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目的:探讨抗NMDA受体脑炎的临床表现、磁共振(MRI)图像及脑脊液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1例抗NMDA受体脑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1例患者主要表现为精神症状、癫痫发作、运动障碍等;头部MRI检查无特异性;2例女性患者腹部CT发现畸胎瘤;11例患者脑脊液抗NMDA抗体(+)。结论:以精神行为异常、癫痫发作、运动障碍为主要表现的青年脑炎患者,要警惕抗NMDA受体脑炎的可能,需及时行脑脊液抗NMDA抗体检测。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抗N-甲基-D-天冬氨酸(N-methyl-D-asparate,NMDA)受体脑炎早期诊断要点,减少误诊。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抗NMDA受体脑炎临床资料。结果患者为青年女性,因反复发热20余日,伴精神异常进行性加重9 d就诊,外院诊断为呼吸道感染、精神分裂症,予相应治疗效果不佳,入我院。入院后怀疑脑炎,行血清炎性指标、脑脊液常规及生化检查无异常,脉搏氧饱和度降低,考虑有中枢性通气不足,病程中出现唾液分泌明显增多,口面部不自主运动,动态脑电图提示弥漫性慢波,盆腔影像学提示畸胎瘤,高度怀疑抗NMDA受体脑炎,行血液及脑脊液抗NMDA受体抗体检测阳性,明确诊断。在免疫治疗的基础上行手术切除畸胎瘤后,患者康复出院。结论对年轻患者临床出现不明原因的精神症状伴意识和运动障碍,特别是伴卵巢畸胎瘤者,应高度怀疑抗NMDA受体脑炎,积极行脑脊液和(或)血液抗NMDA受体抗体检测,以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抗N-甲基-D-天冬氨酸(N-methyl-D-asparate,NMDA)受体脑炎的临床特点,提高该病诊治水平。方法对我院诊治的抗NMDA受体脑炎1例误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为青年女性,因发作性意识丧失伴肢体抽动6 d入院。外院按癫痫发作处理效果不佳,转我院后视频脑电图检查示间隙期双额颞区慢波,头颅MRI检查未见明显异常,初步诊断癫痫?予左乙拉西坦口服。病程中出现发热、精神行为异常、性格改变,伴幻觉及口面部不自主运动。盆腔影像学检查提示卵巢畸胎瘤,高度怀疑抗NMDA受体脑炎,行血液及脑脊液抗NMDA受体抗体检测阳性,明确诊断抗NMDA受体脑炎。在免疫治疗的基础上行手术切除畸胎瘤后,患者神经精神症状消失,痊愈出院。结论当年轻卵巢畸胎瘤患者出现不明原因的精神症状伴意识和运动障碍时,应高度怀疑抗NMDA受体脑炎,行血液及脑脊液抗NMDA受体抗体检测可确诊。  相似文献   

4.
抗NMDA受体脑炎30例误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抗N-甲基-D-天冬氨酸(N-methyl-D-asparate,NMDA)受体脑炎患者发病及临床特点。方法收集北京协和医院2011年3月—2014年7月诊治的30例抗NMDA受体脑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首诊临床表现、是否合并畸胎瘤、脑脊液病毒学检测及免疫学特殊抗体检测结果等,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0例早期表现无特异性,依出现频率表现为精神行为异常、癫痫发作或肢体不自主运动、发热、头痛、意识障碍,除1例首诊我院确诊外,29例曾于当地医院误诊为病毒性脑炎、精神疾病及癫痫予抗病毒治疗或联合控制癫痫治疗效果欠佳。本组均经抗NMDA受体抗体检测阳性明确诊断,初诊误诊率达100%,确诊时间(270.15±114.97)d。确诊后予糖皮质激素、丙种球蛋白及免疫抑制剂等治疗,合并畸胎瘤者予手术切除。预后与病程有一定相关性。结论临床医生应熟悉抗NMDA受体脑炎的早期常见临床表现,建议将早期抗NMDA受体抗体筛查作为高危人群鉴别诊断的常规检测项目,以提高早期诊断率,为患者赢得早期治疗时间,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抗N-甲基-D-天冬氨酸(N-methyl-D-asparate receptor,NMDA)受体脑炎的临床特点和误诊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收治的1例误诊为病毒性脑炎的抗NMDA受体脑炎病例资料。结果本例17岁女性,6个月前因发作性肢体抽搐就诊外院,诊断癫痫大发作,予对症处理症状未能控制转我院神经内科,诊断为病毒性脑炎,予联合抗癫痫治疗,症状控制。4 h前症状再发第2次入我院神经内科,行头颅MRI系列检查及妇科彩超均未见异常,视频脑电图示广泛慢波增多,仍按病毒性脑炎予联合抗癫痫治疗控制癫痫发作,效果不佳。病程中出现精神症状,予对症治疗效果不佳。完善脑脊液及血清自身免疫性脑炎相关抗体检测,脑脊液抗NMDA受体抗体(++),血清抗NMDA受体抗体(+),确诊为抗NMDA受体脑炎。予人免疫球蛋白、糖皮质激素、环磷酰胺等治疗,症状好转出院。结论抗NMDA受体脑炎临床少见且表现多无特异性,易误诊为病毒性脑炎,尽早行血清和脑脊液自身免疫性脑炎相关抗体检测有助于确诊。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抗N-甲基-D-门冬氨酸(N-methyl-D-aspartate, NMDA)受体脑炎的临床特点、诊治措施、误诊原因及防范措施。方法对我院近期收治的误诊为精神分裂症的抗NMDA受体脑炎3例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文3例分别因精神行为异常26 d、发作性四肢抽搐20 d,精神行为异常12 d、发作性肢体抽搐8 d及精神行为异常24 d入院。3例均有生活应激事件史,早期均被误诊为精神分裂症,后行脑脊液及血清抗NMDA受体抗体检测均阳性,确诊为抗NMDA受体脑炎。2例经免疫治疗后痊愈,伴有畸胎瘤1例在免疫治疗的基础上行手术切除后痊愈。3例随访至今无复发。结论抗NMDA受体脑炎多因生活应激事件诱发,主要表现为精神行为异常,早期易误诊为精神分裂症。医务人员特别是精神科医生要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对疑似者应尽早行抗NMDA受体抗体检测,以提高早期诊断率,减少或避免误诊误治。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回顾性分析8例不伴肿瘤的抗N-甲基-D-天冬氨酸(NMDA)受体脑炎的临床特点,提高临床对不伴肿瘤的抗NMDA受体脑炎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01-2016-06收治的8例不伴肿瘤的抗NMDA受体脑炎的一般资料、主要表现、头部MRI、脑电图、血清及脑脊液抗NMDA抗体等资料。结果:本组8例患者平均年龄38.4岁,主要表现为精神行为异常8例(100%)、癫痫发作7例(87.5%)、植物神经功能紊乱7例(87.5%)等,脑脊液抗NMDA抗体均阳性,MRI异常2例(25.0%),脑电图出现极度δ刷状波2例(25.0%),免疫抑制治疗有效7例(87.5%),完全恢复2例(25.0%),好转5例(62.5%),死亡1例(12.5%)。结论:本组不伴发肿瘤的抗NMDA受体脑炎与既往报道的伴发肿瘤的抗NMDA受体脑炎临床特点相似,亦主要表现为精神行为异常、癫痫发作、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等,脑电图可出现特征性极度δ刷状波,及时免疫治疗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加强对抗N-甲基-D-天冬氨酸(N-methyl-D-asparate,NMDA)受体脑炎临床特点的认识,减少临床误诊。方法对我科收治的3例抗NMDA受体脑炎误诊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本组2例以癫痫发作就诊,1例以精神行为异常就诊。2例在疾病初期误诊为病毒性脑炎,1例误诊为脑胶质瘤。入院后因脑脊液病毒学检测阴性或血肿瘤标志物正常,综合分析病情考虑自身免疫性脑炎可能,行脑脊液抗NMDA受体抗体检测阳性,诊断为抗NMDA受体脑炎。给予糖皮质激素和(或)免疫球蛋白治疗,症状控制,生活可自理,但遗留记忆力稍减退和(或)轻度反应迟钝。结论接诊以癫痫或精神行为异常起病,伴有运动异常或自主神经症状者,应考虑抗NMDA受体脑炎可能,及时行血或脑脊液抗NMDA受体抗体检测明确诊断,以免误漏诊。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抗N-甲基-D-天冬氨酸(N-melthy-D-aspartate,NMDA)受体脑炎患者行卵巢畸胎瘤切除术的护理要点。方法对5例抗NMDA受体脑炎行腹腔镜卵巢畸胎瘤切除术患者充分术前评估,根据患者特征和症状做好术中管理,注意静脉血栓防护,口腔护理,癫痫及中枢性通气障碍的护理,保证无菌及无瘤操作。结果 5例患者术中完整剥除畸胎瘤,术后患者均恢复自主呼吸,其中有4例患者于术后第2~23d病情好转,神经功能逐渐恢复。3例患者术后3~5周血清抗NMDA受体抗体检测转为阴性。结论充分的术前评估,结合疾病特征做好术中管理,严格执行无菌、无瘤技术操作能确保抗NMDA受体脑炎行腹腔镜卵巢畸胎瘤切除术手术护理安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抗N-甲基-D-天冬氨酸(N-methyl-D-asparate,NMDA)受体脑炎的临床特点及鉴别诊断要点,以减少误诊误治。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男性抗NMDA受体脑炎误诊病例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本例以癫痫为首发症状,随病程进展出现发热、精神行为异常、意识障碍、口-面-舌部异常活动,病程初期在当地医院及我院均误诊为病毒性脑炎,给予相应治疗效果不佳。经脑脊液和血液抗NMDA受体抗体检测阳性,确诊为抗NMDA受体脑炎,经糖皮质激素及丙种球蛋白治疗,症状好转带药出院,随访半年恢复良好。结论抗NMDA受体脑炎好发于青年女性,男性少见,主要表现为癫痫、精神症状、意识障碍、口-面-舌部异常活动等,易误诊为病毒性脑炎;确诊需行脑脊液及血液抗NMDA受体抗体检测,经及时诊断、治疗大多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不明原因脑炎患者的脑脊液及血清学相关参数,探讨抗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N-methyl-D-aspartate receptor,NMDAR)脑炎在不明原因脑炎中的患病比例和临床特点。方法 收集2017年1月~2018年12月就诊入院的128例不明原因脑炎的病例资料,对患者脑脊液标本进行抗NMDAR抗体、常规及生化检测,对血清标本进行抗NMDAR抗体和肿瘤标志物检测,对筛选结果及确诊为抗NMDAR脑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128例不明原因脑炎患者,脑脊液抗NMDAR抗体阳性22例(17.2%),脑脊液常规及生化分析阳性42例(32.8%),血清抗体阳性20例(15.6%),肿瘤标志物检测阳性7例(5.5%)。确诊抗NMDAR脑炎患者22例,其中血清抗NMDAR抗体检测阳性率90.9%,脑脊液抗体阳性率100%,脑脊液常规及生化分析阳性率77.3%,肿瘤标志物检测阳性率为9.1%。确诊患者临床表现多为精神行为异常和癫痫样发作; 脑电图异常多为双额、颞、中央导联为慢波。颅脑磁共振成像(MRI)多为额颞叶T2加权像及液体衰减反转恢复序列异常信号,部分显示双侧或单侧颞角扩大。结论 脑脊液抗NMDAR抗体检查是确诊抗NMDAR脑炎的金标准,不明病因脑炎患者结合临床症状进行相关检测,对抗NMDAR脑炎的早期确诊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抗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脑炎(抗NMDA受体脑炎)是一种自身免疫介导性脑炎,病程呈多阶段进展,临床表现为急性或亚急性起病,以近记忆缺损、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精神行为异常及癫痫发作为特点。抗NMDA受体脑炎病因不明确,大多有不典型的临床症状,漏诊误诊率高,诊断上需要检测血清和脑脊液抗NMDAR抗体,治疗上以尽早免疫治疗、合并肿瘤手术切除、支持治疗,ICU监护等,预后大多数良好,疾病可能复发,需要长期随访。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抗N-甲基-D-天冬氨酸(anti-N-methyl-D-aspartate,NMDA)受体脑炎的发病机制及临床特征,提高该病诊治水平。方法对抗NMDA受体脑炎1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本例因头痛10 h,高热、意识不清伴抽搐8 h入院。当地医院行头颅CT检查未见异常,予对症治疗后抽搐症状无缓解,遂入我院。拟诊为病毒性脑炎?癫痫持续状态,予相应治疗无好转,后行脑电图检查示弥漫性慢波、间断尖慢波,MRI检查示颅内片状异常信号影,腰椎穿刺脑脊液检查示细胞数及蛋白轻度异常,脑脊液及血液抗NMDA受体抗体检测阳性,明确诊断为抗NMDA受体脑炎。给予糖皮质激素冲击治疗1周,抽搐症状、发热缓解。结论抗NMDA受体脑炎临床少见,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及早行抗NMDA受体抗体检测是避免误诊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抗NMDA受体脑炎是抗NMDA受体抗体相关性边缘叶脑炎.边缘叶脑炎(limbic encephalitis,LE)是一种进展迅速的以精神异常、癫痫性发作、睡眠障碍、幻觉和短时记忆丧失为主要表现的副肿瘤综合征[1].LE患者由于疾病早期的行为和情绪异常,最初常就诊于精神科.2005年Vitalianid等发现了一组均伴有良性畸胎瘤的年轻女患者体内存在一种不明抗原,主要在海马神经元细胞膜表达,可能是一种新的边缘叶副肿瘤性脑炎.这种脑炎病情危重,有潜在致死的风险,但在接受肿瘤切除和免疫治疗后多数患者最终康复[2].2007年,Dalmau等在此类患者体内发现了抗海马和前额叶神经细胞膜的抗N-甲基-M天冬氨酸受体抗体,并提出了抗NMDA受体脑炎的诊断[3].我科2011年6月20日至2012年12月共成功救治9例NMDA受体脑炎患者,本文将本病的发病表现、治疗及护理经验进行总结,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抗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Nmethyl-D-aspartatereceptor,NMDAR)抗体脑炎是抗NMDA受体抗体相关性边缘叶脑炎,表现为一种复杂的临床综合征,可将病程分为5期:前驱期、精神症状期、无反应期、运动过多期、恢复期[1].该病发病率低,多见于年轻女性,多伴有成熟型卵巢畸胎瘤.我科于2013年4月收治1例抗NMDAR抗体脑炎病人,经过治疗和精心护理,于2013年6月13日治愈出院.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刘芳  龚立超  杨倩倩 《护理研究》2015,(12):1526-1528
抗NMDA(N甲基D天门冬氨酸)受体脑炎是近年新发现的伴有精神异常、癫痫、躁狂等症状[1]的神经系统自身免疫性边缘叶脑炎[2]。2007年Dalmau等[3]首次对这种脑炎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并发现抗NMDA受体脑炎主要存在于伴有卵巢畸胎瘤的年轻女性,随后在不伴有肿瘤的病人及儿童病人中均有发现。文献报道中指出病人主要是在颞叶、海马以及丘脑等部  相似文献   

17.
<正>抗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N methyl-D-aspartate receptor,NMDAR)抗体脑炎是抗NMDA受体抗体相关性边缘叶脑炎,表现为一种复杂的临床综合征,可将病程分为5期:前驱期、精神症状期、无反应期、运动过多期、恢复期[1]。该病发病率低,多见于年轻女性,多伴有成熟型卵巢畸胎瘤。我科于2013年4月收治1例抗NMDAR抗体脑炎病人,经过治疗和精心护理,于2013年6月13日治愈出院。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1病例介绍病人,女,27岁,于入院前20余日(3月20日)开始反复发  相似文献   

18.
<正>抗N-甲基-D天门冬氨酸(N-methyl-D-aspartate,NMDA)受体脑炎是一种近几年被认识的一种自身免疫性脑炎,Dalmau等[1]在2007年首次报道,在有类似症状病人的血清和脑脊液中检测到抗NMDAR抗体,并以此作为该病的诊断依据。NMDA受体是一种分布于海马、前额皮质离子型谷氨酸受体,属于突触后膜的阳离子通道,与学习、记忆和精神行为密切  相似文献   

19.
蒋慧云  黄珊瑜  李小毛 《新医学》2021,52(7):541-544
目的 探究卵巢畸胎瘤患者中发生抗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NMDAR)脑炎的比例,并将合并抗NMDAR脑炎的卵巢畸胎瘤患者与未合并抗NMDAR脑炎的卵巢畸胎瘤患者的临床特征进行总结对比。方法 收集卵巢畸胎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分为合并抗NMDAR脑炎组与未合并抗NMDAR脑炎组,对其临床特征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共收集到168例卵巢畸胎瘤患者,其中14例(8.3%)合并抗NMDAR脑炎;合并抗NMDAR脑炎的卵巢畸胎瘤患者年龄低于未合并抗NMDAR脑炎的卵巢畸胎瘤患者[(23.8±5.5)岁 vs. (29.8±9.1)岁,P = 0.016]。合并抗NMDAR脑炎的卵巢畸胎瘤患者肿瘤标志物以癌抗原125及血清铁蛋白升高为主,而未合并抗NMDAR脑炎的卵巢畸胎瘤患者肿瘤标志物以糖类抗原199升高为主。合并抗NMDAR脑炎与未合并抗NMDAR脑炎的卵巢畸胎瘤患者的肿瘤组织均可含有神经组织。结论 卵巢畸胎瘤患者中发生抗NDMAR脑炎的比例不低,对于无明显症状的卵巢畸胎瘤患者,可考虑积极行手术治疗,以降低发生抗NMDAR脑炎的风险。  相似文献   

20.
正抗N-甲基-D-天冬氨酸(NMDA)受体脑炎属于副肿瘤性边缘叶脑炎,是一种与NMDA受体相关且对治疗有良好反应的脑炎~([1]),常发生在伴有畸胎瘤的年轻女性患者中~([2])。Dalmau等~([3])报告12例卵巢畸胎瘤边缘性脑炎,其中11人出现癫痫症状,10人因为意识丧失需要机械通气,他们都出现一些前驱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