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研究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对小儿湿疹的治疗价值。方法选取62例小儿湿疹分为两组(各31例),一组为麻黄连翘赤小豆汤组,一组为地氯雷他定组。结果麻黄连翘赤小豆汤组治疗后症候总积分显著低于地氯雷他定组且低于治疗前,麻黄连翘赤小豆汤组治疗后瘙痒、皮损面积和皮损形态积分显著低于地氯雷他定组且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显著性(P0.05);麻黄连翘赤小豆汤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地氯雷他定组(90.32%和67.74),差异显著性(P0.05)。结论在治疗小儿湿疹临床上麻黄连翘赤小豆汤获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加味麻黄连翘赤小豆汤治疗湿热型亚急性湿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亚急性湿疹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以地氯雷他定治疗,治疗组予加味麻黄连翘赤小豆汤治疗,两组均治疗2周.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7%,对照组为76.7%,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证候积分改善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味麻黄连翘赤小豆汤治疗湿热型亚急性湿疹疗效确切,症状改善明显.  相似文献   

3.
<正>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出自汉代张仲景的《伤寒论》第262条,原文是"伤寒瘀热在里,身必黄,麻黄连翘赤小豆汤主之。"原文记录其组成有麻黄、连翘、赤小豆、杏仁、桑白皮、大枣、生姜、炙甘草八味药。在辨证论治的理论指导下,临床中此方已被用于荨麻疹、湿疹、皮肤瘙痒、黄疸、急慢性肾炎等疾病的治疗中~([1])。笔者用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加减治疗急、慢性荨麻疹~([2])取得很好效果,举例如下。1病案举例例1:王某,女,29岁,2011年10月5日诊。警察。  相似文献   

4.
麻黄连翘赤小豆汤证见于《伤寒论》第262条:“伤寒,瘀热在里,身必黄,麻黄连翘赤小豆汤主之.”然而现代临床运用本方并非以治身黄为主,而是被广泛用于治疗水肿、皮肤及过敏性疾病等.因此,本文试收集1978-2010年间的有关麻黄连翘赤小豆汤临床应用资料,运用统计分析的方法探讨麻黄连翘赤小豆汤的应用范围和方证特点,以期为中医临床运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麻黄连翘赤小豆汤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后血清及尿液TGF-β1的变化水平,阐述麻黄连翘赤小豆汤的作用机制。方法:将50例慢性肾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25例采用麻黄连翘赤小豆汤治疗,对照组25例服用雷公藤多苷治疗,疗程2个月。结果:治疗组患者血清及尿液TGF-β1浓度下降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麻黄连翘赤小豆汤能有效改善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系膜增生程度及间质炎症。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Ig A肾病大鼠模型,研究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对Ig A肾病大鼠的治疗作用和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60只,分为5组,即正常组、模型组、氯沙坦钾组、伪麻黄碱组、麻黄连翘赤小豆汤组。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采用牛血清白蛋白(BSA)加脂多糖(LPS)加四氯化碳(CCl_4)复合免疫法建立SD大鼠实验性Ig A肾病模型。各组采取相应干预措施。观察大鼠24 h蛋白定量、肾功能、肾脏病理情况,采用酶联免疫(ELISA)法检测相关细胞因子的变化。结果(1)与模型组比较,伪麻黄碱组、麻黄连翘赤小豆汤组、氯沙坦钾组的尿蛋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伪麻黄碱、麻黄连翘赤小豆汤、氯沙坦钾能够明显降低Ig A肾病大鼠蛋白尿。(2)与模型组比较,伪麻黄碱组、麻黄连翘赤小豆汤组大鼠血清肌酐(Scr)、尿素氮(BU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伪麻黄碱和麻黄连翘赤小豆汤能够明显降低Ig A肾病大鼠血清Scr、BUN。(3)与模型组比较,伪麻黄碱组、麻黄连翘赤小豆汤组、氯沙坦钾组的血清IL-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伪麻黄碱、麻黄连翘赤小豆汤组、氯沙坦钾能够明显降低Ig A肾病大鼠血清IL-21。(4)模型组肾小球系膜细胞轻度增生,肾小管可见嗜酸性变,肾小管上皮细胞有肿胀。麻黄连翘赤小豆汤组、氯沙坦钾组、伪麻黄碱组的病理改变较模型组改变程度轻。结论麻黄连翘赤小豆汤能够明显降低Ig A肾病大鼠的蛋白尿以及血清肌酐和尿素氮,保护肾功能,其机制与降低Ig A肾病大鼠血清IL-21的水平,调控IL-21参与的免疫反应有关。伪麻黄碱作为本方的主要有效成分表现出与中药复方相同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刘忠梅 《光明中医》2009,24(12):2356-2357
目的:探讨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加减治疗小儿急性肾炎的临床效果.结果:有效率97.5%.结论:认为小儿急性肾炎病机与麻黄连翘赤小豆汤方证相合,治疗小儿急性肾炎宣肺泄热,佐以清热解毒是一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陈会  李新民 《吉林中医药》2011,31(11):1063-1064
麻黄连翘赤小豆汤是《伤寒论》中治疗湿热发黄早期的经方,现代医家亦有用之治疗变态反应性疾病.李新民教授经常用之治疗小儿湿疹,紧扣其内郁湿热、外有表邪之病机,符合中医异病同治的原理.  相似文献   

9.
湿疹以皮肤红斑丘疹、剧烈瘙痒、反复发作为临床特点,为皮肤科常见难治性疾病。钟枢才教授秉承传统中医理论,结合多年临床诊疗经验,应用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加减内服配合中药外洗方治疗湿疹,疗效显著。结合验案一则阐述钟老治疗湿疹的临证经验。  相似文献   

10.
梁静玉应用麻黄连翘赤小豆汤的经验青岛市中医医院(266012)王兰青关键词梁静玉麻黄连翘赤小豆汤治疗应用老中医经验梁静玉主任医师,擅用经方治疗疑难杂证。现将其应用《伤寒论》中麻黄连翘赤小豆汤的经验介绍如下。1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男,44岁,1995年4...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虎杖干预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 RA)的分子作用机制。方法:通过TCMSP筛选虎杖的有效活性成分并预测相关靶点,通过GeneCards数据库预测RA相关靶点,将虎杖药效靶点与RA相关靶点取交集,得到虎杖干预RA的共同靶点,使用Cytoscape 3.7.2构建药物-活性成分-...  相似文献   

12.
目的:运用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对接预测益气养阴清热方治疗2型糖尿病的作用机制.方法:借助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BATMAN-TCM数据库获取益气养阴清热方6味中药的化学成分和作用靶点.通过Gene-Cards数据库获取治疗2型糖尿病相关靶点;利用R软件获取有效成分与疾病相关靶点之交集;利用Cytos...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利用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对接技术,研究茵陈蒿汤治疗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的物质基础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使用TCMSP数据库挖掘茵陈蒿汤有效成分和作用靶点,利用GeneCard与OMIM数据库筛选疾病靶点。将药物与疾病靶点的交集导入String构建PPI网络,使用Cytoscape3.7.2软件筛选核心靶点,借助Metascape数据库对靶点进行基因本体论(GO)功能和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从筛选靶点-成分网络图中根据degree值筛选出前5个关键成分,并将该网络中的基因靶点以degree值高低进行排序,选择前5个核心靶点,然后从RCSB PDB数据库和Pub Chem数据库获取靶点与成分的三维结构和化学结构,使用Pymol软件对蛋白质分子进行去水、去磷酸根等操作,最后使用AutoDockTools进行分子对接。结果 茵陈蒿汤中共筛选出21种有效活性成分,关键成分5个,分别为槲皮素、山奈酚、芦荟大黄素、谷甾醇、大黄酸;其治疗ICP的的核心靶点14个,分别为JUN、CASP3、TNF、TP53、MYC、EGFR、AKT1、VEGFA、MMP9、MAPK1、EGF、IL6、CXCL8、MAPK8,靶点主要涉及细胞氧化应激反应、细胞运动的正向调节、受体配体活性、细胞因子受体结合、蛋白激酶活性等生物学过程,通过乙型、丙型肝炎途径、癌症途径、MAPK、 IL-17、TNF信号通路等多途径发挥治疗ICP的作用。分子对接结果显示关键成分与对应靶点具有较好的结合活性。结论 茵陈蒿汤治疗ICP是通过槲皮素、山奈酚、芦荟大黄素、谷甾醇、大黄酸等多种成分作用于JUN、CASP3、TNF、TP53、MYC、EGFR、AKT1、VEGFA、MMP9、MAPK1、EGF、IL6、CXCL8、MAPK8等多种基因靶点,从而影响MAPK、 IL-17、肿瘤坏死因子、ErbB、 Toll样受体以及乙型丙型肝炎病毒等多种相关信号通路发挥功效,该研究为进一步深入研究其作用机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运用网络药理学方法探究金银花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的分子作用机制。方法 通过多个数据库查找并筛选金银花的活性成分、作用靶点和动脉粥样硬化基因。通过Cytoscape 3.7.2软件构建“药物-活性成分-靶点-疾病”网络。运用R4.0.4软件进行GO功能分析及KEGG通路分析。结果 筛选出17个活性成分,196个靶标蛋白,2419个疾病基因,129个药物-疾病交集基因。GO功能富集分析得到GO条目2584个,包括生物过程2328个,分子功能172个和细胞组分84个。KEGG通路富集筛选得到信号通路162条,主要涉及血脂和动脉粥样硬化、流体剪切应力和动脉粥样硬化等。结论 金银花可能主要通过β-胡萝卜素、木樨草素、山柰酚和槲皮素等多种活性成分作用于JUN、RELA、IL1B、IL6和MAPK1等基因,直接调控血脂和动脉粥样硬化以及流体剪切应力和动脉粥样硬化通路起到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网络药理学方法探讨经方真武汤治疗糖尿病肾病(DKD)的核心作用靶标基因以及潜在通路机制,旨在指导临床用药同时为更深入的实验研究提供依据。方法:通过TCMSP数据库检索真武汤所含药物的有效成分、潜在作用靶点,在Genecards、OMIM、DisGeNET数据库筛选与糖尿病肾病有关的疾病靶点,借助Cytoscape3.7.2绘制并构建“药物-成分-靶点-疾病”可视化交互网络。利用STRING平台绘制关键靶点PPI网络,在David数据库里针对关键靶点蛋白开展GO基因功能、KEGG信号通路富集分析。结果:检索查筛出真武汤中有效活性成分59个、潜在靶点108个,其中涉及DKD的关键靶点47个,从蛋白互作网络中分析发现TNF、ATK1、JUN、RELA、IL6、MAPK8、CASP8、NOS2可能是真武汤治疗糖尿病肾病的核心靶点。GO富集分析得到180个条目,主要涉及细胞增殖、代谢、凋亡及脂肪细胞因子、葡萄糖稳态等。KEGG信号通路富集分析得到94条信号通路,主要涉及TNF信号通路、Toll样受体信号通路、HIF-1信号通路、FoxO信号通路等。结论:本研究初步验证真武汤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作用机制涉及多成分、多靶点、多信号通路,给予真武汤的临床应用及更深层次对糖尿病肾病的研究以一定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分子对接和中药系统药理学平台探讨沙棘的物质基础及抗糖尿病作用机制。方法类药性评估筛选沙棘活性成分并查找相关靶点;通过OMIM、Genecards数据库搜索糖尿病相关靶点;将有效成分靶点和疾病靶点进行韦恩映射。借助Cytoscape构建药物、成分、靶点、疾病网络图;应用STRING数据库构建蛋白互作网络;筛选前5个核心基因与候选化合物利用Autodock vina做分子对接;利用Bioconductor对核心靶点进行GO和KEGG富集。结果从沙棘中获得33个候选成分,相关靶点蛋白170个;筛选糖尿病相关靶点9310个,韦恩映射得到159个交集基因,蛋白互作网络筛选5个关键靶标JUN、AKT1、MAPK1、RELA、IL-6,涉及AGE-RAGE、Fluid shear stress and atherosclerosis、TNF等通路发挥抗糖尿病作用。结论沙棘具有多成分、多靶点、多途径调节糖尿病的作用特点,为后续实验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加味治疗慢性肾炎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加味治疗慢性肾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1例慢性肾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51例采用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加味治疗,对照组40例服用黄葵胶囊治疗,疗程3个月。结果治疗组临床总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24h尿蛋白定量、血浆白蛋白、免疫球蛋白IgG、IgA、补体C_3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加味能够显著改善慢性肾炎患者的临床症状,减少尿蛋白,提高血浆白蛋白和体液免疫。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本研究主要通过网络药理学的技术和方法,探讨益肾养髓方治疗脊髓损伤的关键靶点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利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和分析平台、中药综合数据库搜集益肾养髓方中所有药物的化学成分,筛选其有效活性成分并预测其作用靶点。通过GeneCards、OMIM等数据库提取脊髓损伤疾病相关基因。随后获取药物与疾病的共同作用靶点,并将其上传至在线STRING11.0数据库构建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图,并对关键蛋白进行GO功能富集分析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 共获得益肾养髓方化学成分1071个,有效活性成分139个,药物靶点217个,脊髓损伤疾病相关靶点1524个,药物与疾病共同靶点118个。根据PPI蛋白互作网络的结果得出,益肾养髓方治疗SCI疾病的关键靶点为STAT3、AKT1、JUN、MAPK1、IL6、RELA等。GO功能富集分析主要提示与细胞因子受体结合、细胞因子活性、转录因子活性等相关。KEGG通路富集分析主要包括糖尿病并发症中的AGE-RAGE信号通路、PI3K-Akt信号通路、IL-17信号通路等。结论 本研究从整体层面初步预测了益肾养髓方治疗脊髓损伤相关疾病的作用靶点与信号通路,为更深层次的研究提供了思路和方向。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升陷汤治疗低血压性脑梗死的网络药理学作用机制。方法采用网络药理学的方法,在TCMSP数据库获取升陷汤有效成分,预测其靶点并收集;通过OMIM、GENECARD、DRUGBANK疾病相关靶点数据库检索低血压性脑梗死相关靶点信息。将药物靶点映射至疾病靶点集合上,获得交集基因,运用DAVID数据库对得到的交集进行GO和KEGG的富集分析,通过Cytoscape软件对结果进行可视化呈现。结果升陷汤主要通过干预低血压性脑梗死过程中炎症过程、凋亡途径及神经干细胞再生等过程,减轻低血压性脑梗死造成的神经损伤。其中,Akt1、TNF、RELA、IL-6、JUN、VEGFA、MYC、MAPK8、CXCL2、ESR1等为关键的调节位点。结论升陷汤治疗低血压性脑梗死主要通过调节炎症过程、凋亡途径及神经干细胞再生相关等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