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熊俊  林光燕 《当代护士》2022,(3):162-165
早产儿由于免疫功能和器官发育不成熟,是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rotizing enterocolitis,NEC)的高发人群[1].在保守治疗无效或病情进展出现肠穿孔时,肠造瘘术是治疗NEC 的重要方法[2-4].肠瘘是腹部手术后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当发生肠外瘘时,大量的肠内容物流出使瘘口周围皮肤糜烂,甚至形成溃疡[...  相似文献   

2.
总结了1例造口黏膜分离伴造口肠瘘患者的护理经验.患者肠造口低平伴有造口末端肠瘘,造口排泄物直接刺激周围皮肤引起造口皮肤黏膜分离,并通过瘘口进入腹腔,引起腹腔感染.采用两件式造口袋配合自制黎氏双套管持续冲洗,持续负压吸引、有效收集排泄物,为患者提供了有效的高质量护理,近2个月后患者康复出院.  相似文献   

3.
病例介绍 患者,女,63岁,体重71 kg.因"腹部切口二次裂开",为进一步治疗于2020年5月10日转入我院胃肠外科.患者于2020年4月14日在当地医院行结肠癌根治术+结肠造口术.2020年5月3日手术切口裂开,肠壁膨出,行结肠癌术后切口裂开缝合术,患者术后在当地医院由主管医生每日给予切口0.5%聚维酮碘溶液消毒,...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肠造口皮肤黏膜分离的特点,并探讨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选择2009年1月~2011年10月我院收治的肠造口皮肤黏膜分离的患者30例,结合其皮肤黏膜分离的特点,针对性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30例患者中,表浅皮肤黏膜分离26例,7~10 d愈合,未发生造口回缩及造口狭窄;深层皮肤黏膜分离4例,15 d愈合。结论:采取综合的、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可以有效促进肠造口分离的皮肤黏膜愈合,提高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肠造口患者皮肤黏膜分离的护理方法。方法通过对13例肠造口患者皮肤黏膜分离伤口的客观评估,根据伤口深度选用不同的护理方法及合理选用现代湿性愈合敷料,观察到皮肤黏膜分离伤口愈合所用的时间。结果经湿性愈合敷料伤口护理方法处理后,4例皮肤黏膜分离伤口深度0.2~0.4 cm患者5~7 d更换底盘时即可观察到伤口愈合;4例伤口深度0.5~0.8 cm患者10~15 d更换底盘时即可观察到伤口愈合;3例伤口深度1.0 cm患者在经较深伤口护理方法处理后,伤口深度变浅,改用浅表伤口护理方法处理,18~21 d更换底盘时即可观察到伤口愈合;2例伤口深度1.1 cm患者在较深伤口护理方法处理2周后,伤口深度变浅改用浅表伤口护理方法处理,20~28 d更换底盘时即可观察到伤口愈合。结论现代湿性愈合敷料的合理应用是帮助患者造口皮肤黏膜分离尽快恢复和预防造口并发症的有效护理措施。  相似文献   

6.
肠造口黏膜皮肤分离伤口的护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姚晓  谢玲女 《护理与康复》2010,9(7):596-597
总结13例肠造口黏膜皮肤分离伤口的护理。护理重点为全面评估造口黏膜皮肤分离伤口,正确选择伤口清洗液和敷料,深伤口放置负压吸引管引流,保证造口袋粘贴牢固,以有效收集粪便,同时加强排便管理,防止粪便污染伤口。13例伤口均在7~14 d愈合。  相似文献   

7.
黄丽明 《全科护理》2012,(18):1728-1728
针对患儿肠造口与切口太过靠近,肠造口处排出的粪便随时都可能污染到切口,导致切口感染的情况,笔者在做好患儿全身营养支持的前提下,应用防漏膏、护肤粉、皮肤保护膜和一件式造口袋保护切口及造口周围皮肤,使患儿切口顺利愈合。现报告如下。病例介绍  相似文献   

8.
总结了26例肠造口皮肤黏膜分离患者的护理过程,主要包括皮肤黏膜分离的时间、原因及护理措施,认为有针对性的运用湿性愈合理论,利用新型伤口敷料并选用合适的造口底盘处理分离伤口,同时注重患者心理护理和造口周围皮肤护理,可以促进分离伤口快速愈合,并大幅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缩短肠造口术后皮肤黏膜分离愈合时间、减少皮肤黏膜分离后并发症发生的最佳护理方法.[方法]将发生肠造口术后皮肤黏膜分离的54例病人,分为干预组(20例)与对照组(34例),观察其愈合时间等;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方法,干预组应用循证护理.[结果]干预组造口皮肤黏膜分离的愈合情况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干预组愈合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将循证护理所获得的证据、护理经验和病人的实际情况相结合,能明显缩短肠造口皮肤黏膜分离发生后的愈合时间及减少其他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裴新荣  杜月娥  龙菲菲 《护理研究》2014,(10):1239-1240
[目的]探讨缩短肠造口术后皮肤黏膜分离愈合时间、减少皮肤黏膜分离后并发症发生的最佳护理方法。[方法]将发生肠造口术后皮肤黏膜分离的54例病人,分为干预组(20例)与对照组(34例),观察其愈合时间等;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方法,干预组应用循证护理。[结果]干预组造口皮肤黏膜分离的愈合情况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干预组愈合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将循证护理所获得的证据、护理经验和病人的实际情况相结合,能明显缩短肠造口皮肤黏膜分离发生后的愈合时间及减少其他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总结1例纤溶酶原缺乏症合并木样结膜炎患儿的护理经验。护理要点:实施个体化用药管理,规范药物配置和使用;设计针对性的病情评估表,持续评估患儿病情;加强营养指导与儿童保健干预,促进患儿生长发育;重视患儿及其家长的心理护理,减轻负性情绪;开展个体化出院指导及延续性护理,提高患儿家长对疾病的管理能力。经过9 d的精心治疗和护理,患儿好转出院,在持续随访的31个月内,患儿病情稳定。  相似文献   

12.
总结1例肠型白塞病患儿消化道出血及穿孔的护理经验.护理要点包括:消化道出血的护理、引流管的护理、营养支持、用药护理、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护理、患儿及家长的心理护理等,经过积极治疗与精心护理,患儿病情得到控制,转至消化科继续治疗.  相似文献   

13.
分析和总结了41例肠造口皮肤黏膜分离患者的临床资料和护理经验.通过制订并实施有效的创面换药和造口护理方案,促进了创面愈合,保证了造口袋的有效粘贴,同时也有助于肠造口患者的心理康复.患者创面均愈合良好.  相似文献   

14.
1例结肠造口皮肤黏膜分离病人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肠造口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很高,国外文献报道,结肠造口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达21%~71%[1],国内报道为16.3%~53.8%[2].肠造口皮肤黏膜分离多发生在术后1周~3周,是指造口处肠黏膜与腹壁皮肤的缝合处分离.造口皮肤黏膜分离是造口术后早期并发症,一旦发生,必须及时治疗及护理,如处理不当,近期可能发生造口回缩,甚至缩至腹腔,造成腹腔感染,必须再次手术;远期可能由于瘢痕增生造成造口狭窄,轻者病人需每日扩肛,重者如过度狭窄影响排便,需要再次手术方能解决[2].给病人生理、心理带来极大的创伤,直接影响病人术后康复,降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谢畅  刘芳 《中华护理杂志》2022,57(24):3026-3029
总结1例因基因突变导致歌舞伎面谱综合征合并特发性肺含铁血黄素沉着症患儿的护理经验。护理要点:选择合适的呼吸支持治疗方式,改善缺氧症状;缺氧改善后及时进行离氧训练,促进呼吸功能恢复;加强气道管理,控制肺部感染;尽早输血、补充铁剂,纠正贫血;采用激素冲击治疗,避免药物不良反应;选择合适的喂养方式,促进病情恢复;开展家庭参与式护理,提高患儿出院后生活质量。经42 d的治疗及护理,患儿肺部情况好转并顺利出院。  相似文献   

16.
报告1例金黄色葡萄球菌烫伤样皮肤综合征患儿的护理要点,通过头面部、四肢、会阴部皮损护理,口腔护理,心理护理,遵医嘱抗生素联合激素治疗,加强营养支持,严密的病情观察等措施,患儿皮肤损伤控制,未发生继发感染,住院12d后痊愈出院。  相似文献   

17.
总结1例Parkes-Weber综合征患儿右小腿慢性溃疡的护理经验。护理要点包括:通过充分评估、手术清创、负压封闭引流联合对流冲洗进行创面床准备;密切监测病情变化,及时发现自发动脉出血并有效抢救;植皮术后做好皮片的保护和观察;实施个性化康复锻炼,加强营养支持和心理干预。经过33 d的治疗和精心护理,患儿创面愈合出院。随访4个月,患儿右下肢未出现溃疡,可脱离轮椅短距离行走,恢复正常学习生活。  相似文献   

18.
总结了1例肠梗阻患儿行肠内营养联合消化液回输的护理经验。护理要点包括:准确的营养评估;全营养混合液的使用;肠内营养支持期间体位的管理、导管的维护、并发症的观察;通过合理的消化液回输改善患儿电解质紊乱及营养状况;个性化的心理护理。经过45 d的治疗及精心护理,患儿好转出院。  相似文献   

19.
总结了1例离氧困难的先天性支气管肺发育不良早产儿住院期间的发育支持性护理,护理要点包括:合理氧疗,包括氧疗的方式、氧浓度与氧流量的选择及离氧训练;合理喂养,包括喂养途径的选择及奶类的选择;病房环境控制,主要包括光线和噪声的控制;参与式家庭护理,重视家庭在早产儿疾病康复过程中的作用,评估早产儿家长的照顾能力,指导识别异常体征,掌握日常护理技能及袋鼠式护理方法等。通过发育性支持护理,该早产儿吸吮-吞咽-呼吸协调性改善,入院第31天完全停氧,顺利出院。2周后随访发现其一般情况良好,已过渡至由母亲乳房喂养,且无缺氧表现。  相似文献   

20.
总结1例前纵隔淋巴瘤并发严重气道梗阻患儿的抢救和护理体会。包括严密的观察和监测患儿病情,心肺复苏下迅速有效应用体外膜肺氧合进行救治;在体外膜肺运行期间密切观察患儿生命体征,动态评估气道梗阻症状,加强气道管理和监测。经过精心的治疗和护理,体外膜肺机运行70.5 h后成功撤离,患儿于入科第7天病情恢复平稳,转至血液科继续进行专科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