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8 毫秒
1.
目的 探讨综合医院发热门诊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的应急管理方法及效果。方法 加强发热门诊的管理,包括优化发热预检分诊工作流程、合理布局发热门诊、修订发热门诊工作职责与流程指引、合理调配人力资源、加强相关人员培训、严格落实院感防控措施、提供后勤保障、加强健康宣教与管理。结果 接诊患者13 761例次,采集咽拭子591例次,静脉输液11 973例次,氧气吸入998例次。结论 加强综合医院发热门诊管理,能有效提高护理人员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应对能力,保障护理安全。  相似文献   

2.
目的形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下发热门诊护理规范专家共识,规范发热门诊护理。方法在查阅国内外文献、依据相关政策的基础上,综合发热门诊一线护理管理者及相关专家的意见建议,撰写共识初稿,并通过会议讨论及函询征求专家意见,对共识稿进行修改,形成终版共识稿。结果专家就护理范围内的发热门诊分区与通道设置、发热门诊设备配置与管理、发热门诊护理岗位管理与人员培训、护理人员防护与健康管理、就诊各环节患者护理、消毒及医疗废物处置六部分形成一致意见。结论该共识具有一定的实用性和科学性,可为发热门诊的护理规范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对医院护理管理工作提出严峻挑战。充分发挥护理部职能作用,进行科学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是应对挑战的重要保障。介绍了对护理人员进行全面培训、科学安排、激励支持等管理经验,提出最大限度地开发利用人力资源,对疫情防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中方舱医院护理管理经验,以期为突发传染性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管理提供参考。方法某综合性三甲医院以整建制接管1所方舱医院,对方舱医院进行结构布局及防护管理、护理人员管理、患者管理、消毒管理、方舱医院文化建设、智慧方舱医院构建的运维管理。结果方舱医院累计收治患者875例,治愈出院691例,转院184例,未发生患者跌倒、意外伤害等不良事件;医护人员均未发生感染。结论加强运行制度化、护理规范化、关怀人性化等管理,能确保方舱医院患者收治、救治工作有序进行,有效遏制疫情扩散蔓延。  相似文献   

5.
目的避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手术患者及医务人员感染。方法从疫情防控三级组织、择期手术和急诊手术患者的管理、手术室布局管理、手术相关人员管理、医院感染控制管理方面总结疫情期间的规范化管理方法。结果共实施手术448台,其中急诊手术282台,疑似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手术5台。参与手术的医护人员及辅助工人1 200余人次,均未发生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职业暴露及医院感染。结论手术室规范化管理制度和流程指引有利于参与手术的各类人员在紧急情况下有序应对和及时抢救,同时可避免职业暴露及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范慧  李筱  范湘鸿 《护理学杂志》2020,35(24):84-86
目的 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护理人员创伤后应激障碍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和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策略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对内科系统护理人员243人采用创伤后应激障碍问卷进行调查,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 护理人员创伤后应激障碍得分为17~60(28.37±9.26)分;不同子女个数、工作岗位、应对方式是护理人员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影响因素(P<0.05,P<0.01)。结论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护理人员存在一定程度的创伤后应激障碍,护理管理者应加强护理人员心理疏导,尤其关注高危科室、有子女护理人员的心理状态,帮助其建立积极的应对方式,以缓解护士应激心理。  相似文献   

7.
总结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发热门诊咽拭子的风险防控措施。重点是优化咽拭子采样区的布局和流程,实施不同人群的分类分时段采样,强化采样人员的岗前培训和考核,关注采样人员心理健康,制定采样期间标准操作流程和采样后实施全面的人、环境和物品集束化处理。发热门诊共采集咽试子样本12 933例次,采样区护理人员未发生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相似文献   

8.
目的优化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下手术流程,规范手术室感染控制管理方案。 方法规划手术方案,拟定管理流程,科学防控,精准施策。 结果按制定的手术室感染控制管理方案,在疫情期间开展的手术,做到手术室安全、病人安全、医护人员安全,无院内交叉感染发生。 结论制定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下手术室感染控制与管理流程方案,保障了手术患者和医护人员的安全,避免发生院内交叉感染。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 探讨基层医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同质化管理效果。方法 成立环境改造、培训管理、物资保障3个小组,对5所收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定点医院实行同质化管理,包括病房改建、流程完善和人员培训与管理。结果 截至2020年3月29日,我市共收治新冠肺炎确诊患者198例,疑似患者295例;实行同质化管理后,5所定点医院医务人员共506人参与一线防疫工作,未发生医务人员感染。结论 同质化管理有利于基层医院积极开展防控工作,保障防控质量,有效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  相似文献   

11.
由冠状病毒(2019 novel coronavirus,2019-nCoV)引发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疫情仍在持续,由此造成的医护人员感染并不少见。如何才能做到既满足临床骨科疾病的诊疗需求,又防止疫情的大肆蔓延是骨科医生面临的巨大挑战。依据骨科患者的暴露史和病情进行分级防控极为重要,为减少医护人员和患者的暴露,保证医疗安全和降低防疫物资的消耗,将骨科患者分为三级(1、2、3级)六类(1A、1B、2A、2B、3A、3B)进行处理,为各级医院骨科开展临床诊治提供有效参考。  相似文献   

12.
BackgroundTo introduce and determine the value of optimized strategies for the management of urological tube-related emergencies with increased incidence, complexity and operational risk during the global spread of coronavirus disease 2019 (COVID-19).MethodsAll emergent urological patients at Tongji Hospital, Wuhan, during the period of January 23 (the beginning of lockdown in Wuhan) to March 23, 2020, and the corresponding period in 2019 were recruited to form this study’s COVID-19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respectively. Tongji Hospital has the most concentrated and strongest Chinese medical teams to treat the largest number of severe COVID-19 patients. 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were routinely treated, while patients in the COVID-19 group were managed following the optimized principles and strategies. The case incidence for each type of tube-related emergency was recorded. Baseline characteristics and management outcomes (surgery time, secondary complex operation rate, readmission rate, COVID-19 infection rate) were analyzed and compared across the control and COVID-19 periods.ResultsThe total emergent urological patients during the COVID-19 period was 42, whereas during the control period, it was 124. The incidence of tube-related emergencies increased from 53% to 88% (P<0.001) during the COVID-19 period. In particular, the incidence of nephrostomy tube-related (31% vs. 15%, P=0.027) and single-J stent-related problems (19% vs. 6%, P=0.009)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The mean surgery times across the two periods were comparable. The number of secondary complex operations increased from 12 (18%) to 14 (38%) (P=0.028) during the COVID 19-period. The number of 2-week postoperative readmission decreased from 10 (15%) to 1 (3%) (P=0.049). No participants contracted during the COVID-19 period.ConclusionsUrological tube-related emergencies have been found to have a higher incidence and require more complicated and dangerous operations during the COVID-19 pandemic. However, the optimized management strategies introduced in this study are efficient, and safe for both urologists and patients.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分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方法纳入成都市公共卫生临床医疗中心2020年1月16日至11月30日收治的379例COVID-19确诊病例,按照年龄分为老年组(42例,年龄≥60岁)和非老年组(337例,年龄<60岁),比较两组患者的流行病学、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查、治疗及预后。结果379例患者年龄2个月至87岁,平均41.2岁,其中男286例(75.5%),女93例。老年组平均年龄为69.5岁,女性更多见(占61.9%),大多为武汉输入和本土续发(占73.8%),以普通型和危重型为主(88.1%)。非老年组的平均年龄为37.8岁,男性更多见(80.1%),主要来自境外输入(75.7%),以轻型和普通型为主(95.0%)。179例患者(47.2%)合并一种或多种基础疾病,老年组以高血压病(15例,35.7%)及糖尿病(11例,26.2%)多见,而非老年组则以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132例,39.2%)多见。最常见的临床表现是发热(138例,36.4%)和咳嗽(129例,34.0%),但老年组的发热、咳嗽、呼吸困难及乏力等症状较非老年组更多见(P<0.05)。与非老年组相比,老年组的总淋巴细胞计数、CD4+及CD8+T淋巴细胞计数更低,而心肌损伤标志物及炎症指标更高(P<0.05)。139例患者(36.7%)的心脏彩色超声心动图异常,主要为左室舒张功能降低(22.7%)及心脏瓣膜反流(14.0%),且老年组患者的心脏彩色超声心动图异常率明显高于非老年组(85.7%vs.30.6%,P<0.05)。经治疗后,除老年组死亡3例外,其余均已治愈出院;但老年组的住院时间较非老年组更长(22.1 d vs.18.8 d,P=0.033)。结论成都老年COVID19患者主要来自武汉输入和本地续发,以普通型和危重型为主,常合并高血压或糖尿病等基础疾病;成都非老年COVID-19患者主要来自境外输入,以轻型和普通型为主,常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经治疗后,患者大多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5.
患者,男,61岁,肺癌术后合并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SARS-CoV-2)肺炎,术前无明确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接触史。患者术后第4 d出现一过性发热,调整抗生素后第5 d体温恢复正常,术后6 d再次出现发热伴乏力,查胸部CT提示术后肺炎。加用更昔洛韦及盐酸莫西沙星。术后7~9 d患者体温逐渐下降,第10 d复查CT提示病毒性肺炎,遂立即提升防护等级。患者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阳性,即刻转入定点医院救治,予以阿比多尔、莫西沙星、人免疫球蛋白(PH4)、氨溴索及其他营养对症支持治疗,目前病情平稳。与患者密切接触人员中共10人出现症状,CT均提示病毒性肺炎,其中6人行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提示阳性,其他人继续隔离观察。由此可见肺癌术后肺炎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两者影像学表现较易混淆,应在CT早期尽快行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确诊,应结合疫情重新制定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6.
背景与目的:2019年12月开始出现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正在全球呈流行态势。有研究发现,肿瘤患者罹患COVID-19的风险较高,且更易出现重症及病情恶化。头颈肿瘤作为肿瘤专科医院接诊的重要病种,病例基数庞大,疾病复杂,部分肿瘤恶性程度极高,往往进展迅速,经不起拖延,而开展头颈肿瘤诊疗活动需要进行口腔、喉及气道等部位的操作本身又可能增加COVID-19医患感染风险。因此,本研究着重探讨COVID-19疫情形势下肿瘤专科医院头颈肿瘤的诊治和防控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2月1日—2020年2月22日在中国科学院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浙江省肿瘤医院)头颈外科预约收治的38例头颈部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本中心实行分时段预约就诊,基于诊疗指南和临床实践合理分流患者,严格把握住院指征。所有收住患者均需进行详细的流行病学调查、核酸检测和胸部CT扫描,排除COVID-19后方能接受手术或化疗。诊疗期间严格执行疫情防控措施,仔细观察诊疗经过,关注体温监测和管理,出院后跟踪随访患者恢复情况并通过互联网医院或其他网络途径实施医学指导和后续治疗。结果:头颈部恶性肿瘤38例患者中,男17例,女21例,平均49岁;其中甲状腺癌21例,口腔恶性肿瘤6例,唾液腺癌3例,喉癌2例,下咽癌2例,颈段食管癌1例,淋巴瘤1例,鼻咽癌1例,血管肉瘤1例。31例接受手术治疗,7例接受化疗,诊疗过程中3例出现发热,其中1例为粒缺性发热,1例为肿瘤坏死感染发热,1例因切口感染而发热,患者总体经过顺利,恢复良好,住院期间及出院后随访2周未发现患者和医务人员COVID-19感染。结论:COVID-19疫情形势下,基于诊疗指南和临床实践,合理分流、科学防控,充分利用"互联网+医疗"的优势,在积极投身抗击疫情同时,保护肿瘤患者免受病毒感染,并做好患者的心理支持,将疫情对治疗的影响降到最低并保证治疗的延续性是头颈肿瘤临床诊疗工作的可行策略。  相似文献   

17.
18.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