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药有效成分对药物代谢酶的影响   总被引:24,自引:6,他引:24  
目的 :综述近年来中药有效成分对药物代谢酶的影响的研究进展。方法 :查阅近年来国内外报道中药有效成分对药物代谢酶的影响的文献 ,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黄酮及黄酮衍生物、呋喃香豆素化合物、贯叶连翘和丹参的有效成分等均可抑制或诱导药物代谢酶细胞色素P450、尿苷二磷酸 葡萄糖醛酸转移酶、谷胱甘肽S-转移酶 ,从而影响多种常用药物在体内、外的代谢。结论 :我们将中药与其他药物合用时要注意其代谢性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甘草苷的苷元甘草素在体外不同种属肝微粒体中的代谢差异进行比较研究,为甘草苷的进一步研究开发提供参考依据。方法甘草素与不同种属,包括大鼠、小鼠、人、犬及猴的肝微粒体进行孵育,比较其代谢稳定性和代谢转化情况。代谢稳定性通过底物消除法分析甘草素的剩余底物浓度水平随时间的变化,计算体外消除半衰期(t1/2)。进一步对甘草素在肝微粒体孵育后生成的代谢产物谱以及代谢途径进行分析。结果在I相肝微粒体孵育体系中,甘草素在5个种属肝微粒体中发生代谢的t1/2依次为大鼠小鼠人猴犬;在II相肝微粒体孵育体系中,甘草素代谢都非常快,除小鼠外,均在5 min内下降50%以上。甘草素与人肝微粒体进行II相孵育产生的代谢产物谱和猴的相同,其余种属则与人有明显不同。结论甘草素在猴肝微粒体中的代谢稳定性和代谢产物谱均与人最相似,其次为犬肝微粒体,大鼠和小鼠则与人存在明显差异。在进一步的临床前药代和毒理研究中可选用猴或犬作为模型动物。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白藜芦醇在体外人肝微粒体酶中的代谢以及葡糖醛酸转移酶(UGT)抑制剂对其代谢的影响。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质谱联用方法测定白藜芦醇在体外代谢系统中的代谢产物,并用Origin7.5软件分析数据,得到白藜芦醇的酶促反应动力学参数最大反应速率(Vm),米氏常数(Km),并计算UGT对白藜芦醇的内源性清除率(CLint)。通过抑制试验,观察不同浓度抑制剂对不同浓度白藜芦醇Ⅱ相代谢的影响。结果在体外代谢系统中,白藜芦醇生成两种单葡糖醛酸代谢产物M-1,M-2,初步推断其为白藜芦醇-4’,和3-葡萄糖醛酸化物。在肝微粒体中生成两种代谢产物的酶促反应的Vm和Km分别为M-1:(1.08±0.06)nmol.min-1.mg-1和(192.05±30.46)μmol.L-1;M-2:(2.20±0.10)nmol.min-1.mg-1和(34.82±6.95)μmol.L-1,白藜芦醇代谢为M-2的代谢速率明显高于M-1。UGT抑制剂姜黄素和槲皮素都能显著抑制白藜芦醇的代谢。结论代谢产物M-2的生成是白藜芦醇在肝微粒体中的主要消除途径。姜黄素、槲皮素在体外对白藜芦醇的Ⅱ相代谢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对临床研究药物的相互作用有很大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咖啡因及其代谢产物在临床应用中具有重要作用,该文拟采用高分辨质谱系统对咖啡因经大鼠及小鼠肝微粒体代谢进行系统研究,以全面评价咖啡因体外代谢产物以及体外代谢的种属间差异。采用基于MMDF的UPLC-Q-TOF-MS/MS高分辨质谱系统,借助metabolitepolite软件,分析咖啡因经大鼠及小鼠肝微粒体代谢的产物及种属差异。研究发现咖啡因经大鼠及小鼠肝微粒体后产生除以往分析中的去甲基、氧化等产物之外,还存在甲基化、双氧化、脱水以及脱羰基新的代谢产物,并发现大鼠及小鼠体外代谢的明显差异。在小鼠体外代谢物中发现的去甲基代谢物M2(C7H8N4O2)和脱羰基代谢物M6(C7H10N4)在大鼠体外代谢物中并为发现,但是在大鼠体外代谢中发现的M7(C8H12N4O5),在小鼠中并未发现。咖啡因药物在大鼠及小鼠的体外代谢存在明显种属差异,将对咖啡因进一步代谢研究及安全性评价提供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香柑内酯在7种不同肝微粒体中的代谢差异。[方法]采用肝微粒体体外孵育的方法研究香柑内酯在7种不同种属肝微粒体中的代谢差异。使用四级杆飞行时间液质联用(Q-TOF-LC/MS)法检测分析代谢产物。[结果]香柑内酯与7种肝微粒体孵育后共检测出4种不同的代谢产物,通过分析代谢产物的种类及含量,香柑内酯在比格犬和大鼠肝微粒体中的代谢与在人肝微粒的代谢较为相近。[结论]通过研究发现,香柑内酯在比格犬和大鼠肝微粒体中的代谢与在人肝微粒体中的代谢较为接近。  相似文献   

6.
丹参酮Ⅱ_A在大鼠肝微粒体酶中的代谢动力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毕惠嫦  和凡  温莹莹  陈孝  黄民 《中草药》2007,38(6):882-886
目的研究丹参酮ⅡA在大鼠肝微粒体酶中的代谢,以及选择性细胞色素P450(CYP)酶抑制剂对其代谢的影响。方法超速离心法制备大鼠肝微粒体,采用高效液相-质谱联用方法测定孵育液中丹参酮ⅡA原形药物的浓度。研究丹参酮ⅡA的酶促动力学,推导出药物米氏常数(Km)和最大反应速度(Vmax);并计算体外酶对药物的清除率(CLint)。同时观察不同浓度和不同种类的CYP酶特异性抑制剂对丹参酮ⅡA代谢的影响。结果丹参酮ⅡA在大鼠肝微粒体酶中的Vmax为(1.20±0.18)nmol/(min·mg);Km为(4.35±0.67)nmol/mL;CLint为(0.28±0.06)mL/(min·mg)。噻氯匹啶和酮康唑能够显著抑制丹参酮ⅡA的代谢,奎尼丁对丹参酮ⅡA的代谢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而其他CYP酶抑制剂对丹参酮ⅡA的代谢无明显影响。结论CYP2C19和CYP3A1主要参与了丹参酮ⅡA的代谢,CYP2D6也起到了部分代谢作用;这些CYP酶的抑制剂可能使丹参酮ⅡA的代谢受到抑制,造成药物药效或毒性的增加。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夫拉平度(flavopiridol)在不同种属不同性别肝微粒体中葡萄糖醛酸化(UDP-glucuronosyl transferase,UGT)代谢速率及代谢机制。方法 采用人和4种动物(小鼠、大鼠、豚鼠、狗)雌雄两种性别的肝微粒体酶对夫拉平度的酶代动力学进行研究,以超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葡萄糖醛酸化代谢反应物的浓度,比较葡萄糖醛酸化代谢速率。结果 夫拉平度在各种肝微粒体中都能被代谢并生成葡萄糖醛酸结合物。同一性别的5种动物的肝微粒体代谢夫拉平度的速率有种属差异(P  相似文献   

8.
近十几年来,随着中药在世界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所记载的10种大毒中药也逐渐被应用于临床。但人体服用此类药物后,在肝脏药物代谢酶的介导下达到治疗效果的同时,也可能会对代谢酶产生影响,从而造成机体器官的损伤等不良反应,严重时会危及到人的生命。因此,对大毒中药的不良反应和肝脏代谢酶研究极为重要。本文将10种大毒中药国内外的相关研究资料进行总结,为大毒中药的研究和临床的合理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六味地黄丸对大鼠肝微粒体代谢酶P450活性的影响。方法:分别采用生理盐水、六味地黄丸、西咪替丁和苯巴比妥钠给大鼠灌胃。连续7d后,腹腔注射非那西丁。采集不同时间点的血样,用HPLC法测定血浆中探针药物非那西丁的浓度,估算比较其探针药物的t1/2。结果:生理盐水组、西咪替丁组与六味地黄丸组比较,组间差异显著(P<0.01);苯巴比妥钠组与六味地黄丸组比较,组间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大鼠肝微粒体代谢酶P450活性在六味地黄丸作用下会得到一定增强,但对大鼠的实验结果是否适用于人体,尚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0.
川芎嗪在大鼠肝微粒体系统中的代谢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目的:通过离体和整体实验来研究川芎嗪(TMPz)代谢转化过程,探讨参与TMPz代谢的CYP450亚酶,为临床上合理用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建立TMPz的UV-HPLC检测方法,测定大鼠血浆和肝微粒体温孵液中TMPz及代谢产物,分析TMPz代谢消除率与各诱导和抑制剂之间的相关性;Nash法测定肝微粒体温孵液中ERY N-脱甲基酶活性,探索其与代谢物生成量之间的相关关系;测定DEX,Ket在体诱导或抑制后,大鼠血中的TMPz药物浓度,计算和比较药动学参数。结果:特异性CYP3A诱导剂DEX组中TMPz代谢物生成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主要诱导CYP2B的PB,β-NF组与对照组无明显区别;强效的CYP3A抑制剂Ket则显著抑制TMPz的代谢;TMPz的代谢速率与CYP3A的特征性ERY N-脱甲基反应呈现高度的相关性;在体诱导或抑制后TMPz的药动学参数中DEX组的CL(s)大于对照组,t1/2小于对照组;而Ket抑制的CL(s)小于对照组,t1/2大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CYP3A是介导TMPz生物转化的CYP450亚酶,川芎嗪与CYP3A酶抑制或诱导药合用可能存在药物间的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去甲异波尔定在大鼠肝微粒体中的葡萄糖醛酸化酶促反应动力学。方法:优化去甲异波尔定与大鼠肝微粒体的反应体系,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定量检测孵育体系中去甲波尔定代谢产物去甲异波尔定-9-O-α-葡萄糖醛酸苷的浓度,并应用Linewearve-Burk作图分析数据,计算酶促动力学常数。结果:去甲异波尔定-9-O-α-葡萄糖醛酸苷的酶促反应动力学参数Km40.7μmol.L-1,Vmax=909.1 pmol.(min.mg pro)-1,肝清除率CLint(Vmax/Km)=22.3μL.min-1.mg-1。结论:该方法简单、快速、可靠,适应于去甲异波尔定的葡萄糖醛酸化代谢研究;葡萄糖醛酸化是去甲异波尔定代谢的重要途径之一,提示葡萄糖醛酸转移酶的基因多态性及相关性的药物相互作用引起的去甲异波尔定活性和毒性作用的变化值得进一步关注。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考察芦荟大黄素在大鼠肝微粒体外代谢的主要条件,研究CYP450酶对芦荟大黄素代谢的影响。方法:随机将12只SD雄性大鼠分为空白对照组和苯巴比妥钠组,对空白对照组(0.5%CMC-Na溶液,10 ml/kg,ig)和PB组(苯巴比妥钠,75.0 mg/kg,ip)进行大鼠肝微粒体的诱导和制备,再将芦荟大黄素与大鼠肝微粒体进行体外孵育代谢,-80℃终止反应,三氯甲烷提取样品。用高效液相-荧光检测器(HPLC-FLD)测定芦荟大黄素含量,流动相为甲醇:0.1%磷酸水(70:30),激发波长435nm,发射波长515nm。结果:测定方法专属性,回收率高,日内和日间精密度良好,稳定性好满足生物样品检测要求。以芦荟大黄素代谢消失率计,在肝微粒体蛋白浓度为01.0mg/ml范围内成线性增加趋势,1.01.0mg/ml范围内成线性增加趋势,1.02.5mg/ml趋势不明显;孵化时间02.5mg/ml趋势不明显;孵化时间030min成线性增加,且高于60%。芦荟大黄素代谢消失率随其浓度的增加呈线性增加趋势,达到一定浓度后成降低趋势。芦荟大黄素低、中、高浓度在PB、CMC-Na肝微粒中代谢消失率比较均为PPB-CMC-Na<0.01。结论:芦荟大黄素在大鼠肝微粒体中的体外代谢具有酶促动力学特征,CYP450酶对芦荟大黄素的代谢起促进作用,苯巴比妥钠诱导的CYP450亚型酶参与了芦荟大黄素的代谢。  相似文献   

13.
目的 采用混合人肝微粒体和重组人源细胞色素酶P450(CYP)同工酶,研究小檗碱的代谢特性,明确参与小檗碱代谢的CYP酶亚型及其贡献度,并确证相关代谢产物的结构。方法 将混合人肝微粒体分别与20、100、200、400、600、800、1 200 ng/mL的小檗碱共同孵育后,计算小檗碱酶反应动力学米氏常数(Km)、最大反应速率(Vmax)、体外肝微粒体对药物的固有清除率(CLint);采用CYP酶的特异性抑制剂研究小檗碱的代谢表型;将重组人源CYP同工酶CYP3A4、CYP1A2、CYP2D6、CYP2C9与一定质量浓度的小檗碱孵育,UPLC法测定孵育液中原形药物的剩余量和代谢产物的生成量;整体归一化法计算各酶的代谢贡献度;LC-MS/MS法鉴定相关代谢产物。结果 小檗碱在混合人肝微粒体中的Vmax为1.51 nmol?mg?1?h?1;Km为2.69 nmol/mL;CLint为0.56 mL?mg?1?h?1。CYP2D6的特异性抑制剂奎尼丁和CYP1A2的特异性抑制剂呋喃茶碱对小檗碱的代谢有显著抑制作用,其他CYP酶抑制剂对小檗碱的代谢无显著影响。CYP2D6、CYP1A2对小檗碱代谢产物M1(去亚甲基小檗碱)的贡献度分别为75.253 9%、23.323 6%;对M2产物(唐松草分定或小檗红碱)的贡献度分别为46.893 8%、8.679 5%。小檗碱在体外混合人肝微粒体温孵体系中的主要代谢途径为O-去甲基化,可生成去亚甲基小檗碱和唐松草分定或小檗红碱。结论 小檗碱在肝脏中主要被CYP2D6和CYP1A2代谢,分别生成去亚甲基小檗碱、唐松草分定或小檗红碱。  相似文献   

14.
隐丹参酮对大鼠肝微粒体CYP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隐丹参酮(CTS)对大鼠肝微粒体CYP酶各亚型的影响.方法 取SD大鼠,按体重随机分为6组,每组3只,隐丹参酮各剂量组分别灌胃给予隐丹参酮20、60、180、540mg/kg,连续10 d;阴性对照组,灌胃给予羟丙基环糊精水溶液10 mL/kg,连续10 d;阳性对照组从实验第7天开始按80 mg/kg腹腔注射B-NF,于第10天最后1次给药后将大鼠断头处死,取肝脏制备肝微粒体,分别用Cocktail体外孵育法、蛋白免疫印记及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观察CTS对CYP酶各亚型酶活性、蛋白表达及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 CTS灌胃后对大鼠肝微粒体CYP1A2有明显的诱导作用,并呈剂量依赖性,CTS 20~540 mg/kg剂量组CYP1A2探针代谢物的量、蛋白表达及基因表达分别较阴性对照组提高60%~430%、130%~320%及10%~150%;隐丹参酮对CYP酶其他亚型无明显作用.结论 CTS能显著地诱导大鼠肝微粒体CYP1A2,提示经CYP1A2代谢的药物在临床上与CTS合用时,可能发生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考察藏药余甘子鞣质部位对大鼠肝微粒体代谢酶P450活性的影响。方法:采用“Cocktail”探针底物与大鼠肝微粒体体外温孵法,通过HPLC同时测定6种探针药物氨苯砜、氢溴酸右美沙芬、香豆素、非那西丁、氯唑沙宗、甲苯磺丁脲的代谢消除率,评价余甘子鞣质部位对P450酶中CYP3A4、CYP2D6、CYP2A6、CYP1A2、CYP2E1、CYP2C9亚酶活性的影响。结果:余甘子鞣质部位对P450酶影响较小,CYP3A4,CYP1A2的IC50值超过200μg·mL-1,CYP2C9的IC50值超过500μg·mL-1。结论:藏药余甘子鞣质部位对肝P450酶活性影响较弱。  相似文献   

16.
《中成药》2015,(5)
目的评价丹参注射液在体外对大鼠肝微粒体细胞色素P450(CYP450)亚型酶活性的影响。方法将丹参注射液分别与5种CYP450亚型酶(CYP1A2、CYP2C9、CYP2C19、CYP2D6、CYP3A4)的特异性探针底物非那西丁、甲苯磺丁脲、奥美拉唑、右美沙芬与大鼠肝微粒体进行孵育,采用UPLC-MS/MS法测定对应5种代谢产物对乙酰氨基酚、4-羟基甲苯磺丁脲、5-羟基奥美拉唑、右啡烷、N-去甲右啡烷的含有量并计算其IC50。结果丹参注射液对CYP1A2、CYP3A4的IC50值均大于100μg/m L,对CYP2C9、CYP2C19和CYP2D6的IC50值分别是3.32、16.44、0.30μg/m L。结论丹参注射液对CYP1A2、CYP3A4没有抑制作用,但对CYP2C19和CYP2C9分别有弱和中等抑制作用,对CYP2D6表现出强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7.
该研究采用人肝微粒体体外孵育的方法,通过特异性探针反应评价从远志中分离得到的寡糖酯类化合物tenuifoliside C,tenuifoliside D,telephiose A,telephiose C和远志酮Ⅲ对8个CYP450酶亚型的抑制作用。分别以非那西丁(CYP1A2)、香豆素(CYP2A6)、紫杉醇(CYP2C8)、双氯芬酸(CYP2C9)、右美沙芬(CYP2D6)、氯唑沙宗(CYP2E1)、咪达唑仑(CYP3A4)、S-美芬妥因(CYP2C19)作为评价CYP450酶活性的体外探针药物,以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分别测定其代谢产物对乙酰氨基酚、7-羟基香豆素、6α-羟基紫杉醇、4’-羟基双氯芬酸、右啡烷、6-羟基氯唑沙宗、1’-羟基咪达唑仑、4’-羟基美芬妥因的生成量,评价5个单体化合物对CYP450酶活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4个寡糖酯类化合物和远志酮Ⅲ对CYP2E1有显著的抑制作用(抑制率>50%),对其他7个亚型CYP1A2,CYP2A6,CYP2C8,CYP2C9,CYP2C19,CYP2D6,CYP3A没有明显抑制作用。IC50分别为38.73,54.14,61.77,62.22,50.56μmol·L-1。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血府逐瘀汤对大鼠肝组织内药物代谢酶细胞色素P450(CYPs, cytochrome P450),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s,glutathione S transferase)和尿甘二磷酸葡糖醛酸转移酶(UGTs,UDP-glucuronosyl transferase)基因表达的影响。 方法: 将25只大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5只。大鼠按3.51,7.02,14.04 g·kg-1分别ig给予血府逐瘀汤水提物,空白组给等体积纯净水,连续给药15 d,苯巴比妥钠于第13天按80 mg·kg-1腹腔注射,连续3 d。取200 mg左右肝脏,用逆转录-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肝组织内的CYP基因CYP1A1,CYP1A2,CYP2B1,CYP2C11,CYP2E1,CYP3A1,CYP3A2,CYP4A1,CYP7A1,CYP17A1,CYP27A1,GST基因GSTA2,GSTM1,GSTp1和UGT基因UGT1A1,UGT2B1的表达情况。 结果: 与空白组比较,苯巴比妥钠组(阳性组)可明显诱导CYP2B1,CYP3A1,CYP3A2,GSTA2和UGT2B1基因表达(84.57,5.44,5.11,7.76,13.27倍,P<0.01);血府逐瘀汤3.51,7.02 g·kg-1分别诱导GSTA2和CYP1A1的基因表达(1.54倍,P<0.05;57.92倍,P<0.05);14.04 g·kg-1明显抑制CYP2C11的基因表达(55%,P<0.05);3.51,7.02,14.04 g·kg-13个剂量对GSTM1有明显的抑制作用(53%,55%,51%,P<0.05);血府逐瘀汤对CYP1A2,CYP2B1,CYP2E1,CYP3A1,CYP3A2,CYP4A1,CYP7A1,CYP17A1,CYP27A1,GSTp1,UGT1A1和UGT2B1的基因表达无明显影响。 结论: 血府逐瘀汤可明显诱导CYP1A1,GSTA2基因的表达,对CYP2C11,GSTM1的基因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而对其余的亚型无显著影响。提示临床上与CYP1A1及CYP2C11的底物合用时,要注意药物代谢性相互作用,且其可能参与肝脏对毒物、致癌物以及其他物质的解毒和排泄,对多种恶性肿瘤的发生可能起到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采用商品化的人、Beagle犬、食蟹猴、SD大鼠的肝微粒体酶,考察E7在4个种属肝微粒体中的代谢稳定性,比较代谢的种属差异。采用选择性化学抑制剂,测定不同抑制剂对E7代谢速率的影响,分析预测大鼠肝微粒中参与E7代谢的主要亚酶。实验结果显示E7在人、犬、食蟹猴和大鼠4个种属的肝微粒体中体外代谢半衰期T1/2分别为57.75,69.30,16.90,30.13min;体外固有清除率分别为0.004 8,0.004 0,0.016 4,0.009 2 m L·min~(-1)·mg~(-1)。推测E7在人和犬肝微粒体中代谢速率相近,均比较慢;在猴和大鼠肝微粒体中代谢速率相近,均比较快;代谢速率存在明显的种属差异。CYP2E1,CYP2A6,CYP1A2和CYP2D6均可能参与代谢E7,而多态性的CYP3A4对其的代谢贡献较小。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虎杖苷(polydatin)对肝脏药物代谢酶的影响。方法:小鼠灌服虎杖苷240、120和60mg/kg,给药7天,测定肝微粒体细胞色素P450、b5含量和NADPH细胞色素c还原酶、尿苷二磷酸葡萄糖醛酸转移酶(UDPGT)和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活性。结果:小鼠连续多次灌服虎杖苷后可显著提高其肝脏蛋白质含量,肝指数、肝微粒体细胞色素P450、b5含量和NADPH细胞色素c还原酶活性未见明显变化,肝GST和UDPGT活性显著下降。结论:虎杖苷对小鼠肝微粒体Ⅰ相酶没有明显作用,但抑制II相酶UDPGT和GS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