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刺与电刺激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随机对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Huang Z  Huang F  Yan HX  Min Y  Gao Y  Tan BD  Qu F 《中国针灸》2010,30(12):969-973
目的:比较针刺配合康复训练与电刺激配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疗效。方法:选取97例脑卒中后发生吞咽障碍的患者,随机分为针刺组(32例)、电刺激组(35例)和康复组(30例)。康复组给予常规治疗(神经内科常规治疗方法及康复训练),针刺组给予常规治疗配合针刺治疗,穴取风池、扶突、额三针等;电刺激组给予常规治疗配合电刺激治疗。采用洼田饮水试验、咯痰功能计分及吞咽功能透视检查进行吞咽功能疗效评估。结果:治疗后针刺组总有效率为96.9%(31/32),电刺激组为94.3%(33/35),均优于康复组的66.7%(20/30)(P0.01)。治疗后各组吞咽功能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改善(均P0.05),治疗后针刺组与电刺激组均优于康复组(均P0.05)。结论:针刺和电刺激配合康复训练比单纯的康复训练疗效更好,针刺与电刺激治疗吞咽障碍的疗效相当。  相似文献   

2.
正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又称震颤麻痹,是一种以黑质纹状体进行性变性为特点的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主要表现为静止性震颤、肌肉强直、运动迟缓等,属于中医"颤证""痉证""肝风"等范畴。虽然手术及基因治疗发展迅速,药物治疗仍为目前帕金森病的主要治疗手段,但是药物治疗的终身性[1]及其不良反应和并发症[2]是其临床应用的巨大障碍。笔者临床应用"颅底七穴"针法治疗帕金森病,大大改善了患者的临床症状[3],且此针法作为西药的替代疗法可帮助患者减停西药,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在神经肌肉电刺激及康复训练基础上,联合头项针治疗脑卒中恢复期咽期吞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2例脑卒中恢复期咽期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1例。两组均予内科常规对症治疗,对照组采用神经肌肉电刺激及康复训练治疗,各30 min;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头项针治疗,头针穴取顶颞前斜线、顶颞后斜线下2/5,项针穴取风池、翳明、供血、治呛、吞咽等。两组均每日治疗1次,每周5 d,共治疗3周。分别于治疗前后观察两组患者吞咽障碍造影评分量表(VDS)评分、洼田饮水试验评级、功能性经口摄食量表(FOIS)评级和吞咽障碍特异性生活质量(SWAL-QOL)评分。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VDS评分较治疗前降低、SWAL-QOL评分较治疗前升高(P<0.05),洼田饮水试验及FOIS评级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观察组患者VDS、SWAL-QOL评分改善程度及洼田饮水试验、FOIS评级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神经肌肉电刺激及康复训练基础上联合头项针可提高脑卒中恢复期咽期吞咽障碍的临床疗效,改善患者吞咽功能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深刺廉泉、翳风为主配合吞咽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在常规针刺基础上深刺廉泉、翳风穴,每日1次,每次30min,并配合康复吞咽训练,每日2次,每次20min;对照组予以单纯康复吞咽训练,两组均配合脑卒中常规治疗。6天为一疗程,疗程间休息1天,连续3个疗程。治疗前后分别进行VFSS(电视荧光吞咽检查)吞咽困难评价量表和洼田饮水试验评定,并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及治愈所需时间。结果:治疗后,观察组VFSS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洼田饮水试验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与对照组的痊愈率分别为70.0%(21/30)和43.3%(13/30),总有效率分别为86.7%(26/30)和66.7%(20/30),组间治愈率与总有效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两组临床治愈时间观察组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结论:深刺廉泉、翳风穴为主配合康复吞咽训练能有效改善脑卒中后吞咽功能。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循经辨证针刺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恢复的影响。方法:130例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67例)和对照组(63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药物治疗和常规吞咽康复训练,观察组采用循经辨证针刺,主穴为内关、水沟、三阴交、风池、廉泉、夹廉泉、金津、玉液等,根据不同证型予以配穴;对照组根据观察组取穴原则进行选穴,于穴位旁开5cm浅刺。两组均留针30min,每天1次,每周5次,连续6周。于治疗前、治疗6周后、3个月后随访观察两组标准吞咽功能评分(SSA)、电视透视吞咽功能检查(VFSS)、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MBI)、吞咽障碍特异性生活质量评分(SWAL-QOL)情况并评定疗效。结果:治疗6周后,两组患者SSA、VFSS、MBI、SWAL-QOL评分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1,P0.05),且观察组SSA、VFSS、MBI、SWAL-QOL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P0.05)。3个月后随访,两组患者SSA、MBI、SWAL-QOL评分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均P0.01),其中两组患者MBI评分较治疗6周后明显改善(均P0.05);观察组SSA、MBI、SWAL-QOL评分较对照组改善显著(P0.01,P0.05)。观察组治疗6周后、随访3个月有效率分别为91.8%(56/61)、93.4%(57/61),优于对照组的80.0%(44/55)、85.5%(47/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循经辨证针刺可以显著改善脑卒中患者的吞咽功能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针刺治疗糖尿病麻痹性斜视:随机对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针刺治疗糖尿病麻痹性斜视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2例麻痹性斜视的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药物组、针刺组及针药组。药物组应用甲基维生素B12250μg肌肉注射常规治疗,每日1次;针刺组根据麻痹性肌肉的不同选取穴位,并随症配穴;针药组在药物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针刺组的方法。以上各组均治疗28天。结果:针刺组总有效率为87.5%,针药组总有效率为95.7%,均明显高于药物组的54.5%(P〈0.05,P〈0.01),针刺组与针药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针刺治疗糖尿病麻痹性斜视疗效确切,优于常规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7.
针刺治疗脑卒中后抑郁:随机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摘要】目的:探讨针刺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对照设计,将符合DSM-IV目前重性抑郁发作诊断标准的43例脑卒中患者简单随机分入实验组(针刺+安慰剂)组和对照组(安慰针刺+氟西汀);依次于治疗前、第1、2、4、6周末双盲法用Hamilton抑郁量表、Asberg抗抑郁药副作用量表和自编针刺不良反应清单进行疗效和安全性评价。结果:治疗第6周末,实验组和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73.9%(17/23)和80.0%(16/20),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0.222,P=0.637);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显示实验组的Asberg抗抑郁药副作用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F=5.19,P=0.01);两组针刺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3.0%(3/23)和15.0%(3/2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0.034,P=0.853)。结论:针刺疗法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疗效与氟西汀相当,没有明显药物治疗引起的副作用。 【关键词】 针刺;氟西汀;脑卒中后抑郁;随机对照研究  相似文献   

8.
9.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口腔感觉运动训练治疗帕金森病(PD)合并吞咽障碍的疗效。方法将90例PD合并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5例,对照组给予口腔感觉运动训练,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针刺治疗,观察两组吞咽障碍改善效果,对比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的吞咽功能、营养状况、脑血流动力学、日常生活能力和生活质量。结果治疗组摄食-吞咽功能治疗总有效率(95.6%)显著高于对照组(80.0%)(P0.05);治疗后,两组洼田饮水试验评分、功能性经口摄食量表(FOIS)和咽动态透视录像造影检查(VFSS)评分显著提高(P0.05),营养风险筛查2002(NRS2002)评分显著降低(P0.05),两组脑血流动力学指标中双侧大脑动脉血流平均流速(Vm)、最大峰值流速(Vs)显著提高(P0.05),血管阻力指数(RI)显著降低(P0.05),两组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分和吞咽障碍特异性生活质量量表(SWAL-QOL)评分显著提高(P0.05),以上指标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配合口腔感觉运动训练治疗PD合并吞咽障碍患者疗效确切,可明显提高患者摄食-吞咽功能,降低其营养不良风险,促进其脑血流动力学改善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提高,以达到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针刺对于抑郁性神经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将440例患者分为针刺组、百忧解组、非穴位针刺组。针刺组采用四关穴(合谷、太冲)为主的穴位,百忧解组服用药物百忧解20mg/d,非穴位针刺组患者接受针刺治疗,但取穴偏离真正的穴位。在治疗前、后进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计分,按HAMD减分率进行疗效评价,以Asberg氏抗抑郁药副反应量表(SERS)结合严重不良反应记录进行安全性评估,对数据进行意向性分析(ITT分析)。结果:针刺组的总有效率为86.4%,优于非穴位针刺组的59.1%及百忧解组的72.7%;针刺组的HAMD计分与百忧解组相当,而且2组均优于非穴位针刺组;针刺组及非穴位针刺组的SERS计分均明显低于百忧解组,未见晕针等严重针刺不良反应记录。结论:针刺对于抑郁性神经症是一种有效、安全的疗法;针刺治疗抑郁性神经症的疗效可能优于百忧解或与百忧解相当,但副作用远低于百忧解。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火针治疗脑卒中后假性延髓麻痹致吞咽障碍的临床疗效,比较火针与吞咽功能康复训练的疗效差异。方法:将76例脑卒中后假性延髓麻痹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8例(对照组脱落1例)。两组均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穴取廉泉、风池、完骨、水沟、内关、足三里,采用火针点刺、快刺,即刺即出不留针,隔日1次;对照组采用吞咽功能康复训练,每日1次。两组均2周为一疗程,治疗2个疗程,疗程间休息2d。治疗结束后,观察两组患者藤岛一郎吞咽疗效评分、吞咽障碍特异性生活质量量表(SWAL-QOL)评分的变化情况,并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治疗结束后4周进行藤岛一郎吞咽疗效评分的随访,评价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后及随访有效率分别为92.1%(35/38)、94.7%(36/38),优于对照组的75.7%(28/37)、83.8%(31/37)(P<0.05)。治疗后两组藤岛一郎吞咽疗效评分、SWAL-QOL评分均升高(P<0.05),且观察组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随访时藤岛一郎吞咽疗效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结论:火针治疗脑卒中后假性延髓麻痹吞...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29例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治疗1组(74例),治疗2组(75例),对照组(80例)。治疗1组采用针刺治疗,治疗2组采用针刺配合康复训练,对照组采用康复训练;每周治疗5次,连续治疗4周。评定3组患者中医吞咽障碍评价量表、洼田咽水试验量表以及吞咽障碍特异性生活质量量表疗效。结果针刺1组、针刺2组、对照组吞咽障碍中医评价量表总有效率分别为83.56%、74.67%、64.00%,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1组、治疗2组、对照组洼田咽水试验量表总有效率分别为83.56%、89.33%、66.67%,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组患者治疗后吞咽障碍特异性生活质量量表积分均较本组治疗前明显改善(P<0.01),治疗后治疗1组和治疗2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针刺配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疗效肯定,针刺方案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针灸治疗帕金森病的文献进行质量评价。方法:电子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知网(CNKI)、维普(VIP)、万方等数据库,并手工检索相关期刊及参考文献和有关学术会议论文汇编,纳入符合标准的随机对照试验,采用Jadad量表和Cochrane偏倚风险评估工具进行质量评价。结果:共纳入87篇合格的随机对照试验。其中仅13篇(14.943%)描述了随机序列的具体产生方法,4篇(4.598%)使用密封的信封分配,3篇(3.448%)试验提及运用盲法,13篇(14.943%)记录了退出与失访情况。结论:目前国内已报道的针灸治疗帕金森病临床随机对照试验质量普遍偏低,临床试验设计的科学性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针刺治疗青光眼视神经萎缩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89只患眼)青光眼视神经萎缩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基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针刺治疗,主穴取百会、上睛明、承泣、风池、足三里等,配合辨证取穴,间隔2d针刺1次,每周2次,两组均治疗3个月。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和治疗后6个月随访时观察两组患者最佳矫正视力(BCVA)、眼压(IOP)、视野指标[视野指数(VFI)、平均偏差(MD)、图形标准差(PSD)]和平均视网膜神经纤维层(RNFL)厚度。结果:治疗后和随访时,对照组BCVA较治疗前降低(P<0.05);观察组随访时BCVA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后各时间点,两组患者IOP、VFI、MD、PSD组内和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和随访时,观察组平均RNFL厚度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西医基础治疗的基础上,针刺治疗可延缓青光眼视神经萎缩患者视力下降及视网膜纤维层变薄。  相似文献   

15.
针刺治疗脑卒中患者吞咽障碍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针刺治疗脑卒中患者吞咽障碍的疗效.方法:将72例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36例,治疗组采用针刺治疗,对照组未采用针刺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进行吞咽功能评价,比较两组的康复疗效.结果:针刺治疗组吞咽功能明显好于未做针刺组(P<0.01).结论: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经针刺治疗能明显提高吞咽功能,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针刺中脘治疗消化性溃疡: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目的:验证针刺中脘穴治疗消化性溃疡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入选病例276例,随机分为针刺组与对照组。针刺组138例,选用中脘穴,长针深刺;对照组138例,口服泰胃美,共观察6周,通过临床症状及胃镜疗效两方面进行疗效观察。结果:针刺组对于快速改善胃脘疼痛及食少的症状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针刺组总有效率为90·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8·4%,针刺组疗效略优于对照组,但考虑中心效应,组间疗效无差异(P>0·05)。随着时间推移,两组症状均改善明显(P<0·01),但组间疗效无差异(P>0·05);两组胃镜疗效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针刺中脘穴治疗消化性溃疡疗效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估电针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负性情绪的有效性及可能作用机制。方法:将40例PCOS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两组均于月经第5天接受生活方式干预(运动和饮食指导),观察组同时接受针刺治疗,取关元、中脘、归来、伏兔、梁丘、三阴交、足三里、合谷、神门、百会为主穴,针刺得气后连接电针(连续波,2 Hz,30 min),隔日1次,每周治疗3次。两组均治疗1个月为一疗程,共治疗4个疗程。分别于治疗前后观察两组患者体质量指数(BMI)、多毛评分,评定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多囊卵巢综合征生活质量问卷(PCOSQ)评分,检测血清性激素水平,包括促卵泡生成激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雌激素(E2)、孕激素(P)、催乳素(PRL)、睾酮(T)、性激素结合球蛋白(SHBG)、游离睾酮指数(FAI),以及血清β-内啡肽水平。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观察组BMI、多毛评分降低,SDS评分、SAS评分降低,PCOSQ评分升高,血清SHBG水平升高、FAI水平下降,β-内啡肽水平升高(均P<0.05);对照组SDS评分降低(P<0.0...  相似文献   

18.
19.
目的:观察定振丸加减联合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肝肾阴虚证帕金森病(PD)的疗效,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纳入PD患者8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1例。两组患者均口服多巴丝肼片,0.125 g/次,3次/d。对照组采取醒脑开窍针刺法,1次/d,6次/周。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内服定振丸加减治疗,1剂/d。两组连续治疗8周。比较两组颤证功能障碍、肝肾阴虚证症状、帕金森病评定量表(UPDRS),帕金森非运动症状筛查问卷(NMSQuest)评分,帕金森非运动症状评价量表(NMSS)以及临床疗效比较。检测两组血清B淋巴细胞瘤-2(Bcl-2),B细胞淋巴瘤-2相关X蛋白(Bax),细胞色素-C(Cyt C)以及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Caspase)-9,Caspase-3,Caspase-6水平比较。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患者颤证功能障碍、肝肾阴虚证症状以及UPDRS-Ⅰ,UPDRS-Ⅱ和UPDRS-Ⅲ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治疗后NMSQuest和NMSS评分均明显降低(P0.01);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87.8%,显著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65.85%(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血清Bcl-2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Bax,Cytc及Caspase-9,Caspase-3,Caspase-6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定振丸加减联合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PD肝肾阴虚证有明显效果,能调节患者体内Bcl-2,Bax,Cyt C水平,抑制Caspase-9,Caspase-3,Caspase-6水平的表达,从而发挥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20.
帕金森病是常见于中老年的慢性神经系统变性疾病,其病因与发病机制十分复杂,临床上尚无特效治疗方法。本文检索并归纳近5年国内关于针刺治疗帕金森病的研究文献。发现针刺治疗帕金森病临床疗效显著,具有改善震颤症状,缓解肌强直、运动障碍症状的作用,还可减轻帕金森病并发症,延长西药作用时间,安全无副作用等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