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已经逐渐成为全球最重要的慢性肝病之一,全球NAFLD患病率为25.24%,预计到2030年将成为肝移植最主要病因,其疾病谱主要包括单纯性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NASH相关肝硬化和肝细胞癌(HCC)。因此,对NAFLD和NASH发病机制的充分阐明显得极其重要,原有的“二次打击”学说已不足以解释NAFLD中发生的几种分子和代谢变化,而“多重打击”学说逐渐占据主导地位。这些影响因素主要包括胰岛素抵抗、脂肪组织分泌的激素、营养因子、肠道微生物群以及遗传和表观遗传因素,本文对胆汁酸代谢在NAFLD中的作用作如下综述。  相似文献   

2.
感染、休克、创伤、中毒、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多种因素都可以导致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并且伴有显著的炎症反应和免疫功能水平的改变.在探讨导致MODS原因的二次打击学说、免疫平衡学说、自我保护机制学说、炎症瀑布效应学说、肠道菌群移位学说、缺血-再灌注学说等学说中,研究者试图将炎症和免疫反应的分子机制与临床病理表现相结合对MODS进行合理的解释和推演,但是目前仍不能得出一个统一的学说,由此可见MODS病程进展的复杂性.  相似文献   

3.
广谱抗生素对脓毒症大鼠肠道微生态环境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广谱抗生素对脓毒症大鼠肠道微生态环境的影响.方法 56只健康SD大鼠被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烫伤组和脓毒症组.于大鼠背部造成30%总体表面积Ⅲ度烫伤后24 h,间隔12 h分两次腹腔注射内毒素(20mg/kg)进行"二次打击"制备脓毒症模型.分别于烫伤及"二次打击"后24 h,间隔12 h分两次腹腔注射头孢曲松进行治疗,各组于治疗前及治疗3 d和9 d活杀8只大鼠,取胃窦、小肠、结肠内容物及结肠黏膜行细菌定量培养、菌种鉴定.结果 单纯烫伤对结肠内容物杆菌数量和种类无明显影响,"二次打击"后,杆菌数升高上千倍(P<0.01),应用头孢曲松治疗后大鼠结肠内容物杆菌数量明显减少(P均<0.01),小肠内容物肠杆菌亦有类似变化,而胃内容物肠杆菌数量变化不显著.经烫伤及"二次打击"后肠道杆菌数量显著增加,球/杆比值负值增大;应用头孢曲松后,肠球菌数量显著增多,球/杆比值严重倒置;厌氧菌数量亦有所减少,但差异不显著.结论 广谱抗生素使定植于肠道的厌氧菌和肠杆菌数量锐减,使肠球菌、耐药菌选择为优势菌群成为可能,造成肠道微生态环境破坏.  相似文献   

4.
广谱抗生素对肠道菌群的选择作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广谱抗生素对烫伤、脓毒症大鼠肠道菌群的选择作用。方法56只健康SD大鼠被随机均分为正常对照组,烫伤罗氏芬治疗前组(单纯烫伤组)、烫伤罗氏芬治疗3d和9d组,脓毒症罗氏芬治疗前组(单纯脓毒症组)、脓毒症罗氏芬治疗3d和9d组。采用大鼠背部30%总体表面积Ⅲ度烫伤模型,于烫伤后24h内腹腔给予内毒素(20mg/kg)进行“二次打击”。“二次打击”24h后给予罗氏芬治疗,分别取胃、小肠、大肠内容物行细菌定量培养、菌种鉴定。结果应用罗氏芬治疗后大鼠胃肠内容物球菌数量明显增加(P〈0.05或P〈0.01),球/杆菌比严重倒置;正常对照组胃肠内容物中肠杆菌均为大肠杆菌,烫伤、脓毒症后出现肺炎克雷伯杆菌、变形杆菌,应用罗氏芬治疗后大肠杆菌减少或消失,代之以铜绿假单胞菌为主,肺炎克雷伯杆菌、鲍曼不动杆菌、阴沟杆菌、变形杆菌和其他杆菌等并存的肠道菌群。结论广谱抗生素破坏肠道微生态平衡,降低了肠道定植抗力,使条件致病菌、病原菌成为优势菌群,造成肠道菌群紊乱和抗生素相关性肠源性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是与胰岛素抵抗和遗传易感因素相关的代谢性肝脏损伤疾病,疾病谱包括非酒精性单纯性脂肪肝(NAFL)、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及其相关肝硬化和肝细胞癌[1]。NAFLD的发生机制主要是“双重打击”学说。“第一次打击”为高糖和高脂饮食使血液中游离脂肪酸增加,肝细胞内毒素及脂质累积,使机体产生胰岛素抵抗作用。“第二次打击”是依附于肝脏血窦的巨噬细胞(Kupffer细胞)等受到过多的脂毒性和内毒素性刺激,产生一系列的炎症反应,促进肝细胞脂肪变性、纤维化等不可逆转的病变。目前NAFLD不仅仅在西方及日本、韩国发达国家中的发病率较高,并且随着国内城市居民生活条件的日益提高,高热量、高脂肪饮食习惯使 NAFLD已成为国内城市居民面临的新型慢性肝脏疾病之一[2]。一方面,NAFLD预防知识的普及程度远远不如其他慢性肝脏疾病,很难引起人们对 NAFLD的重视;另一方面,由于目前诊断 NAFLD的临床方法准确性及灵敏性欠佳,使得临床对 NAFLD的诊断水平偏低。因此,定期身体检查以及尽早准确的诊断,对 NAFLD所致肝脏脂肪变性的转归以及早期预防、护理指导和治疗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AFLD)是指除酒精和其他明确的肝损因素所致的以弥漫性肝细胞大泡性脂肪变为主要特征的临床病理综合征,根据病理学改变可将其分为单纯性脂肪肝、脂肪性肝炎(NASH)和NASH相关性肝硬化3种类型[1]。NAFLD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二次打击”学说是目前学界广泛接受的假说。第1次打击指的是各种原因导致肝细胞内甘油三酰(TG)沉积,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胰岛素抵抗(IR);第2次打击指的是各种原因导致的炎症和纤维化形成,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氧化应激。2型糖尿病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胰岛素抵抗,TG沉积和糖原合成异常[2],造…  相似文献   

7.
肠道菌群在能量摄取和局部或系统性炎症中发挥了重要的生理作用。脂代谢异常与肠道菌群失调相关,肠道内致病菌增多,益生菌减少,同时肠道致病菌可破坏肠道屏障,增加渗透性,导致内毒素入血。肠道菌群能调节脂类、脂多糖(LPS)含量和短链脂肪酸(SCFAs)的生成,并能影响食物摄入,炎症反应和胰岛素信号转导等。肠道菌群改变或许可作为脂代谢异常的早期诊断标志。在此基础上可改变肠道菌群,为治疗脂代谢异常提供新方法。目前有许多基于肠道菌群的治疗策略,包括益生元、益生菌、二甲双胍或肠道粪便移植(FMT),这些均对机体代谢和代谢性疾病的发展产生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8.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是从简单的脂肪变性(又名非酒精性脂肪肝)发展到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以及肝硬化、肝癌的一系列疾病谱。NAFLD反映了疾病严重程度的频谱性改变,它并非单一的代谢紊乱。本文从NAFLD的定义着手,讲述了肝脂肪变性的评估和量化,NAFLD的流行病学和发病机制,以及与NAFLD相关的内分泌代谢紊乱。饮食和肠道菌群可促进NAFLD的发生和发展。基于流行病学、饮食习惯和肥胖等相关因素,糖尿病与NAFLD之间关系密切,二者形成了恶性循环。饮食及药物干预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NAFLD与糖尿病的发生及发展。  相似文献   

9.
肠道菌群参与宿主能量代谢,有望成为代谢性疾病诊断、预测、治疗新的靶点。本文综述了目前肠道菌群影响代谢稳态及主要代谢性疾病的可能机制与研究证据,并讨论了影响肠道菌群的因素以及针对肠道菌群治疗代谢疾病的进展。  相似文献   

10.
肠道菌群是作为维持器官微环境的重要调节剂,由肠道-重要器官轴发挥作用。多项研究表明,肠道菌群及其代谢产物可有效预防和治疗呼吸系统疾病。然而,由于儿童肠道菌群的组成与成年人不同,并且其免疫系统正处于发育过程中,因此关于儿童肠道菌群与呼吸道感染之间相互作用的研究仍然很少。该文从“肺-肠轴”角度介绍了呼吸道感染儿童肠道菌群的变化,并分析了儿童肠道菌群与免疫功能和呼吸道感染之间的相关性,期望能为临床从肠道菌群入手治疗儿童呼吸道感染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输血相关急性肺损伤(TRALI)是指输注血液制品6 h内发生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是输血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且尚未有完善的特异性治疗及预防方案。到目前为止,TRALI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清楚,普遍认为与"二次打击学说"及"阈值学说"有关。研究者们证实细胞因子及C-反应蛋白(CRP)与TRALI的发病机制有关,本文旨在概括几种细胞因子及CRP在TRALI发生发展机制中的作用,为国内临床研究者们在TRALI诊断、治疗和预防方面提供新的策略。  相似文献   

12.
肠道菌群对人类健康和疾病有着深远影响。不仅肠道菌群能影响宿主免疫系统发育, 免疫系统本身也能改变肠道菌群。目前发现肠道菌群参与了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研究发现, 系统性硬化症(systemic sclerosis, SSc)患者肠道菌群紊乱较常见, 胃肠道易受累, 且其中一些特定菌属与SSc患者胃肠道受累严重程度相关。本文对SSc患者肠道菌群变化特点、肠道菌群与SSc消化系统运动障碍和纤维化的关系以及治疗方案等方面进行系统阐述。  相似文献   

13.
如何看待细菌这种虽然微小、然而却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的生命体,对于理解生命的起源和动机具有重要意义。大量文献报道,受"人类第二基因组"编码的人体共生微生物尤其是肠道菌群与多种慢病如肥胖、糖尿病、自闭症甚至抑郁症等密切相关,凸显出肠道菌群对健康的重要性。在国内外相关研究启发下,我们实验室通过大量研究发现"饥饿源于菌群",并在反向验证的基础上提出"菌心说"学说,认为肠道菌群为人体编码饥饿基因,是推动人体(和动物)因饥饿而被迫摄食的客观原因,进而提出"菌心进化论",在认可人体(和动物)以中空的消化道结构为肠道菌群提供栖息场所的基础上,认为动物的进化过程也受到肠道菌群所施加的饥饿压力而发展,并表现为"人菌共生"的彼此依赖关系。由于人脑主要以葡萄糖为能源、而肠道菌群则能够以自然界多种碳源为能源,由此引发作者提出这样的科学问题,即由肠道菌群组成的"菌脑"会是人体对物质记忆的"第二大脑"吗?在进一步分析的基础上,我们逐渐形成"双脑模型(two-brain model,TBM)"的新认识,即"(肠道)菌群承载物质记忆而构成人体对物质需求的大脑"以及"人脑承载符号记忆和逻辑推理而构成意识和思维(乃至精神追求)的大脑","物质记忆大脑"和"意识处理大脑"依托于人体,并通过肠脑轴等方式实时对话通讯,分别实现对人体的物质操控(如摄食动机和物质依赖)和意识调控(如思考过程和精神意志),将有助于从物质和意识相互关系的层次深入理解如何重构、重建、重塑正确的"人菌关系",深刻理解"吃五谷"与"得百病"的关系,推动"健康中国"战略的早日实现。  相似文献   

14.
肠道菌群作为人体内的"微生物器官",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参与调节机体的稳态和健康。运动能够通过促进肠道菌群的组分和结构优化,从而改善机体代谢和免疫调节,甚至影响着"菌群-肠-脑轴"的相互作用。本文就肠道菌群的各项功能对机体的影响以及肠道菌群与运动的相关性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5.
肠道菌群改变对多种胃肠道和非胃肠道疾病的治疗已成为时下研究热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普遍存在肠道菌群改变现象,通过调整和恢复肠道菌群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试验正逐步开展。粪便菌群移植(fecal microbiota transplantation,FMT)治疗旨在通过健康人粪便移植物重建肠道菌群,恢复肠道微生态,从而达到治疗目的。  相似文献   

16.
在环境因素中,如饮食、地域、抗生素治疗、补充益生菌、肠内营养等对肠道菌群产生的影响与炎症性肠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对于肠道菌群的作用机制的学说包罗万千,可以说是对宿主的各个方面都产生了影响。尽管益生菌的作用机制没有被破译,但是它们可以刺激黏液分泌,抑制致病菌定植,纠正菌群失衡,改善屏障功能,下调先天免疫系统受体的表达,平衡T细胞亚群之间的均衡,改变一些基因的表达。另外免疫调节还产生了短链脂肪酸和其他代谢产物,这些对炎症性肠病的发病都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17.
人体的气道、肠道都定植有大量的微生物,近年来研究发现气道、肠道菌群的变化影响慢阻肺急性发作的频率和严重程度,而肠道菌群的代谢产物又能经"肠?肺轴"参与调节慢阻肺患者肺部炎症和免疫反应.本文旨在对慢阻肺患者气道、肠道菌群在不同病程阶段的组成、多样性的改变,以及吸烟、治疗方式等对其的影响进行综述,以期为慢阻肺的治疗提供新方...  相似文献   

18.
杨燕  王德峰 《临床荟萃》2022,37(10):953-956
目前糖尿病已经成为影响人类身心健康的主要公共卫生问题和重大疾病,造成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负担,迫切需要有效的治疗方法和预防措施。糖尿病的发病机制复杂而不明确,但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肠道菌群的改变与糖尿病的发生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本研究主要通过对肠道菌群治疗糖尿病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旨在利用肠道菌群靶向治疗糖尿病,为临床肠道菌群辅助治疗糖尿病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大黄对脓毒症大鼠肠道细菌及其移位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目的 探讨大黄对脓毒症大鼠肠道细菌及其毒素移位的防治作用.方法 104只健康SD大鼠被随机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8只,烫伤组、脓毒症组、大黄组各32只,后3组又分为治疗前及治疗后1、3、9 d亚组,每个亚组8只.采用大鼠背部烫伤模型,烫伤后24 h分两次腹腔注射内毒素(20 mg/kg)进行"二次打击",烫伤组和脓毒症组分别于腹腔注射生理盐水或内毒素打击24 h后腹腔注射头孢曲松120 mg/kg,间隔12 h,分两次给予,大黄组内毒素打击后24 h在给予头孢曲松治疗的同时予以大黄50 mg/kg灌胃,每日2次.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1、3、9 d取大肠内容物及肝脏、肺脏、肠系膜淋巴结、血液,进行细菌定量培养和菌种鉴定.结果 烫伤大鼠头孢曲松治疗前大肠内容物肠杆菌数量较正常对照组变化不显著[(5.86±0.62)10g cfu/g比(5.52±0.41)log cfu/g];内毒素"二次打击"后肠杆菌数量[(8.96±0.73)10g cfu/g]明显增加(P<0.01),虚用头孢曲松治疗后3 d、9 d肠杆菌数量[(4.43±0.64)log cfu/g,(5.82±0.99)log cfu/g]明显减少(P均<0.01),大肠杆菌减少或消失,代之以铜绿假单胞菌为优势菌群;大黄组肠杆菌数量[(8.24±1.32)log cfu/g]下降不显著,且大肠杆菌比例增加,铜绿假单胞菌等数量减少.大黄在烫伤脓毒症早期能抑制肠道细菌移位率(1 d移位率40.62%比6.25%,P<0.05).结论 大黄对刨伤、脓毒症大鼠胃肠道微生态环境有一定的保护作用,能减弱广谱抗生素对肠道菌群的选择作用,同时在脓毒症早期能抑制肠道细菌的移位.  相似文献   

20.
以溃疡性结肠炎与肠道菌群的关系为切入点,通过运用与分析中医学与微生态学的相通之处,探讨中医药调节肠道菌群以及与其防治溃疡性结肠炎的相关性,为中医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及其对肠道菌群的影响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