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目的探讨并对比分析应用专用工具的运动学对线全膝关节置换和机械对线全膝关节置换的早期临床结果。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3月至2021年3月间,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因膝骨关节炎行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术后随访时间大于3个月且随访资料完整的患者,排除类风湿性关节炎等炎性关节病、髌股关节严重对位不良以及既往有膝关节侧副韧带或后交叉韧带损伤的患者;按对线方法分为专用工具运动学对线全膝关节置换(KA-TKA)组和机械对线全膝关节置换(MA-TKA)组,记录手术前后髋-膝-踝(HKA)角度,术前及术后3个月的膝关节临床评分(KS-C)和膝关节功能评分(KS-F),术后3个月的遗忘关节评分(FJS),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共有162例患者纳入研究,其中KA-TKA组82例,MA-TKA组80例。两组患者术后HK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KA-TKA组患者的KS-C评分(t=2.259)、KS-F评分(t=1.994)和FJS评分(t=2.945)均高于MA-TKA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 结论KA-TKA与MA-TKA相比,术后下肢力线相似,具有更好的临床评分表现和更高的膝关节功能表现,以及更高的FJS评分。  相似文献   

2.
全膝关节置换术后膝关节线改变与膝前痛的相关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全膝关节置换术后膝关节线改变与膝前痛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因膝关节骨关节炎行初次全膝关节置换的76例患者的病例资料,男11例,女65例;年龄47~83岁,平均(68.88±7.61)岁.术中应用PFC后稳定型固定平台膝关节假体.术后每12个月定期门诊随访一次.根据Figgie膝关节线测量方法对术前及随访时的关节线进行测量,并计算术前、术后关节线的变化.关节线升高为正值,关节线降低为负值.采用Feller评分法评估术前及随访时的髌骨功能.评估术后24个月的关节线改变水平与Feller髌骨评分的相关性.结果 关节线改变-6.8~10.44 mm,平均(2.69±3.31) mm.随膝关节线升高,Feller髌骨评分呈下降趋势;关节线改变值与Feller髌骨评分呈负相关(r=-0.763,P=0.000).随关节线降低,Feller髌骨评分呈下降趋势;关节线改变值与髌骨评分呈正相关(r=0.914,P=0.000).术后12、24个月关节线改变4 mm以内的患者(55例)Feller髌骨评分均高于关节线改变大于4 mm的患者(21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648,P=0.000;t=11.775,P=0.000).结论 对后稳定型固定平台膝关节假体,关节线改变与膝前痛具有相关性,保持关节线变化在±4 mm以内有利于恢复膝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骨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方法本组54例57膝骨关节炎患者进行了全膝关节置换术,37膝选用北京爱康宜诚AK后稳定型膝关节假体,20膝选用瑞士普鲁斯公司后稳定性假体。结果本组54例57膝,随访1~7年,平均2.5年,按KSS膝关节评分标准,临床评分为65~99分(平均83分),功能评分65~90分(平均80分),优良率达96.5%。结论膝关节置换术是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的有效方法,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假体的设计以及手术医师的经验和技术水平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目的 通过比较内侧间室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在内侧单髁膝关节置换(UKA)或全膝关节置换(TKA)术后血液成分的变化,判断两种手术方式对机体血液学的影响。方法 对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郑州市骨科医院关节病科因内侧间室膝关节骨关节炎接受关节置换术治疗的72例患者相关临床结果进行统计分析。患者分为UKA组和TKA组。UKA组33例,其中男10例,女23例;年龄52~76[63(58,68)]岁;BMI 20.8~34.9[25.3(23.2,29.1)]kg/m2。TKA组39例,其中男11例,女28例;年龄51~78[64(58,68)]岁;BMI 19.5~35.0[26.0(22.9,30.4)]kg/m2。比较围手术期两组患者术后引流量,以及并发症发生率。比较两组术前和术后第1、4、7天血液白细胞(WBC)计数、中性粒细胞(NEU)计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EU%)、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等各指标的变化结果。结果 UKA组患者术后平均引流量120(80,130) ml,TKA组患者术后平均引流量190(150,340) 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同期进行双侧全膝关节置换术(TKA)与分期进行双侧TKA手术之间的差异。方法分析2010年1月至2013年6月双侧TKA患者45例,比较患者的一般资料、术前合并症、术后早期并发症与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等方面的差异。结果术前合并症的比例分期高于同期组;术后早期并发症的发生率同期高于分期组;随访6个月,两组患者膝关节功能用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一般情况差的高龄患者,且存在严重合并症,应尽量避免行同期双侧TKA手术。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膝单髁置换术(UKA)和全膝关节置换术(TKA)治疗膝单间室重度骨性关节炎(KOA)的近中期临床疗效。方法随访本研究中因患膝单间室重度KOA接受单髁置换术的患者23例(23膝),同时期同术者施行的全膝关节置换术50例(56膝)。UKA组23位患者22名获得到了较为完整的临床随访,1例死亡。平均时间为28.6个月(4个月~7年),TKA组50位患者均获得随访,平均时间为32.9个月(2个月~7年)。对手术前后HSS评分,疼痛缓解,术中出血量及术后3d血红蛋白下降量,关节屈曲大于90°时间及屈曲大于120°膝关节数进行比较。结果UKA组与TKA组均获得满意疗效,两组患者均无假体松动,无关节翻修等严重并发症,HSS评分UKA组术前(64±5.75)分,术后末次随访(86±7.85)分(t=11.53,P0.001);TKA组术前(61±6.53)分,术后末次随访(84±7.92)分(t=18.64,P0.001)。与TKA组比较,UKA组术中出血(t=12.47,P0.001)及术后3d天血红蛋白下降少(t=13.61,P0.001),疼痛缓解相似(2=0.007,P0.05),术后膝关节屈曲到90°时间短(t=3.97,P0.05),术后能屈曲到120°的比率高。结论在严格掌握适应证的前提下,对于膝单间室重度KOA患者的手术治疗,UKA的近中期疗效可与TKA相媲美,而且UKA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患者耐受性好,术后恢复快的优点。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伴有帕金森病的膝关节骨关节炎的患者的中期随访的临床疗效及经验总结。方法:收集自2011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19例(21膝)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帕金森合并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患者,其中男9例,女10例;年龄61~83岁,平均71.3岁,术前及术后查影像学结果,评估影像学表现。采用VAS疼痛评分及膝关节评分系统KSS评价临床效果。术前对患者进行帕金森病Hoehn-Yahr分级:1期3例,1.5期4例,2期5例,2.5期4例,3期2例,4期1例。结果:19例患者获得随访,时间3~7年,平均4.3年。患者疼痛均较术前明显减轻或消失。所有患者切口Ⅰ期愈合。末次随访时,3例有膝前疼痛,其中轻度疼痛1例,中度2例,无重度疼痛。患者VAS评分由术前的8.4±1.3降低到末次随访时的3.1±1.2(P0.05)。KSS评分由术前的43.6±7.3提高到末次随访时的91.8±10.6(P0.05)。帕金森病情在药物控制下进展不明显。X线检查未见假体松动及下沉断裂。结论: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在帕金森病人中的应用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中期随访疗效较满意。  相似文献   

8.
目前对于严重的膝关节炎患者而言,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已成为一种常规的手术治疗方式。合适假体的选择对保证TKA手术效果、提高预后质量具有重要意义。研究发现,TKA术后的膝关节假体越是能够对股骨相对胫骨前后移动进行适当的控制进而接近正常的运动模式,则越有可能改善患者的运动功能并延长假体的使用寿命,因此TKA运动学研究也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9.
袁义  章海均  张波  杨超  罗浩  陈阳 《中国骨伤》2019,32(1):60-63
目的:探讨早期间断夹闭引流管对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出血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行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治疗的膝骨关节炎患者60例,根据术后不同的引流方式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30例,男12例,女18例;年龄58~76 (67.0±6.7)岁,术前血红蛋白(128.82±8.29) g/L;每2 h开放引流管10 min,直至6 h后一直开放引流管。对照组30例,男13例,女17例;年龄60~79 (69.0±7.2)岁;术前血红蛋白(126.55±8.49) g/L; 6 h内持续负压引流。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术中失血量、术后引流量、总失血量、隐性失血量及异体血输血及住院期间局部伤口情况。结果:试验组术后引流量及总失血量分别为(184±56) ml、(1 014±258) ml,对照组为(476±98) ml、(1 390±383) ml,试验组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中出血量及隐性失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伤口甲级愈合,术后无感染病例,试验组肢体肿胀和瘀斑数量分别为(3.8±0.9) cm和10例,对照组肢体肿胀和瘀斑数量分别为(3.4±0.7) cm和8例,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5例患者进行了输血,对照组13例患者进行了输血,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TKA术后6 h内间断夹闭切口引流管的方法可减少引流量、总的出血量及输血率,且并不加重肢体肿胀程度及皮下瘀斑,是TKA术后减少出血的有效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10.
杨阳  杨勇  刘常宇  朱皓  高成豪  曾一繁  叶劲  李亮宇  肖骏 《骨科》2023,14(6):523-529
目的 对比国产和华瑞博(HURWA)机器人导航辅助全膝关节置换术(robotic-assisted total knee arthroplasty,RATKA)与传统全膝关节置换术(TKA)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OA)的早期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科2021年3月至2022年1月收治的46例行TKA治疗终末期KOA的病人。其中RATKA组23例,男10例,女13例,年龄为(67.54±12.32)岁;传统TKA组23例,男8例,女15例,年龄为(70.34±9.74)岁。记录围手术期的髋-膝-踝角(HKA)偏移、股骨机械轴远端外侧角(mLDFA)、胫骨机械轴近端内侧角(mMPTA)、膝关节线汇聚角(JLCA),作为评估力线对位及假体放置的影像学指标。采用术前与术后1天血红蛋白(HB)差值、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评估出血情况。随访并记录手术时间、膝前正中切口长度、术前及术后3个月膝关节活动度,术前、术后1个月、术后1年的美国膝关节协会评分(KSS)及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以评估短期临床疗效。结果 手术均顺利完成,术后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两组病人力线及假体对位指标均较术前明显改善,且在正常范围,RATKA组HKA偏移及术后JLCA优于传统TK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术后mLDFA、mMPTA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ATKA组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引流量略小于传统TKA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ATKA组的手术时间、膝前正中切口长度均长于传统TKA组,术后1天与术前的HB差值低于传统TK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人术后3个月活动度、术后1个月及1年的KSS评分和VAS评分均较术前有明显改善,且RATKA组和传统TKA组术后3个月的活动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KSS评分、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国产HURWA机器人辅助行TKA相较传统TKA具有对线及假体放置更精准、出血少、关节活动度恢复更佳的优势,传统TKA在手术时间及切口长度方面优于RATKA。RATKA短期疗效值得肯定,远期预后有待进一步论证。  相似文献   

11.
目的目的比较髌股关节置换术(PFA)与全膝关节置换术(TKA)治疗单纯髌股关节骨关节炎(PFOA)的失败率,评价两种不同治疗选择的疗效差异。方法检索Medline、Embase、CBM数据库,收集单纯髌股关节骨关节炎(PFOA)行PFA或TKA的临床试验,提取数据,采用Meta—Analyst3.13进行Meta分析。结果纳入39个回顾性临床试验,髌股关节置换1599膝,全膝关节置换患267膝。总的PFA组(包括第一代、第二代PFA)失败率13.6%[95%CI(0.103,0.176)];TKA组失败率1.8%[95%CI(0.007,0.044)];第一代PFA假体失败率19%[95%CI(0.143,0.247)];第二代PFA假体失败率8.3%[95%CI(0.053,0.128)]。结论PFOA患者行PFA的失败率比TKA高,需要再手术或翻修,这与假体设计和适应证的选择有关。第二代PFA假体翻修率与第一代相比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不同引流方式对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 将2010年10月至2012年11月55例接受单侧初次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患者分为三组:引流自体血回输组25例、延迟开放引流组12例、常规引流组18例.各组采用相同的手术技术和术后处理,比较术后总引流量(包括术中开放止血带止血时的出血量),异体血输血情况,术后第1、3、7天体温,手术前后血红蛋白值,肢体肿胀情况,伤口愈合质量和术后关节功能.结果 引流自体血回输组平均引流量为(799.2±196.7) ml,明显多于其他两组;延迟开放引流组平均引流量为(381.7±129.2) ml,明显少于常规引流组(666.1±155.0) ml.常规引流组术后第1天血红蛋白平均为(81.33±9.86) g/L,引流自体血回输组平均为(91.96±9.57)g/L和延迟开放引流组平均为(91.50±7.92) g/L,较常规引流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引流自体血回输组与常规引流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常规引流组有8例患者(44.4%)术后接受异体血输注,明显多于引流自体血回输组(4例,16.0%)和延迟开放引流组(2例,1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引流自体血回输组与常规引流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引流自体血回输组术后第1、3、7天最高体温明显增高,与其他两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肢体肿胀、伤口愈合质量和术后关节功能三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延迟开放引流可以减少术后显性失血,降低异体血输注率,与自体引流血回输相比,降低术后发热和额外费用,带来更大的临床收益,值得进一步探讨和应用.  相似文献   

13.
陈迪嘉  朱先洋  祝蒙见  尹宗生 《骨科》2017,8(3):218-222
目的 比较不同间隔时间的双侧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的安全性与经济成本.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4月至2015年11月收治的双侧膝骨性关节炎病人155例,按照双侧TKA手术的间隔时间分为三组,一期完成手术者52例纳入一期组,非同一入院周期行分期TKA的51例纳入非同期分期组,同一入院周期行TKA的52例纳入同期分期组.记录三组病人的术前一般资料、手术时间、输血率、平均输血量、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术后并发症、术后美国特种外科医院(the hospi-tal for special surgery,HSS)膝关节评分及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结果 三组病人术后各时间点的HSS评分、VA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一期组的手术时间最短、住院时间最短、住院费用最低,但输血率及平均输血量最多;非同期分期组的住院时间最长、住院费用最高;同期分期组的住院时间及费用均居中.三组均无感染及死亡病例,一期组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1例(1.92%)、心脑血管疾病3例(5.77%)、切口愈合不良2例(3.85%),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1.54%;非同期分期组和同期分期组各发生2例切口愈合不良(3.92%、3.85%).结论 对于术前一般情况相对较差且必须行双侧TKA的病人,同一入院周期内行分期手术是一种更安全、经济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kneearthroplasty,TKA)治疗膝骨关节炎膝内翻畸形的临床疗效。方法对40例(45膝)膝骨关节炎膝内翻畸形患者采用后稳定型人工膝关节行TKA术。术后加压包扎,应用抗生素,并加强功能锻炼。应用HSS膝关节评分系统进行分析。结果本组均获随访,平均30个月(3个月~6年),HSS评分由术前平均(38±8.24)分提高为术后平均(83±8.53)分,其中优32膝,良10膝,可3膝,优良率为93.3%,活动度由术前平均67.44°改善至术后平均93.68°,总外翻角平均6.2°(0°~10°)。结论TKA是治疗膝骨关节炎膝内翻畸形的有效方法,术中应重视膝周软组织平衡,矫正膝内翻畸形时遵循膝关节屈伸位间隙对称的原则,术后应加强功能康复训练。  相似文献   

15.
张果  白露露  张龙  马建兵  李辉 《骨科》2024,15(3):206-210
目的 探讨冠状位股骨侧弓畸形的存在对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疗效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西安交通大学附属红会医院膝关节外科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接受TKA手术病人142例,其中男28例,女114例;年龄为(67.3±6.7)岁(52~82岁)。根据标准负重正位X线片测量病人股骨侧弓角(femoral bowing angle,FBA)。将FBA<177°定义为股骨侧弓畸形,根据是否存在股骨侧弓畸形将病人分别纳入股骨侧弓畸形组和直股骨组。使用美国膝关节协会评分(Knee Society score,KSS)及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Western Ontario and McMaster University,WOMAC)骨关节炎指数评估病人功能状态。结果 142例病人平均随访49.4个月(43~55个月)。股骨侧弓畸形组59例,直股骨组83例,且股骨侧弓畸形组女性病人比例明显高于直股骨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病人在末次随访时的KSS评分、WOMAC评分及分量表均较术前得到明显的改善(P<0.05)。进一步分析发现,末次随访时直股骨组与股骨侧弓畸形组病人的KSS膝总分[(78.1±6.2)分 vs. (75.1±7.8)分]、疼痛评分[(48.2±2.4)分 vs. (47.0±4.0)分]、WOMAC B部分(僵硬部分)得分[(0.4±0.7)分 vs. (0.7±1.1)分]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股骨侧弓畸形多发生于女性;存在股骨侧弓畸形的骨关节炎病人行TKA术后近中期临床效果不及直股骨病人。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个性化截骨工具(PSI)辅助下运动学对线全膝关节置换(KA-TKA)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5月至2019年8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骨科收治的行PSI辅助下单侧KA-TKA的14例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男性6例, 女性8例, 年龄66.6岁(范围:56~79岁), 左膝9例, 右膝5例。记录患者的手术时间, 术中软组织松解情况, 术中有无增加内翻或外翻截骨及截骨量。测量术中截骨块数据并与所用假体对应位置进行对比。分别测量患者术前、术后3个月的髋-膝-踝角(HKA)、机械股骨远端外侧角(mLDFA)和胫骨近端内侧角(MPTA), 记录膝关节功能评分(KS-F)、膝关节临床评分(KS-C)、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WOMAC)骨关节炎指数。手术前后测量指标和评分的比较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或Wilcoxon非参数检验。结果所有患者手术过程顺利, 手术时间为(81.8±16.9)min(范围:60~115 min)。2例患者手动增加内翻截骨2 mm, 1例患者行髌外侧支持带松解, 所有病例均未行内外侧软组织松解。术中测量股骨侧截骨误差&...  相似文献   

17.
全膝人工关节置换术治疗重度膝骨性关节炎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重度膝骨性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不但膝关节疼痛较为严重,而且膝关节增粗肥大、内外翻畸形或屈曲挛缩畸形,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和生活质量.近年来,随着全膝人工关节(Total knee arthoplasty,TKA)置换手术的开展,采用TKA治疗重度膝关节OA引起了人们的重视.现报道22例(38膝).……  相似文献   

18.
全膝关节置换术(TKA)是当下治疗晚期膝关节骨关节炎的主要方式,包括同期双侧全膝关节置换术、分期双侧全膝关节置换术,目前对于年龄较大、术前合并症较多的患者,越来越多的医生和患者更接受分期双侧全膝关节置换术,但是在双侧全膝关节置换(BTKA)时间的选择上尚未达成统一,选择合适的间隔时间对不适合行同期双侧全膝关节置换的患者...  相似文献   

19.
蒲川成  冉学军  覃勇志  余江 《骨科》2017,8(4):278-282
目的 探讨和比较同期全膝关节置换术和分期全膝关节置换术分别治疗双侧膝骨关节炎的安全性、经济性和成效性.方法 选取2011年5月至2015年5月于我院接受双侧膝关节初次置换手术的108例双侧膝骨关节炎病人,根据手术方案的不同分为两组:同期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病人46例(同期组),分期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病人62例(分期组).收集反应两组病人安全性、经济性和成效性的相关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同期组病人和分期组病人在术后病死率、二次手术率、术后30 d再次入院率、并发症发生率等显性安全风险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同期组病人术后血红蛋白含量、白蛋白水平、总住院时间均低于分期组,而出血量、引流量、术后输血量等指标高于分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同期组病人的平均住院费用(不含假体费用)低于分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期组和分期组在术后3个月、1年的膝关节功能用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ospital for Special Surgery,HSS)膝关节功能评定标准评分、膝关节活动度、屈曲挛缩度、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对于初次行双侧全膝关节置换的膝骨关节炎病人,在严格的围手术期管理和谨慎评估下,同期双侧置换与分期置换在手术的安全性和成效性上并无显著性差异,但在经济性上前者显著优于后者.  相似文献   

20.
郭庆华  居宇峰  冯明光  顾小华 《骨科》2021,12(4):329-333
目的 分析比较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中髌骨翻转和髌骨侧方移位对术后膝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我科收治的98例因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行TKA手术治疗病人的临床资料,按术中髌骨处理方式分为翻转组(45例)和侧方移位组(53例).比较两组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