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肱骨近端锁定内固定系统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9年10月汝州市骨科医院肱骨近端骨折患者68例,将采用肱骨近端锁定接骨板内固定治疗的33例患者作为LPHP组,将采用肱骨近端锁定内固定系统钢板固定的35例患者作为PHILOS组,对比两组围术期情况(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天数、骨折愈合时间),术前、术后4周、术后12周Neer肩关节功能评分,并统计两组并发症发生率。结果:PHILOS组术中出血量较LPHP组少,手术时间、住院天数、骨折愈合时间较LPHP组短(P<0.05);术后4周、术后12周PHILOS组Neer肩关节功能评分较LPHP组高(P<0.05);PHILOS组并发症发生率8.57%(3/35)与LPHP组15.15%(5/33)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肱骨近端锁定内固定系统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患者,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加快骨折愈合,改善肩关节功能,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比分析切开复位锁定钢板内固定术和人工肱骨头置换术对老年肱骨近端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老年肱骨近端骨折患者80例的临床资料,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研究组行锁定钢板内固定术,对照组行人工肱骨头置换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12个月内并发症发生情况;记录手术前、手术后12个月时肩关节功能(Neer肩关节功能评分)及肩关节活动范围[关节活动度(ROM)]水平。结果研究组患者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与手术前相比,手术后12个月,两组患者Neer功能评分均明显升高(P0.05),但两组患者Neer得分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12个月,两组患者肩关节活动范围、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切开复位锁定钢板内固定术和人工肱骨头置换术均为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患者的有效途径,其中切开复位锁定钢板内固定术对患者身体负担较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3D打印技术联合肱骨近端锁定钢板内固定对肱骨近端骨折患者术后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及肩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将我院收治的80例肱骨近端骨折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内固定组(40例,肱骨近端锁定钢板内固定术)和联合组(40例,3D打印技术联合肱骨近端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联合组的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引流量均少于内固定组,手术时间短于内固定组(P<0.05)。两组术后12 h VAS评分、骨折愈合时间、治疗总有效率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6个月,联合组股骨头高度丢失、股骨头内翻角小于内固定组,股骨颈干角大于内固定组(P<0.05)。术后6个月,联合组的肩关节功能优良率大于内固定组(P<0.05)。结论3D打印技术联合肱骨近端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近端骨折,可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降低术后引流量,最大程度重建内侧距支撑,改善患者的肩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4.
选取2013年3月~2015年3月期间收治的66例成人肱骨近端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3例。观察组患者采用内侧柱支撑重建锁定钢板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无内侧柱支撑锁定钢板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肩功能恢复情况、肱骨颈干角、肱骨头内翻角、肱骨头高度丢失、并发症率、骨折愈合时间及转归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肱骨颈干角、肩关节功能Neer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肱骨头内翻角、肱骨头高度丢失、骨折愈合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并发症率(6.06%)显著低于对照组(18.18%),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二次手术率(0)显著低于对照组(12.12%),差异显著(P〈0.05)。成人肱骨近端骨折中锁定钢板固定治疗中应用内侧柱支撑重建可提高复位固定效果,有助于改善患者肩功能,控制术后并发症,进而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肱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的疗效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分析80例采用肱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的老年肱骨近端骨折患者临床资料,评价疗效并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影响内固定失败、肩关节功能和并发症的相关因素.结果 术后复查内固定失败12例(15%),内固定成功68例(85%),年龄(OR=1.763,P<0.05)、AO分型C型(OR=2.185,P<0.05)、术前骨密度(OR=1.823,P<0.05)是内固定失败的独立影响因素,68例患者术后Neer肩关节功能评分≥70分52例,<70分16例,优良率76.47%,Neer分型四部分骨折(OR =0.354,P<0.05)、AO分型C型(OR=0.263,P<0.05)是肩关节功能的独立影响因素,并发症内固定相关组和非内固定相关组不同年龄段、Neer分型和AO分型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肱骨近端锁定钢板是治疗老年复杂性肱骨近端骨折的有效方法.高龄、AO分型C型、术前低骨密度会影响内固定效果,Neer分型四部分骨折及AO分型C型对术后肩关节功能恢复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6.
探讨肱骨近端锁定钢板(PHILOS)内固定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回顾性分析采用肱骨近端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42例肱骨近端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骨折Neer分型,2部分骨折17例,3部分骨折18例,4部分骨折7例,随访6~18(平均11.1)个月,对其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按Neer肩关节功能评分标准评定术后疗效:优25例,良12例,中3例,差2例,优良率88.1%。肱骨近端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近端骨折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7.
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窦文杰 《临床医学》2008,28(7):58-59
目的 探讨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疗效.方法 2005年6月至2007年8月,我科采用肱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39例,其中二部分骨折12例,三部分骨折21例,四部分骨折6例.经肩关节前内侧入路,复位各骨折块,锁定钢板固定于肱骨近端大结节下0.5 cm处.结果 术后平均随访1.5年,按Neer功能评定:术后功能优23例,良12例.可4例.结论 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疗效理想.  相似文献   

8.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22):4216-4218
分析锁定钢板治疗肩关节脱位并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选取收治的肩关节脱位并肱骨近端骨折患者80例,均接受锁定钢板治疗,依手术入路分为A、B组各40例,A组经前内侧入路,B组者经外侧入路,比较两组治疗效果。A组临床疗效优良率为95%,B组为92.5%,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住院时间、术后骨折时间及NEER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中出血量多于B组,手术时间较B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随访至今,骨折获骨性愈合,无畸形愈合,无功能受限,肩关节无外展、内外旋等,两组并发症无明显差异(P>0.05)。锁定钢板治疗肩关节脱位并肱骨近端骨折疗效确切,两种手术入路各有优势,效果相当。  相似文献   

9.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3):411-412
目的研究探讨肱骨近端解剖锁定钢板治疗不稳定型肱骨外科颈骨折的临床疗效,为不稳定型肱骨外科颈骨折的临床治疗提供更加更多的方法和客观依据。方法随机选取于我院2013年2月~2015年5月骨科诊治的不稳定型肱骨外科颈骨折行手术治疗的患者150例,依据其不同的手术方法分为普通锁定铜板组组和解剖锁定铜板组,观察与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骨愈合情况和术后肩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与锁定钢板组比较,解剖锁定钢板组患者在手术治疗时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手术后骨愈合时间等方面,均明显少于普通锁定钢板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解剖锁定钢板组患者的术后肩关节功能评分及优良率均明显优于普通锁定钢板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不稳定型肱骨外科颈骨折治疗中,运用肱骨近端解剖锁定钢板,更能促进骨折愈合,有利于改善患者肩关节功能状态,促进肩关节功能恢复,值得临床上进一步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自体髂骨移植+锁定钢板内固定对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患者术后骨折愈合时间及肩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8年4月收治的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患者104例,根据手术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2例。对照组给予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观察组给予自体髂骨移植+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对比两组手术指标、术后3个月肩关节活动范围、骨折愈合时间、平均随访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末次随访时Constant-Murky肩关节功能评分、Neer肩关节功能评分。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手术时间较长,术中出血量较多,但术后引流量较少,住院时间较短(P<0.05)。两组平均随访时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术后3个月肩关节活动范围高于对照组,骨折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末次随访时观察组Constant-Murky、Neer肩关节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患者采用自体髂骨移植+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可促进术后恢复,提高肩关节活动范围,缩短骨折愈合时间,改善肩关节功能,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微创钢板接骨技术在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肱骨近端骨折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本院骨科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83例骨质疏松症肱骨近端骨折患者根据患者意愿分为微创组42例和传统组41例,微创组采用间接复位经皮微创肱骨近端锁定钢板(LPHP)固定治疗,传统组采用切开复位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术后随访肩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的差异。结果微创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均显著低于传统组(P<0.05)。微创组患者术后第3个月的肩关节Neer功能评分(功能、疼痛、运动范围、复位情况)总分(87.1±6.3)min,与传统组(85.2±5.7)min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微创组患者术后第3个月的肩关节Constant功能评分(日常生活、疼痛、运动范围、力量)总分为(83.3±5.9)分,与传统组的(82.7±6.1)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微创组患者的肩关节功能优良率83.33%,高于传统组的78.05%,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间接复位经皮微创LPHP固定治疗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肱骨近端骨折较切开复位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可以缩短手术时间,降低对患者的创伤,缩短住院时间的优势,术后肩关节功能恢复良好。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磷酸钙骨水泥结合锁定钢板内固定系统在冰雪运动所致肱骨近端骨质疏松骨折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二医院2013年12月至2018年8月收治肱骨近端骨质疏松骨折的老年患者54例,依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A组32例(采用磷酸钙骨水泥联合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和B组22例(采用单纯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骨折愈合时间、术后颈干角及肱骨头高度丢失及手术前后肩关节功能,记录两组并发症情况。结果与B组比较,A组骨折愈合时间明显缩短,术后颈干角明显增大,肱骨头高度丢失明显减小,差异有显著性(P<0.05)。与术前比较,术后2个月两组患者疼痛、功能、运动限制及解剖复位评分均明显升高,且A组明显高于B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A组优良率为87.50%(28/32),明显高于B组59.09%(13/22),差异有显著性(χ^2=6.004,P=0.014)。术后随访2个月,A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差异有显著性(χ^22=4.762,P=0.029)。结论磷酸钙骨水泥结合锁定钢板内固定系统可明显促进冰雪运动所致肱骨近端骨质疏松骨折老年患者断骨端愈合,改善肩关节功能,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分析肩关节脱位合并肱骨大结节骨折不同治疗方法对其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56例肩关节脱位合并肱骨大结节骨折患者,将其随机分为A组和B组,分别给予解剖型钢板治疗和可吸收螺钉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指标,术前、术后12个月随访VAS,Neer评分及术后12个月随访肩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A组手术时间较B组延长,术中出血量较B组增多,切口长度长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随访两组患者VAS、Neer评分较术前均显著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12个月随访两组患者VAS、Neer评分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12个月A、B组患者肩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分别为89.29%、85.71%,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解剖型钢板与可吸收螺钉治疗肩关节脱位合并肱骨大结节骨折均能够取得较为满意的临床疗效,患者术后疼痛减轻情况和肩关节功能恢复相当,但是吸收螺钉治疗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减轻对患者的创伤,值得进一步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14.
背景:以往对肱骨近端4部分骨折患者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时常使用非锁定的解剖钢板,难以获得稳定的同定,固定后并发骨折再移位及肱骨头坏死的概率相对较高。目的:观察肱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4部分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肱骨近端4部分骨折的患者72例,其中无肱骨头脱位40例,肱骨头脱位32例,均给予切开复位、肱骨近端锁定钢板锁定系统固定,固定后3周内给予肩关节制动,之后逐渐开始功能锻炼。定期随访,通过Neer评分评价肩关节的功能。结果与结论:末次随访3,6,9,12,18,≥24个月的患者数分别为6,13,31,9,8,5例。术次随访〉/9个月的53例,骨折愈合率达98%(52/53),Neer评分中级以上达85%(45/53),肱骨头坏死率6%(3/53)。X射线榆金显永3例均为固定前肱骨头脱位患者,肩峰撞击综合症发生率9%(5/53),无内固定松动、螺钉断裂。固定前肱骨头脱位捌定后肱骨头坏死和Neer评分与同定前无肱骨头脱位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说明肱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4部分骨折利于骨折块复位,吲定牢靠,阎定后肩关节功能恢复良好,并发症较少。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内侧柱不同支撑螺钉数量对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疗效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8月至2018年9月在本院骨科收治的76例肱骨近端骨折患者临床资料,根据内侧柱支撑螺钉数量的不同分为无支撑螺钉组(A组,n=25)、1枚支撑螺钉组(B组,n=19)、2枚支撑螺钉组(C组,n=17),3枚支撑螺钉组(D组...  相似文献   

16.
背景:NeerⅢ型、Ⅳ型肱骨近端骨折是较难处理的骨折类型,一直争议较多.目的:比较肱骨近端骨折采用肱骨头置换治疗与锁定钢板治疗的效果.方法:对2004-06/2006-08收治的26例有完整随访资料的应用肱骨头置换治疗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患者的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26例患者采用人工肱骨头置换治疗.以文献检索的锁定钢板治疗方法及常规内固定方法,选折治疗对象相似、疗效评价标准相同的研究作为对照.按Neer评分标准比较3种方法的治疗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与结论:26例全部随防,随访时间为11~36个月,平均24个月.按Neer评分标准优11例,满意13例,不满意2例.与文献报道采用锁定钢板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但疗效优于常规内固定组P<0.05).并发症:肱骨头置换组疼痛2例;锁定钢板组肱骨头坏死6例,疼痛3例;常规于术组感染1例,肩峰撞击4例,肱骨头坏死6例,疼痛6例.结果提示,在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的前提下,人工肱骨头置换能减轻患者的疼痛、恢复肩关节的功能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采用肱骨近端解剖型锁定钢板联合鲑鱼降钙素与单纯行肱骨近端解剖型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前瞻性研究2009年3月至2011年3月采用锁定钢板手术治疗肱骨近端骨折患者80例。术前随机将患者分为降钙素组和对照组。术后观察骨折愈合情况,测量健侧腕部骨密度,记录肩关节评分及SF-12量表评分,记录手术相关并发症、药物不良反应及其他部位骨折情况。结果:76例患者获得至少2年以上随访,降钙素组38例,对照组38例,除对照组2例骨折延迟愈合,1例发生肱骨头坏死行肩关节置换外,其余患者术后6个月均提示骨折愈合良好;术后1年所有患者骨折均愈合。术后6个月、1年、2年降钙素组健侧桡骨远端平均骨密度T值分别为-1.83±0.28、-1.32±0.22、-1.17±0.15,对照组分别为-2.35±0.31、-1.98±0.24、-2.03±0.26,降钙素组患者骨密度明显提高。术后两组患者肩关节ASES评分及术后1年SF-12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2年两组患者SF-12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降钙素组无一例发生其他部位骨折,对照组术后13~24个月,3例发生腰椎压缩性骨折,1例发生桡骨远端骨折。结论:解剖锁定钢板治疗老年性肱骨近端骨折固定可靠,骨折愈合率高,方便早期肩关节功能锻炼,而联合鲑鱼降钙素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骨密度,提高骨折愈合质量,降低再骨折风险,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背景:国内外均有文献报道证实长型肱骨近端内固定锁定钢板用于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疗效显著. 目的:总结应用长型肱骨近端内固定锁定钢板手术治疗肱骨近端合并肱骨干骨折的临床疗效. 方法:纳入应用长型肱骨近端内固定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合并肱骨干骨折患者16例.其中男7例,女9例,年龄45-83岁,平均71岁.肱骨近端Neer分型,2部分骨折5例,3部分骨折8例,4部分骨折3例;肱骨干骨折AO分型A1型5例,B1型6例,B2型2例,C1型2例,C3型1例.内固定后肩关节功能采用Constant-Murley肩关节评分标准对患者两侧肩关节进行评分,同时计算评分百分比并作相应评价.肘关节采用改良HSS评分标准评估. 结果与结论:16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24个月,平均14.9个月.所有患者骨折均愈合,时间8-17周,平均12.1周.2例患者出现伤口脂肪液化,换药后均愈合.1例患者治疗后出现桡神经麻痹症状,1例患者出现肩峰撞击综合征,治疗后好转.无内固定松动、螺钉切割及肱骨头缺血坏死等并发症发生.治疗后12个月按 Constant-Murley 评分标准为65-90分,平均76.87分.与健侧百分比为71.4%-93.8%,平均83.41%.优良15例,满意1例.改良HSS肘关节评分优13例,良3例,优良率100%.说明长型PHILOS钢板治疗肱骨近端合并肱骨干骨折固定可靠,并发症少,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微创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的疗效及其预后。方法:将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老年肱骨近端骨折患者50例分为两组,传统组25例采用传统内固定方法进行治疗;微创锁定钢板组25例采用微创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治疗。将两组患者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引流量、出血量、Neer优良率和手术后延迟愈合、感染、肱骨缺血坏死等并发症的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微创锁定钢板组Neer优良率明显高于传统组,手术后延迟愈合、感染、肱骨缺血坏死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传统组,P<0.05。微创锁定钢板组患者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引流量、出血量均明显优于传统组,P<0.05。结论:微创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的疗效确切,预后良好,可有效改善患者肩关节功能,且具有微创性,手术操作简单,可减少出血和引流量,减少并发症,加速患者骨折愈合。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肱骨近端锁定钢板与肩关节置换术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及适应证。方法2006年5月至2011年9月62例肱骨近端骨折患者,其中49例获得随访。男17例,女32例;平均年龄66.5岁(24-83岁),根据Neer分型:二部分骨折23例、三部分骨折16例、四部分骨折10例。49例患者采用肱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36例(内固定组),其中二部分骨折23例、三部分骨折13例。采用肩关节置换治疗13例(关节置换组),其中三部分骨折3例、四部分骨折10例。术后参照Neer肩关节功能评定标准评定疗效。结果内固定组手术时间平均为94min(70-150min),49例患者获得手术后平均18.6个月(12-32个月)随访,无一例出现并发症。按Neer评分系统评价临床结果内固定组优13例、良18例、可4例、差1例,优良率86%;关节置换组优3例、良8例、可1例、差1例,优良率85%。结论年龄〈60岁,Neer分型属于二、三部分骨折患者,可以考虑选择肱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年龄〉60岁的四部分骨折可考虑选择肩关节置换术,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