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心脏外科体外循环术后早期采取低坡卧位对患者呼吸循环功能及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l-3月全身麻醉体外循环术后患者12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65例和对照组61例,对照组给予早期低坡卧位并逐步抬高床头,对照组按照全身麻醉术后护理常规,去枕平卧6h。比较两组患者术后6h的呼吸循环功能异常情况、术后1~2d的生命体征、术后置管时间及住院天数。结果研究组患者术后6hSpOz异常及术后1~2d呼吸异常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心包纵隔引流通畅度优于对照组,气管插管及引流管置管时间短于对照组,住院天数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O.05或P〈O.01)。结论早期低坡卧位、逐步抬高床头的方法有助于促进体外循环术后患者呼吸循环功能的恢复,提高舒适度,缩短术后康复时间。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风湿性心脏病(简称风心病)术后患者早期(麻醉未醒)低坡卧位对呼吸循环功能及康复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风心病术后患者8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实验组给予早期低坡卧位、逐步抬高床头法.对照组按照常规全身麻醉(简称全麻)术后卧位.对两组患者进行呼吸循环功能指标测定及康复质量指标评定,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术后6h的SpO2、呼吸音异常发生率,术后康复质量指标评定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6h的血压、中心静脉压、末梢循环异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低坡卧位、逐步抬高床头的方法,能促进患者术后呼吸循环功能的恢复,预防并发症发生,缩短康复时间,减少医疗费用,提高康复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低坡卧位、逐步抬高床头在心脏体外循环术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6月收治的86例行心脏心外循环手术的病人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3例和对照组43例,对照组术后采用半卧位,观察组术后采用低坡卧位然后逐步抬高床头至半卧位,比较两组术后24h的呼吸循环功能、心功能及术后康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24h的血氧饱和度异常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24h的心脏指数、左室射血分数大于对照组,呼吸机应用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肺部并发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坡卧位、逐步抬高床头更有利于心脏体外循环病人术后的呼吸循环功能,能够改善病人的心功能,促进术后康复。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气管插管注入固尔苏(PS)治疗早产儿肺透明膜病(HMD)的临床疗效与护理方法.方法:将59例HMD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35例和对照组24例,治疗组给予气管插管注入PS及相应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及护理,观察两组患儿呼吸困难、胸片结果、吸氧时间、平均住院天数及一般情况.结果:治疗组患儿经气管插管注入PS后呼吸困难缓解时间、吸氧时间及平均住院天数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一般情况明显改善.结论:气管插管注入PS能降低肺表面张力、改善肺顺应性和氧合功能、促进肺表面活性物质的合成和分泌、促进肺泡上皮细胞的再生,从而缩短患者氧疗时间、减少患者住院天数、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医护一体化模式在乳腺癌患者围手术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本科2016年7月~2016年12月收治的50例女性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设为对照组,按传统护理模式进行医疗护理;2017年1月~2017年6月收治的48例女性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设为观察组,按医护一体化模式进行医疗护理。比较2组患者术后伤口引流管留置时间、住院天数、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患者对医疗护理工作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伤口引流管留置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住院天数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医疗护理工作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开展医护一体化的新型服务模式能降低乳腺癌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住院天数,促进患者术后早期康复,同时,能提高患者对医疗护理工作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康复护理在食管癌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将104例食管癌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康复护理,比较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护理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 0. 05),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0. 05)。两组术后引流管插管时间、导尿管置管时间、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康复护理可有效改善食管癌术后患者的效果,促进患者尽快康复,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早期快速康复综合护理在心脏术后机械通气患者的临床应用及效果评价。方法选取2017年4月至2018年10月在暨南大学附属珠海医院珠海市人民医院心胸外科行心脏手术后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的患者112例,按照术后入住心胸外科监护室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56例。对照组采取心脏术后常规护理措施,试验组患者予制定个性化的早期快速康复综合护理方案。比较两组患者气管插管一次性成功脱机率、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总时间、术后并发生等情况。结果试验组一次性脱机失败的概率由14.30%降至3.70%,患者清醒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均缩短约2 d,患者住院时间缩短5 d,试验组不良事件总发生率3.57%,显著低于对照组10.7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早期快速康复综合护理能够缩短机械通气时间,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缩短住院天数,增加患者肌力,有效预防ICU获得性衰弱,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8.
体外循环术后经鼻气管插管的护理解放军总医院刘喜梅体外循环手术在低温全麻下进行,常规要经口气管插管。术后病人清醒,应尽早拔除插管。但少数病人因心肺功能差或病情变化不允许过早拔管,或需重新插管及气管切开行呼吸机辅助呼吸。本文报告16例体外循环后病人改行或...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早期少量饮水联合基本口腔护理对全麻气管插管病人的应用效果.方法 以随机数字表法将2020年1月至12月在我院行气管插管全身麻醉的手术患者100例分为两组,试验组50例,给予早期少量饮水+基本口腔护理,对照组50例给予基本口腔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试验组患者术后2h、12h、24h咽喉红肿、疼痛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应用于泌尿外科腹腔镜围术期护理中的效果。方法选择泌尿外科收治的腹腔镜手术患者204例,以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10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围术期护理模式,研究组采用加速康复外科理念进行围术期护理,观察并对比2组引流管留置时间、静脉输液时间、尿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术后排尿与胃肠功能恢复情况。结果研究组引流管留置时间、静脉输液时间、尿管留置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尿时间、首次排便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应用于泌尿外科腹腔镜围术期护理中效果显著,可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康复时间,保证康复质量,适于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夏君君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20):4940-4940
目的探讨颅脑外伤术后留置气管插管的有效护理方法。方法 60例颅脑外伤行开颅血肿清除术患者,术后均带气管导管回ICU行呼吸机支持呼吸,术后留置导管时间6~72 h,对留管期间进行有效护理。结果所有患者护理期间无一例气管导管脱出,经治疗和护理后均安全拔除气管导管,恢复自主呼吸。结论针对颅脑外伤患者术后带气管插管有效护理,可安全、有效拔除气管导管。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病房(ICU)经口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患者程序化脱机前后实施集束化护理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7年1月至12月间收治的49例意识清醒的ICU经口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患者为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选取我院于2018年1月至12月间收治的49例意识清醒的ICU经口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患者为研究组,予以集束化护理。比较两组患者脱机失败、再次插管、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焦虑自评量表(SAS)以及护理满意度等。结果:研究组脱机失败、再次插管、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和气管插管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SDS、SAS评分均较干预前显著降低,且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ICU经口气管插管患者机械通气期间及程序化脱机前后实施集束化护理可降低脱机失败、再次插管、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和气管插管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及住院时间,改善患者不良心态,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一次性双加热式呼吸机湿化管道系统在主动脉夹层患者呼吸机辅助呼吸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4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70例.两组患者均在全麻深低温体外循环下进行手术,术毕带气管插管返回ICU,选择西门子Servoi呼吸机,定容或定压控制模式辅助呼吸.观察组使用MR850一次性双加热式呼吸机湿化管道系统,对照组使用普通的呼吸机管道.结果:两组机械通气时间、ICU滞留时间、血氧饱和度、术后住院时间、气道结痂情况、高气道反应情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一次性双加热式呼吸机湿化管道系统可减少患者机械通气时间,保证通气质量,缩短住院天数,减少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喉罩全麻在胸腔镜手术中的应用效果及总结护理经验。方法将2014年4月-12月在本院住院行胸腔镜手术患者35例设为气管插管组,麻醉方法实施气管插管全麻;将2015年1月-12月在本院住院行胸腔镜手术患者35例设为喉罩组,麻醉方法实施喉罩全麻,了解和记录两组患者手术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术后下地时间。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和失血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喉罩组术后咽痛、声嘶、胃肠道反应的发生率低于气管插管组;术后下床时间较气管插管组提前,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喉罩全麻在胸腔镜手术治疗中是安全、可行的。做好呼吸功能锻炼、肢体功能锻炼和并发症的护理以及良好的镇痛,可降低气管插管相关并发症的发生,从可加速患者术后康复。  相似文献   

15.
李琴 《当代护士》2014,(8):127-128
目的研究移动输液架在开胸留置胸腔引流管患者中应用及其对患者短期恢复的影响。方法将80例开胸患者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试验组患者将胸腔闭式引流瓶放置于移动输液架上早期下床活动,对照组患者待拔除引流管后下床活动。比较2组患者的住院天数、费用、疼痛及胸管留置天数的差异。结果试验组患者的住院天数、住院费用、疼痛、胸管留置天数较对照组相比均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移动输液架可以促使开胸患者早期下床,明显降低住院费用,在开胸患者术后恢复中发挥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围术期护理干预在气管插管全麻手术患儿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将150例气管插管全麻手术患儿按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76例和观察组74例,对照组给予围术期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围术期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恢复期躁动发生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苏醒期血压及心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围术期护理干预可减少气管插管全麻手术患儿恢复期躁动,保持血压、心率稳定,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集束干预策略在颌面部恶性肿瘤患者术后气管插管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44例行颌面部恶性肿瘤根治术+气管切开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2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集束干预策略,比较2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导管留置时间及住院天数。结果观察组术后导管留置时间(28.1±7.5)h、住院时间(10.8±2.6)d,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4.1±6.4)h、(14.6±2.5)d(P0.01);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4.5%(1/22),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1.8%(7/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集束干预措施能降低行额面部恶性肿瘤根治术+气管切开术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减少导管留置时间和住院天数。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早期活动在胃癌患者术后康复中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科2009年5月~2011年4月收治的340例胃癌手术患者作为对照组,2011年5月~2013年4月收治的320例胃癌手术患者作为实验组。对照组采取传统术后护理常规进行护理,实验组采用科室制定的术后早期活动参照标准进行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胃管留置时间、住院天数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术后胃管留置时间、术后住院天数较对照组短,肺部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应用早期活动参照标准对胃癌术后患者进行活动指导和护理干预,使患者能主动配合早期活动,促进肠蠕动恢复,有效减少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促进早期康复。  相似文献   

19.
在体外循环下行心脏手术的患者,术后导管甚多。一般有气管插管、心包、纵隔引流管、大隐静脉插管、导尿管、胃管以及小静脉输液管,特殊的还有心脏起搏电极导线、腕动脉插管等。对这些导管首先要认识其各自的用途,才能护理好,否则将给病人带来生命危险。气管插管:气管插管为术中气管内麻醉应用,术后为人工呼吸器应用,维持正常的呼吸,有利于肺膨胀、氧合,预防肺不张、肺炎,术后护理重点是保持呼吸道通畅,维持正常的呼吸功能。术后病人回监护室后首先将气管插管连接人工呼吸器,并调节好呼吸频率、潮气量及吸气压力等。听两肺呼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在阑尾切除术中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7月~2018年7月行阑尾切除术的70例阑尾炎患者。根据不同护理方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术中出血量、术后进食时间、早期下床时间、住院天数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GQL-74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总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阑尾切除术阑尾炎患者综合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显著,有利于改善预后,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