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目的研究乌司他丁(ulinastatin,UTI)抑制晚期内毒素(LPS)血症大鼠的炎症反应是否优于血必净(Xuebi-jing,XBJ)。方法通过鼠尾静脉注射LPS复制LPS血症大鼠模型。72只SD大鼠随机分为内毒素(LPS)组、(LPS+UTI)组、(LPS+XBJ)组,每组24只。分别在用药后8 h,24 h,48 h,72 h时点随机快速处死6只大鼠,取心脏血,分离血清,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的值,用SPSS软件分析数据。结果HMGB1在各时点LPS组与(LPS+UTI)组和(LPS+XBJ)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时点(LPS+UTI)组和(LPS+XBJ)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UTI和XBJ都能有效抑制晚期LPS大鼠炎症反应,UTI在抑制晚期炎症反应与XBJ无明显差别。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乌司他丁(ulinastatin,UTI)抑制早期内毒素(LPS)血症大鼠的炎症反应是否优于血必净(Xue-bijing,XBJ)。方法通过鼠尾静脉注射LPS复制LPS血症大鼠模型。54只SD大鼠随机分为LPS组、(LPS+UTI)组、(LPS+XBJ)组,每组18只,分别在用药后8 h、24 h、48 h时点随机快速处死6只大鼠,取心脏血分离血清,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白细胞介素-1(IL-1)、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结果三组中各时间点TNF-α、IL-6、IL-1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PS+UTI)组在8 h时间点与(LPS+XBJ)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24 h、48 h时间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UTI和XBJ均能有效抑制LPS大鼠的炎症反应;UTI在炎症早期抑制炎症反应优于XBJ。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血必净对内毒素(LPS)致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防治作用.方法 将40只绵羊随机分为对照组(A组)、模型组(B组)、预防组(C组)和治疗组(D组),每组10只.动物全麻后,以6 μg/kg LPS于30 min内静脉泵入建立MODS模型.C组在静脉泵入LPS前1h、D 组在泵入LPS后1h,以2 ml/kg血必净(XUEBIJING)注射液静脉滴注,D组1次/d,连续3 d.同时,A组静脉泵入同剂量的生理盐水.以不同时点测定各组的血气、血常规、血清生化指标的改变.结果 LPS静脉泵入后,C和D组绵羊体征表现较B组有所减轻;A、B、C和D组绵羊的死亡率分别为0%、60%、40%和50%;B、C和D三组3h内氧合指数与0h和A组相比明显降低(P<0.05或P<0.01),但组间相比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时点,B、C和D三组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总胆红素(TBIL)和肌酐(CRE)的含量与0h和A组相比明显升高(P<0.05或P<0.01);而WBC数目3~6 h则明显下降(P<0.01),12h时开始上升,24 h后骤然升高(P<0.01).结论 血必净能改善LPS诱导的动物体征表现、降低死亡率,对肺脏、肝脏和肾脏等多脏器损伤具有一定的干预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血必净(XBJ)对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将9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与XBJ组。尾静脉注射内毒素(LPS)(15μg/kg)建立MODS模型。观察各组的体征表现,用ELISA方法检测TNF—α、IL-1α、IL4和IL-10的表达水平。结果①对照组、模型组和XBJ组的死亡率分别为:0、37%和20%;②与模型组相比XBJ可促进了TNF—α的表达,同时抑制IL-10t的表达,且TNF—α和IL-1α高表达集中在6~24h;③模型组与XBJ组IL-4的表达量在6~12h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升高(P〈0.05);模型组IL—10在6~48h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升高(P〈0.05);XBJ组IL-10的表达水平在6h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升高(P〈0.05)。结论XBJ能降低LPS介导的大鼠MODS的死亡率,可同时促进TNF-α释放和抑制IL-1α、IL-4和IL-10释放,有效改善MODS的反应状态。  相似文献   

5.
乌司他丁联合血必净治疗急性胰腺炎肺损伤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联合血必净对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合并急性肺损伤(acutelung injury,AL)I的治疗作用.方法随机选取120例符合条件APALI患者,每组30例,分别为乌司他丁+血必净治疗组、乌司他丁治疗组、血必净治疗组和空白对照组,空白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乌司他丁治疗组则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乌司他丁治疗,血必净治疗组则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血必净治疗,乌司他丁+血必净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乌司他丁和血必净治疗.分别于治疗后第3、7、10、14天分析患者动脉血气,以呼吸频率、血PaO2、氧合指数为观测指标,综合判断ARDS发生率、14 d生存率,观察乌司他丁+血必净治疗组、乌司他丁治疗组、血必净治疗组与对照组之间对肺损伤的疗效.结果乌司他丁+血必净治疗组ARDS的发生率为20.0%,病死率6.7%;乌司他丁治疗组ARDS的发生率为36.7%,病死率13.3%;血必净治疗组ARDS的发生率为46.7%,病死率16.7%;对照组ARDS的发生率为63.3%,病死率23.3%,四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乌司他丁+血必净对各阶段ALI都有较好的治疗作用(P〈0.01).结论乌司他丁+血必净可以显著减少APALI加重导致ARDS的发生,促进APALI的好转,降低死亡率,对AP引起的ALI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评价乌司他丁联合血必净治疗重症肺炎的疗效.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平均分成4组,对照组予常规治疗,乌司他丁组常规治疗下加用乌司他丁(20万U Bid),血必净组常规治疗下加用血必净(50ml Bid),治疗组常规治疗下联合应用乌司他丁及血必净.疗程均为一周,观察4组临床疗效.指标包括:体温,心率,白细胞计数,氧饱和度(SaO2),氧分压(PaO2),氧合指数(PaO2/FiO2).结果治疗组各项观察指标均较对照组、乌司他丁组、血必净组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乌司他丁联合血必净治疗重症肺炎有更明显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本文旨在通过不同的海拔高原地区的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绵羊模型的生化指标来探讨MODS的高原性发病特点。方法将12只绵羊随机分为两组,每组6只,分别在高原地区夏河桑科草原(平均海拔在3100 m)和亚高原地区兰州市(平均海拔在1520 m),动物全麻后,以6μg/kg内毒素(LPS)于30 min内静脉泵入建立MODS模型。观察各组的体征表现,测定不同时点各组血清生化指标的改变。结果高原地区的MODS模型绵羊死亡率以及不同时段血清的CK、CK-MB、AST、ALT、CRE生化指标明显高出亚高原地区,只有ALP指标亚高原地区与高原地区的变化基本相近。结论 MODS在伴随着海拔升高的高原地区危害程度更大。  相似文献   

8.
目的 通过乌司他丁(UTI)干预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大鼠,检测外周血炎性因子表达,研究UTI对MODS的可能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 将9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与UTI组,模型组与UTI组大鼠分别通过尾静脉以15 g/kg注射内毒素(LPS),UTI组建模前24 h和建模后连续3d,每日2次以1&#215;105 U/kg腹腔注射UTI进行干预和治疗,观察各时间点各组的体征表现并收集血清用ELISA方法检测TNF-α、IL-1α、IL-4和IL-10的表达水平.结果 ①对照组、模型组和UTI组的死亡率分别为:0%、33%和16%.②TNF-α、IL-1α的表达水平UTI组均低于相对应的模型组.③模型组IL-4的表达水平在6h与24 h与对照组相比明显的升高(P<0.05),UTI组与对照组相比在0h、12 h(P<0.05),24 h(P<0.01)显著升高;模型组IL-10的表达水平在12h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升高(P<0.05),UTI组在6 h~12 h时IL-10的表达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升高(P<0.05).结论 UTI能降低LPS介导的大鼠MODS的死亡率,可抑制TNF-α、IL-1α释放和促进IL-4、IL-10释放,有效改善MODS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联合血必净干预前后,脓毒症患者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白细胞介素6(IL-6)的变化及意义。方法:选择204例脓毒症患者随机分为乌司他丁联合血必净治疗组和血必净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白细胞介素6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乌司他丁联合血必净治疗组患者CRP、PCT、IL-6均明显下降(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乌司他丁联合血必净降低血清CRP、PCT、IL-6水平,抑制炎性反应介质,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10.
王剑  卿国忠  杨少陵 《当代医学》2012,18(25):10-12
目的 乌司他丁对内毒素诱导大鼠急性肺损伤(acute lung jury,ALI)时血红素氧合酶(hemeoxygenase,HO)-1表达,从而为探讨乌司他丁在ALI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将48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阴性对照组、ALI模型组、乌司他丁干预组和乌司他丁+氯血红素(Hm)组,每组各12只.模型组用5mg/kg LPS诱发ALI模型,乌司他丁组按50000u/kg体重给予乌司他丁静脉注射.各组给药后2h、6h、12h观察丙二醛(MDA)的含量以及HO-1的活性;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HO-1 mRNA和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用LPS成功复制出ALI模型,同时,肺组织中MDA含量、HO-1蛋白活性、HO-1 mRNA以及蛋白水平均高于阴性对照组(P均<0.05);乌司他丁+LPS组、乌司他丁+LPS+Hm组肺MDA含量低于LPS模型组,但HO-1活性、mRNA和蛋白水平高于相应LPS组(P均<0.05).结论 乌司他丁对ALI的保护作用可能是通过增强HO-1活性、上调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而实现的.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乌司他丁对急诊脓毒症患者的器官保护作用。方法将86例急诊病房脓毒症患者分为乌司他丁治疗组(UTI组,45例)和常规治疗组(对照组,41例),UTI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予以乌司他丁200000U静注,q8h×7d。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检测治疗前及治疗后第1、3、7天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WBC)、氧合指数(PaO2/FiO2)、肝肾功能(ALT、Cr)、APACHEⅡ评分、MODS发生率。结果①治疗后第1、3、7天乌司他丁组CRP、WBC、ALT、Cr水平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治疗前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治疗后第1、3、7天UTI组PaO2/FiO2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UTI组APACHEⅡ评分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MODS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乌司他丁辅助治疗急诊严重脓毒症患者,可有效减轻患者病情,改善各项炎症指标及氧合指数,保护肺、肝、肾、脑等器官功能,可以有效阻断MODS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高海拔地区内毒素致绵羊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病理学变化特征。方法将16只绵羊随机分为2组,中度海拔组和高海拔组,按相同的剂量静脉给予内毒素(6μg/kg)制作MODS模型,24h后麻醉处死绵羊,观察主要脏器的病理学变化。结果中度海拔和高海拔MODS组绵羊肺脏、肝脏、脾脏、肠粘膜均出现明显炎性改变,高海拔MODS组绵羊肺脏、肝脏病理学评分明显高于中度海拔MODS组。结论高海拔地区MODS的病理损伤较中度海拔明显加重。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高容量血液滤过(high volume hemofiltration,HVHF)防治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MODS)过程中内毒素(LPS)受体及炎性细胞因子的变化及其关系。方法:建立二次打击(失血性休克+再灌注损伤+内毒素复合因素)猪MODS模型。19只猪随机分为MODS组(M组,9只)及HVHF组(HF组,10只)。M组为模型组,HF组在建模后实施高容量血液滤过,观察7 d后处死动物。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单核细胞CD14、TLR4的表达变化,ELISA法检测血浆及滤液中TNFα、IL-10、IL-6浓度,并观察抗炎/促炎因子的比率变化。结果:HF组MODS发生率为2/10,死亡率为2/10,显著低于M组(P〈0.01)。M组CD14、TLR4的表达在LPS注射后维持在较高水平;HF组CD14、TLR4的表达在滤过前同M组相似,但滤过后逐渐降低,各时间点与M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滤过治疗开始后,TNFα、IL-10浓度开始下降,且明显低于治疗前水平,并维持在一个比较稳定的浓度,治疗后各时间点与M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IL-6在治疗后虽有轻度上升,但治疗后各时间点较M组水平仍有显著下降;HF组IL-10/TNFα比率随治疗时间的延长保持在比较稳定的状态。结论:HVHF能有效降低血浆细胞因子水平,使得抗炎和促炎两方面趋于动态平衡;并可通过此途径下调CD14、TLR4受体的表达水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血必净对脂多糖( LPS )诱导血管内皮细胞(VEC)损伤的保护作用,研究在血必净干预下一氧化氮(NO)产生、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表达及信号转导机制。方法:将体外培养的VEC分为对照组、LPS(1 mg/L) 组、LPS(1 mg/L)+血必净( 25 g/L) 组、LPS( 1 mg/L )+吡咯烷二硫代氨基甲酸盐( PDTC, 20 μmol/L ) 组,在给予LPS前预先用血必净和PDTC孵育1 h。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iNOS和核转录因子-κB p65 (NF-κB p65)蛋白的表达情况,采用Griess法检测上清液中NO的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LPS组VEC中NO水平、iNOS和NF-κB p65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1)。与LPS组比较,LPS+血必净组VEC中NO水平、iNOS和NF-κB p65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或P<0.01);与LPS组比较,LPS+PDTC组VEC中NO水平和iNOS及NF-κB p65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或P<0.01)。LPS+血必净组与LPS+PDTC组比较,VEC中NO水平和iNOS蛋白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PS+PDTC组VEC中NF-κB p65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低于LPS+血必净组(P<0.05)。结论:血必净能抑制VEC中NO的产生和iNOS蛋白的表达,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NF-κB而抑制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血液灌流(hemoperfusion,HP)联合持续-静脉血液滤过(Continuous Venous-venous Hemofiltration,CVVH)对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MODS)患者的临床疗效及细胞因子的影响,探讨HP联合CVVH对MODS患者的治疗作用。方法:20例行HP联合CVVH的MODS患者为研究对象,比较他们治疗前、后生命体征、白细胞、氧分压、肝、肾功能和细胞因子TNF-α、IL-1β、IL-8水平的变化。结果:HP联合CVVH治疗后的MODS患者其临床指标与治疗前比较明显改善,细胞因子TNF-α、IL-1β、IL-8的水平与治疗前比较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P联合CVVH能改善MODS患者的临床指标,降低MODS患者细胞因子水平,可改善MODS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6.
乌司他丁对严重烧伤后多脏器功能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6  
Hu XH  Zhang HY  Ge YL  Chen Z  Qin FJ  Jiang HY  Chen DF  Sun YH 《中华医学杂志》2005,85(41):2889-2894
目的观察乌司他丁对严重烧伤后多个重要脏器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贵州三系雄性小型猪12只,随机分为A组(烧伤对照组,n=6)、B组(UTI治疗组,n=6)两组,造成35%Ⅲ度烧伤,其中A、B两组动物于烧伤前各随机选取4只抽取静脉血作为正常对照。B组动物于伤后1h给予UTI5000U/kg,A组动物给予等量生理盐水,3次/d。分别于动物烧伤前、伤后6、24、48、72h抽血进行血清DAO活性、TNF-α、IL-6、D-乳酸、MDA、SOD、ALT、AST、CK、CKMB、LDH、BUN、Cr含量检测;北京积水潭医院烧伤科2002年5月至2004年12月期间收治的烧伤面积50%~70%深Ⅱ度~Ⅲ度,Ⅲ度>30%患者40例,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n=16)和UTI治疗组(n=24),16名青壮年志愿者为正常对照组。两组病人均进行常规抗休克、创面处理和营养治疗。UTI组病人经静脉滴注UTI40万U,2次/d,常规组病人给予等容量的生理盐水,连续用药7d。观察伤后48h平均体温、脉搏、呼吸、血压(收缩压)、伤后48h总补液量、每小时尿量、并发症、死亡率;伤后第1、3、7天进行血清LPS、TNF-α、MPO、NE及ALT、AST、CK、CKMB、LDH、BUN、Cr含量检测。结果严重烧伤后动物血清TNF-α、IL-6、D-乳酸、MDA、ALT、AST、CK、CKMB、LDH、BUN、Cr含量明显升高,SOD显著减少。以A组尤为明显(P<0·05)。伤后6、24、48、72h,A组血清TNF-α(pg/L)分别为137±14、254±10、202±28、183±15,B组分别为86±15、177±19、152±15、138±20,A组血清IL-6(pg/L)分别为296±25、524±42、422±57、373±17,B组分别为180±32、388±45、332±40、296±42。A组血清MDA(nmol/ml)分别为5·6±0·7、6·4±0·4、4·9±0·5、4·8±1·0,B组分别为3·6±0·4、3·4±0·5、3·1±0·3、3·0±0·3。A组血清SOD(nU/ml)分别为53±13、54±7、36±7、36±8,B组分别为81±11、71±14、55±9、63±9。A组动物血清ALT、AST、CK、CKMB、LDH、BUN、Cr、D-乳酸含量和DAO活性于各时间点均较B组显著升高(P<0·05)。所有患者烧伤后血LPS、TNF-α、NE、MPO、ALT、AST、CK、CK-MB、BUN、Cr明显增高,UTI治疗组各指标显著下降。伤后1、3、7d,常规组血LPS(μg/L)分别为26±12、94±35、44±17,UTI组分别为23±10、68±22、39±16,常规组血TNF-α(μg/L)分别34±5、114±13、66±7,UTI组分别为24±5、93±13、57±6,常规组血NE(pg/L)分别为637±100、1052±33、809±88,UTI组分别为429±48、888±99、602±68。UTI组患者全部治愈,无并发症发生。常规治疗组有2例脓毒症,1例因MOF死亡。结论乌司他丁能显著抑制炎性介质及中性粒细胞蛋白酶的释放和氧自由基产生,减轻烧伤后脏器功能损害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