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应用高频超声对产后女性腹直肌分离(DRA)的类型进行评价.方法:选取2020年9月-2021年4月我院行超声检查且产后时间为8~12周的产妇157例,应用高频超声测量脐上3 cm、脐上2 cm、脐部、脐下2 cm及脐下3 cm五个位置的腹直肌间距(IRD).根据2019年疝学会发布的指南,任一位置IRD≥2cm诊...  相似文献   

2.
目的 应用高频超声及剪切波弹性成像(SWE)定量评估产后女性的腹直肌间距、腹直肌厚度及硬度,分析评估腹直肌分离(DRA)的相关因素。方法 选取于我院门诊进行产后复查的初产妇224例,应用高频超声、SWE获得脐上3 cm、脐水平、脐下3 cm的腹直肌间距、腹直肌厚度、弹性模量值(E)及剪切波速度(V),收集产妇临床资料。以任一部位腹直肌间距>2 cm作为诊断DRA的标准,将产妇分为DRA组144例和对照组80例,比较两组上述参数的差异。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各参数与DRA的关系,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各参数诊断DRA的效能。结果 两组年龄、孕前和产后体质量指数、分娩方式、产前腹围、新生儿体质量、腹直肌肌力、肌耐力时间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DRA组平均腹直肌厚度、E、V分别为(7.30±0.67)mm、10.85(9.67,12.13)kPa、1.85(1.73,1.97)m/s,对照组分别为(7.99±0.56)mm、13.20(12.23,14.04)kPa、2.07(1.97,2.1...  相似文献   

3.
目的 应用高频超声测量正常未育女性腹直肌间距(IRD),同时分析其相关因素.方法 选取我院行健康体检的106名正常未育女性志愿者,体质量指数(BMI)均≤30 kg/m2,应用高频超声分别于仰卧位静息状态及卷腹动作测量脐上3 cm、脐部、脐下2 cm和脐下3 cm 4个位置的IRD,应用百分位数法计算IRD范围;分析I...  相似文献   

4.
目的 应用高频超声测量未育女性在四个位置的腹直肌间距并分析相关因素,旨在初步制定正常腹直肌间距(IRD)的参考值范围。 方法 选取2019年6月至2019年9月在我院行健康体检的106名健康未育女性志愿者,体质量指数(BMI)均≤30kg/m2,应用高频超声分别于仰卧位静息状态及卷腹动作测量脐上3cm、脐部、脐下2cm和脐下3cm四个位置的IRD,应用百分位数法计算IRD参考值范围,并分析IRD与年龄、身高、体重、BMI指数之间的关系。 结果 未育女性仰卧位静息状态IRD正常值范围如下:脐上3cm为4~15mm,脐部为5~20mm,脐下2cm为0~7mm,脐下3cm为0~3mm。相关性分析显示IRD与年龄、身高无相关性,与体重和BMI指数呈较弱的正相关。 结论 本研究应用高频超声初步建立了未育女性IRD的参考值范围,为腹直肌分离的诊断提供了依据,IRD与体重和BMI指数呈较弱的正相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 通过评估健康未生育女性和产后女性的腹直肌间距,探讨高频超声对于诊断产后女性腹直肌分离的可行性。方法 选择150名健康无孕产史女性志愿者(未生育组)及167名产后女性(产后组),使用高频线阵探头分别测量其在平躺状态下脐下3cm、脐部以及脐上3cm处的腹直肌间距。比较3组间3个位置的腹直肌间距。使用未生育组获得腹直肌...  相似文献   

6.
目的初步建立产后短期内(42~60 d)腹直肌间距的医学参考值范围,为产后腹直肌治疗给出建议。 方法纳入2019年8月至2020年8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苏州医院产后42~60 d门诊回访产妇126名,超声测量产后42~60 d经产妇的腹直肌间距,测量位置为腹中线脐上缘、脐上3 cm、脐上5 cm和脐下3 cm处,测量体位包含平卧位、屈卧位和站立位。采用两独立样本秩和检验比较经阴道分娩组与剖宫产分娩组、第一胎与非第一胎组在不同体位的不同脐水平时腹直肌间距的差异,并以第20百分位数和第80百分位数定义腹直肌间距的参考值范围。 结果产后42~60 d,经阴道分娩组(89例)和剖宫产组(37例)所有位点腹直肌间距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第一胎组(72例)和非第一胎组(54例)所有位点腹直肌间距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以产后腹直肌间距第20~第80百分位数定义参考值范围,经阴道分娩组在平卧位4个测量点依次为:19.60~38.30 mm、15.10~28.80 mm、11.00~21.50 mm、2.70~15.50 mm;在屈卧位4个测量点依次为:16.70~30.90 mm、12.90~26.30 mm、9.20~19.90 mm、1.90~12.00 mm;站立位4个测量点依次为:19.00~39.10、15.90~35.50、11.20~28.50、0.00~8.60。剖宫产组平卧位4个测量点依次为:25.92~44.04 mm、19.78~32.44 mm、14.94~28.76 mm、7.78~24.88 mm;在屈卧位4个测量点依次为:20.12~36.68 mm、17.20~28.44 mm、13.38~26.24 mm、4.08~18.62 mm;站立位4个测量点依次为:28.80~45.68 mm、21.18~40.38 mm、18.04~33.70 mm、0.00~18.62 mm。 结论鉴于超声测量时屈卧位腹直肌边缘最易识别,在产后40~60 d时屈卧位腹中线最大腹直肌间距超过30.90 mm(经阴道分娩)、36.68 mm(剖宫产分娩)时表明产妇的腹直肌间距已经超过80%的产妇,建议接受进一步的治疗或康复手段。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高频彩超联合经腹超声对产后女性腹直肌分离(DRA)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21年3月至2022年3月我院收治的100例产后女性DRA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同期100例健康体检未孕女性的临床资料作为对照组。对所有受试者给予高频彩超联合经腹超声检查,对比两组静息、屈曲状态下不同体表腹直肌间距(IRD),并对比静息、屈曲状态下高频彩超联合经腹超声测量IRD对产后女性DRA的诊断效能。结果 观察组静息状态下脐上3 cm、脐上6 cm、脐下3 cm、脐上缘及脐下缘IRD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屈曲状态下脐上缘、脐下缘IRD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绘制ROC曲线,结果发现静息、屈曲状态下高频彩超联合经腹超声测量IRD对产后女性DRA的诊断AUC>0.8。结论 采用高频彩超联合经腹超声诊断产后女性DRA可较直观地反映出不同体表IRD状态,有助于指导产后康复治疗。  相似文献   

8.
患者女,38岁。因“子宫肌瘤”入院。体检发现患者腹壁发育异常,腹白线增宽,自剑下至脐下腹壁局部膨隆。超声检查:上腹部横切面扫查时见腹直肌于腹中线处连续性中断,该处呈窄带样中强回声,厚约0.2cm(其后壁至表皮约0.4cm),宽约1.8cm(图1),与两侧的腹直肌鞘相延续,左右侧腹直肌对称;  相似文献   

9.
患者女,19岁。因腹部包块半月来我科检查。彩超检查:脐旁左腹直肌层见8.9cm×7.0cm×2.3cm以囊性为主肿块,上部可见少部分不均质低回声光团,中心部分及下部均呈无回声,边界清晰,边缘及内部未见血流信号(图1)。超声诊断:腹直肌脓肿。立即行超声引导下穿  相似文献   

10.
李玲  李萍  崔金晖  范建辉 《新医学》2022,53(8):588-591
目的 探讨不同分娩方式对产妇产后6~8周腹直肌分离(DRA)的影响。方法 收集1354例单胎产妇的临床资料。根据分娩次数和方式对产妇分组随访,初产妇775例[顺产组(A1组)546例,剖宫产组(B1组)229例],第2次分娩产妇579例[第2次顺产组(A2组) 357例,第2次剖宫产组(B2组)222例]。所有产妇在产后6~8周均采用高频超声探头测量3个位点(脐上3 cm、脐部及脐下3 cm),计算腹直肌间距,比较2种分娩方式对产妇产后DRA的影响。结果 所有产妇在产后6~8周发生的DRA以脐部分离为主,其次为脐上3 cm和脐下3 cm。在初产妇或第2次分娩产妇中,剖宫产组产后DRA的发生率均高于顺产组(B1组92.1%vs. A1组77.6%,B2组95.5%vs. A2组90.8%,P均<0.05),且在3个位点的腹直肌间距比较中B1组均大于A1组、B2组均大于A2组(P均<0.001)。B2组3个位点的腹直肌间距均大于B1组(P均<0.001)。结论 剖宫产增加DRA的发生率;剖宫产增大产后早期腹直肌间距。  相似文献   

11.
目的应用胎儿超声心动图定量分析卵圆孔瓣运动规律以及卵圆孔瓣宫内早闭的血流动力学特点。 方法选取2019年11月至2020年6月在北京百子湾和美妇儿医院进行产前检查,胎儿及母体均未发现异常的孕妇102 例为正常组,依据孕龄将正常组分为3组:组A孕28+0~32+6周36例,组B孕33+0~36+6周32例,组C孕37+0~40+6周34例。另选取超声心动图诊断为胎儿宫内卵圆孔瓣早闭且右心增大的孕妇14例为异常组。应用M型超声心动图检测胎儿卵圆孔瓣运动曲线,测量收缩期(S峰)和舒张期(D峰)运动峰值,S峰持续时间(ST),1个心动周期持续时间(T),S峰下降斜率,计算ST/T;应用多普勒超声测量肺动脉瓣、主动脉瓣、动脉导管血流速度,静脉导管阻力指数,脐静脉(腹段)血流速度,跨卵圆孔和下腔静脉入右心房血流速度;应用二维超声测量胎儿卵圆孔径,右心房与左心房横径比值(RA/LA)、右心室与左心室横径比值(RV/LV)。比较并分析各组之间以上参数的差异。 结果正常组胎儿卵圆孔瓣M型超声心动图特点为卵圆孔瓣运动曲线形成的S峰和D峰皆为向左心房单向运动,S峰最大运动峰值大于D峰。正常胎儿S峰最大运动峰值5~7 mm,平均(6.00±0.96)mm。M型超声心动图测量卵圆孔瓣运动曲线S峰运动最大峰值,卵圆孔瓣早闭组与正常组C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72±0.54)cm vs (6.17±0.94)cm,P<0.001],ST/T卵圆孔瓣早闭组较正常组C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52±0.86 vs 0.59±0.05,P<0.001)。卵圆孔瓣早闭组胎儿右心扩大,与正常组C比较,RA/LA增大,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83±0.21 vs 1.19±0.19,P<0.001)。正常胎儿跨卵圆孔血流速度低于下腔静脉入口血流速度[(40.9±8.9)cm/s vs(52.5±11.5)cm/s,P<0.05],卵圆孔瓣早闭组跨卵圆孔血流速度高于下腔静脉入口血流速度[(47.9±10.6)cm/s vs(43.1±7.4)cm/s,P<0.05]。脐静脉血流速度正常组C高于卵圆孔瓣早闭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4.4±4.47)cm/s vs(20.3±5.00)cm/s, P<0.05]。 结论M型超声心动图显示正常胎儿卵圆孔瓣运动曲线有其自身规律和特点,卵圆孔瓣宫内早闭胎儿卵圆孔瓣开放运动减低。应用M型超声心动图对卵圆孔瓣运动及血流动力学特点进行定量分析研究,有助于准确诊断卵圆孔瓣宫内闭合。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超声测量育龄期未生育女性腹直肌间隙(IRD)的价值。方法 随机选取330名接受体检的育龄期健康女性,分别于其平卧及屈膝卧位下,采用高频超声探头于脐上3 cm、紧贴脐上缘、紧贴脐下缘及脐下3 cm处测量IRD,即左、右侧腹直肌内缘的距离;于脐水平测量左右侧腹直肌厚度。结果 平卧和屈膝状态下,育龄期未生育女性脐上3 cm处IRD宽度分别为(10.46±3.91)和(10.82±3.87)mm,紧贴脐上缘处IRD宽度分别为(11.84±4.54)和(12.36±4.52)mm,紧贴脐下缘处分别为(9.53±3.72)和(9.76±3.95)mm,脐下3 cm处宽度分别为(5.87±2.46)和(6.13±2.65)mm;其脐上3 cm处左、右侧腹直肌厚度分别为(10.05±1.41)和(10.26±1.40)mm、(9.73±1.24)和(9.85±1.28)mm。屈膝卧位下,各部位IRD宽度(除脐下缘处)大于平卧下(P均<0.05),且IRD宽度在紧贴脐上缘处最大、脐下3 cm处最小((P均<0.001);左、右侧腹直肌厚度在屈膝卧位下大于平卧下(P均<0.05)。结论 超声测量IRD安全、便捷;育龄期未生育女性正常IRD在不同状态及不同位置均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13.
Objectives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acute isometric contraction of the pelvic floor muscles (PFM) and transversus abdominis muscle (TrAM) on inter-rectus distance (IRD) from resting values in postpartum women with diastasis rectus abdominis (DRA).DesignCross sectional experimental study.SettingPhysiotherapy clinic.ParticipantsThirty eight postpartum women presenting with DRA of at least two finger widths.MethodsTwo dimensional ultrasound images of IRD were recorded using a linear probe (5 to 10 MHz) at rest, during PFM contraction, during TrAM contraction, and during combined PFM and TrAM contraction. IRD data were normally distributed.Main outcome measureChange in IRD.ResultsThere was a significant increase in IRD during PFM and TrAM contraction compared with IRD at rest. At 2 cm above the umbilicus, mean PFM was 26.9 [standard deviation (SD) 8.8] mm vs rest 25.7 (SD 8.5) mm {mean difference 1.2 [95% confidence interval (CI) 0.7 to 1.7] mm}; and mean TrAM was 28.4 (SD 9.0) mm vs rest 25.7 (SD 8.5) mm [mean difference 2.8 (95% CI 1.9 to 3.6) mm]. Similarly, 2 cm below the umbilicus, mean PFM was 22 (SD 8.3) mm vs rest 21 (SD 7.9) mm [mean difference 0.9 (95% CI 0.4 to 1.6) mm]; and mean TrAM was 23.3 (SD 8.7) mm vs rest 21 (SD 7.9) mm [mean difference 2.3 (95% CI 1.5 to 3.1) mm]. Combined TrAM and PFM contraction measured 2 cm above the umbilicus caused the greatest increase in IRD: mean PFM + TrAM 29.6 (SD 9.4) mm vs rest 25.7 (SD 8.5) mm [mean difference 3.9 (95% CI 2.8 to 5.0) mm].ConclusionBoth PFM and TrAM contraction, and combined PFM and TrAM contraction increased IRD in postpartum women with DRA.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盆底神经肌肉电刺激(NMES)结合悬吊训练(SET)对产后腹直肌分离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9年9月至12月,产后腹直肌分离> 2 cm、盆底肌肌力Ⅲ级以上患者90例,随机分为三组,分别接受单纯盆底NMES (A组)、NMES结合SET (B组)和单纯SET (C组)治疗,共4周。治疗前、治疗2周、治疗4周、治疗结束后4周,测量腹直肌分离距离。结果 治疗后,各组腹直肌分离距离均明显缩小(F > 8.327, P < 0.01);治疗后各时间点,B组腹直肌分离距离最小( F > 8.327, P < 0.01);多重比较,A组与C组无显著性差异( P > 0.05)。 结论 盆底NMES和SET均可有效改善产后腹直肌分离,两种方法结合疗效更佳。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本研究旨在利用高频超声定量评估产后女性腹直肌分离程度,探索恰当的诊断界值以及影响腹直肌分离程度的相关因素.方法 2019年4月至7月招募51名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生产后6~30个月的女性,采集年龄、身高、体质量、体质量指数、产后时间、生产方式、胎产次,测量腹围,超声评估皮下脂肪厚度、放松时及收缩时腹直肌最大间距,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侧卧位通气对重症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患者的临床价值。 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收集2020年1月20日至3月7日在重庆三峡中心医院重症应急病区住院的41例COVID-19并中、重度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的临床资料。在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HFNC)或无创通气(NIV)的基础上,按是否进行侧卧位通气将患者分为侧卧位组(24例)和仰卧位组(17例)。统计2组患者的性别、年龄、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APACHEⅡ)评分和合并基础疾病情况,比较治疗前及治疗后第1、3、5天的心率(HR)、呼吸频率(RR)、氧合指数(PaO2/Fi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平均动脉压(MAP),以及轻症化率、HFNC或NPPV时间、气管插管发生率、住院时间、压疮发生情况等预后指标。 结果41例患者中,男性21例,女性20例;年龄43~79岁,平均(60.9±11.1)岁。2组患者年龄、性别、APACHEⅡ评分、合并基础疾病,以及治疗前RR、PaO2/FiO2、PaCO2和MAP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2组患者治疗后HR、RR、MAP较治疗前下降,而PaCO2、PaO2/FiO2上升,其中PaO2/FiO2在第5天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侧卧位组:(166.4±45.4)mmHg vs(253.0±66.0)mmHg,仰卧位组:(183.8±54.4)mmHg vs(227.4±62.8)mmHg,P均<0.05,1 mmHg=0.133 kPa]。2组间比较,侧卧位组在治疗后第1天RR较仰卧位组降低(P=0.006);侧卧位组的中、重度ARDS患者PaO2/FiO2在治疗后第5天较仰卧位组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60.8±58.5)mmHg vs (221.6±64.9)mmHg,P=0.043]。2组HFNC或NIV时间和气管插管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而侧卧位组总住院时间明显短于仰卧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5.5±7.2)d vs (21.5±9.8)d,P=0.028],ICU住院时间也短于仰卧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0.3±6.3)d vs (16.9±11.0)d,P=0.021],侧卧位组病死率低于仰卧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8.3 % vs 23.5 %,P = 0.047)。 结论侧卧位通气能改善COVID-19并中、重度ARDS患者的氧合,缩短住院时间,降低病死率,提高疗效,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利用高频超声研究产后女性腹直肌的变化规律,为产后康复计划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随机选择我院2014年1月-2018年12月期间280例产后女性及60例年龄相近的未孕未育女性,用高频超声测量并分析产后女性实验组I(产后1天)、实验组II(产后1月)、实验组III(产后2月)、实验组IV(产后3月)、实验组V(产后6月)、实验组VI(产后12月)六个阶段和对照组(未孕未育)女性的腹直肌厚度、腹直肌分离间距。结果:实验组的腹直肌厚度均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III、实验组IV、实验组V、实验组VI的腹直肌厚度呈递增关系(P<0.05),实验组VI的腹直肌厚度接近但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的腹直肌间距均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II、实验组III、实验组IV、实验组V、实验组VI的腹直肌间距小于实验组I(P<0.05),且前者五组数据相近。结论:产后腹直肌厚度变薄,产后2个月后逐渐恢复变厚,但至产后12个月仍未恢复到对照组水平;产后腹直肌分离间距显著大于对照组,产后一个月明显恢复,之后平缓恢复至产后12个月均处于平台期,产后至12个月期间均未恢复到对照组水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孕中期超声与甲状腺激素联合检查对诊断非匀称型胎儿宫内生长受限(IUGR)的价值。 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9年6月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建立围产期保健卡的自然受孕单胎孕中期母胎6010例,其中胎儿为非匀称型IUGR者97例为观察组,同孕期胎儿生长均衡的孕母30例为对照组。分别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和独立样本t检验对比评价孕(18±1)周、(22±1)周,观察组与对照组母体血清促甲状腺激素(TSH)和游离甲状腺素(FT4)水平的差异。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孕(18±1)周和(22±1)周母体TSH和FT4预测胎儿生长迟缓的价值。 结果观察组母体(18±1)周和(22±1)周时FT4水平低于对照组[(10.74±2.87)pmol/L vs(14.83±1.91)pmol/L;(11.96±2.87)pmol/L vs(15.28±2.14)pmol/L],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6.978、-6.793,P均<0.001);观察组母体(22±1)周时TSH水平高于对照组[2.52(1.74~3.21)mlU/ml vs 1.96(1.54~2.76)mlU/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191,P=0.028);(18±1)周时2组母体TSH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孕(18±1)周、(22±1)周时母体FT4预测胎儿生长迟缓的敏感度均大于95%,分别为96.7%和100%,显著高于TSH(32.4%和55.2%);但母体TSH预测胎儿生长迟缓的特异度(90.0%和73.3%)却高于FT4(75.7%和56.2%)。 结论孕中期超声与甲状腺激素联合检查对非匀称型IUGR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