》从非经络针刺治疗的针具选定、方案采用、刺法特点、治疗定位等方面有详细的论述;结合现代研究技术,认为非经络针刺治疗包括对筋膜、肌肉、血管、神经、骨骼、皮肤等解剖部位的局部针刺治疗。临床应充分发挥非经络针刺治疗的调形优势,结合现代研究技术进行机制研究,促使其发展达到新的高度。  相似文献   

16.
水肿为临床常见疾病,西医治疗水肿以利尿为主,其治疗存在病情易反复及患者生活质量差等问题.中医药积极参与水肿诊疗后,患者生活质量明显改善.针刺治疗疾病具有疗效佳,副反应小和治疗范围广等优势.经络辨证是针刺治疗疾病之特色,但临床针刺治疗疾病时以脏腑辨证或经验取穴为主,忽视经络辨证.故基于经络辨证探析《黄帝内经》(以下简称《...  相似文献   

17.
唐诗  刘夏曦 《国医论坛》2012,27(6):45-46
以《灵柩》为据,提出卫气生成的两个来源,并指出营卫为同种物质的不同状态(营为阴,卫为阳,阴中又分阴阳),可互相补充;卫气在白天主要通过阴阳二跷脉及各经在体表的腧穴网络系统运行至全身,其具体循行方式是象流水一样扩散,即在一穴充盈溢满再扩散至下一穴,夜晚主要通过三焦循行于五脏.  相似文献   

18.
总结和反思过去50余年的经络研究,了解《黄帝内经》时代经络的基本意义尤为重要,运用语言学中基于语料库证据的研究方法对《黄帝内经》中的络字进行检索、统计、分析,定量研究了络字在分布、数量、类型等方面所表达的意义。发现络脉的基本意义,是脉的一种,是具有面对面的三维、立体缠绕式联络的血管网本身,只是这种血管网被赋予了交接、联系、联络、调节的生理病理功能。  相似文献   

19.
傅杰英 《新中医》1992,24(5):9-11
本文对《内经》中有关卫气论述作了归纳整理,认为卫气的病理变化不仅关系到外感病的发病,而且在许多内伤病的发生、发展、预后中也有重要意义。并结合经文,较具体地论述了外感病、偏枯、痹证、疟疾、胀证、汗出异常、睡眠异常、痈痤疿铍等病证及疾病预后中的卫气病理变化机制。  相似文献   

20.
"天人合一"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特点,作为根植于传统文化土壤中的中医学经典著作<黄帝内经>便深受其影响.<黄帝内经>顺应当时的文化思潮,在构建经络理论体系时,就充分体现了"天人合一"的思想,取象自然界的水系及时间理念的十二月、四季等来阐释经络之理.其表达方式充满了东方民族智慧的神秘色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