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线粒体是细胞关键的能量来源,在能量合成与释放、细胞功能维持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三七总皂苷作为中药三七中最重要的活性成分,具有抗血栓形成、扩血管、降血压、抗炎、抗氧化等作用。国内外研究表明,三七总皂苷参与调节线粒体能量代谢、氧化应激、生物合成、凋亡与自噬及膜通道状态等,故线粒体是三七总皂苷生物活性的重要靶点。该文就三七总皂苷对线粒体的调控作用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缺血性心脏病日益危害着人们的健康,而恢复冠脉血流的首要治疗手段往往带来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IRI)。线粒体为心肌细胞提供大量能源,更参与调控细胞凋亡和信号转导等重要环节,在缺血缺氧环境中,受损线粒体会发生选择性、程序性自噬降解,以维持心肌细胞内环境稳态,该过程被称为线粒体自噬,与MIRI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线粒体自噬具有双重性,准确有效地干预该水平对改善MIRI情况有着重要临床意义。近年来中医药在防治心血管疾病方面发挥了多靶点、多途径的治疗优势,逐步受到人们重视,越来越多的研究证实中药单体、组分、复方可通过保护线粒体结构及功能、调节线粒体自噬来挽救缺血心肌。探讨线粒体自噬在MIRI中的影响机制以及近年来中医药在此方面的研究进展,以期寻找以线粒体为治疗靶点的新策略。  相似文献   

3.
李欧  赵英强 《河南中医》2020,40(6):960-963
导致心力衰竭发生发展的基本机制是心室重构,即心肌细胞的结构、功能在一系列复杂的分子和细胞机制作用下发生改变。线粒体作为心肌细胞中重要的细胞器,是参与心室重构的重要环节,它通过自噬机制选择性地清除受损的线粒体,因此,线粒体自噬对于维持心肌细胞的稳态非常重要。线粒体自噬在心力衰竭整个疾病发展过程中长期存在,通过调节自噬功能来改善心肌能量代谢,从而治疗心力衰竭、维持心脏正常生理功能至关重要。益气类中药及其复方制剂对衰竭心肌细胞具有保护作用,但现阶段研究对象多为中药单体活性成分或中药复方,而中医"整体观念、辨证论治"的基本理论依据不足,因此,该类药物对线粒体自噬细胞功能的调控机制,包括药效物质基础、配伍、用量等方面仍有待今后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4.
目的 运用网络药理学和数据挖掘方法,分别建立潜在和临床常用的通过调控线粒体自噬治疗缺血性心脏病中药的数据库,归纳分析药物的物质基础及潜在用药规律,为新药研发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检索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GeneCards、OMIM和DrugBank基因库获取线粒体自噬和缺血性心脏病交集靶点,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筛选出可作用于靶点的化合物和中药,运用Cytoscape软件建立靶点-化合物-中药网络,建立调控线粒体自噬防治缺血性心脏病的潜在中药数据库;同时结合中国知网和万方数据库建立调控线粒体自噬治疗缺血性心脏病的临床常用中药数据库。确定潜在和常用高频药物的性味归经和类别,对比分析其用药规律。结果 网络药理学结果提示,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槲皮素、汉黄芩素、白藜芦醇、染料木素、丹参酮ⅡA可能是中药调控线粒体自噬治疗缺血性心脏病的主要小分子物质,潜在中药有甘草、丹参、鸡血藤、黄芪、黄芩、人参等;数据挖掘结果提示,临床常用中药有丹参、黄芪、川芎、当归、红花、人参等。综合2个数据库得到的高频中药,分析得到用药靶向多集中于补气、活血调经、温经止痛、止咳平喘等,药味均以苦、甘为主,药性以寒、温居多,主要归肝、心、肺经。结论 中药调控线粒体自噬治疗缺血性心脏病的小分子物质可能为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槲皮素、汉黄芩素等,潜在药物为丹参、黄芪、人参等。  相似文献   

5.
糖尿病肾病(DKD)是糖尿病最常见且最严重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已成为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DKD的发病是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西医学虽主要以控制血糖、血压、血脂及阻断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为主,但仍缺乏有效的针对性治疗手段。线粒体自噬是一种广泛存在且高度保守的自我更新和能量代谢过程,通过选择性地降解受损或功能失调的线粒体,在减少炎症反应、抑制活性氧积累、维持细胞能量代谢、调节线粒体动力学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线粒体自噬参与DKD的发生发展,通过上调线粒体自噬活性而延缓DKD进展。中医药可多效应、多靶点、多途径调控线粒体自噬紊乱。文章围绕线粒体自噬在DKD发生发展的调控机制,探讨中医药干预线粒体自噬与DKD的关系,以期为中医药治疗DKD的药物研发、基础科研及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和新方向。  相似文献   

6.
自噬是一种特殊的程序性细胞死亡方式,维持着生物体内的重要代谢和能量平衡,该过程涉及降解蛋白质、细胞器等成分。线粒体自噬是一种高度选择性自噬,可通过降解多余或受损线粒体实现自身代谢物及能量需要。线粒体自噬作为如今选择性自噬中研究较多的领域,在疾病的发生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研究发现一些化合物可通过不同的线粒体信号通路诱导细胞发生自噬,从而影响疾病的进程。作者描述了线粒体自噬的诱导机制,并就诱导细胞线粒体自噬化合物进行探讨,以期为开发靶向线粒体的治疗药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患病率逐年上升,已经成为高度流行的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并造成家庭负担。引起慢性肾脏病的疾病很多,主要包括各种原发的以及继发的肾小球肾炎、肾小管损伤和肾血管的病变等。常规内科治疗虽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临床症状,但有时仍难阻止CKD的进展。中医药治疗CKD具有安全性较高,不良反应较少的特点,且临床疗效肯定,其活性成分可以通过多途径、多靶点发挥协同作用,延缓疾病进展,但其作用机制尚未完全阐明。通过回顾和研究该领域的国内外文献发现,线粒体自噬异常是不同形式肾脏疾病发病机制的共同特征。近年来,已有大量实验研究证明通过PINK1/Parkin信号通路和线粒体自噬受体途径调控线粒体自噬可延缓CKD的进展,保护肾功能。因此中医药通过相关途径调控线粒体自噬防治CKD成为近年来非常有潜力的治疗靶点。该文收集中医药通过相关途径调控线粒体自噬在防治CKD方面具有明确疗效的文献,以期为防治CKD,延缓其进入终末期肾脏病提供新靶点和新策略。  相似文献   

8.
线粒体自噬是清除细胞质中功能失调的线粒体,从而维持线粒体功能的完整性和细胞稳态的自噬方式。线粒体自噬是一个复杂的生理过程,能够维持线粒体质量和数量的平衡,在饥饿及恶劣条件下维持细胞生存,并具有维持细胞内环境稳定等功能。其分子机制涉及多种蛋白,许多因素可引发线粒体自噬,如饥饿、氧化胁迫、低氧、去极化、其他各种胁迫等,未折叠蛋白的积累也可诱发线粒体自噬。近年来,作为研究热点,线粒体形态和功能的异常与多种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线粒体自噬与临床疾病发病机制相关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例如肿瘤、心血管系统疾病、肝脏疾病、神经系统疾病和糖代谢紊乱等疾病。人们发现调节线粒体自噬或许成为一些疾病治疗新的方向。同时临床研究人员对中医药重视程度逐渐升高,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发现中药在调节线粒体自噬中有一定价值。就线粒体自噬在相关疾病的发病机制及中药对其影响的研究中发现,目前中药调控肿瘤、心血管系统疾病及神经系统疾病线粒体自噬报道相对较多,但在线粒体自噬作用机制,线粒体自噬平衡及中药对线粒体自噬激活或抑制的作用差异仍存在疑问。调控线粒体自噬已成为中药防治疾病新的研究靶向策略。该文分析汇总近年来国内外文献,为中药对线...  相似文献   

9.
阿尔茨海默病(AD)是一种以思维和个人日常活动的独立性逐渐下降为主要特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它也是痴呆的主要类型。最新的研究发现,线粒体自噬与AD的发病密切相关,同时多种中药有效成分对线粒体自噬参与的AD发生、发展过程有较好的治疗作用。本文总结了PINK1-Parkin通路、ROS和NAD+介导的线粒体自噬在AD发病过程中所体现的关键性作用,并详尽阐述了小檗碱、穿心莲内酯、β-细辛醚等多种中药单体从多靶点、多角度保护线粒体自噬功能受损防治AD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0.
自噬是维持肝实质和非实质细胞肝内稳态的关键.在不同条件下,自噬稳态失调可促进肝损伤的进一步恶化.以自噬为靶点的药物干预成为肝纤维化治疗的新策略,但是自噬在肝纤维化中具有双重作用,目前临床尚缺乏针对自噬的特异细胞选择性靶向药物.中医"以平为期"的治疗理念与恢复自噬在肝细胞中的稳态具有重要的相关性,机体内环境的稳态可以看作...  相似文献   

11.
中药作用靶点研究是中药研究者用现代化科学语言阐明中药作用机制的重要环节。但由于中药有效成分发挥作用时的复杂性使这一研究任务充满挑战。蛋白质组学作为系统生物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从整体角度研究生物体内的特定蛋白质,显著提高了中药作用靶点发现的效率,在中药作用靶点研究中具有明显的优势。作者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根据蛋白质组学在中药作用靶点研究中技术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化学蛋白质组学、差异蛋白质组学和定量蛋白质组学,并举例说明了上述3种技术方法在中药作用靶点研究中的应用,为中药作用机制研究提供新的方法和思路。  相似文献   

12.
炎症性肠病(IBD)是一组以慢性肠道炎症为主要特征的全球性疾病,包括克罗恩病(CD)和溃疡性结肠炎(UC),目前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线粒体是细胞中的重要器官,研究发现,线粒体膜电位下降、腺嘌呤核苷三磷酸(ATP)产生减少、氧化应激加剧等现象可能促使免疫系统的异常激活,引起肠道黏膜屏障的受损,导致IBD的发生,并加速炎症进展。中药含有多种生物活性成分,具有修复线粒体功能、抑制炎症反应的潜力。因此本文基于线粒体功能对中医药防治炎症性肠病进行总结梳理,发现中医药对线粒体具有缓解氧化应激、调控线粒体自噬等作用,从而发挥抗炎、抗氧化、减轻肠黏膜损伤、延缓病情的作用,且中医药调控线粒体DNA(mtDNA)突变涉及到的炎-癌转化机制是当前的研究热点。  相似文献   

13.
杨晨宇  尚新悦  姚国栋 《中草药》2022,53(2):590-598
癌症是一种以细胞代谢重编程为特征的全身性疾病,通过有氧糖酵解的方式消耗葡萄糖并促进肿瘤细胞中生物质的大量合成.中药作为我国传统药材,药效广泛并起到整体治疗的作用.随着对中药的进一步研究,发现部分醌类、酚类、黄酮类、萜类等中药活性成分能够通过靶向糖酵解限速酶丙酮酸激酶M2 (pyruvate kinase M2,PKM2...  相似文献   

14.
鲜静  张晨  钟雪梅  傅超美  高飞  章津铭 《中草药》2021,52(6):1816-1826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为现代常见病、难治病。因其发病反复,临床常需反复长期使用柳氮磺胺吡啶、免疫抑制剂等药物,但其疗效有限且易产生不良反应。现代研究发现中药多酚类、生物碱类、醌类、萜类等活性成分通过多靶点机制,表现出较好缓解UC的作用,且不良反应相对较低,但存在水溶性差、胃肠道不稳定和结肠靶向性差等制剂学问题。针对以上制剂学问题,研究者构建了多种中药活性成分的口服结肠靶向纳米系统,通过避免胃肠道破坏、延长肠滞留、实现药物在病灶部位控释等方式显著提升了对UC的治疗效果。对具有UC防治作用的中药活性成分及其作用机制,以及口服结肠靶向纳米系统用于UC治疗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中药活性成分口服靶向治疗UC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5.
缺血性心脏病是全球死亡率最高的疾病之一,人们迫切需要新的治疗方法和预防手段。一般情况下,心肌细胞依赖于线粒体氧化磷酸化所产生的三磷酸腺苷(ATP)来维持其舒缩功能和离子泵功能。细胞自噬是一种广泛存在于真核细胞内的程序性降解机制,是机体组织的一种自我防御机制和自我修复过程,也是细胞凋亡的一种方式,是维持人体细胞能量平衡的一种基本现象。线粒体自噬是细胞选择性自噬的一种,是受损线粒体利用自噬机制选择性清除受损的蛋白质和细胞器来维持细胞内环境稳定。线粒体自噬对于维持心肌细胞的稳态非常重要。随着现代生物学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中药或其提取物被证实可以通过自噬或者调节线粒体的功能来改善缺血/再灌注后的心肌细胞损伤。这更加启发着中医药工作者以线粒体为靶向寻找有效的治疗措施。基于以上背景,本文就线粒体自噬在缺血性心脏病中的作用以及中医药在该领域的干预研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芍药甘草汤抗肝损伤活性成分,并测定主要活性成分的含量,为基于药理活性的中药质控指标成分的选择提供一种新思路。方法 首先采用指纹图谱结合化学计量学分析芍药甘草汤潜在质量标记物。在此基础上,基于可测性和可溯性的原则,采用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方法,验证芍药甘草汤抗肝损伤的主要活性成分,并对指标性成分进行含量测定。结果 指纹图谱结合化学计量学,整合网络药理学筛选出芍药甘草汤抗肝损伤主要活性成分为芍药苷(Paeoniflorin, PA)、芍药内酯苷(Albiflorin, AB)、苯甲酰芍药苷(Benzoylpaeoniflorin, BPA)、没食子酸(Gallic acid, GA)、甘草苷(Liquiritin, LQ)、芹糖异甘草苷(Isoliquiritinapioside ILQA)、异甘草苷(Isoliquiritin, ILQ)、新异甘草苷(Neoisoliquiritin, NILQ)、甘草素(Liquiritigenin, LQG)和甘草酸(Glycyrrhizic acid, GCA);关键靶点有IL-6、VEGFA、CASP3、STAT3和ESR1,分子对接结果显示化合物与靶点能良好结合。含量测定方法学考察结果良好,各成分的平均加样回收率在96.54-104.38%,RSD值在0.39-1.17%。结论 本研究明确了芍药甘草汤抗肝损伤作用的活性成分、关键靶点及通路,为基于药理活性的中药质量控制指标的选择提供一种新思路。  相似文献   

17.
类风湿关节炎(RA)目前临床上多使用糖皮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进行治疗,但长期使用具有明显的毒副作用,且免疫抑制剂价格昂贵,一定程度限制其广泛的应用。中药治疗RA历史悠久,且毒副作用小,但其具体作用机制不甚明确。自噬的过程是细胞自身在受到外界的刺激,通过细胞内信号转导,触发的一系列细胞维持内环境稳定的一种主动的生物学过程,其异常参与多种疾病的发生。目前研究表明自噬异常与RA的发生发展过程关系密切,可以干预RA血管翳生成、滑膜炎症和骨破坏等关键病理环节,从而影响RA的进展和预后。近年来很多研究发现中药复方及其活性成分可以通过调节自噬过程,发挥治疗RA的作用。本文对中药调控自噬进而干预RA的相关文献进行调研,以期为中药治疗RA重要作用机制、新药开发及临床治疗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8.
系统梳理分析2022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心血管领域中、西医学面上项目、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和地区科学基金项目3类常规项目的申请和资助情况、所涉及主要病种、研究热点和研究思路。结果显示,两个领域研究的主要病种相似,研究热点也基本一致。均以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心力衰竭、高血压、继发性心肌损伤和心律失常为主,主要开展表观遗传学、外泌体、细胞焦亡或铁死亡、细胞自噬、肠道微生物群以及线粒体功能方面的研究,思路呈现多样化的特点。但西医心血管领域的病种更为广泛,还包括心脏移植等中医心血管领域不涉及的病种。在科学问题导向和研究内容方面,中医心血管领域要求在中医药理论的指导下,以解决中医学科的关键科学问题为导向,体现中医药的特色。此外,研究热点只是探索科学问题的技术手段,应深入凝练科学问题,避免盲目追求结合研究热点反而缺乏了创新性思想和科学依据,鼓励原创性基础研究。  相似文献   

19.
Liver diseases are gradually becoming a serious threat to human health worldwide.Although a number of medications have been introduced for the prophylaxis,diagnosis,and treatment of liver diseases,several limitations and challenges remain.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s frequently used to treat liver diseases and well known to protect hepatocytes and inhibit inflammation,oxidative stress,and fibrosis.However,given the complex composi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clarifying the mechanisms behind its curative and protective effects is difficult.In this review,research progress o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for the treatment of liver diseases in 2020 is summarized on the basis of the literature available in the PubMed database.Herbal extracts derived from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including flavonoids,polysaccharides,saponins,and alkaloids,and Chinese medicinal formulas,such as the classic decoctions Chaihu Shugan powder,Linggui Zhugan decoction,and Huanglian Jiedu decoction,have shown promising therapeutic efficacy in liver disease treatment.We summarized the findings of several studies on the active ingredient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herbs used for liver disease treatment in 2020,focusing mainly on their ability to confer antiviral effects to treat hepatitis,regulate antioxidant levels and apoptosis to treat liver injury,inhibit inflammation and improve dysfunctions in amino acids and energy metabolism to treat alcoholic liver disease,reduce hepatic lipid deposition to treat 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promote activated hepatic stellate cells to treat liver fibrosis,inhibit the proliferation or promote the apoptosis of liver cancer cells to treat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and improve bile acid metabolism to treat cholestasi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