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从群体分析的角度更好地认识本草著作中道地药材的种类变化及产区变迁的整体情况。方法:选取我国不同时期的《本草经集注》《新修本草》《重修政和经史证类备用本草》《本草品汇精要》《药物出产辨》,共五部代表性本草著作,分别统计其收录的道地药材的种类、产区及变迁情况。结果:五部著作中共记载道地药材385种,不同著作记载道地药材种类的数量差异较大,《新修本草》仅42种,《本草品汇精要》多达240种;275种道地药材仅被一部著作记载,说明不同时期对道地药材种类认知不同;同时在两部及两部以上本草著作中收录的道地药材共110种,其中97种在不同著作中记载的道地产区不尽相同;后四部著作中所记录的道地药材,平均24.8%的种类相对于前一个时期的著作发生了产区变迁;通过分析得出了相对于前一个历史时期影响道地药材产区变迁的6种类型。结论:道地药材群体的种类和产区从古至今都在发生着较大变化。  相似文献   

2.
彭华胜  郝近大  黄璐琦 《中药材》2015,(8):1750-1755
道地药材经历了从雏形、发展到形成的一个复杂的演变过程。道地药材包涵了很多要素,自然要素有种质、产区、药用部位,人文要素有采集与加工、经验鉴别与质量评价等。随着道地药材的发展,道地药材的要素也经历了沿革与变迁。导致道地药材要素变迁的原因,可能有疆域变迁及其交通便利、地缘政治格局、军阀割据、气候、资源过度利用、引种以及品种分化等方面。  相似文献   

3.
近2 000年来我国气候有较大幅度的波动,温带-亚热带过渡带以及亚热 带生物的分布界限和生长适宜区也随之现南北推移。历史时期大幅度的气候变化势必也将影响到药用生物分布适宜区的变迁。历代本草详细记载了药材产地,尤其是道地产区的产区。文章以泽泻和枳壳等药材,通过道地产区的沿革与变迁阐述气候波动对道地产区变迁的影响。结果表明泽泻与枳壳等对气候变化比较敏感的药用生物,其主产区或道地产区在明清时期由北向南发生转移,与近2 000年来我国气候变化特点相一致。促使产区南移的因素不仅是低温与寒害,而温度和湿度也参与共同作用,人类活动则更容易加剧这种影响。  相似文献   

4.
目的:考证怀牛膝、川牛膝的道地药材。方法:通过查阅怀牛膝、川牛膝的文献记载,考证怀牛膝、川牛膝的源流及分析历代医药学家对其功用、性状的描述。结果:历代本草文献所载的牛膝多指怀牛膝,并且自唐代始,大多以怀地产者为优;明清之后,始明确分怀牛膝、川牛膝,两者皆具有补益肝肾和行瘀达下的功效,但怀牛膝以行瘀达下为主,川牛膝以补益肝肾见长。结论:怀牛膝、川牛膝功用相似,但侧重点不同,临床使用应区别对待。  相似文献   

5.
怀山药道地产区与非道地产区药材质量比较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比较研究不同产地怀山药的质量。方法 选同一品种怀山药在不同地区同期种植 ,分析其药材的主要化学成分。结果 不同产地怀山药中的淀粉、蛋白质、浸出物、多糖含量不同 ,但道地产区怀山药中淀粉、多糖含量较高。结论 河南怀山药中多糖含量高于非道地产区 ,是怀山药道地药材的主要特征之一  相似文献   

6.
天麻道地产区的形成与变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天麻在我国已有2 000多年应用历史,为名贵中药材。天麻产地最早的记载为魏晋时期《吴普本草》所述的山东泰山和河南嵩山,并一直以山东泰安及其周边地区为道地产区,但从民国开始天麻产地发生了较大变化,道地产区向西迁移到西南地区。因此该文通过文献考证和实地走访调查,探讨分析了天麻道地产区的形成过程与产地变迁情况,介绍了天麻人工栽培历史和当前主流产地,并从自然、社会、交通、人文和种质资源方面分析了天麻道地产区形成和产地变迁的原因,从而为天麻质量评价和栽培生产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山药道地药材形成源流考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对山药产地变迁,栽培加工技术发展,临床应用进行本草和历史文献考证。药用山药从使用野生品到使用栽培品经历了唐以前主要使用野生品时期;从宋开始到清中期山药栽培品与野生品混用时期;清中后期(大致18世纪)以来大部分使用栽培品时期。山药道地产区显现在明代,道地药材"怀山药"完全形成在20世纪初。道地药材怀山药的形成与栽培技术,采收加工技术的进步和医家临床应用等因素密切相关。栽培技术的进步解决了山药资源问题;现代采收加工技术的发明改进了药材外观性状和内在品质;近、现代名医家的认知和临床应用,为道地药材怀山药得到社会的认同和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一方水土出一方药。安徽省地处长江中下游平原,南北狭长,长江淮河横贯其中,中药资源丰富,中医药文化底蕴深厚,道地药材荟萃,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该文梳理了安徽省的历史地理沿革、"皖"作为安徽简称的历史依据、安徽境内道地药材的兴衰浮沉。该文认为安徽虽然建省的历史始于清朝,但安徽省境内道地药材的历史沿革始终一脉相承,品种清晰可考,产区稳定。尽管不同历史时期,安徽省境内道地药材时有变迁,但是其核心品种及其要素一直沿承至今。道地药材"皖药"不仅是当前安徽境内道地药材的统称,也应包括历史时期安徽著名的道地药材。  相似文献   

9.
梁飞  李健  张卫  张瑞贤 《中国中药杂志》2013,38(9):1455-1457
道地药材是中医学在数千年临床实践中逐渐形成和确立的一种特色,以深厚的中医理论为指导,具有悠久的历史.“道地”一词,源于古代行政区划单位,强调了特定地区所产物品的优良品质;中医典籍中,最早应用“道地”一词的是明代《本草品汇精要》;而“道地药材”现存最早出处为明末《牡丹亭》.临床疗效是道地药材的根本评价标准.  相似文献   

10.
道地药材多指特定区域所产的历史悠久、品质佳、疗效好的药材。然而药材的道地区域在历史上并非一成不变,大部分均存在产地变迁,这为道地药材产地的确立及其深入研究带来了困难。该文以黄芪和丹参为例,对各历史时期本草著作所记载的产地进行深入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归纳总结了中药材产地变迁的诸多原因,从人文、社会、自然3个方面解释了道地药材产地变迁的原因,为优质道地产区的确立提供本草学依据,也为道地药材的进一步深入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1.
大别山区地跨安徽、湖北、河南3个省,地理位置独特,属于亚热带和暖温带过渡区,气候湿润适宜.该地区中药资源丰富,道地药材众多;中医药文化底蕴深厚,历代本草学家辈出.该文梳理了大别山区行政区划历史地理与历史时期药材记载的发展脉络,对大别山区道地药材、特色药材的历史演变进行了考证.历史上大别山的行政区域一直在不断变化,当前大...  相似文献   

12.
浅谈道地药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温枫  庄洁 《山东中医杂志》2000,19(12):746-747
中药材包括植物药、动物药、矿物药,有一些与天然药化学成分相近的人工合成品(如人工牛黄、人工冰片)及少数在处方中作为单味药使用的药材制剂(如神曲)习惯上也称为“药材”[1]。发展道地药材,提高中药材质量,是关系中医药兴衰的重要举措。1 道地药材的含义 道地药材是指经过人们长期医疗实践证明质量好、临床疗效高、传统公认的且来源于特定地域的名优正品药材。出产道地药材的产区称“道地产区”(或称地道产区),这些产区具有特殊的地质、气候、生态环境。道地药材是一个约定俗成的概念,是一个古代药物标准化的概念。它是…  相似文献   

13.
梁飞  李健  张卫  张瑞贤 《中国中药杂志》2013,38(10):1649-1651
道地药材以强调药材的产地为其特点.许多道地药材的产地,自古以来都没有发生过改变.但事实上,还有为数众多的道地药材在历史长河中历经产地的沧桑巨变.导致药材产地发生改变的原因,不外自然环境的改变和人类社会的发展,二者相互制约,与道地药材的发展过程相始终,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道地药材不仅具有自然属性,也具有人文属性。文章从区域历史地理角度概述了东北、内蒙古、新疆、西藏、云南与广西等中国内陆边疆省份的地缘政治结构,阐述了上述省份道地药材分布与地缘政治结构之间的关系。道地药材严格意义上属于汉民族医药文化,与中原汉文化密切相关,中原王朝势力圈决定了道地药材的地域分布空间。边疆省份与中原汉文化密切的区域,道地药材记载时间相对较早,呈现出道地药材发展不平衡现象。道地药材分布与地缘政治格局的关系佐证了道地药材的人文科学属性与自然科学属性2个属性不可分离,认识这种关系,有助于认识和发展边疆省份的道地药材。  相似文献   

15.
陈卫东  彭慧  王妍妍  张盛  俞年军  彭代银 《中草药》2017,48(23):5032-5038
道地药材以"货真质优效佳"为重要标志,是中医药的精髓,道地药材的研究关系到中医药现代化、国际化的进程与发展。茯苓的应用历史悠久,古人对其的认识随时间的迁移有一定的不同,茯苓产地也随着朝代变更而有变迁。作为一种应用历史悠久的药食两用中药,茯苓的开发利用前景广阔。从本草学角度出发,对茯苓的来源、原植物认识、道地产区、药用、性味、采收加工及质量评价的历史沿革与变迁等进行本草考证与探讨,为茯苓药材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金银花道地与非道地产区土壤微量元素分析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3  
目的 :通过分析同一种质金银花在不同产区土壤与药材中微量元素的含量 ,探讨金银花药材道地性与土壤微量元素的关系。方法 :应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光电直读光谱仪分别对金银花药材和土壤样品进行微量元素含量分析。结果 :道地产区土壤中锶、钾、钠、镁、和钙的含量高 ,道地药材金银花中钙、锶和铁的含量高 ,铬和铅的含量低 ,对铜和磷的富集能力强。结论 :金银花药材与土壤中的微量元素含量无直接相关 ,但金银花对钙和铬、钴、钠、猴 ;锌和钴、铬、锰 ;钠和钴 ;镁和锰的吸收和积累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7.
道地药材一般说为特定地区所产、历史悠久、产地适宜、品质优良、产量丰富、加工考究、疗效稳定可靠并得到人们认可的特定药材,是优质药材的代名词,即中药材中的"名牌"。《黄帝内经》有"岁物者,天地之专精也。非司岁物则气散,质同  相似文献   

18.
四川省是中药资源大省,道地药材丰富,但当今四川省行政区划范围内,道地药材在不同历史时期本草著作中产地记载呈现动态分布变化的过程.该文在认真梳理不同历史时期四川省地理范围的基础上,重点对古今主流本草记载四川省境内道地药材进行本草考证.结果 发现:《名医别录》和《本草经集注》记载四川省境内道地药材产地主要以四川省中东部地区...  相似文献   

19.
目的:从史学文献的角度推断药材栀子的道地产区,总结栀子药材现代科研成果、提炼文献中相关数据并对数据进行系统化梳理与分析。方法:考证不同时代的本草著作,对栀子药材历代道地产区进行归纳研究,结合古籍原文推断栀子道地产区;针对不同产地栀子药材,从性状、化学两方面分别制定专业检索策略,在CNKI数据库检索相关文献,提炼归纳不同产地栀子药材性状及化学成分相关数据,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法对栀子化学成分含量数据进行多指标综合评价。结果与结论:本草考证相关古籍10本、近代典籍1本,提炼古代产区14个,对应现代地名(省) 7个,结合频次统计结果与文献相关描述推断河南南阳、江西樟树、湖北江陵、福建建瓯为栀子药材的道地产区;检索到性状文献106篇,化学1461篇。根据性状数据总结道地产区栀子药材性状特征;化学数据多指标两两比较结果显示江西省、河南、四川省样品质量差异较大,其他产区差异相对较小。主成分分析法提取出4个主成分,累积贡献率为64. 181%,得到可反映栀子各产地质量的综合评价函数:F=(22. 63×F1+15. 383×F2+14. 735×F3+11. 433×F4)/64. 181。聚类分析将10个产地来源的栀子药材划分为3大类。综合单因素方差分析、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得出结论:江西为栀子最优产区,河南、湖北、福建、四川次之,其余产区栀子质量不佳。该结果与本草考证所得栀子道地产区颇为一致,为栀子药材道地性评价提供有利支撑。  相似文献   

20.
"辨状论质"是一种具有中医药特色的质量评价体系,也是市场上"看货评级,分档议价"的依据。黄芪作为著名的常用中药,该文对黄芪辨状论质观的发展与形成进行了本草学考察。黄芪道地药产区相继经历了较大的变迁,唐代以前主要产于甘肃及川甘毗邻区域,唐宋时期转移至山西。黄芪系统辨状论质观,包括了形"直如箭杆",质地"柔软如绵",断面"金井玉栏",味甘具豆腥气等主要特征,从宋明时期开始形成并一直沿用至今。黄芪系统的辨状论质观的发展经历了由"真伪"向"优劣"的过程,与时俱进,博采众长,积极吸纳传统经验鉴别;由博返约,言简意赅,高度凝练与归纳。中药材辨状论质与商品规格等级具有同根同源的特点,黄芪的辨状论质观对当前商品规格等级修订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