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析关节镜手术治疗冈上肌腱钙化性肌腱炎的疗效。方法:在本院2016年9月-2018年12月收治的冈上肌腱钙化性肌腱炎患者中选出126例为对象,根据治疗方法分组,对照组采用开放性手术治疗,实验组采用关节镜微创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切口长度、术后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 0.05;实验组术后6个月的肩关节前屈、外展角度均高于对照组,P 0.05;术后6个月的Constant-Murley评分比较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7d、术后1个月VAS评分实验组低于对照组,P 0.05;术后6个月VAS评分比较实验组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冈上肌腱钙化性肌腱炎应用关节镜下微创手术治疗效果确切,有助于缓解术后疼痛感,改善肩关节功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运用关节镜微创治疗慢性巨大钙化性冈上肌腱炎并分析其临床疗效。方法: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期间在我院运动医学科行关节镜下手术治疗的钙化性冈上肌腱炎患者18例。术前及术后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Constant评分和X线、超声影像学检查评估,观察分析其临床疗效。结果:平均随访时间为15.4个月(12~36个月),肩部疼痛和功能障碍消失或明显改善,平均VAS疼痛评分术前(7.7±1.1)分、术后半年(2.2±1.3)分、术后一年(1.1±1.1)分。平均Constant评分术前(40.8±5.9)分、术后半年(83.8±6.5)分、术后一年(90.1±4.5)分。两组数据术后半年、术后一年分别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X线及超声显示3例钙化灶有少量残留,但症状基本消失,无需行二次手术。结论关节镜微创清除巨大的慢性钙化性冈上肌腱炎是一种可靠和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肩关节镜下治疗冈上肌钙化性肌腱炎的疗效。方法:2016年5月至2018年2月采用肩关节镜治疗冈上肌钙化性肌腱炎的30例患者:男11例,女19例;左侧16例,右侧14例。发病至手术时间为1~26个月,平均15个月;年龄42~70岁,平均52.6岁。手术前后均采用美国肩肘外科评分(ASES)、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及Constant-Murley评分,术后1,2,3,6及12个月门诊随访时,行上述功能评估。结果:所有患者获得了随访,随访时间为6~12个月,手术平均时间为(80.5±9.4)min;未出现神经血管损伤、伤口感染及内固定失效患者,手术前与末次随访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2天复查CT有1例出现钙化灶残留,术后6个月再次复查发现钙化灶消失。结论:肩关节镜下治疗冈上肌钙化性肌腱炎的疗效显著,具有微创、术中定位准确、安全有效等优点,术后早期及时功能锻炼能尽快恢复肩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运用关节镜检查配合开放手术治疗钙化性肩胛下肌腱炎的可行性、优越性以及疗效。方法8例钙化性肩胛下肌腱炎患者均采用关节镜下检查诊断,开放手术清除钙化灶的方法治疗,对于钙化灶清除后的肩胛下肌腱损伤3例进行了缝合锚修复固定,2例进行了单纯清创,3例进行边边缝合。术后随访6~15个月,平均12.3个月。所有病例在治疗前及最后一次随访时进行Constant Murley肩关节评分以及UCLA肩关节评分。结果 8例患者治疗后Constant Murley评分和UCLA肩关节评分均显著改善。术后患者疼痛症状消失7例,有1例并发创伤性关节炎仍有疼痛。有7例钙化灶完全吸收,1例有残余钙化,但无疼痛症状。所有患者的肩关节被动主动上举、内收、后伸、内旋、外旋功能正常。结论关节镜下诊断清理配合切开清除钙化灶并行肌腱修补是治疗钙化性肩胛下肌建炎的有效可行的方法,具有诊断准确、创伤小、恢复快的优点。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针刺“肩三针”联合超声引导下针刀松解抗炎注射治疗钙化性冈上肌腱炎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4月—2022年5月本院收治的钙化性冈上肌腱炎患者1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90例)、对照组(90例)。对照组采用超声引导下针刀松解抗炎注射治疗,研究组采用针刺“肩三针”联合超声引导下针刀松解抗炎注射治疗。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与治疗后6个月比较两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美国加州大学肩关节评分系统(UCLA)评分、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血清P物质(SP)与5-羟色胺(5-HT),统计两组术后钙化灶消失时间、水肿消失时间、疼痛消失时间、活动功能恢复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治疗后3个月VAS评分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个月两组UCLA评分、Constant-Murley评分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UCLA评分、Constant-Murley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3个月血清SP、5-HT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钙化灶消失时间、水肿消失时间、疼痛消失时间和活动功能恢复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随访期间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针刺“肩三针”联合超声引导下针刀松解抗炎注射治疗钙化性冈上肌腱炎能下调SP、5-HT水平,减轻疼痛,改善肩关节功能、肩关节活动度,且治疗后恢复快,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发散式体外冲击波联合海桐皮汤熏蒸治疗急性期钙化性冈上肌腱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6月至2019年1月26例急性期钙化性冈上肌腱炎患者的临床资料,予发散式体外冲击波联合海桐皮汤熏蒸治疗,随访并记录治疗前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和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美国肩肘外科(ASES)评分评估肩关节功能,并观察影像学资料变化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6~12个月,平均8.5个月。治疗后VAS评分由治疗前的(7.3±1.2)分降到(1.5±0.9)分,Constant评分由治疗前的(56.8±4.2)分提高到(83.7±5.2)分,ASES评分由治疗前的(59.4±4.9)分提高到(86.1±5.9)分,钙化灶消失率为73.1%(19/26)。结论:发散式体外冲击波联合海桐皮汤熏蒸可明显缓解肩关节疼痛,促进肩关节功能恢复,是治疗急性期钙化性冈上肌腱炎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使用双排缝合桥技术修补破裂冈上肌肌腱的效果。方法:共收治冈上肌肌腱破裂患者4l例,均在关节镜下采用双排固定缝合桥技术修补。术前和最后随访时用美国加州大学肩关节评分方法评估,并评测肩关节主动外展范围。结果:41例患者经治疗后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12个月,中位数8个月,结果美州大学肩关节评分法评分术前为(16.10±3.8)分,术后最后随访评分为(31.90±2.9)分,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前肩关节主动外展(93.90°±15.71°),最后随访时为(148.54°±12.31°),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双排缝合桥固定技术修补破裂冈上肌肌腱能够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回顾性研究对比传统开放与关节镜下肌腱固定术治疗肱二头肌长头肌腱近端撕裂临床疗效。方法:收集到符合纳入标准患者共38例,其中行切开腱固定术17例为切开组,行关节镜腱固定术21例为关节镜组。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美国肩肘关节评分(ASES)及CostantMurely肩关节功能评分对2组患者术前、术后多阶段肩关节功能疼痛评估;术后末次随访采用患者满意度及Speed试验阳性来评估两组患者手术满意度和患肩残留痛。结果:组内比较:关节镜组与切开组患者术后各阶段评分均优于术前,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评分随时间均呈改善趋势,但两组的改善趋势不完全一致。组间比较:在VAS评分中术后6个月和12个月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阶段前者低于后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ostant-Murley总分及前屈外展项目评分,在术后1和2个月两个阶段,前者高于后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阶段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末次随访在满意度及Speed试验阳性(术后残留痛)总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切开腱固定技术相比,关节镜套扎缝合腱固定技术治疗LHBT近端撕裂除了更早更快改善患肩功能活动,缓解疼痛及恢复日常生活能力,且女性患者更愿意接受关节镜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双排缝合桥技术修补破裂冈上肌肌腱后护理的作用。方法:对接受关节镜下双排缝合桥固定肌腱修补术治疗的38例冈上肌肌腱破裂的患者术前进行心理护理,术后按不同阶段给予功能锻炼指导。采用美国加州大学肩关节评分法进行效果评定。结果:术前评分为16.08±3.9,术后最后随访时评分为32.13±2.9,两次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术前肩关节主动外展93.16°±15.35°,术后随访时为147.50°±12.01°,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使用双排缝合桥固定技术修补破裂冈上肌肌腱效果良好,术后合理的功能锻炼和护理对肩关节功能恢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运用针刀经皮穿刺抽吸灌洗术对钙化性冈上肌腱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有症状的11例钙化性冈上肌腱炎患者进行高频超声检查,并在超声引导下运用针刀经皮穿刺对钙化病灶进行捣碎、抽吸、灌洗治疗,于术后第3天、第1周、第2周、第1个月、第3个月、第6个月进行随访记录,通过视觉模拟法VAS评分、美国加州大学评价系统UCLA评分及Constant评分评估术前、术后疼痛缓解程度、功能改善情况和影像学变化。结果:经治疗后患肩疼痛程度、活动度及X线或超声影像学表现明显改善。结论:超声对钙化肌腱组织分辨率高,声像特征明显,能够为钙化性冈上肌腱炎提供客观、准确的诊断依据;在其引导下运用针刀经皮穿刺抽吸灌洗治疗钙化性冈上肌腱炎安全、准确、创伤小、疗效好。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套管针刀在超声引导下治疗肩袖钙化性肌腱病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8年10月至2019年6月,收治38例肩袖钙化性肌腱病(RCCT)患者,均采用超声引导下套管针刀治疗。术后行肩关节功能及疼痛评分(Rowe评分,Constant肩关节评分)统计分析及术后SST问卷调查。结果:38例均获得随访,随访8个月。术后肩关节DR示:钙化灶被清除,术后8个月患者无肩关节疼痛及功能异常。末次随访疼痛Rowe评分为(97.37±3.44)分,较术前(38.95±11.22)分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904,P=0.004;F=18.013,P0.001);Constant评分末次为(97.50±2.61)分,较术前(22.47±11.16)分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96,P0.001;F=7.881,P0.001);末次随访时肩关节疼痛明显消失,功能恢复正常,患者满意度高。结论:套管针刀在超声引导下治疗肩袖钙化性肌腱病,是一种创新技术,具有操作精准、安全彻底、创伤小无辐射、疼痛及功能改善明显、疗效确切等优点,对于RCCT患者来说,不愿开放手术或关节镜手术,但又想去除钙化物病及时去除疼痛恢复关节功能获取较好疗效,行超声引导下套管针刀治疗,不妨也是一种安全有效满意的新选择。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运用小针刀治疗肩袖钙化性肌腱炎(RCCT,Rotator Cuff Calcification Tendinitis)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5例肩袖钙化性肌腱炎患者经超声引导运用小针刀对钙化病灶进行治疗,并于术后第1个月、第3个月、第6个月进行随访记录,通过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Neer肩关节功能评分,X线片变化情况评估治疗前、治疗后疼痛缓解程度、功能改善情况和影像学变化。结果:所有患者症状得以缓解,VAS评分、Neer肩关节功能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X线片变化情况显示,8例治疗后6个月钙化斑块完全消失,17例治疗后6个月仍有部分钙化斑块存在,但疼痛程度及功能障碍等临床症状均较治疗前改善。结论:超声检查既能对肩部肌腱及其周围软组织进行多方位成像,又能实时动态观察各肌肉、肌腱的运动情况,且对肌腱钙化灶组织分辨率高、声像特征明显,又无放射危害,在其引导下运用小针刀治疗肩袖钙化性肌腱炎能够改善症状、体征,缩短病程,提高治愈率,是一种准确安全、微创有效的疗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肩胛上神经阻滞结合针刀治疗肩袖钙化性肌腱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收治有症状的42例肩袖钙化性肌腱炎患者行肌骨超声、MRI及三维CT检查,明确病灶部位及钙化病灶范围,在超声引导下行肩胛上神经阻滞并对钙化病灶进行针刀治疗。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CMS)、美国肩肘外科协会评分系统(ASES)肩关节评分评价治疗后1个月、3个月、末次随访时患者疼痛缓解情况、肩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及X线片影像学变化。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13.65±2.07)个月,患者临床症状均得到明显缓解,肩关节疼痛及活动功能均明显改善,随访效果良好。治疗后1个月、3个月及末次随访时的VA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ASES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末次随访时的VAS评分治疗后3个月治疗后1个月,末次随访时的ASES评分治疗后3个月治疗后1个月,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个月、3个月及末次随访时的CMS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随访时间越长,患者疼痛、日常活动功能、肩关节活动度、肌力及CMS总分越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肌骨超声对肌腱组织钙化病灶分辨率较高,声像图特征明显,在超声引导下行肩胛上神经阻滞结合针刀治疗肩袖钙化性肌腱炎的效果确切,可缓解患者临床症状,促进患者肩关节活动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浮针疗法治疗急性钙化性肌腱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符合标准的61例急性钙化性肌腱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1例与观察组30例,其中对照组给予口服依托考昔片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配合浮针疗法治疗.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第2周、4周、3个月的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Constant-Murley肩关...  相似文献   

15.
王俊华  徐远红  王刚  李海峰  杨凤翔  谢谨 《中国中医急症》2012,21(7):1050-1051,1099
目的观察体外冲击波联合电针对冈上肌肌腱炎的临床疗效,探索其治疗机制。方法将60例冈上肌肌腱炎患者随机均分为电针组、冲击波组及联合治疗组。各组患者在治疗前、治疗1疗程结束后2周、4周、3月行VAS评定(休息、活动时)及Constant-Murley评定。结果各组患者治疗后各期VAS评分及C-M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改善,联合治疗组优于其他两组;冲击波组在治疗结束后2周VAS(休息)改善与电针组相近,但治疗结束后4周和3月优于电针组;冲击波组在治疗后VAS(活动)各期均优于电针组;冲击波组及联合治疗组随着时间延长VAS评分及C-M评分逐渐改善,但电针组治疗结束后3月却较2周及4周后VAS评分增高,C-M评分降低,提示病情可能反复。结论体外冲击波和电针对冈上肌肌腱炎都具有临床疗效,但联合治疗明显优于单一治疗,具有近期及远期疗效方面的共同优势,其既可弥补针灸治疗远期疗效差方面的不足,又能增强体外冲击波即时镇痛效应。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肩关节镜下线圈-套扎固定技术治疗肱二头肌长头肌腱近端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了本院2013年6月至2015年5月单纯的肱二头肌长头肌腱近端病损56例(男34例,女22例),采用全镜下线圈-套扎固定技术治疗,并分别采用UCLA评分、视觉疼痛评分(VAS)以及Constant-Murley评分对术前与术后进行评估。结果: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60~120min,平均95.3min.末次随访较术前各项评分均有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关节镜下线圈-套扎固定技术治疗肱二头肌长头肌腱近端损伤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估冈上肌腱内撕裂在关节镜下转化为全层撕裂后修补的短期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20年12月确诊为冈上肌腱内撕裂并在关节镜下将冈上肌腱内撕裂转化为全层撕裂后修补的患者22例,年龄41~60岁,平均(51.6±1.1)岁;男10例,女12例.分别比较术前及术后第3、6、12个月随访结果,采用视觉模拟疼...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独活寄生汤口服联合富血小板血浆(PRP)注射治疗关节镜下清理术后肝肾亏虚型膝骨关节炎(KOA)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9年7月至2021年3月治疗的肝肾亏虚型膝骨关节炎患者49例,所有患者均采用常规关节镜下清理术后注射富血小板血浆,术后当天及术后1周共注射2次;术后第2天开始口服以独活寄生汤为主方的中药,治疗周期为28 d。分别记录患者术前、术后1周、1个月、3个月、1年及末次随访时的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指数(WOMAC),并统计并发症发生的情况。结果:患者术后1周、1个月、3个月、1年及末次随访的VAS评分和WOMAC与术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末次随访时疗效观察指标VAS评分(2.34±0.64)、WOMAC(24.04±6.30)与术后1周VAS评分(3.02±0.42)、WOMAC(31.61±3.16)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有效率达到97.96%。结论:对于肝肾亏虚型膝骨关节炎患者,在关节镜下清理术后配合独活寄生汤口服联合注射富血小板血浆治疗,可提高关节镜手术的...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关节镜清理术联合中药薰蒸与单纯关节镜清理术治疗早期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64例早期膝骨关节炎患者的病例资料,其中采用单纯关节镜清理术治疗35例,采用关节镜清理术联合中药薰蒸治疗29例。男26例,女38例。年龄53~67岁,中位数59岁。按照骨关节炎Kellgren-Lawrence影像学分级,Ⅰ级22例、Ⅱ级42例。分别比较术前、术后6个月及术后12个月时2组患者的膝关节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健康调查简表(36-item short form health survey,SF-36)评分及Lysholm膝关节评分。结果:手术前后不同时间点膝关节疼痛VA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存在时间效应(F=1032.375,P=0.000);2组患者膝关节疼痛VAS评分比较,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存在分组效应(F=6.772,P=0.012);术前2组患者膝关节疼痛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2±0.8)分,(8.3±0.7)分,t=0.354,P=0.554];术后6个月和术后12个月,关节镜清理术联合中药薰蒸组的膝关节疼痛VAS评分均低于单纯关节镜清理术组[(1.2±1.0)分,(1.9±1.0)分,t=7.512,P=0.008;(2.0±1.0)分,(2.6±1.0)分,t=4.326,P=0.042];时间因素和分组因素存在交互效应(F=3.567,P=0.031)。手术前后不同时间点SF-36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存在时间效应(F=2501.188,P=0.000);2组患者SF-36评分比较,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存在分组效应(F=40.308,P=0.000);术前2组患者SF-36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5.5±3.6)分,(56.0±3.7)分,t=0.363,P=0.549];术后6个月和术后12个月,关节镜清理术联合中药薰蒸组的SF-36评分均高于单纯关节镜清理术组[(91.7±3.0)分,(87.9±2.9)分,t=25.938,P=0.000;(88.8±2.6)分,(83.7±3.2)分,t=55.254,P=0.000];时间因素和分组因素存在交互效应(F=9.868,P=0.000)。手术前后不同时间点Lysholm膝关节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存在时间效应(F=1980.728,P=0.000);2组患者Lysholm膝关节评分比较,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存在分组效应(F=39.257,P=0.000);术前2组患者Lysholm膝关节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2.3±3.8)分,(52.3±3.7)分,t=0.004,P=0.950];术后6个月和术后12个月,关节镜清理术联合中药薰蒸组的Lysholm膝关节评分均高于单纯关节镜清理术组[(90.5±2.8)分,(87.0±3.2)分,t=20.987,P=0.000;(88.5±3.1)分,(82.8±4.3)分,t=35.725,P=0.000];时间因素和分组因素存在交互效应(F=9.744,P=0.000)。结论:关节镜清理术联合中药薰蒸治疗早期KOA,能够缓解或消除膝关节疼痛,改善膝关节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其疗效优于单纯关节镜清理术,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激痛点神经阻滞联合针刀治疗冈上肌腱炎的临床疗效。方法:63例患者随机分为"神经阻滞组"32例和"神经阻滞联合针刀组"31例,共2组。取穴:肱骨大结节激痛点和冈上窝激痛点。神经阻滞组于激痛点注射消炎镇痛液;神经阻滞联合针刀组注射消炎镇痛液后,行针刀治疗。1次/周,共3次,3周后随访。结果:2种疗法均能降低VAS评分,提高C-M分值(P0.05)。神经阻滞联合针刀组治疗后VAS=(23.39±22.30)分,C-M=(81.06±15.83)分,优于神经阻滞组(P0.01)。结论:神经阻滞联合针刀组冈上肌腱炎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