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产前分娩预演培训对孕妇自我效能、分娩方式、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选取产检孕妇104例,按照就诊编号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产前健康教育培训,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接受为期4周的分娩预演培训。结果干预后自我效能感、分娩恐惧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1),自然分娩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分娩预演培训较常规产前健康培训更能够有效缓解孕妇恐惧心理,提升自我效能,进而提高自然分娩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实施助产士门诊模拟分娩教育对初产妇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将参加助产士门诊的100例低危初产妇作为观察组,配对选择未参加助产士门诊的100例低危初产妇为对照组。对照组接受常规的产前门诊宣教。观察组在常规产前门诊宣教的基础上,增加助产士门诊咨询及模拟分娩教育。比较两组分娩方式、会阴侧切情况、产程进展时间、分娩疼痛、新生儿低评分的差异。结果观察组剖宫产率、会阴侧切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总产程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分娩疼痛程度显著轻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助产士门诊模拟分娩教育的实施可减少社会因素导致的剖宫产率提高,帮助树立初产妇自然分娩的信心,降低会阴侧切率,有效地改善分娩结局。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对孕妇开展产前心理护理干预对其分娩方式的影响效果。方法选取健康初产妇2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120例和对照组100例;对照组产妇在分娩前后予以常规健康教育、饮食注意、心理护理及产前服务;观察组产妇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及时对分娩前出现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人性化护理干预,分娩结束后对比2组患者的护理结果。结果观察组产前心理反应为正常的产妇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焦虑的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在剖宫产率、产后出血率以及新生儿窒息率方面,观察组相比于对照组有明显降低(P均〈0.05),同时观察组平均产程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产前对产妇进行心理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焦虑、恐惧等不良心理反应的发生率,同时可降低剖宫产率、新生儿窒息率以及产后出血率,缩短产程时间。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估神经刺激法用于初产妇自然分娩的镇痛效果及对产科结局的影响。方法将自然分娩初产妇按其意愿分组,自愿采用神经刺激法镇痛的120例作为观察组,未使用神经刺激法镇痛的108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镇痛FPS-R评分、剖宫产率、产程时间、阴道流血量。结果观察组初产妇宫口开大到3~4cm、宫口开全时,FPS-R评分分别为3.51±0.50和4.53±0.50,显著低于对照组同阶段的4.31±0.46和5.31±0.46(均P0.01)。两组产程时间和阴道流血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神经刺激减痛法可有效减轻初产妇分娩疼痛,降低剖宫产率,缩短产程,减少阴道流血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 降低剖宫产率,保护、支持、促进自然分娩,降低母婴产时产后并发症.方法 按知情同意、自主选择的方法将2 253例住院分娩的产妇分为对照组(1 107例)与观察组(1 14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产时服务模式,观察组实施一对一全程陪伴产时服务新模式.结果 观察组剖宫产率及社会因素所致剖宫产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1);产后出血、胎儿宫内窘迫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 一对一全程陪伴的产时服务模式可减轻孕产妇的负性心理情绪,降低剖宫产率,增加自然分娩率及改善母婴预后.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拉玛泽分娩法对初产妇各产程、分娩方式等的影响.方法:选择阴道试产的初产妇90例,采用随机和自愿原则分成无痛分娩组、对照组、拉玛泽组,每组30例.观察各产程的时间、分娩方式、产后2小时内阴道出血量,记录孕妇在各产程中对疼痛的耐受情况.结果:拉玛泽组能显著缓解产时疼痛、缩短产程、减少出血量,阴道自然分娩率增高,P<0.05.无痛分娩组与对照组比较,显著减轻产时疼痛,延长产程,增加阴道出血量,P<0.05.结论:拉玛泽分娩法显著降低分娩过程中的疼痛,减少产后2小时内阴道出血量,提高阴道自然分娩率.  相似文献   

7.
舒适护理缓解自然分娩疼痛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缓解自然分娩疼痛的效果,提高自然分娩率。方法将120例住院自然分娩初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按照分娩期产科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音乐冥想、指导产妇呼吸以及辅以按摩等舒适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产妇分娩过程中疼痛程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实施舒适护理能有效缓解产妇自然分娩过程中的疼痛,缩短产程,减少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头部按摩对初产妇心理和分娩方式的影响.方法 将200例初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采用一对一陪伴分娩服务模式,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施行头部按摩.比较两组产妇的焦虑、抑郁状态及剖宫产率.结果 观察组第二产程开始时焦虑、抑郁评分及剖宫产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 在分娩过程中对产妇进行头部按摩可有效缓解产妇的焦虑、抑郁情绪,降低剖宫产率.  相似文献   

9.
郑丽 《中国科学美容》2011,(17):122-122,124
目的探讨助产士全程陪护对初产妇自然分娩的效果。方法以笔者所在医院妇产科2010年1~12月住院自然分娩的初产妇214例为研究组,实施助产士全程陪护助产;以同期行常规助产的167例自然分娩初产妇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产妇产前SAS评分、分娩时间、新生儿Apgar评分及产妇并发症。结果研究组SAS评分(46.35±2.14)分,平均分娩时间(10.89±1.52)h,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新生儿平均Apgar评分与并发症发生率、发生种类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关注产妇心理和情绪应当作为提高助产服务质量和效率的新亮点。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分析产前心理护理对产妇分娩方式的影响。方法将80例产妇随机分为2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产科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产前心理护理。观察比较2组产妇产前情绪、自然分娩率、剖宫产率等指标。结果观察组经过产前心理护理后SAS评分、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剖宫产8例(20.00%),对照组剖宫产17例(4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做好产前心理护理干预有助于改善产妇心理状态,提高自然分娩成功率,降低剖宫产率。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15.
16.
膝关节后交叉韧带断裂治疗临床分析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郭臻伟  杨茂清  朱惠芳 《中国骨伤》2001,14(10):582-584
目的 对35例膝关节后交叉韧带断裂治疗进行临床分析,重点探讨了有关交叉韧带断裂的治疗问题。方法 经明确诊断后,分析采用胫骨附着处撕脱骨折复位固定手术治疗26例、早期髌韧带中1/3移植重建3例、单纯长腿石膏固定6例。结果 本组病例全部进行随访,随访时间13个月-5年,胫骨附着处撕脱骨折复位固定及髋韧带中1/3移植重建29例为优良、单纯长腿石膏固定6例为差。结论 后交叉韧带断裂后应该及时给予手术修复;膝后外侧手术入路,操作简单,暴露充分;少于3个月的陈旧性病例仍适应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探讨不同方法重建指尖离断静脉回流的疗效。方法:2008年3月-2013年2月收治指尖离断患者80例,38例吻合指侧方静脉重建回流,术中吻合动静脉比例1:1或1:2或2:2,平均1:2;22例吻合指腹静脉重建回流,术中吻合动静脉比例1:1;20例未吻合静脉,术中仅吻合1条动脉,行侧切口或甲床放血。观察各组治疗效果。结果:吻合指侧方静脉组手指全部成活,无一例发生回流障碍;吻合指腹静脉组19例发生静脉危象,其中4例手指坏死;未吻合静脉组20例均发生回流障碍,其中6例手指坏死。58例获随访,随访时间6~28个月。吻合指侧方静脉组32例,指尖外形佳、指腹饱满;吻合指腹静脉组14例,指体轻度萎缩,指甲生长不平整;未吻合静脉组12例,指体萎缩明显。吻合指侧方静脉组指甲生长近平整,长度长于其他两组[(14.4±3.2)mm比(12.5±2.3)mm和(12.2±2.2)mm],远侧指间关节活动度大于其他两组[(63±5)°比(48±3)°和(45±7)°],两点分辨觉小于其他两组[(4.6±0.4)mm比(7.1±1.2)mm和(7.3±0.6)mm],感觉级别高于其他两组[S(3.45±0.39)级比S(2.57±0.42)级和S(2.55±0.49)级],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吻合指腹静脉组和未吻合静脉组在指甲长度、运动和感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吻合指侧方静脉能有效解决指尖再植静脉回流问题,可避免回流障碍,成活率高,促进指甲生长,可恢复 DIPJ 活动度及感觉。  相似文献   

19.
目的:明确不同固定器械在胫骨干不同骨折类型固定中的特点,以指导临床应用。方法:68例胫骨干骨折,行加压钢板螺钉、交锁髓内钉、单侧外固定架固定后,作临床疗效分析。结果:加压钢板固定组42例,感染5例,骨不连1例,平均愈合时间3.8个月;交锁髓内钉固定组13例,无感染及骨不连,平均愈合时间5.4个月;单侧外固定架组13例,骨不连1例,踝关节背伸受限3例,平均愈合时间4.5个月。结论:胫骨骨折交锁髓内钉固定并发症少,功能恢复好,适用范围广,但要注意及时进行动力加压。加压钢板及外固定架固定应选择各自的最佳适应证,以达到理想的疗效。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