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比较罗布麻和混淆品白麻不同部位(叶、花、茎、根)指标成分的含量,对药材进行比较分析。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罗布麻和白麻不同部位中指标成分金丝桃苷、异槲皮苷、三叶豆苷、山柰酚-3-O-芸香糖苷、紫云英苷、芦丁、白麻苷、新绿原酸、绿原酸等14种黄酮和3种酚酸类成分含量。基于各组分进行聚类、主成分分析及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并比较各组样品。结果:罗布麻和白麻不同部位样品主要活性成分为绿原酸、新绿原酸、隐绿原酸、金丝桃苷、异槲皮苷、三叶豆苷等。聚类和主成分分析显示,根中主要成分类似,叶、花中黄酮与酚酸含量均较高;罗布麻和白麻的差异成分主要表现在绿原酸、山柰酚-3-O-芸香糖苷、金丝桃苷、白麻苷、山柰酚、表儿茶素、隐绿原酸、紫云英苷、三叶豆苷、异槲皮苷。结论:罗布麻与白麻主要成分差异显著,研究结果可为评价罗布麻属药材成分差异和罗布麻传统用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宋奇  刘宏  王添敏  邸学  张慧  翟延君  康廷国 《中草药》2022,53(7):2143-2149
目的 基于HPLC指纹图谱与多成分含量测定,结合化学模式识别法评价胡桃楸Juglans mandshurica叶质量,为其深入研究和开发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HPLC法建立30批不同产地胡桃楸叶指纹图谱;通过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12版)进行相似度评价;通过对照品比对指认了3种化学成分,并测定了样品中3种成分的含量;使用SPSS 25.0软件进行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和相关性分析。结果 30批胡桃楸叶指纹图谱共标定了12个共有峰,指认的3个共有峰为绿原酸、金丝桃苷和异槲皮苷,指纹图谱相似度范围是0.827~0.995,具有较好的一致性;样品中绿原酸、金丝桃苷和异槲皮苷3种化学成分的质量分数分别为0.258~5.607mg/g、0.113~3.974mg/g和0.439~6.537mg/g;聚类分析将样品分为3类,30批样品中28批样品聚为一类,铁岭鸡冠山乡(S3)、本溪东营坊乡(S6)的样品各自聚为一类;主成分分析用2个主成分进行综合评价,综合得分大于1的前6位分别为S3、S6、S12、S8、S24和S18;30批样品中3种成分的总含量与主成分综合得分存在明显相关性。结论 建...  相似文献   

3.
目的:建立不同产地金盏银盘药材的高效液相色谱指纹图谱,并同时测定金丝桃苷、异槲皮苷、鬼针聚炔苷和紫云英苷4种主要成分的含量。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选用Hypersil ODS C18(250 mm×4.6 mm,5μm)色谱柱,乙腈-3%冰醋酸为流动相梯度洗脱,采用药典委员会颁布的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04 A)评价图谱的相似性,同时测定药材中4种主要成分的含量。结果:建立了不同产地金盏银盘药材的HPLC指纹图谱,方法学符合指纹图谱要求,不同产地药材相似度差异不大,但4种主要成分含量差异较大。结论:该方法稳定、准确、可靠,指纹图谱结合含量测定为金盏银盘药材质控标准的制定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同时测定不同产地青钱柳叶中5种化学成分含量,化学计量学结合指纹图谱评价不同产地青钱柳叶的质量。方法:采用HPLC法同时测定青钱柳叶中绿原酸、异槲皮苷、槲皮苷、山柰酚、山柰素的含量。建立青钱柳叶HPLC指纹图谱,并进行相似度评价,结合指纹图谱对14批青钱柳叶样品进行主成分分析(PCA)和聚类分析(HCA),并进行整体质量评价。结果:不同产地青钱柳叶中5种化学成分含量存在较大差异,相似度均在0.80以上,以共有峰相对峰面积进行PCA分析可以将不同产地的青钱柳叶进行较好的区分,结果与HCA分析基本一致。结论:指纹图谱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可以用于不同产地来源的青钱柳叶的质量评价,为其全面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利用化学模式识别技术对绿萼梅药材指纹图谱数据进行分析,筛选特征性指标成分从而建立绿萼梅Q-Marker的定量分析策略,为绿萼梅质量评价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超高液相色谱法建立3个产地绿萼梅的指纹图谱,运用相似度分析、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和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等化学模式识别技术筛选出不同产地绿萼梅化学成分的特征成分作为绿萼梅Q-Marker,并定量分析。结果 30批绿萼梅UPLC指纹图谱标定8个共有峰,相似度在0.816~0.969;通过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和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较好的区分各产地绿萼梅,综合分析筛选绿原酸、芦丁、金丝桃苷、异槲皮苷作为绿萼梅Q-Marker,质量分数分别在3.08%~4.71%、0.41%~0.71%、0.13%~0.25%、0.25%~0.38%。结论 通过指纹图谱结合化学模式识别技术的分析策略可快速有效的筛选绿萼梅Q-Marker,为绿萼梅质量评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目的:针对返魂草茎、叶中有效成分含量及其指纹图谱进行研究,比较返魂草茎、叶中成分种类、含量及指纹图谱差异性。方法:采用HPLC法对8个不同产地返魂草茎、叶中绿原酸、金丝桃苷成分进行含量测定及比对;采用HPLC法对8个不同产地返魂草药材分别建立返魂草茎、叶指纹图谱,并用相似度评价系统软件进行数据比对分析。结果:返魂草药材茎中绿原酸含量为0.03%~0.26%,金丝桃苷含量为0.01%~0.17%;叶中绿原酸含量为0.04%~1.28%,金丝桃苷含量为0.04%~1.11%。返魂草药材茎的HPLC指纹图谱相似度为0.269~0.970,叶的HPLC指纹图谱相似度为0.700~0.947。结论:返魂草药材茎、叶中有效成分含量存在显著差异,返魂草叶中有效成分含量明显高于茎中含量。由于药材茎与叶中的有效成分在种类和含量上存在很大的差异,导致指纹图谱的相似度的浮动较大。研究结果提示,为了保证药品质量,返魂草药材在采收、贮存、投料过程中确保避免叶的腐烂、损失以投料的比例,以保证药品质量的稳定性与均一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建立不同产地罗布麻叶药材超高效液相色谱法(UPLC)特征图谱,并测定2个黄酮类成分的含量。方法:采用Waters CORTECS T3型色谱柱(100 mm×2.1 mm, 1.6μm),乙腈-0.1%磷酸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流速为0.3 mL·min~(-1),进样量为1μL,柱温为35℃,检测波长为360 nm,建立16批罗布麻叶UPLC特征图谱,并进行相似度、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同法测定药材中2种黄酮类成分(金丝桃苷、异槲皮苷)的含量。结果:建立的16批罗布麻叶药材特征图谱共标定16个共有峰,相似度为0.986~0.999;聚类分析结合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不同产地药材整体质量不太稳定;对金丝桃苷和异槲皮苷进行了含量测定,结果16批药材中2个成分的总含量差异不大,以安徽省阜阳市和河南省驻马店市产罗布麻叶药材黄酮类成分含量较高。结论:建立的UPLC特征图谱结合含量测定及相似度评价、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评价方法,能全面地用于罗布麻叶药材的质量评价。  相似文献   

8.
目的:建立广西产不同品种石韦药材的HPLC指纹图谱,对其进行分析和质量评价,同时测定石韦中绿原酸、芒果苷、山奈素、芦丁的含量。方法:采用HPLC测定广西产6批不同品种石韦药材的含量,分别运用SPSS 19.0软件和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04 A版对广西产6批不同品种石韦药材的14个共有峰进行聚类分析(HCA)、主成分分析(PCA)和相似度分析。结果:广西产不同品种石韦中绿原酸含量最高,其次为芦丁、芒果苷和山奈素。其中,有柄石韦中绿原酸最高,石韦中芒果苷最高,而在柔软石韦中芦丁及山奈素含量较高。对其指纹图谱进行比较,聚类分析中除绒毛石韦外,其它石韦可为一类;主成分分析中越石韦、庐山石韦、有柄石韦和柔软石韦为一类;在相似度分析中,对比药典项下石韦,可见中越石韦与庐山石韦、有柄石韦较接近。结论:广西产不同品种石韦中绿原酸,芒果苷,山奈素,芦丁含量存在差异。此外,相似度分析,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为鉴别石韦药材提供依据,为石韦药材质量标准的完善和临床用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石秋梅  邓翻云  吴敏言 《中草药》2014,45(9):1326-1329
目的 旨在建立采用HPLC法同时测定罗布红麻和罗布白麻叶中主要黄酮类成分的方法,同时以新疆产2种罗布麻叶为实验材料,拟揭示其与其他产地罗布麻主要黄酮类成分的差异,为罗布麻质量控制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HPLC法,色谱柱为Agilent TC-C18(150 mm×4.6 mm,5 μm),柱温40 ℃,以乙腈-0.1%磷酸溶液(16:84)为流动相,体积流量为1.0 mL/min,检测波长360 nm,进样量10 μL,测定罗布麻叶乙醇提取物中芦丁、金丝桃苷和异槲皮苷的量。结果 芦丁、金丝桃苷和异槲皮苷的线性范围分别为4.96~49.60、0.96~9.60和10.24~102.40 μg/mL,相关系数R2分别为0.999 2、0.999 0和0.997 0;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8.2%、92.3%和100.1%,RSD分别为1.5%、3.2%和2.7%。结论 本方法操作简单、结果准确,具有较好的重复性和稳定性,可用于同时测定罗布红麻和罗布白麻叶中3种黄酮类成分,同时,由测定结果可知,新疆产与其他产地的罗布麻叶芦丁和异槲皮苷量差异很大,新疆产罗布红麻芦丁质量分数很高,为0.55%,与异槲皮苷量相当,但金丝桃苷质量分数很低,仅0.07%,而新疆产罗布白麻的芦丁和金丝桃苷质量分数均很低。该研究将为罗布麻叶药材及其提取物质量控制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不同产地牛膝药材、同一产地不同规格牛膝药材的HPLC指纹图谱进行研究,比较不同产地牛膝药材、同一产地不同规格牛膝药材的HPLC指纹图谱差异,探讨产地、规格对牛膝药材质量的影响及规格与牛膝药材内部质量的联系;为牛膝药材的产地鉴别提供理论依据;为牛膝药材质量标准制定、规格完善及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超声提取法制备样品,通过HPLC法采集不同产地牛膝药材、同一产地不同规格牛膝药材的指纹图谱,运用相似度、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的方法进行分析,并比较不同产地牛膝药材、不同规格牛膝药材的HPLC指纹图谱差异。结果:不同产地分析,主成分分析能将5个产地牛膝药材区分开,且产地鉴别结果优于聚类分析和相似度分析。不同规格分析,相似度和主成分分析均不能将不同规格牛膝药材区分开。结论:不同产地牛膝药材化学成分种类、峰高差异显著;不同规格牛膝药材化学成分种类、峰高差异较小;主成分分析可用于牛膝药材的产地鉴别。  相似文献   

11.
王月红  韩璐  许浚  冯松浩  张铁军 《中草药》2017,48(6):1205-1209
目的建立柿Diospyros kaki叶的HPLC指纹图谱,并进行多成分测定,为柿叶及其相关产品的质量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HPLC法,Diamonsil C18(250 mm×4.6 mm,5μm)色谱柱;以乙腈-0.2%甲酸水为流动相梯度洗脱;体积流量1.0 m L/min;柱温35℃;检测波长360 nm;进样量10μL;对22批柿叶药材进行指纹图谱研究,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04A版)进行评价,系统聚类分析和PCA分析将22批柿叶药材分为两类,同时对金丝桃苷、异槲皮苷、槲皮素和山柰素成分测定方法进行方法学考察。结果建立了柿叶的指纹图谱,共标定了12个色谱峰为柿叶药材指纹图谱的特征峰,金丝桃苷在0.044~0.880μg,异槲皮苷在0.078~1.560μg,槲皮素在0.040~0.800μg,山柰素在0.035~0.700μg线性关系良好,r均大于0.999 8,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7.59%、98.97%、100.55%、99.96%。结论 HPLC指纹图谱结合多成分测定可为柿叶及其相关产品的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目的:建立基于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的不同产地叶下珠多酚部位高效液相色谱(HPLC)指纹图谱分析方法。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9个不同产地叶下珠多酚部位指纹图谱,对其进行相似度分析、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高效液相色谱-质谱(HPLC-MS)指认主要成分。结果:叶下珠多酚部位指纹图谱检出7个共有峰,指认了其中5个共有峰,9个不同产地叶下珠多酚部位相似度达到0.972-0.998,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从化学成分上说明了9批样品的相似性及差异性。结论:以指纹图谱数据为基础,将聚类分析与主成分分析结合起来进行识别,为叶下珠药材的资源利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红花UPLC法特征指纹图谱研究   总被引:3,自引:5,他引:3  
目的建立红花Carthamus tinctorius超高效液相色谱(UPLC)指纹图谱,为评价不同产地和不同品种红花的质量提供参考。方法对产地来自新疆和河南共34批红花样品应用UPLC建立其指纹图谱,按"中药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建立对照图谱,并进行相似度评价。运用SAS 9.30和Matlab软件对新疆不同品种和不同产地红花的UPLC指纹图谱特征峰进行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结果建立了红花药材的专属性UPLC指纹图谱,确立了26个共有峰;30批新疆红花样品和4批河南红花样品质量差异较大,新疆不同产地间和同一产地不同品种间具有一定差异。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均实现了新疆红花指纹图谱差异的识别。结论该方法简便、高效、可靠,为红花药材的质量控制提供了有效的快速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优化赶山鞭总黄酮的提取工艺,建立赶山鞭总黄酮提取物的指纹图谱。方法 通过单因素实验研究提取时间、提取次数、乙醇体积分数、料液比对赶山鞭中总黄酮含量及金丝桃苷的转移率的影响;以此为基础,采用Central-Composite试验设计原理进行3因素5水平试验设计和响应面分析法优化提取工艺。采用比色法,于500 nm处测定药材中以芦丁计总黄酮的含量,采用HPLC法测定总黄酮中金丝桃苷的含量,计算金丝桃苷的转移率。采用HPLC法建立赶山鞭总黄酮提取物的指纹图谱,采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软件(2012年版)》进行相似度评价,确定共有峰,并采用SPSS22.0软件进行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结果 赶山鞭总黄酮的最佳提取条件为以65%乙醇,料液比1∶10,提取120min,提取2次。建立的赶山鞭药材总黄酮提取物的HPLC指纹图谱有15个共有指纹峰,指纹图谱的相似度分析结果显示相似度均大于0.61,表明10批样品的化学成分一致性较好,但各成分含量存在差异,对部分色谱峰进行了归属指认分别是金丝桃苷、槲皮素、芦丁、山柰酚。聚类分析可知欧氏距离为25时,10批样品可聚为2类,S1与S7为一类,其...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建立接骨草Sambucus javanica的HPLC指纹图谱,并结合化学模式识别为接骨草药材质量评价及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HPLC-DAD法,以乙腈-0.2%磷酸溶液梯度洗脱,建立接骨草指纹图谱,同时测定新绿原酸、绿原酸、隐绿原酸的含量;采用相似度评价、聚类分析(cluster analysis,CA)、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和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rthogonal partial least squares discriminant analysis,OPLS-DA)等化学模式识别对差异性特征成分进行筛选。结果 建立的指纹图谱方法符合方法学要求,17批接骨草药材HPLC指纹图谱共标定9个共有峰,相似度均大于0.9,通过聚类分析将不同产地接骨草分为3类,聚类分析与主成分分析结果一致;综合分析筛选绿原酸、隐绿原酸和新绿原酸作为接骨草有效成分,质量分数分别在0.060%~1.007%、0.014%~0.074%、0.004%~0.151%。结论 采用指纹图谱结合化学模式识别技术可快速、有效地筛选出接骨草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对不同产地烈香杜鹃进行质量评价.方法 HPLC法测定金丝桃苷含量,采用中药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12版)对12批样品进行相似度评价及共有峰确认,SPSS22.0软件进行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DPS9.01软件进行灰色关联度分析.结果 金丝桃苷在24.60~81.99 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1.0...  相似文献   

17.
目的建立南药"凉粉草"水溶性成分的HPLC指纹图谱,为药材质量控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Kromasil C_(18)(4.6mm×250mm,5μm)色谱柱,乙腈-0.1%甲酸溶液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254nm,柱温25℃。结果建立凉粉草药材水溶性成分HPLC指纹图谱,确定11个共有色谱峰,并指认图谱中的5个色谱峰,分别为咖啡酸、异槲皮苷、迷迭香酸苷、紫云英苷、迷迭香酸。对16批凉粉草药材指纹图谱进行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筛选并判断合格样品,以合格样品构建指纹图谱共有模式,并用国家药典委员会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软件(2004B版)对其质量进行分析与评价。结论该色谱方法简单、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凉粉草药材的质量评价。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建立蜂胶药材HPLC指纹图谱,评价不同产地蜂胶药材质量的差异,为蜂胶原料适宜产地的选择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HPLC测定4个不同主产区14批不同产地蜂胶药材的指纹图谱,并采用国家药典委员会颁布的"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04 A)和聚类分析对指纹图谱进行相似度比较。结果:建立蜂胶药材指纹图谱共有模式,标定12个指纹图谱共有峰,14批蜂胶药材中9批蜂胶药材的相似度>0.90,说明不同主产区及同一主产区不同产地蜂胶指纹图谱既有共性又存在一定差异。结论:建立的方法精密度、重复性和稳定性较好,可用于蜂胶药材的的质量控制及产地鉴别。  相似文献   

19.
谢苏梦  季巧遇  吕尚  张尧  邹瀚霖  汪弟  饶毅  魏惠珍 《中草药》2021,52(24):7616-7623
目的 建立野菊花Chrysanthemum indicum药材HPLC指纹图谱,并进行化学模式识别。方法 采用Hypersil ODS C18(250 mm×4.6 mm,5 μm)色谱柱;流动相为乙腈-0.1%磷酸,梯度洗脱,检测波长334 nm;体积流量1 mL/min;柱温30℃;进样量10 μL,建立野菊花药材HPLC指纹图谱,结合相似度评价、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和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等模式识别方法,对不同产地野菊花药材进行质量评价。结果 建立的指纹图谱方法符合方法学要求,29批野菊花药材HPLC指纹图谱有10个共有峰,相似度均在0.91以上;通过聚类分析将样品按不同产地分为2大类;主成分分析与聚类分析结果一致;最后采用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筛选出了不同批次野菊花药材的6个差异标志物,通过对照品指认,确定了10号峰为蒙花苷、5号峰为3,4-二咖啡酰奎宁酸、3号峰为木犀草苷、1号峰为绿原酸。结论 建立的指纹图谱方法稳定、可靠、重复性好;结合化学模式识别可用于野菊花药材的质量品质评价。  相似文献   

20.
目的基于传统煎药工艺建立不同产地黄芪的HPLC指纹图谱,用于黄芪药材质量的评价。方法采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04A版)对15批不同产地的黄芪药材的HPLC指纹图谱进行相似度评价,并使用SPSS22.0软件进行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结果选取了12个色谱峰作为指纹图谱共有峰,15批样品的相似度计算结果均大于0.990,说明各产地黄芪药材具有较好的一致性;通过聚类分析可将15批样品聚为4类;主成分分析采用3个主成分对黄芪药材进行综合评价,综合得分结果显示,甘肃民乐县所产批号为HQ-18001(S1)、HQ-18002(S2)和甘肃岷县所产批号为HQ-18007(S7)、HQ-18006(S6)的黄芪药材在所有样品中的综合得分位于前4名。结论建立基于传统煎药工艺的黄芪药材质量评价方法操作简单,重复性好,结果可靠,可以用于黄芪药材的质量控制和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