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漂浮体位前后联合入路治疗C型Pilon骨折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漂浮体位前后联合入路治疗C型Pilon骨折患者23例,男16例,女7例。年龄21~68岁,中位数41岁。均为新鲜闭合骨折,其中左侧9例,右侧14例。高处坠落伤15例,车祸伤8例。所有患者均经X线及CT检查明确诊断。术后随访观察患者的骨折复位情况、患肢功能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20例患者固定腓骨远端,18例患者固定胫骨远端后方骨块,23例均固定胫骨远端前方骨块。本组患者均获随访,时间10~16个月,中位数13个月。1例患者前内侧切口皮肤坏死,经皮瓣转移治疗后愈合,其余患者切口均甲级愈合。所有患者骨折均愈合,骨折愈合时间3~10个月,中位数4个月。按照Burwell-Charnley影像学标准评定骨折复位质量,解剖复位19例、功能复位4例,未见内固定物进入关节内的病例。末次随访时采用美国足与踝关节协会踝与后足功能评分标准进行临床疗效评估,优7例、良13例、中3例。结论:采用漂浮体位前后联合入路治疗C型Pilon骨折,具有术中变换体位方便、复位效果满意、术后功能恢复好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漂浮体位下后外侧联合前内侧入路治疗三踝骨折的手术方法和效果进行研究。方法对2018年4月—2019年7月在该院接受踝关节骨折治疗的22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利用漂浮体位下后外侧对患者外踝后踝骨折、前后侧入路治疗内踝骨折,进行治疗效果分析。结果 220例患者中除了3例患者出现切口感染,在换药扩创痊愈后,其余患者均为甲级愈合。对220例患者进行了必要的术后随访,时间为5~21个月,平均13个月,患者骨折情况均已痊愈,没有出现钢板松动或是断裂的情况。结论利用漂浮体位下内外侧联合入路治疗三踝骨折,有助于患者踝关节骨折位置的暴露,对后踝和内踝的解剖复位固定十分有效,是一项值得推广的临床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后内侧入路联合后外侧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后Pilon骨折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采用后内侧入路联合后外侧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后Pilon骨折患者40例。男24例,女16例;年龄21~68岁,中位数45.5岁;均有踝关节肿胀、畸形、活动受限等临床表现。骨折分型为KlammerⅡ型18例、KlammerⅢ型22例,KlammerⅡ型者Die-punch骨块直径均≥2 mm;均合并外踝骨折。观察骨折复位和愈合及踝关节功能恢复、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40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3~19个月,中位数16.5个月;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13~25周,中位数18.5周。术后6个月CT检查示关节面解剖复位31例、功能复位4例、移位>2 mm 5例。关节面复位较差的5例中,2例出现足趾屈趾畸形,采用肌腱延长术治疗后好转;其余3例未做特殊处理。均无皮肤坏死、切口感染、神经损伤、内固定松动及断裂等并发症发生。末次随访时,参照Tornetta等提出的Pilon骨折疗效评价标准评价疗效,本组优23例、良12例、差5例。结论:对于Die-punch骨块直径≥2 mm的KlammerⅡ型和KlammerⅢ型后Pilon骨折,采用后内侧入路联合后外侧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骨折复位、愈合较好,有利于踝关节功能恢复,且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后外侧入路联合内侧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踝关节骨折合并下胫腓联合分离的临床疗效。方法:2014年1月至2015年2月,采用后外侧入路联合内侧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踝关节骨折合并下胫腓联合分离患者19例,男13例、女6例;年龄41~76岁,中位数53岁。左侧11例,右侧8例。均为新鲜闭合性骨折。Lange-Hanson踝关节骨折分型为旋后外旋型Ⅲ度12例、旋前外旋型Ⅳ度7例。术后随访观察骨折愈合及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本组19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7~20个月,中位数18个月;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12~20周,中位数16周。末次随访时,采用美国足与踝关节协会踝与后足功能评分标准评价疗效,本组(80.4±15.6)分,优13例、良4例、可2例。结论:后外侧入路联合内侧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踝关节骨折合并下胫腓联合分离,骨折愈合好,有利于踝关节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三踝关节骨折采用改良后外侧入路联合内侧入路治疗临床效果。方法对该院骨科2014年3月—2017年2月期间收治46例三踝关节骨折患者临床诊疗资料进行分析,患者均采用改良后外侧入路联合内侧入路手术方案治疗,诊疗过程中记录患者情况,并对患者术后1年进行回访。结果所有患者手术均顺利进行,术中无意外;踝关节恢复优良率为91.3%;随访期间患者中未发生创伤性关节炎、踝关节不稳等并发症。结论改良后外侧入路联合内侧入路治疗三踝关节骨折,临床治疗效果显著,患者术后骨折恢复情况良好,术后并发症少,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后Pilon骨折是一种特殊类型的踝关节骨折,多采用手术方法治疗,然而目前尚无最佳的手术入路。近年来,后内侧入路在后Pilon骨折手术治疗中的应用逐渐增多。本文概述了后Pilon骨折的分型方法和手术入路,对后Pilon骨折后内侧手术入路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对老年Pilon骨折采用踝关节前内侧入路联合后外侧入路治疗并配合自拟中药方熏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46例老年Pilon骨折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踝关节前内侧入路联合后外侧入路进行手术治疗,术后进行自拟中药方熏洗,对照组仅予相同手术治疗。并随访6~24个月,对临床疗效、复位情况和并发症情况进行评定。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优良率90.47%,高于对照组的72.00%,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解剖复位率90.47%,高于对照组的60.00%,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术后近期并发症率14.29%,远期(术后12个月)并发症率19.05%,高于对照组的32.00%和50.00%,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拟中药方熏洗联合踝关节双入路治疗老年Pilon骨折可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有利于患者术后功能重建。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改良踝关节后外侧、后内侧联合入路,对三踝骨折患者治疗的效果。方法该院2017年6月—2018年6月,共撷取49例三踝骨折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三踝骨折患者均接受改良后外侧入路+内侧入路手术治疗,观察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 49例三踝骨折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分别为:(90.4±22.5)min、(82.5±19.7)mL、(7.5±2.2)d、(3.5±0.4)个月。随访期间,患者术后恢复效果较好,未见异常和并发症情况,治疗优良率为93.88%。结论三踝骨折患者治疗中,采用改良踝关节后外侧+后内侧入路手术治疗,手术成功率较高,临床疗效确切。同时,能保障治疗的安全性,利于患者术后及早骨折愈合,值得在三踝骨折患者治疗中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后外侧联合后内侧入路切开复位支撑钢板内固定治疗KlammerⅡ、Ⅲ型后侧Pilon骨折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014年2月至2016年5月收治18例闭合性后侧Pilon骨折患者。男11例,女7例;年龄28~61岁,中位数40岁;车祸伤8例,扭伤10例;KlammerⅡ型7例,KlammerⅢ型11例;左侧11例,右侧7例;18例均合并外踝骨折,6例合并内踝前丘骨折。均采用后外侧联合后内侧入路切开复位支撑钢板内固定治疗。术后观察切口愈合、骨折愈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采用美国足与踝关节协会(American Orthopaedic Foot and Ankle Society,AOFAS)踝与后足功能评分标准评定疗效。结果:18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5~24个月,中位数20个月。所有切口均愈合良好。骨折全部愈合,骨折愈合时间7~11周,中位数9周。至术后12周时所有患者均已完全负重。末次随访时,AOFAS踝与后足功能评分86~94分,中位数90分;优14例,良3例,一般1例。未发生腓肠神经损伤、切口感染及内固定松动、断裂及失效。结论:采用后外侧联合后内侧入路切开复位支撑钢板内固定治疗KlammerⅡ、Ⅲ型后侧Pilon骨折,疗效确切、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后侧双入路治疗内踝后丘的旋后外旋Ⅳ度踝关节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5年2月在本院接收的旋后外旋Ⅳ度踝关节骨折患者68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采取后外侧及后内侧双入路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取后侧双入路治疗,对两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优良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以及骨折愈合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后侧双入路治疗涉及内踝后丘的旋后外旋Ⅳ度踝关节骨折,可以取得显著的治疗效果,同时并发症相对比较少,具有安全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估经后外侧入路内固定治疗后Pilon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14年6月共31例诊断后Pilon骨折患者,经后外侧入路进行钢板螺钉固定治疗,末次随访按BairdJackson踝关节功能评分系统对术后疗效进行评价。结果:31例患者均被随访,时间6~24个月,中位数为9.2个月。1例后外侧切口部分表皮出现感染和坏死.经过多次换药后愈合,其余患者术口均一期愈合;1例出现腓肠神经麻痹,给予营养神经药物治疗,术后3个月自行恢复;全部患者无内固定失效及并发症。末次随访时疗效按Baird-Jackson踝关节功能评分系统评定:优15例,良13例,可3例,优良率90.32%.结论:对于后Pilon骨折通过合理的临床评估,经踝关节后外侧的手术切口进行钢板螺钉内固定,可以取得较为满意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后外侧入路联合内侧入路治疗三踝骨折的疗效及预后。方法:采用后外侧入路联合内侧入路治疗三踝骨折43例,后外侧入路复位固定外踝及后踝骨折,联合内侧入路复位固定内踝骨折。本组病例均获得随访,观察骨折的愈合时间、踝关节功能、疼痛等情况。结果:手术时间65~110 min,平均为(87.1±14.2)min.术后住院时间为7~30 d,平均为(19.1±6.7)d.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24个月,平均为(15.0±6.7)个月。术后3例出现伤口感染,1例局部皮肤坏死、钢板外露,经治疗后恢复良好。所有患者骨折均一期愈合,骨折愈合时间为3~6个月。未出现骨折再移位、内置物松动或断裂、内固定失败、神经损伤及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等。所有患者均恢复到正常的步行功能状态,且无需借助辅助工具。根据Baird-Jackson评分标准评定:优29例,良10例,可4例,差0例,优良率90.7%.结论:采用后外侧入路联合内侧入路治疗三踝骨折临床疗效满意,具有手术创伤小、显露充分、复位容易、并发症少的优点。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骨愈灵汤在俯卧位关节外侧、内侧联合入路治疗三踝骨折中临床应用研究。方法 68例三踝骨折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均行俯卧位踝关节外后侧、内侧联合入路复位固定手术治疗,对照组术后给予常规基础治疗和处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骨愈灵汤内服外洗治疗。均治疗3个月。观察两组骨折愈合时间、临床有效率和术后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总优良率为91.17%,优于对照组的76.47%(P0.05)。观察组平均骨折愈合时间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俯卧位关节外侧、内侧联合入路治疗三踝骨折患者术后应用骨愈灵汤内服外洗,能加快患者骨折愈合时间、提高临床优良率并减低并发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Pilon骨折术后康复中应用中药薰洗与踝关节功能锻炼联合治疗价值。方法:选取Pilon骨折100例,均为我院骨科2009年5月—2015年5月收治,采用数字表抽取法随机分组,就术后康复过程中单纯踝关节功能锻炼(对照组,n=50)与联用中药薰洗(观察组,n=50)效果展开对比。结果:治疗前两组踝关节疼痛、功能评分无差异(P0.05),治疗后7 d、21 d均有升高,总分也呈升高显示,但观察组较对照组更为显著(P0.05)观察组选取的Pilon骨折总有效率为98.0%,明显高于对照组84.0%,具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Pilon骨折采用中药熏洗与踝关节功能锻炼联合治疗,可促踝关节功能恢复,缓解疼痛,临床有效率居较高水平。  相似文献   

15.
<正>胫骨平台骨折是临床上常见的关节内骨折,约占全身骨折的4%[1]。对于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治疗多采用手术治疗。目前一般采用前外侧联合后内侧入路倒"L"型切口,手术时采用传统漂浮体位,由于其两切口不在同一平面,为达到解剖复位,术中需反复转换体位,因此对手术效果造成了一定的影响。2006-01—2011-01,我们应用改良漂浮体位双钢板固定治疗SchatzkerⅣ~Ⅵ型胫骨平台骨折28例,并与传统漂浮体位治疗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后外侧入路与后内侧倒L型入路治疗胫骨平台后外柱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禅城医院2017年5月至2019年5月收治的胫骨平台后外柱骨折患者45例,所有患者均需进行胫骨平台三柱分型,并根据分型结果进行改良后后内侧倒L型入路手术或改良后后外侧入路联合后内侧倒L型入路手术治疗,回顾分析临床效果。结果:胫骨平台后外柱骨折端复位患者优良率为100.00%,术后即刻、术后1年患者胫骨平台后倾角(PA)、胫骨平台内翻角(PTPA)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为100.00%。结论:后外侧入路与后内侧倒L型入路治疗胫骨平台后外柱骨折临床效果较好,能明显改善患者骨折症状及胫骨平面角度,可有效提高患者膝关节功能,有助于骨折愈合。  相似文献   

17.
罗亮 《河南中医》2016,(1):101-102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胫骨Pilon骨折内固定术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5年1月收治行内固定手术治疗的Pilon骨折患者共36例,术前结合中医辨证施治,采用中药内服、外敷,术后采用中药熏洗治疗,观察术前消肿情况及术后骨折愈合情况。结果:所有病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12个月,平均8个月,均达骨性愈合,骨折平均愈合时间为3~4个月,术后按Mazure等制定的踝关节症状与评分系统进行评估,本组优31例,良4例,可1例,差0例,优良率为100%。结论:中西医治疗胫骨Pilon骨折,能够减少手术并发症,促进踝关节恢复功能。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加速康复外科(ERAS)联合活血通络汤治疗C3型Pilon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7例C3型Pilon骨折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44例采用ERAS途径方法治疗,治疗组43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活血通络汤治疗至伤口拆线.比较2组骨折至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临床愈合时间、术后3个月踝关节功能优良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后外侧入路治疗开放性Pilon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03年8月至2010年12月,采用后外侧入路治疗开放性Pilon骨折患者38例,男22例,女16例.年龄27 ~ 61岁,中位数36.5岁.左侧11例,右侧27例.合并腓骨骨折31例.按Rüedi - Allg(o)wer骨折分类:Ⅱ型13例,Ⅲ型25例.按开放性骨折的Gustilo - Anderson分类:Ⅰ型7例,Ⅱ型25例,Ⅲ型6例.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74个月,中位数30.5个月.术后感染2例,经清创、持续灌洗、负压引流、二期植骨内固定术后骨折愈合;皮肤坏死1例,经清创、二期皮瓣移植术后创面愈合.按照Mazur踝关节评分系统评定疗效,优18例,良14例,可4例,差2例.结论:采用后外侧入路治疗开放性Pilon骨折,具有暴露良好、创伤小、操作简单、并发症少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踝关节内侧脱位入路治疗踝关节骨折伴有后踝塌陷骨块的安全性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3月至2021年1月收治且获得随访的16例旋后外旋型4度踝关节骨折患者资料,均采用踝关节内侧脱位入路处理后踝塌陷骨块。观察术后骨折的复位,伤口愈合,是否存在距骨或者胫骨远端缺血性骨坏死等情况。踝关节功能评估采用美国足踝外科协会踝-后足评分。结果: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8~12个月,平均为(9.8±1.5)个月。骨折复位良好,未发现伤口并发症、距骨或者胫骨远端缺血性骨坏死等情况。骨折愈合时间为2~4个月,平均为(2.8±0.6)个月,未出现内固定失效。踝关节功能良好,踝关节AOFAS评分为82~96分,平均为(92.6±4.9)分。结论:踝关节内侧脱位入路治疗踝关节骨折伴有后踝塌陷骨块暴露充分,操作简单,无明显并发症,临床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