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液基细胞学在疑难胸腔积液中细胞学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优势及价值。方法应用常规制片技术及液基细胞学技术制备涂片,常规巴氏染色,通过细胞形态学分别对临床初次送检的62例胸腔积液进行诊断。结果 62例胸腔积液经临床及影像学资料和组织学检查证实48例为转移性肺腺癌积液,14例为反应性胸腔积液。常规制片技术明确诊断腺癌28例、阴性12例,22例未能明确;利用液基细胞学可明确诊断腺癌41例、阴性12例,9例未能明确诊断。液基细胞学可使阳性检出率由58.3%提升至85.4%,诊断灰区由35.4%缩窄为14.5%。结论液基细胞学在疑难胸腔积液鉴别诊断中有重要的临床意义,能有效辅助细胞学鉴别肺腺癌细胞及间皮细胞,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评估波形蛋白(VIM)、神经特异度钙结合蛋白(CR)、间皮细胞(MC);癌胚抗原(CEA)、甲状腺转录因子-1(TTF-1)在胸膜转移性肺腺癌和恶性问皮瘤鉴剐诊断中的价值。【方法】经胸腔积液细胞学诊断或胸膜活检病理学证实的恶性胸膜间皮瘤(11例)和胸膜转移性肺腺癌(31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胸腔积液脱落细胞中TTF-1、CEA、VIM、MC和CR五项指标,计算其在胸膜转移性肺腺癌和恶性胸膜间皮瘤中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评估五项指标在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结果】VIM、CR、MC、TTF-1和CEA在恶性胸膜间皮瘤中的表达与在胸膜转移性肺腺癌中的表达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VIM在恶性间皮瘤诊断中的灵敏度为90.9%(10/11),特异度为51.6o.4(16/31)。CR在恶性间皮瘤诊断中的灵敏度为81.8%(9/11),特异度为83.9%(26/31)。MC在恶性间皮瘤诊断中的灵敏度为72.7%(S/11),特异度为77.4%(24/31)。CEA在胸膜转移性肺腺癌诊断中的灵敏度为74.2%(23/31),特异度为90.9%(10/11)。TTF-1在胸膜转移性肺腺癌诊断中的灵敏度为77.4%(24/31),特异度为90.9%(10/11)。【结论】胸腔积液脱落细胞的TTF-1、CEA、VIM、CR和MC在恶性胸膜间皮瘤和胸膜转移性肺腺癌的鉴别诊断具有较高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探讨在胸腔积液细胞学诊断中应用液基细胞学检测技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临床送检的68例患者的胸腔积液样本,采取常规制片技术和液基细胞学检测技术分别制作涂片,实施常规巴氏染色以后,通过细胞形态学对比,进行诊断鉴别.结果液基细胞学诊断检出率86.76%,常规制片技术诊断检出率63.24%,液基细胞学检出率明显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胸腔积液细胞学诊断过程中应用液基细胞学检测技术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可以辅助细胞学进行肺腺癌细胞以及间皮细胞的诊断和鉴别,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磷酸化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因子3(pSTAT3)蛋白表达对肺腺癌所致恶性胸腔积液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液基细胞学技术,对临床送检的47例胸腔积液进行检测,同时每例均利用薄层细胞涂片行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检测pSTAT3蛋白的表达。结果 40例胸腔积液标本经临床及医学影像学资料和(或)组织学检查证实为肺腺癌所致恶性胸腔积液,7例为良性胸腔积液。pSTAT3在肺腺癌所致恶性胸腔积液中的阳性表达率为80.0%(32/40),高于良性组的0.0%(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STAT3免疫细胞化学染色联合液基细胞学检查可使恶性胸腔积液的检出率达80.0%(32/40),高于单独使用液基细胞学检查的检出率[32.5%(13/40)],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腺癌所致恶性胸腔积液中pSTAT3蛋白的表达明显增高,pSTAT3可作为肺腺癌所致恶性胸腔积液诊断的一个新的生物标记物,pSTAT3可能在胸腔积液的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甲状腺转录因子1(TTF1)和p63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在胸腔积液细胞块中转移性腺癌细胞和鳞癌细胞中的表达情况并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细胞学诊断为恶性胸腔积液标本48例,可疑恶性胸腔积液22例,良性胸腔积液20例;胸腔积液经离心沉淀后,石蜡包埋,切片进行免疫细胞化学染色,观察TTF1和p63的表达。结果 TTF1只在肺腺癌中表达。p63只在肺鳞癌中表达。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和常规细胞学联合检查胸腔积液的阳性率为71.1%,较单纯细胞学检查阳性率(53.3%)有提高(P0.05)。结论 TTF1和p63可用于鉴别胸腔积液中的腺癌细胞和鳞癌细胞以及判断肿瘤细胞的来源;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可辅助细胞学检查以提高恶性胸腔积液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6.
7.
目的探讨甲状腺转录因子-1(TTF-1)和间皮细胞(mesothelial cell,MC)在胸腔积液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35例原发性肺癌和10例继发性肺癌胸腔积液中的癌细胞及20例肺良性疾病胸腔积液中反应性间皮细胞的表达。结果 TTF-1在原发性肺癌胸腔积液中的阳性率74.2%(26/35),而在继发性肺癌患者和肺良性疾病患者的胸腔积液中未见阳性表达。MC在肺良性疾病胸腔积液中的阳性率95.0%(19/20),明显高于原发性肺癌胸腔积液中的22.8%(8/35)和继发性肺癌胸腔积液的阳性率20.0%(2/10)。在不同病理类型原发性肺癌胸腔积液中,TTF-1的阳性率在腺癌组95.7%(22/23),明显高于鳞癌组12.5%(1/8)。当TTF-1和MC联合应用时为最佳选择,其检测肺癌患者胸腔积液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高达96.7%和95.5%。结论胸腔积液中TTF-1和MC联合检测对诊断和鉴别诊断原发性肺癌、继发性肺癌有重要意义,同时对肺癌临床分期的判断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 为提高浆膜转移腺癌细胞的诊断率,探讨一组正反互补单克隆抗体鉴别浆膜转移腺癌细胞与反应性间皮细胞的意义。方法 用低分子量细胞角蛋白(CK^LMW)、癌胚抗原(CEA)及间皮细胞(MC)3种标记物,对50份浆膜腔积液及14份腹腔冲洗液内的细胞进行免疫细胞化学标记。结果 3组细胞与CK^LMW、CEA及MC的表达率分别为:腺癌细胞(95.83%,70.83%,16.67%;可疑癌细胞100%,50.00%,不表达;反应性间皮细胞33.33%,33.33%,66.66%;细胞病理学最初分类的4例可疑癌细胞和2例反应性间皮细胞应归属于腺癌细胞。CK^LMW、CEA及MC3种抗体的敏感度、特异度及可用度分别为96.30%,80.00%,77.10%;70.37%,90.00%,61.60%;90.00%,85.20%,75.30%。结论 免疫细胞化学CK^LMW、CEA及MC联合应用在鉴别浆膜转移腺癌细胞与反应性间皮细胞时,是一项具有重要价值的辅助手段。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浆膜腔积液中转移性腺癌细胞与反应性增生间皮细胞的鉴别.方法:对70例浆膜腔积液采用常规细胞学涂片观察细胞学形态,并采用免疫细胞化学EliVision两步法检测E-cadherin、CEA、HBME-1、calretinin的表达.结果:转移性腺癌细胞44例,反应性增生间皮细胞26例.腺癌细胞与增生间皮细胞在形态上各具特点,但高分化腺癌细胞与增生间皮细胞仅从形态有时难以区分.免疫细胞化学显示E-cadherin、CEA对腺癌细胞的敏感性为80.0%、86.4%,特异性为92.3、100%;HBME-1、calretinin对增生间皮细胞的敏感性为84.6%、76.9%,特异性为97.7%、100%;两者对4种抗体的表达有显著差异.结论:常规涂片结合免疫细胞化学对鉴别腺癌细胞与增生间皮细胞有很大帮助,E-cadlaerin、CEA、HBME-1、calretinin是有效实用的抗体组合.  相似文献   

10.
11.
目的探讨免疫细胞化学特异性标记非肿瘤性增生的间皮细胞、转移性腺癌及恶性间皮瘤细胞在积液细胞学鉴别诊断中的意义。方法浆膜腔积液标本170例,苏木素-伊红(HE)染色,镜检细胞学形态,免疫细胞化学标记一系列单克隆抗体:癌胚抗原(CEA)、上皮细胞膜抗原(EMA)、细胞角蛋白(CK)、上皮相关抗原(MOC-31)、上皮细胞钙粘蛋白E、波形蛋白(VIM)和结蛋白。酶染色采用生物素化酶二步法。采用双盲法阅读免疫细胞化学染色结果。结果上述几种抗体在反应性增生的间皮细胞、癌和恶性间皮瘤3组标本中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癌症组的CEA、EMA、MOC-31、钙粘蛋白E和CK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8%、97%、89%、92%和94%,而VIM和结蛋白呈现低表达,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和11%。良性间皮细胞标本组中,VIM和结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4%和91%,而CEA、EMA、MOC-31、钙粘蛋白E显示低表达,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3%、16%、9%和6%。恶性间皮瘤标本组中,CK、VIM、结蛋白呈现强阳性表达,阳性率为100%,而CEA、EMA、MOC-31、钙粘蛋白E表达呈阴性。结论选择一组特异性免疫细胞化学标记,可帮助传统的细胞形态学检查,对良、恶性浆膜腔积液的鉴别诊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胸腔积液患者采用细胞块免疫组化技术检测的病理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8年3月本院收治的胸腔积液患者90例,所有患者先后行细胞块免疫组化技术检测、常规细胞学涂片检测,比较两种检测方法对胸腔积液的诊断情况。结果细胞块免疫组化技术检测对胸腔积液阳性检出率为100.00%,明显优于常规细胞学涂片检测检出率72.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抗体表达检测结果显示,CK5/6、Calretinin、WT-1、Desmin是间皮性肿瘤的特异性抗体,CEA、CD15、TTF-1、CK7、Ber EP4、MOC-31是肺腺癌的特异性抗体,各类抗体在间皮性肿瘤细胞、腺癌细胞上交叉表达。结论胞块切片免疫组化染色技术对胸腔积液检出率高,能准确鉴别积液的良恶性性质,为临床治疗提供准确的诊断依据,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胸腔积液细胞块切片免疫组化染色技术对肺腺癌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巩义市人民医院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73例胸腔积液患者,所有患者入组后均采集胸腔积液标本,均行常规细胞涂片检查、胸腔积液细胞块切片免疫组化染色检查,比较HE染色结果、两种诊断方法对恶性胸腔积液的诊断率,并分析细胞块免疫组化的免疫标记染色结果。结果 细胞块切片HE染色对胸腔积液的诊断结果与常规涂片HE染色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 0. 05);细胞块切片免疫组化染色诊断恶性胸腔积液诊断率优于常规涂片免疫组化染色,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本研究病理最终诊断有36例恶性,细胞块切片免疫组化染色诊断34例与病理诊断相符,符合率为94. 44%(34/36)。肺腺癌CD15、TTF-1、Be-rEP4、CK17阳性表达率较高,而间皮性肿瘤的WT-1、CK5/6、Desmin阳性表达率较高。结论 细胞块切片免疫组化染色技术可提高恶性胸腔积液诊断的符合率,可为临床诊断肺腺癌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细胞块辅助支气管刷检液基细胞学在肺癌分型诊断中的应用。方法收集支气管刷检液基细胞学制片后剩余标本制备细胞块,应用免疫细胞化学检测Napsin A、TTF-1、p40、CD56在肺癌中的表达。结果43例肺癌中腺癌22例,鳞状细胞癌15例,小细胞癌6例。Napsin A诊断腺癌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77.3%和100%;TTF-1诊断腺癌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6.4%和75.0%;p40诊断鳞状细胞癌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3.3%和100%;TTF-1诊断小细胞癌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100%和48.6%;CD56诊断小细胞癌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100%和91.9%。结论利用支气管刷检液基细胞学剩余标本制备细胞块,选择敏感性及特异性高的抗体进行标记,可提高细胞学在肺癌分型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碘(125I)放免法检测胸腔积液中癌胚抗原(CEA)在良恶性胸腔积液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采用125I放免法对经病理组织学或细胞学确诊的280例恶性胸腔积液和195例结核性胸腔积液中CEA水平进行检测。结果恶性胸腔积液组的胸腔积液CEA阳性率显著高于结核性胸膜炎组(P<0.01)。胸腔积液CEA对诊断恶性胸腔积液的灵敏度为57.14%,特异度及阳性预测值达100%。在肺癌引起的胸腔积液中,胸腔积液CEA对诊断肺腺癌的灵敏度和特异度最高,分别为72.73%、100%,其阳性预测值及诊断符合率更是高达100%和85.54%。结论 125I放免法检测胸腔积液CEA对良恶性胸腔积液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尤其对于肺腺癌引起的胸腔积液更具意义且简单可行,易于推广。  相似文献   

16.
免疫细胞化学标记在积液细胞学鉴别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免疫细胞化学特异性标记非肿瘤性增生的间皮细胞、转移性腺癌及恶性间皮瘤细胞在积液细胞学鉴别诊断中的意义。方法 浆膜腔积液标本170例,苏木素-伊红(HE)染色,镜检细胞学形态,免疫细胞化学标记一系列单克隆抗体:癌胚抗原(CEA)、上皮细胞膜抗原(EMA)、细胞角蛋白(CK)、上皮相关抗原(MOC-31)、上皮细胞钙粘蛋白E、波形蛋白(VIM)和结蛋白。酶染色采用生物素化酶二步法。采用双盲法阅读免疫细胞化学染色结果。结果 上述几种抗体在反应性增生的间皮细胞、癌和恶性间皮瘤3组标本中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癌症组的CEA、EMA、MOC-31、钙粘蛋白E和CK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8%、97%、89%、92%和94%,而VIM和结蛋白呈现低表达,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和11%。良性间皮细胞标本组中,VIM和结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4%和91%,而CEA、EMA、MOC-31、钙粘蛋白E显示低表达,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3%、16%、9%和6%。恶性间皮瘤标本组中,CK、VIM、结蛋白呈现强阳性表达,阳性率为100%,而CEA、EMA、MOC-31、钙粘蛋白E表达呈阴性。结论 选择一组特异性免疫细胞化学标记,可帮助传统的细胞形态学检查,对良、恶性浆膜腔积液的鉴别诊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脱落细胞超薄液基细胞学(TCT)、DNA倍体分析及细胞块联合应用在胸腔积液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102例胸腔积液同时进行脱落细胞TCT检查、DNA倍体分析,将沉渣制作细胞块并进行免疫细胞化学检查,分析脱落细胞TCT检查和DNA倍体分析诊断恶性胸腔积液的敏感性、特异性以及细胞块免疫细胞化学检查在确定肿瘤原发部位中的作用。结果 DNA倍体分析诊断恶性胸腔积液的敏感性(80%)明显高于脱落细胞学TCT检查(52%),2种方法联合应用诊断恶性胸腔积液的敏感性为100%。细胞块免疫细胞化学检查能有效确定肿瘤原发部位。结论 DNA倍体分析联合脱落细胞TCT检查能敏感而特异地诊断恶性胸腔积液,细胞块免疫细胞化学检查能准确地查找肿瘤的原发部位。  相似文献   

18.
免疫细胞化学在胸腹水细胞学鉴别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探讨免疫细胞化学技术在胸腹水细胞学诊断虽的意义。方法:在217例胸腹水细胞涂片中应用免疫细胞化学SP法检测癌胚抗原(CEA),细胞角蛋白(cytokeratin,CK),波形蛋白(vimentin)及钙结合素(calretinin)的表达,并与HE染色比较。结果:腺癌中CEA,K均为(+),鳞癌中CK(+),CEA部分(+),而vimentin和calretinin(-),间皮瘤,增生间皮细胞中CK、vimentin和calretinin为(+),CEA为(-),结论:免疫细胞化学技术可应用于胸腹水细胞学涂片,选择特异的抗体(CEA,CK,vimentin,Caretinin)可以在癌细胞,恶性间皮瘤及增生性间皮细胞的鉴别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B72.3、癌胚抗原、神经特异性钙结合蛋白、血栓素组合检测在浆膜腔积液中恶性间皮瘤和增生间皮细胞与腺癌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取123例浆膜腔积液,经活检或临床资料证实为转移腺癌89例、恶性间皮瘤8例、增生间皮细胞26例,并对细胞学标本做特殊处理后常规涂片,做B72.3、癌胚抗原、神经特异性钙结合蛋白、血栓素免疫细胞化学与苏木素-伊红(HE)染色分析。结果123例积液标本中,B72.3、癌胚抗原诊断腺癌的敏感性分别为80.1%、78.7%,特异性分别为97.1%、97.1%,B72.3、癌胚抗原组合检测诊断转移腺癌的敏感性为95.5%(85/89);神经特异性钙结合蛋白、血栓素诊断间皮源性细胞敏感性分别为88.2%、79.4%,特异性分别为95.5%、91.0%,神经特异性钙结合蛋白、血栓素组合检测诊断间皮源性细胞敏感性为94.1%(32/34),其中恶性间皮瘤为100%(8/8)。结论通过对浆膜腔积液细胞学标本的有效处理和制片技术的改进,选择B72.3、癌胚抗原、神经特异性钙结合蛋白、血栓素组合检测和细致的细胞形态学观察,可进一步提高浆膜腔积液中恶性间皮瘤与转移性腺癌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20.
浆膜腔积液中转移性腺癌与间皮细胞的病理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浆膜腔积液中转移性腺癌与反应性间皮细胞增生的鉴别.方法选取胸、腹水转移癌48例及反应性间皮细胞增生30例,采用常规涂片HE染色观察两者形态学特点,并应用免疫细胞化学SP法检测HBME-1、calretinin、E-cadherin、MOC-31和BerEP4的表达.结果腺癌和间皮细胞两者形态各有特点,但是分化好的腺癌和明显增生的间皮细胞仅从常规涂片难以鉴别;免疫细胞化学显示反应性间皮细胞HBME-1和calretinin阳性率为86.7%和76.7%;而腺癌细胞只有少量表达,特异性高达95.8%和100%.MOC-31、E-cadherin和BerEP4对转移性腺癌细胞阳性率为70.8%、77.1%和88.4%,间皮细胞表达很少,特异性分别为90%、93.3%、93%.两者对5种抗体的表现差异显著.结论应用常规涂片和免疫细胞化学相结合的方法对鉴别转移性腺癌和间皮细胞增生有很大的帮助,最好应用一组抗体综合分析判断,HBME-1、Calretinin、E-cadherin、MOC-31及BerEP4是目前非常有效的组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