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目的通过ISSR分子标记技术考察保康柴胡与不同品种柴胡间的亲缘关系。方法从60条引物中筛选出7条合适的引物,对不同品种的柴胡进行ISSR分析,构建聚类系统树状图。结果 7条引物共扩增出81条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79条,占97.5%,聚类分析显示同产地内遗传特性相对稳定,但种内遗传变异明显。讨论保康安家湾柴胡种质较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不同产地石斛属种质资源的ISSR遗传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 对24份不同产地石斛属样品的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进行分析.方法 采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和非加权平均距离法(UPGMA)对24份石斛属样品进行遗传多样性和聚类分析.结果 从100条ISSR引物中共筛选出6条多态性稳定、清晰的引物,24份石斛样品共扩增出847个DNA片段,平均每个引物扩增出141个DNA片段,其多态性为100%.结论 24份不同产地石斛样品被划分为6个类群,遗传多样性非常丰富.  相似文献   

3.
魏晓雨  田义新  赵智灵  孙福仁 《中草药》2014,45(21):3153-3158
目的采用RAPD和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我国10个产地的西洋参Panax quinquefolium的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方法以人参及加拿大西洋参为对照,采用CTAB法提取基因组DNA,选取13个RAPD随机引物及12个ISSR引物对样品进行PCR扩增,根据条带数目,应用NTSYS-pc2.10e软件采用UPGMA方法进行聚类分析。结果 13条RAPD引物共扩增出97条清晰条带,多态性条带81,多态性百分率为85.51%;12条ISSR引物共扩增出99条清晰条带,多态性条带64,多态性百分率为64.65%;通过聚类分析,RAPD及RAPD+ISSR综合将样品聚为4大类;ISSR将样品聚为2大类。结论 RAPD和ISSR标记构建的样品聚类树状图在分类上稍有差异,但总体趋势一致。人参与西洋参被明显区分开来;在ISSR上,吉林兴参镇与北岗镇西洋参与人参聚为一大类;在生长环境及种植条件影响下,东北部分产地西洋参与加拿大西洋参相比在遗传多样性上有所改变。  相似文献   

4.
目的采用DNA条形码技术和分子标记技术研究不同产地广藿香的遗传多样性,探讨从基因水平区分不同产地广藿香的方法。方法分别采用DNA条形码技术和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不同产地的广藿香进行分析。DNA条形码——PCR扩增ITS2和psbA-trnH条形码序列,产物纯化后测序,采用软件CLUSTALX 1.81和MEGA 6.06对序列进行对比分析。ISSR分子标记——采用60条ISSR引物进行试验,筛选出条带清晰、多态性好的ISSR引物进行PCR、电泳及聚类分析。结果 DNA条形码技术分析结果显示不同产地广藿香差异很小;ISSR分子标记技术分析结果显示肇庆和阳春的广藿香亲缘关系较近,湛江广藿香与其他两个产地亲缘关系均较远。结论 ISSR分子标记技术可作为鉴别不同产地广藿香的依据之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 寻找川芎的高效分子标记.方法 以四川崇州、都江堰、新都3个产地的川芎为材料,应用100 条简单序列重复间区多态性(ISSR)引物、64对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AFLP)引物对30个川芎个体进行多态性筛选.结果 筛选到简单序列重复间区多态性特异性引物共10 条,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特异性引物共6对;分别扩增出106和256条条带,多态条带百分率分别为22.64%和 22.27%.平均标记指数AFLP 的检测效率(1.78)明显高于ISSR(0.42).两种标记基于遗传相似值聚类分析结果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但用Mantel测试对两种方法检测的遗传一致度进行相关性分析表明,它们之间存在着显著的相关性( r=0.6975,p=0.014).结论 川芎具有较低的遗传多样性,AFLP更有效于ISSR.  相似文献   

6.
目的建立香附ISSR分子标记的方法,对10个不同种源香附的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进行分析。方法采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和非加权平均距离法(UPGMA)对不同种源香附进行遗传多样性和聚类分析。结果从51条ISSR引物中筛选出14条扩增条带清晰且重复性好的引物,共扩增出116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106个,总多态位点百分率(PPB)为91.7%; 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H)为0.309 8,Shannon's多态性信息指数(I)为0.471 3;种源间遗传相似度范围在0.396 6~0.801 6,遗传距离范围在0.298 9~0.882 3;根据ISSR聚类分析结果可将10个不同种源的香附分为2大类群。结论 ISSR可作为研究香附遗传多样性及遗传分化的有效标记。香附种质资源间具有很高的多态性,遗传多样性水平较为丰富;遗传亲缘关系与产地具有一定的相关性,但地理位置不是唯一主导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建立泽泻ISSR分子标记的方法,对23份不同产地泽泻的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进行分析。方法采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和非加权平均距离法(UPGMA)对23份泽泻样品进行遗传多样性和聚类分析。结果从100条ISSR引物中筛选出35条多态性稳定、清晰的引物,在23份泽泻样品中扩增出172个稳定的扩增点,其中122个有多态性,多态位点百分率为70.5%。Nei's基因多样性(He)为0.4196,Shannon's信息指数为0.6081。结论 23个不同产地泽泻品种间多态性较高,但没有呈现明显的地域性差异。  相似文献   

8.
DNA分子标记技术在龙胆鉴别与亲缘关系划分上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东北产药材龙胆的鉴别方法及其亲缘关系,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对东北产药材龙胆的3个不同品种进行了DNA提取和RAPD及ISSR分析。应用RAPD法从80个随机引物中找出了3种引物(S-76,S-69,S-64)来标记3种龙胆发现这3种引物能把供试的3种龙胆全部区分开。同时应用ISSR法从7个引物中筛选出4个引物能扩增出稳定遗传多态性引物,共扩增出44条DNA条片段,其中同源片段有22个,特异片段有12个,多态片段为10个。用这些引物扩增出的指纹图谱进行聚类分析,得出了相同的结论,即在3种龙胆中,条叶龙胆,龙胆亲缘关系较近,三花龙胆与二者亲缘关系较远。结果表明分子标记技术可用于龙胆的鉴别,亲缘关系划分。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ISSR分子标记技术考察北京地区野生柴胡不同种质资源之间的亲缘关系。方法:从43条引物中筛选出8条合适的引物,对北京地区不同产地采集的15份野生柴胡种质资源进行ISSR分析,构建聚类系统树状图。结果:8条引物共扩增出130条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114条,占87.7%,聚类分析显示北京地区野生柴胡遗传多样性较高,并存在明显的种内遗传变异。结论:北京地区野生柴胡呈现一定的地域性分布趋势,应加以保护,初步认为百花山山腰及山脚柴胡值得推广种植,研究为北京地区柴胡种质亲缘关系研究及栽培品种的选育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不同产地丹参药材的ISSR分析与鉴别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目的对不同产地丹参药材的亲缘关系进行分析研究,建立具有鉴别意义的DNA指纹图谱。方法采用ISSR分子标记对丹参药材的基因组DNA进行PCR扩增,利用NTSYS-pc2.1和POPGENE 1.32软件分析不同产地药材间的亲缘关系,构建树系图。结果从66条ISSR引物中筛选出两条具有鉴别意义的多态性引物,在11个不同产地的丹参药材中共得到32位点,1条是单态的,31条是多态的,多态性位点达96.88%,遗传距离在0.1699~1.0678,平均为0.4712。结论不同产地的丹参药材间遗传分化明显,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但是遗传分化与地理关系没有表现出相关性。ISSR标记可以作为不同产地丹参药材鉴别的有效分子标记。  相似文献   

11.
张旻桓  金晓玲  成仿云  卢惊鸿  吴莎 《中草药》2016,47(7):1193-1198
目的深入了解和掌握湖南产牡丹Paeonia suffruticosa的亲缘关系及遗传多样性。方法利用ISSR分子标记生物技术从100条ISSR引物中筛选出条带清晰、多态性好的引物7条,对源自湖南省内牡丹种质资源及部分实生后代共47份样品DNA进行扩增实验。结果共扩增获得77条带型完整清晰的谱带,其中多态性带为67条,多态位点比率为87.01%,表明湖南产牡丹种质资源多态性较高,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经计算机软件计算结果分析,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为1.395 4,平均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为0.248 0,平均Shannon’s信息指数为0.385 9;各品种间的Jaccard相似系数介于0.532 5~0.961 0,平均为0.751 5。UPGMA作图法将47份材料划分为2个类群3个亚类,很好地将不同来源的品种区分开来。结论从分子水平上揭示了湖南产牡丹品种间亲缘关系及较高的遗传多样性,为耐湿热牡丹的新品种选育工作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人参种源遗传关系的ISSR分析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目的阐明不同种源人参的遗传关系。方法用ISSR分子标记研究来自人参主要分布区17个种源样本。结果从100个ISSR引物中筛选出10个条带清晰、多态性高的引物,共扩增出95条带,其中80条带为多态性位点,多态性条带比率(PPB)为84.21%,通过聚类分析,可将17个人参种源聚为4类。结论分子标记研究结果与人参的形态性状存在显著的相关性,较好地揭示了人参种源间的遗传关系,可为人参资源保育和良种选育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陈大霞  张雪  李隆云 《中国中药杂志》2012,37(13):1912-1916
目的:研究灰毡毛忍冬主栽品种的遗传多样性及其亲缘关系.方法:以灰毡毛忍冬的5个主栽品种为试材,采用ISSR和SRAP分子标记技术,利用Treeconw软件分析处理数据,UPGMA法聚类,构建亲缘关系系统图.结果:20条ISSR引物共得到186条扩增条带,其中有103条呈现多态性,占54.63%,遗传距离0.058 4~0.230 8,平均值为0.1902.58个SRAP引物组合共得到591条扩增条带,其中有347条呈现多态性,占55.46%,遗传距离在0.1071~0.261 1,平均值为0.212 2.2种标记均表明灰毡毛忍冬主栽品种的遗传多样性仅居中等水平.2种标记系统得到了相似但并不完全相同的聚类图.结论:灰毡毛忍冬主栽品种有中等水平的遗传多样性,ISSR与SRAP标记均适用于其遗传多样性的分析.  相似文献   

14.
不同种源益母草遗传关系的ISSR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阐明不同种源益母草的遗传关系.方法:用ISSR分子标记研究来自益母草主要分布区19个种源样本.结果:从100个ISSR引物中筛选出20个条带清晰、多态性高的引物,共扩增出164条带,其中117条带为多态性位点,多态性条带比率(PP8)为71.34%,通过聚类分析,可将19个益母草种源聚为3类.结论:分子标记研究结果与益母草的地理位置、形态性状存在显著的相关性,较好地揭示了益母草种源间的遗传关系,可为益母草资源划分和良种选育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卜静  王冬梅  李登武 《中草药》2012,43(9):1824-1828
目的 研究中国不同居群野生玉竹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方法 选取我国11个不同居群的野生玉竹样品和1个居群的栽培样品进行ISSR分析,Popgene 32及Ntsyspc-2.1软件分析处理数据.结果 通过筛选得到10条ISSR引物,扩增得到115条带,其中108条为多态性条带,多态性条带百分率为93.38%; Nei's基因多样性(H)为0.432 1±0.084 1,Shannon 信息指数(Ⅰ)为0.619 7±0.100 5,遗传距离(GD)变异为0.128 9~0.496 5;利用UPGMA法构建分子树状图,可将12个居群聚合为两大类.结论 不同产地野生玉竹种间存在较高的多态性,遗传多样性较为丰富;野生玉竹的遗传多样性高于栽培居群的遗传多样性,可能与栽培方式和环境因素有关;药用植物玉竹对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强,地理来源相同的野生居群和栽培居群先行聚合,与其种质间的亲缘关系较近有关;聚类结果可以部分反映地理分布的特点,为种质资源的鉴定打下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16.
采用ISSR和SRAP技术评价浙南忍冬属药材遗传多样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浙南忍冬属LoniceraL.药材遗传多样性.方法 采用ISSR和SRAP分子标记技术检测5种忍冬属药材遗传多样性,NTSYS软件处理数据,UPGMA构建聚类图;Mantel检测法对2种标记进行相关性检验;用引物分辨力(RP)、多态性条带比率(PPB)等参数对标记效率进行评价.结果 16条ISSR引物和22对SRAP引物分别扩增出232、215条带;UPGMA可将5种忍冬属药材聚为2大类,一类为金银花基原植物,另一类则为山银花基原植物,两种标记技术相关系数(r)为0.970 3.结论 ISSR和SRAP均可有效地分析忍冬属药材资源的遗传多样性,且ISSR标记技术优于SRAP.  相似文献   

17.
川产贝母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的ISSR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黎开强  吴卫  郑有良  代勇  向丽  廖凯 《中国中药杂志》2009,34(17):2149-2154
目的:为阐明川产贝母资源间亲缘关系提供更多证据.方法:利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川产10个种1变种共19份材料进行分析,采用NTSYS软件计算材料间相似系数,并用UPGMA法构建了系统树.结果:从35个ISSR引物中共筛选出11个多态性明显、反应稳定的引物,在19份供试材料DNA中共扩增出179条谱带,其中多态性条带163条,占86.8%.材料间ISSR标记遗传相似性系数(GS)在0.569~0.855.聚类分析结果显示,所有供试材料均可区分开,并聚为4组.第1组包括川贝母、甘肃贝母、长腺贝母和短丝贝母,第Ⅱ组由暗紫贝母和浓蜜贝母组成,槽鳞贝母、浙贝母、瓦布贝母和梭砂贝母聚为第Ⅲ组,湖北贝母单独为第Ⅳ组.试验结果还表明,来源于同一地区的多数川产贝母材料可分别聚在一起.结论:ISSR标记适用于川产贝母资源的遗传多样性研究,但药典收载的川贝母药材的4种基原植物种间及其与其他川产贝母属各物种间尚不能仅通过采用ISSR标记技术进行分子鉴定.此外,ISSR聚类结果同川产贝母资源的地理分布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