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干旱胁迫下苍术幼苗生理特性变化研究   总被引:5,自引:4,他引:5  
目的:探讨干旱胁迫下苍术幼苗的生理适应性变化。方法:采用聚乙二醇(PEG-6000)模拟干旱胁迫处理苍术Atractylodes lancea幼苗,检测幼苗体内丙二醛(MDA)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和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活性的动态变化。结果:15%和25%PEG胁迫下,苍术幼苗体内MDA含量随胁迫时间的延长显著增加,且高浓度胁迫下增加幅度较大;可溶性蛋白含量分别于胁迫后3 d和1 d显著提高;SOD,POD,CAT,APX活性表现出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且高浓度变化幅度较大,POD,APX均于胁迫后3 d达到峰值,SOD,CAT活性高峰期根据浓度大小而不一致。结论:干旱胁迫下苍术幼苗可通过提高可溶性蛋白含量来降低水势以适应干旱胁迫;增强抗氧化酶活性,使之相互协调以提高抗氧化能力从而减轻干旱胁迫伤害。  相似文献   

2.
《中药材》2016,(1)
目的:对PEG-6000处理广丰药薯试管苗的生理特性进行研究,为广丰药薯的大田移栽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采用分光光度计的方法,测定PEG-6000处理下广丰药薯试管苗的总叶绿素、可溶总糖、可溶性蛋白和脯氨酸含量以及SOD、CAT和POD的活性。结果:在PEG-6000模拟干旱胁迫中,随干旱胁迫的加重和胁迫时间的延长,广丰药薯试管苗的总叶绿素含量持续下降,可溶性总糖、脯氨酸和MDA含量显著增加,可溶性蛋白含量以及CAT、POD和SOD活性则呈先升后降的趋势。结论:本研究揭示了广丰药薯试管苗在PEG-6000模拟干旱胁迫下生理指标的变化,表明广丰药薯具有一定的耐旱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不同处理条件下蒙古黄芪幼苗的生理特性变化,探讨干旱胁迫下外源硅对蒙古黄芪幼苗影响的生理机制。方法采用沙培试验,设置3个聚乙二醇模拟浓度和3个硅浓度,测定不同条件下蒙古黄芪幼苗叶绿素、丙二醛、渗透调节物质、抗氧化酶指标,研究干旱胁迫下外源硅对蒙古黄芪幼苗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结果随干旱胁迫增加,叶绿素总量和叶绿素a呈先增加后降低趋势,叶绿素b呈降低趋势;加入外源硅使叶绿素含量呈显著增加趋势。随干旱胁迫增加,丙二醛含量呈增加趋势,重度、中度胁迫分别较对照增加53.7%、40.6%;加入外源硅可减少丙二醛含量。随干旱胁迫增加,游离脯氨酸(Pro)呈增加趋势,中度胁迫为对照的1.7倍,重度胁迫分别为对照、中度胁迫的3.5、2.1倍;加入外源硅可使重度胁迫下Pro含量显著升高。随干旱胁迫增加,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整体呈增加趋势;加入外源硅使SOD活性降低但不显著,POD在中度胁迫下显著降低,CAT在重度胁迫下显著降低。且以硅浓度为6 mmol/L时作用最明显。结论在干旱胁迫下,外源硅可使Pro处于更高水平,降低丙二醛含量,提高抗氧化酶活性,促进叶绿素合成,有利于蒙古黄芪幼苗生长。  相似文献   

4.
张坚  张博  周文贵  尹飞  马琳  李兴林 《天津中医药》2015,32(11):684-688
[目的]探讨干旱胁迫对桔梗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并初步分析干旱胁迫下桔梗生长发育的生理机制和对总皂苷成分的诱导影响。[方法]分别采用5%、10%、15%、20%、25%聚乙二醇6000(PEG6000)处理桔梗种子及幼苗,测量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过程中的生长性状指标和生理指标,以及次生产物桔梗总皂苷成分含量。[结果]随着PEG胁迫浓度的增加,桔梗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受到抑制。种子发芽率、相对发芽率显著降低;幼苗各生理指标中脯氨酸,丙二醛和总皂苷含量呈上升趋势,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均不同程度地表现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结论]桔梗能够耐受一定程度的干旱胁迫,适度的干旱胁迫有助于桔梗幼苗总皂苷的积累。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成药期党参在干旱胁迫下的生理特性变化,揭示党参响应干旱胁迫的生理机制。方法采用盆栽控水试验,设置正常供水、轻度胁迫、中度胁迫和重度胁迫4个水分处理,通过测定党参叶片相对含水量、细胞膜透性、渗透调节物质含量、抗氧化酶活性等指标,研究干旱胁迫对党参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随干旱胁迫程度增加,党参叶绿素a、叶绿素总含量和叶片相对含水量呈逐渐降低趋势,叶绿素b无明显变化;电导率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丙二醛含量呈先增加后降低再增加的趋势,超氧阴离子产生速率无明显变化;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呈逐渐增加趋势,超氧化物歧化酶无明显变化;脯氨酸含量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可溶性糖呈降低趋势,可溶性蛋白无明显变化。结论干旱胁迫下,党参通过增加脯氨酸含量调控细胞渗透势,同时提高抗氧化酶POD和CAT活性,减轻膜脂过氧化产物对细胞的伤害。  相似文献   

6.
安钰  刘华  李明  李生兵  张清云 《中国现代中药》2019,21(10):1397-1401
目的:探讨外源钙对干旱胁迫下甘草生理特性的影响。方法:采用称重控水法模拟干旱胁迫,研究施用外源钙对干旱胁迫下甘草叶片叶绿素含量、光合特性、抗氧化酶活性和丙二醛含量的影响。结果:随着干旱胁迫程度的加重,甘草叶片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胞间CO_2浓度均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叶绿素含量、蒸腾速率呈下降趋势;施用外源钙后,甘草叶片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胞间CO_2浓度、蒸腾速率在各干旱胁迫下均有不同程度提高。随着干旱胁迫程度的增加,甘草叶片丙二醛(MDA)含量、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持续升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呈先增加后下降的趋势;施用外源钙后,降低了MDA含量,提高了SOD、POD、CAT的活性。结论:施用外源钙可以有效缓解干旱胁迫对甘草造成的伤害,从而增强甘草对干旱的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7.
《中药材》2018,(11)
目的:研究双重胁迫对乌拉尔甘草种子萌发和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方法:通过水培发芽实验,同时添加不同浓度NaCl+Na_2CO_3(25+25、75+35、150+50 mmol/L)和PEG-6000(4%、8%、12%)水溶液模拟盐碱和干旱双重胁迫环境,研究双重胁迫下对乌拉尔甘草种子萌发和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随着双重胁迫浓度的增加,乌拉尔甘草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呈下降趋势;幼苗的根长、茎长、根茎比、鲜重均逐渐减小;幼苗的SOD和POD抗氧化活性减弱,MDA、可溶性糖以及可溶性蛋白含量显著增加,且在低浓度双重胁迫时有显著促进作用,其效果最佳组合为25+25 mmol/L的NaCl+Na_2CO_3和4%的PEG-6000。结论:在双重胁迫下,乌拉尔甘草种子以及幼苗可通过自身生理调节以增强抗逆性,表现出了乌拉尔甘草的抗盐碱和抗旱性,且适度的双重胁迫可提高乌拉尔甘草的抗逆性。  相似文献   

8.
以三七幼苗(30 d苗龄)为试验材料,研究了聚乙二醇(PEG 6000)模拟干旱胁迫对其各部位抗氧化酶、渗透物质和根系活力等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根和叶中POD,APX活力随处理浓度(PEG 6000 0,2.5%,5.0%,7.5%)和时间(1,2,3 d)的增加而不断上升,SOD则表现为在同一处理时间下随处理浓度的增加而先升后降,同一处理浓度下则随处理时间的延长而上升,CAT活性表现为在同一处理时间下随处理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同一处理浓度下则随处理时间的延长而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茎中SOD,APX活性变化不明显,CAT活性随处理时间和浓度的增加而升高;根和叶中MDA、可溶性蛋白和脯氨酸含量及根系活力随处理浓度的升高和处理时间的延长而显著升高;处理1 d 后,根尖H2O2和NO荧光信号随处理浓度的升高而增强。综上所述,三七幼苗能够通过调节抗氧化酶系统、渗透胁迫物质及抗逆胁迫信号物质应对干旱胁迫,当PEG 6000超过5.0%(即溶液水势为-0.50 MPa)时可对三七幼苗产伤害,应及时补水抗旱。  相似文献   

9.
目的建立一测多评法同时测定肉桂药材中肉桂酸、香豆素、桂皮醛和邻甲氧基肉桂醛4种成分的含量,探究其在肉桂药材质量评价中的可行性。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以肉桂酸为内参,建立香豆素、桂皮醛和邻甲氧基肉桂醛与肉桂酸之间的相对校正因子,同时采用外标法和一测多评法测定其他3种成分的含量并进行比较,验证一测多评法在肉桂药材评价的准确性和可行性。结果该方法在不同实验条件下耐用性良好(RSD<3.0%);香豆素、桂皮醛和邻甲氧基肉桂醛3种化学成分相对于肉桂酸的相对校正因子分别为2.52、2.16、2.32;一测多评法和外标法分析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所建立的一测多评法准确度高、适用性强,可用于肉桂药材及其相关复方产品的质量评价。  相似文献   

10.
2株内生真菌对菊花抗旱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以PEG6000模拟干旱条件,研究接种内生真菌(葡萄孢属C1菌Botrytis sp.、球毛壳菌G4菌Chaetomium globosum对药用菊花Ch.morifolium抗旱性的影响.方法:分别用0%,10%,20%,30%,40%PEG6000胁迫菊花组培苗4 d,测定各处理组菊花生物量,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及叶片丙二醛(MDA)、可溶性蛋白含量.结果:模拟干旱胁迫后,接种内生真菌的菊花长势好于对照(未接菌),PEG6000胁迫4 d后,随着胁迫浓度的增加,菊花总生物量不断减少,接菌组生物量显著高于对照,C4组高于C1组;各处理组MDA含量随着胁迫浓度的增加而不断增加;各处理组POD活性、可溶性蛋白含量随着胁迫浓度的增加均呈现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对照SOD活性随着胁迫浓度的增加而逐渐增加,接菌组SOD活性基本保持不变;对照PAL活性随着胁迫浓度的增加而逐渐增加.不同浓度PEG胁迫后,接菌组MDA含量始终低于对照,SOD活性、POD活性、可溶性蛋白含量、PAL活性均始终高于对照.结论:接种内生真菌提高菊花的抗旱能力.  相似文献   

11.
《中药材》2016,(2)
目的:检测天仙子幼苗在高盐、干旱和二者的双重胁迫条件下的生长发育及生理响应。方法:采用不同浓度NaCl和PEG模拟胁迫条件,测定天仙子幼苗的苗高、根长和鲜重的生长特性,以及脯氨酸、MDA及POD、SOD的生理响应变化。结果:高盐和干旱胁迫下苗高和根长显著下降,鲜重无显著变化。双重胁迫下鲜重显著降低,根长则表现为先降低后上升的趋势。干旱条件下,脯氨酸、MDA含量及保护性酶活性均显著升高。盐胁迫下,脯氨酸含量和POD活性显著升高,而MDA含量和SOD活性则显著降低。双重胁迫下,脯氨酸含量在NaCl 25 mmol/L+PEG 20 g/L浓度下积累至最高,MDA含量在NaCl 40 mmol/L+PEG 40 g/L浓度下降至最低,SOD活性升至最高,POD活性无显著变化。结论:试验结果为野生藏药天仙子的人工栽培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对猴耳环种子萌发进行人工水分胁迫处理,探讨其对种子萌发过程中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方法分别采用5%、10%、15%、20%聚乙二醇6000(PEG)处理猴耳环种子,测定种子的发芽率、平均发芽速度、发芽指数及萌发过程中细胞膜透性、脯氨酸量、可溶性蛋白量、丙二醛(MDA)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的动态变化。结果随着PEG胁迫强度的增加,种子萌发受到明显抑制,发芽率、发芽指数显著降低,提高了平均发芽速度;萌发期间各生理指标均高于对照,细胞膜透性、脯氨酸、MDA量呈上升趋势,可溶性蛋白量呈下降趋势,SOD、POD活性均不同程度地表现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结论猴耳环在轻度水分胁迫时,具有一定的耐旱性。  相似文献   

13.
郑诗强  张坚  李兴林  李先宽  马琳  谭世强 《中药材》2016,(10):2185-2189
目的:探索盐胁迫对知母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并初步分析盐胁迫下知母生长发育的生理机制。方法:分别采用0.25%、0.50%、0.75%、1.00%、1.25%、1.50%的Na Cl处理知母种子及幼苗,测量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过程中的生长性状指标和生理指标。结果:随着Na Cl浓度的增加,知母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受到抑制。种子发芽率、相对发芽率显著降低;幼苗各生理指标中脯氨酸、可溶性糖、MDA呈上升趋势,可溶性蛋白呈下降趋势,SOD、POD、CAT活性均不同程度地表现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结论:知母能够耐受中等强度的盐胁迫(Na Cl浓度不高于0.50%)。实验结果为中等盐渍化土壤种植知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中药材》2016,(10)
目的:探索盐胁迫对知母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并初步分析盐胁迫下知母生长发育的生理机制。方法:分别采用0.25%、0.50%、0.75%、1.00%、1.25%、1.50%的Na Cl处理知母种子及幼苗,测量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过程中的生长性状指标和生理指标。结果:随着Na Cl浓度的增加,知母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受到抑制。种子发芽率、相对发芽率显著降低;幼苗各生理指标中脯氨酸、可溶性糖、MDA呈上升趋势,可溶性蛋白呈下降趋势,SOD、POD、CAT活性均不同程度地表现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结论:知母能够耐受中等强度的盐胁迫(Na Cl浓度不高于0.50%)。实验结果为中等盐渍化土壤种植知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目的建立一种基于肉桂Cinnamomum cassia质量标志物(quality marker,Q-Marker)预测的质量控制方法,并运用化学计量学综合分析不同产地肉桂质量差异。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通过同时测定肉桂中肉桂醛、香豆素、肉桂醇、肉桂酸及邻甲氧基肉桂醛5种Q-Marker含量,建立肉桂药材的指纹图谱,采用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等化学计量学手段对27批肉桂药材质量进行评价。结果建立了一测多评法,肉桂醇、肉桂酸及邻甲氧基肉桂醛与内参物肉桂醛的相对校正因子分别为0.135 7、0.211 5、1.592 7;建立了不同产地27批肉桂的HPLC指纹图谱及共有模式,并进行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和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结果显示,27批不同产地肉桂可聚为5类,肉桂醛、香豆素是体现3个主产地间样品差异的主要标志性成分,并提示越南产的肉桂成分含量与中国广东、广西产的肉桂存在差异。结论建立的一测多评法能准确、简便地测定肉桂中Q-Marker的含量,不同产地的肉桂药材质量存在一定的差异性。为肉桂质量控制提供了更为科学、全面的依据和基础。  相似文献   

16.
该文研究了镉胁迫对黄芪幼苗的生理学影响及在基质中凹凸棒粘土对镉胁迫的缓解作用。研究发现,随镉施加浓度的升高,黄芪幼苗叶片Y(Ⅱ)(PSⅡ实际光化学效率)、q P(光化学淬灭系数)、ETR(PSⅡ电子传递速率)、叶绿素含量下降,而叶中镉含量、叶片非光化学荧光猝灭系数(q N,NPQ)、根中镉与丙二醛含量、根质膜透性及根尖膜损伤程度上升;同时根APX(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SOD(超氧化物歧化酶)、POD(过氧化物酶)和CAT(过氧化氢酶)活性以及可溶性蛋白与可溶性糖含量呈现出先升高后降低趋势。在非镉胁迫条件下,基质中凹凸棒粘土的存在未对叶片的上述参数和根中镉含量、根质膜透性、根抗氧化酶(APX,POD,CAT)活性、根可溶性蛋白含量产生显著性影响;但显著提高了根SOD活性和可溶性糖含量并降低了根丙二醛含量和根尖膜损伤程度。在镉胁迫下,基质中凹凸棒粘土的存在能显著缓解镉胁迫导致的叶片Y(Ⅱ)、q P、ETR、叶绿素含量和根CAT活性、可溶性蛋白含量、可溶性糖含量的降低以及叶片镉含量、q N、NPQ与根中镉含量、丙二醛含量、质膜透性、根尖膜损伤程度、SOD、POD、APX活性的升高;进一步观察显示,基质中凹凸棒粘土对黄芪幼根镉胁迫的缓解作用会随镉胁迫时间的延长而增加。上述结果表明,凹凸棒粘土对黄芪幼苗镉胁迫具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相似文献   

17.
分析Ca(NO_3)_2对低温胁迫下酸橙幼苗抗逆生理指标的影响,探讨Ca(NO_3)_2对酸橙幼苗低温胁迫调控的可行性。该实验以盆栽酸橙幼苗为材料,叶面喷施5、10、15、20、25mmol·L~(-1)的Ca(NO_3)_2溶液,置于4℃/0℃(昼/夜),光照为600μmol·m~(-2)·s~(-1)的人工气候箱内,以常温25℃喷施蒸馏水和低温胁迫下喷施蒸馏水为对照,处理3d后,测定酸橙幼苗POD、SOD和CAT酶活性、可溶性蛋白含量、脯氨酸含量、MDA含量、相对电导率和叶绿素含量。结果表明,低温胁迫下叶面喷施Ca(NO_3)_2溶液可提高酸橙幼苗叶片POD、SOD和CAT酶活性,显著提高可溶性蛋白和脯氨酸等渗透调节物质的含量,降低细胞MDA含量和相对电导率,减缓叶绿素下降的趋势,提高了叶片光合效率。叶面喷施一定浓度Ca(NO_3)_2溶液可减轻低温胁迫对酸橙幼苗叶片的伤害。  相似文献   

18.
钾肥和水分对菘蓝幼苗生长和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该文以菘蓝幼苗为试验材料,设置不同硫酸钾用量(K0 0 g·kg-1,K1 0.33 g·kg-1,K2 0.67 g·kg-1)和水分条件(适宜水分和干旱),研究菘蓝生长指标、抗氧化酶活性及渗透调节物质含量变化,明确钾肥和水分对菘蓝幼苗生长发育和生理特性的影响,为缓解菘蓝干旱胁迫提供依据。研究发现:①干旱胁迫下菘蓝生长受抑制,生物量下降;钾肥显著缓解干旱胁迫对菘蓝幼苗的伤害。②与无钾处理相比,干旱胁迫下,K1,K2处理地上部生物量增加89.13%,60.87%,K1处理地下部生物量升高,但K2处理地下部生物量下降。③干旱胁迫下,K1,K2处理较K0处理SOD,CAT,POD活性显著增大;可溶性糖含量分别升高16.67%,5.00%,脯氨酸含量分别升高42.41%,65.62%,但可溶性蛋白含量显著下降。综上可得,干旱抑制菘蓝生长,适量钾肥可以通过影响菘蓝植株抗氧化酶活性和渗透调节物质含量等方式达到缓解干旱胁迫目的。  相似文献   

19.
目的:采用近红外光谱法(NIR,near infrared spectroscopy)结合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建立肉桂饮片的快速评价方法。方法:收集不同产地的肉桂86批,采用HPLC法测定不同批次肉桂饮片中香豆素、肉桂醇、肉桂酸、肉桂醛的含量,同时采集不同批次肉桂的NIR光谱。以NIR光谱为自变量,以香豆素、肉桂醇、肉桂酸、肉桂醛的含量为因变量,采用偏最小二乘法(PLS,partial least squares)建立肉桂中4种成分的定量分析模型,并以校正集进行验证。结果:肉桂饮片中香豆素、肉桂醇、肉桂酸、肉桂醛近红外定量分析模型的相关系数(r)依次为0.952 8,0.977 7,0.961 9,0.992 2,校正集预测误差均方根(RMSEC)依次为0.012 2,0.006 1,0.004 3,0.82 g·g^-1,均方根误差(RMSECV)依次为0.015 8,0.011 2,0.002 0,1.481 1 g·g^-1,测试集预测误差均方根(RMSEP)依次为0.017 8,0.010 3,0.005 6,1.63 g·g^-1。结论:该实验所建立的肉桂饮片中香豆素、肉桂醇、肉桂酸、肉桂醛4种有效成分的近红外定量分析模型具有较好的准确性,可用于这4种成分的快速同步测定,为实现肉桂饮片质量的快速评价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不同盐碱胁迫对红芪种子萌发和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勇  韩多红  晋玲  汪生庆 《中国中药杂志》2012,37(20):3036-3040
目的:通过对不同盐碱胁迫下红芪种子萌发及幼苗生理特性的研究,寻找提高红芪种子及幼苗在不同盐碱胁迫下抗性能力的途径。方法:测定不同盐碱胁迫下红芪种子的发芽势(Gv)、发芽率(Gr)、发芽指数(Gi)和相对盐害率,并对红芪幼苗的叶绿素含量、可溶性蛋白质含量、质膜透性、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的活性进行了测定。结果:3种盐碱胁迫处理均引起红芪种子发芽率下降,发芽势、发芽指数降低,同时相对盐害率升高,而且随着盐碱胁迫浓度的增加,抑制作用增强。但对种子的胁迫影响大小为Na2CO3﹥Na2SO4﹥NaCl。随着3种盐碱处理浓度的增大,红芪幼苗中叶绿素含量逐渐较少,可溶性蛋白质的含量也逐渐降低,二者都与盐碱处理浓度呈负相关性,但质膜透性逐渐增大与盐碱处理浓度呈正相关性,SOD,POD活性均不同程度的表现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均在Na2SO4和Na2CO3浓度为25 mmol·L-1时出现最大值,而NaCl在浓度为50 mmol·L-1时出现最大值。结论:3种盐碱对红芪种子萌发和幼苗生理指标的抑制效应为Na2CO3﹥Na2SO4﹥NaC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