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 构建实施ICU营养支持患者再喂养综合征风险评估及预防方案,并验证其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基于循证构建ICU营养支持患者再喂养综合征风险评估及预防方案.便利抽取某三级甲等医院879例营养支持患者,对照组(478例)接受常规营养支持护理措施,干预组(401例)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接受ICU营养支持患者再喂养综合征风险评估...  相似文献   

2.
聂学芳  杨冬霞  罗金萍 《妇幼护理》2024,4(9):2121-2123
目的 研究和分析ICU手术患者认知闭合需要与ICU综合征的相关性及护理.方法 选择2021年7月至2023年6月期间本院收治的80例ICU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中文版认知闭合需要量表对患者进行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将其分为高认知闭合需要组(30例)、中等认知闭合需要组(28例)、低认知闭合需要组(22例).采用中文版ICU意识模糊评估表(CAM-ICU)评估患者是否发生ICU综合征.根据患者是否发生ICU综合征,将患者分为ICU综合征组(53例)与无ICU综合征组(27例).分析对比不同组患者ICU综合征发生率,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认知闭合需要与ICU综合征的相关性.对比ICU综合征组与无ICU综合征组患者的一般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引发ICU综合征发生的影响因素.结果 高认知闭合需要组患者ICU综合征发生率显著高于中等认知闭合需要组;中等认知闭合需要组患者ICU综合征发生率显著高于低认知闭合需要组(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ICU手术患者认知闭合需要与ICU综合征呈正相关性.ICU综合征组与无ICU综合征组患者的性别无显著差异(P>0.05),ICU综合征组患者的青中年率、留置管道率、约束率均显著显著高于无ICU综合征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留置管道、约束均是引发患者发生ICU综合征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 ICU手术患者认知闭合需要与ICU综合征呈正相关性,患者认知闭合需要水平越高,ICU综合征发生风险越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室(ICU)患者发生ICU综合征的危险因素。方法:纳入2012年8月~2015年8月我科424例ICU住院患者,依据ICU综合征诊断标准,分为发病组160例和未发病组264例,分析影响患者发生ICU综合征的危险因素。结果:年龄60岁、医疗费用自费、经历病友死亡、手术治疗、呼吸机/器官插管和睡眠障碍是患者发生ICU综合征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年龄60岁、医疗费用自费、经历病友死亡、手术治疗、呼吸机/器官插管和睡眠障碍均可影响ICU综合征的发生,增加ICU综合征的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风险预测护理干预对重症监护病房(ICU)营养支持患者再喂养综合征(RFS)发生情况及营养状态的影响。方法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 选取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ICU于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收治的208例营养支持患者为研究对象, 应用随机数字表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各104例。对照组进行常规营养支持护理干预, 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RFS风险评估及预防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喂养前、喂养5 d后的营养状况、电解质代谢情况及RFS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喂养5 d后的血清磷、血清镁、血清钾的水平均高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喂养5 d后的血清白蛋白、血清前白蛋白均高于对照组, 再喂养综合征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风险预测护理干预能够有效预防ICU营养支持患者RFS的发生, 改善患者的营养状态。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引起ICU综合征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11年3月~2013年4月120例入住ICU无精神障碍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比较ICU综合征患者与无ICU综合征患者的影响因素。结果 120例患者中发生ICU综合征42例(35.00%);单因素t及χ2检验等11个因素在2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导致ICU综合征的独立影响因素包括:睡眠障碍(OR=4.97)、疾病及对ICU认知缺乏(OR=4.34)、护患关系一般(OR=3.56)、自费治疗(OR=2.89)。结论 ICU综合征发生率较高,影响因素复杂,应针对性实施护理预防措施,减少ICU综合征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影响ICU综合征发生的因素,以制定有效的护理对策.方法 收集2007年6-9月入住ICU的危重症患者的资料,包括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宗教信仰、家庭收入、医疗费报销情况、是否有家庭成员缺失、原发病、患病时间、性格类型、急性生理及慢性健康评分Ⅱ等,采用SPSS 11.0统计软件包处理,单因素分析采用X2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本组进入研究患者201例,其中54例发生ICU综合征,发生率26.9%;ICU综合征发生的影响因素为是否使用呼吸机治疗、住ICU时间、睡眠情况、性别、患病时间和是否经历同室患者死亡.结论 ICU综合征发病率较高,并受多种因素影响.有针对性地采取护理措施,如加强与患者交流,重视患者家属对患者的情感支持等,有助于降低ICU综合征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调查分析急诊重症监护病房(EICU)患者发生ICU综合征的影响因素与防护对策。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19年2月我院收治的EICU患者183例,其中41例发生ICU综合征。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EICU患者发生ICU综合征的危险因素。结果APACHE II评分、高血压或脑梗死史、ICU环境压力源量表评分、使用机械通气是EICU患者发生ICU综合征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家属或社会支持、术前综合宣教是EICU患者发生ICU综合征的保护因素(P<0.05)。结论EICU患者发生ICU综合征与人口学资料、治疗情况及环境状况等诸多因素相关,医护人员需重视病情评估,联合多学科全面诊断治疗,密切关注物理、人文、治疗环境对患者心理状况产生的效果,从而避免ICU综合征发生,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 构建老年危重症患者发生再喂养综合征(RFS)的危险因素回归方程,并分析相应的干预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2023年3月重症监护室(ICU)收治的154例老年危重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RFS发生情况分为RFS组51例和非RFS组103例。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发生RFS的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预测因子对RFS的预测价值;构建并验证相关Logistic回归方程,拟定相关护理干预内容。结果 老年危重症患者发生RFS与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营养风险筛查2002(NRS2002)评分、有创机械通气、喂养前禁食时间、D-二聚体水平、营养摄入方式和喂养前血磷、血钾、血镁水平有相关性(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APACHEⅡ评分、NRS2002评分、营养摄入方式和喂养前血磷、血钾水平均为影响老年危重症患者发生RFS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结果显示,APACHEⅡ评分、NRS2002评分、营养摄入方式和喂养前血磷、血钾水平和联合预测因子预测老年危重症患者发生RFS的...  相似文献   

9.
目的:系统评价重症病人再喂养综合征与预后的关系。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EMbase、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有关重症病人再喂养综合征对病人预后影响的队列研究,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1年6月20日。经质量评价后,采用RevMan 5.4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1项研究,涉及2 765例研究对象。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未发生再喂养综合征的病人相比,发生再喂养综合征的病人6个月死亡风险显著增加[OR=1.50,95%CI(1.14,1.96),P=0.003]、重症监护室(ICU)住院时间显著延长[SMD=0.32,95%CI(0.14,0.51),P<0.001]。结论:现有证据表明,重症病人发生再喂养综合征会增加6个月死亡风险、延长ICU住院时间;但受研究数量和异质性的影响,其与短期死亡风险和机械通气时间的关系尚无法得出定论。临床应重视对再喂养综合征的监测和防控,未来研究应尽快规范再喂养综合征的定义,进行多中心、大样本的高质量研究以充实相关证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综合护理干预方法对ICU危重患者肠内营养喂养不耐受的临床效果,探讨影响ICU危重患者肠内营养喂养不耐受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我院2010年6月至2013年4月38例ICU危重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前后的肠内营养喂养耐受情况进行对比分析,同时对影响ICU危重患者肠内营养喂养不耐受的危险因素进行回归分析.结果 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前后,年龄<60岁的患者对肠内营养喂养的耐受性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干预前后年龄≥60岁的患者对肠内营养喂养的耐受性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回归分析显示,患者年龄、肠内营养喂养开始时间、APACHE-Ⅱ评分、血清ALB及是否对患者进行药物鼻饲是影响ICU危重患者肠内营养喂养不耐受的高危因素.结论 介于ICU危重患者的年龄、肠内营养喂养开始时间、APACHE-Ⅱ评分、血清ALB及是否对患者进行药物鼻饲等客观因素对患者肠内营养喂养耐受性的重要影响,科学合理地综合护理干预对提高患者对肠内营养喂养的耐受性具有积极作用,值得临床予以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调查ICU非糖尿病患者肠内营养治疗期间发生高血糖的现状,并探究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2018年1月—9月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的方式回顾性分析了青岛市某三级甲等医院2个ICU的176例行肠内营养的非糖尿病患者的相关资料,统计并分析患者发生高血糖的现状及危险因素。结果 37例患者发生高血糖,发生率为21.02%。发生高血糖患者与未发生高血糖患者在年龄(OR=1.12)、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OR=1.41)、鼻饲速度(OR=1.15)、肠内营养液类型(OR=0.45)、是否进行肠外营养(OR=3.01)、是否使用抗生素(OR=1.77)、是否进行机械通气(OR=7.16)、是否手术(OR=43.99)、输注途径(OR=6.11)等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年龄、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升高、鼻饲速度加快、输注短肽或单体型肠内营养液、进行肠外营养、进行机械通气、手术、应用鼻肠管是ICU非糖尿病患者肠内营养治疗期间发生高血糖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系统评价俯卧位通气患者肠内营养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为临床决策提供参考。 方法 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Clinic trials数据库或平台中有关俯卧位通气患者肠内营养安全性和有效性的随机对照试验、类实验研究和队列研究,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1年1月。2名研究者依据纳入与排除标准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评价文献质量,使用RevMan 5.4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最终纳入9篇文献,共计461例俯卧位通气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俯卧位通气与仰卧位通气时进行肠内营养的患者在高水平胃残余量发生率[OR=0.89,95%CI(0.57,1.38),P=0.60]、呕吐或反流发生率[RR=1.15,95%CI(0.89,1.48),P=0.29]、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RR=1.18,95%CI(0.77,1.81),P=0.44]、肠内营养中断率[RR=1.42,95%CI(0.90,2.24),P=0.13]、ICU住院时间[MD=-0.63,95%CI(-5.94,4.68),P=0.82]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对俯卧位通气患者进行肠内营养,不会增加其高水平胃残余量发生率、呕吐或反流发生率、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肠内营养中断率以及ICU住院时间。但该研究纳入文献的数量有限、质量中等,后期仍需开展更多高质量的研究进一步验证该结论。  相似文献   

13.
目的 通过Meta分析了解留置中心静脉导管的血液透析患者发生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危险因素。 方法 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ochrane Library、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数据库,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0年12月31日,使用RevMan 5.3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20篇文献,包括29项相关危险因素,有统计学意义的危险因素包括合并糖尿病(OR=2.55)、血清白蛋白<30 g/L(OR=2.35)、CD4+细胞<200个/μl(OR=3.02)、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Ⅱ≥20分(OR=2.41)、股静脉置管(OR=1.94)、导管留置时间≥14 d(OR=3.20)、使用带隧道带涤纶套导管(OR=2.83)。 结论 合并糖尿病、低血清白蛋白、CD4+细胞<200个/μl、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Ⅱ≥20分、股静脉置管、导管留置时间≥14 d、使用带隧道带涤纶套导管是留置中心静脉导管的血液透析患者易发生导管相关血流感染,护理人员应充分关注该类患者。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调查高原地区ICU患者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取便利抽样法,于2020年5月—10月以连续入组的方式,选取青海省某三级甲等医院ICU患者作为调查对象,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临床资料,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仪对ICU患者实施双下肢静脉血栓超声诊断,分析ICU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因素。结果 共调查ICU患者192例,ICU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10.42%。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性别、民族、年龄、居住地海拔高度、疾病类型、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尿素氮、C反应蛋白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有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女性(OR=9.094,95%CI为2.035~40.639,P=0.004)、少数民族(OR=5.510,95%CI为1.082~28.052,P=0.040)、居住地海拔2 000~2 500 m(OR=4.395,95%CI为1.433~44.572,P=0.021)、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37.05 s(OR=6.727,95%CI为1.117~40.496,P...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构建ICU患者早期肠内营养耐受性监测系统,探讨其应用效果.方法 对肠内营养耐受性评分表进行修订,并以此为基础构建ICU患者早期肠内营养耐受性监测系统,实时采集相关数据.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1年6月—8月浙江省某三级甲等医院ICU收治的60例行早期肠内营养的患者作为试验组,使用该监测系统对其肠内营养的耐受性进...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建立适合ICU医护人员早期预测患者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发生风险的模型。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收集2017年1月—2018年4月入住ICU的符合标准的患者223例,按照其是否发生ARDS分为ARDS组(n=69)和非ARDS组(n=154),并对两组资料进行对比,利用Logistic回归分析建立风险预测模型,应用ROC曲线下面积检验模型预测效果。结果 ARDS早期风险预测模型纳入年龄(OR=1.136)、肺损伤预测评分(OR=2.328)、英国国家早期预警评分(OR=2.830)和肺炎严重指数(OR=1.033)4个预测因子。模型公式Z=0.128 × 年龄+0.845 × 肺损伤预测评分+1.040 × 英国国家早期预警评分+0.032 × 肺炎严重指数-20.059。其ROC曲线下面积为0.926,灵敏度为0.906,特异度为0.812,Youden指数为0.718。结论 本模型可以有效预测ICU患者ARDS的发生,且所有指标在入住ICU早期即可获得,可为ICU医护人员早期及时对不同风险分层患者采取预防性护理干预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严重创伤患者发生谵妄的危险因素,构建列线图模型,以预测谵妄的发生。方法 应用损伤严重程度评分量表,选取某三级甲等医院ICU收治的严重创伤患者437例,将谵妄组(n=142)和非谵妄组(n=295)的各项指标进行对比,通过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索谵妄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建立风险预测模型并构建列线图,采用Bootstrapping法验证模型预测效果。结果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损伤严重程度评分>21分(OR=39.718)、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13分(OR=20.921)、ICU入住时间>9 d(OR=4.331)、Richmond躁动-镇静评分(每增加1分)(OR=1.823)和未使用右美托咪啶(OR=0.367)是谵妄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根据上述5项危险因素构建的严重创伤患者谵妄发生列线图模型一致性指数为0.936,灵敏度为88.73%,特异度为85.42%,约登指数为0.742;外部模型验证结果,一致性指数为0.917,灵敏度为100%,特异度为84.37%。 结论 本研究构建的列线图能有效预测严重创伤患者住院期间谵妄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陈晓春  高英  闵玉晓 《中华护理杂志》2022,57(22):2714-2721
目的 了解NICU早产儿初乳喂养的现状,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取便利抽样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2月在温州市某三级甲等医院产科出生并入住NICU的851例早产儿为调查对象,根据生后7 d内是否接受初乳喂养分为初乳喂养组与无初乳喂养组;按初乳喂养量占比,初乳喂养组又分为高、中等及低比例初乳喂养组,回顾性分析早产儿初乳喂养率及其影响因素。结果 接受初乳喂养的早产儿共374例(43.95%)。其中,低比例初乳喂养126例(33.69%)、中等比例初乳喂养183例(48.93%)、高比例初乳喂养65例(17.38%)。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新生儿科护士初乳喂养宣教次数>2次(OR=1.846)、父亲支持母乳喂养(OR=1.349)、产科护士初乳喂养宣教次数>2次(OR=2.467)及母亲产后24 h内泵乳次数≥12次(OR=2.724)是NICU早产儿初乳喂养的保护因素,母亲为初中及以下文化水平(OR=0.278)、母亲孕期存在健康问题(OR=0.462)是危险因素(P<0.05)。多分类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低比例、高比例初...  相似文献   

19.
重型颅脑外伤患者早期肠内营养不耐受的多因素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李磊  沈梅芬  凌芳  徐颖  毛幼琴 《护士进修杂志》2012,27(20):1832-1835
目的探讨影响重型颅脑外伤患者早期肠内营养不耐受的常见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6月~2011年6月年收治的354例重型颅脑外伤并行早期肠内营养患者的临床资料,分别对年龄、GCS评分、APA-CHEII评分、机械通气、幽门后喂养等17项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并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152例患者发生肠内营养不耐受(42.94%),单因素分析示GCS评分、APACHEII评分、机械通气、幽门后喂养、血清白蛋白、质子泵抑制剂、镇静剂、儿茶酚胺类药物、专科护士护理与肠内营养不耐受发生相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示APACHEII评分(OR=6.787,P=0.01)、机械通气(OR=7.072,P=0.007)、镇静剂(OR=7.298,P=0.005)为肠内营养不耐受的独立危险因素,幽门后喂养(OR=0.157,P<0.01)和专科护士护理(OR=0.07,P<0.01)为保护性因素。结论APACHEII评分越高、使用机械通气和镇静剂患者容易发生肠内营养不耐受,通过幽门后喂养及专科护士护理能有效降低肠内营养不耐受发生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 通过系统评价的方法分析肿瘤患者完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totally implantable venous access ports,TIVAP)导管相关性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和维普数据库,检索有关肿瘤患者TIVAP导管相关性血栓形成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和队列研究,检索时限均为建库至2021年8月。由2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评价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后,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22项研究,包括4项病例对照研究和18项队列研究,共10 526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肿瘤临床分期Ⅲ~Ⅳ期[OR=3.06,95%CI(2.16,4.35),P<0.001]、胸壁静脉植入[OR=0.69,95%CI(0.53,0.89),P=0.005]、体重指数≥25[OR=1.95,95%CI(1.21,3.13),P=0.006]、肿瘤发生转移[OR=2.72,95%CI(1.38,5.38),P=0.004]、硅胶材质导管[OR=0.73,95%CI(0.56,0.95),P=0.020]、高凝状态[OR=2.69,95%CI(1.94,3.73),P<0.001]及糖尿病史[OR=0.50,95%CI(0.33,0.76),P=0.001]是肿瘤患者TIVAP导管相关性血栓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输液港植入位置及其材质、肿瘤临床分期、肿瘤发生转移、体重指数、伴随高凝状态、糖尿病史为肿瘤患者TIVAP导管相关性血栓形成的影响因素。对具有以上影响因素的高危患者应加强临床护理,以降低导管相关性血栓发生率,改善患者临床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