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阐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细胞因子的产生机制.方法:选择10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和9例开腹胆囊切除术(OC)的患者,观察血清和腹腔引流液的IL-6、TNF-á在术前、术后1 d、术后3 d的动态变化.结果:术后第1天腹腔引流液的IL-6浓度OC组明显高于LC组,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血清中IL-6、TNF-α浓度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IL-6和TNF-á两项在腹腔引流液中的浓度均高于血清.结论:LC对机体的应激损伤明显小于OC,并且细胞因子形成的部位应为腹腔.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经皮肝胆囊穿刺引流术序贯治疗急性胆囊炎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白细胞介素-4(interleukin-6,IL-4)、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水平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8年6月至2021年8月山西省晋中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急性胆囊炎患者200例,根据治疗方法将其分为腹腔镜组82例(直接实施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与序贯组118例(实施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经皮肝胆囊穿刺引流术序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前后血清IL-4、TNF-α水平、手术指标(手术时间、出血量、中转开腹情况)、术后指标(排气时间、置管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序贯组手术时间短于腹腔镜组,出血量低于腹腔镜组,中转开腹率低于腹腔镜组,术后排气时间与置管时间短于腹腔镜组,住院时间长于腹腔镜组,住院费用高于腹腔镜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序贯组术后3d、7d血清IL-4水平明显高于腹腔镜组,TNF-α水平明显低于腹腔镜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与开腹胆囊切除术(0c)治疗结石性胆囊炎的临床疗效、并发症及术后应激反应。方法将60例老年结石性胆囊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LC组30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OC组30例行开腹胆囊切除术。比较2组手术时间及术后疼痛、肛门排气、下床活动时间与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并检测2组术前术后血清IL-6水平。结果LC组手术时间及术后疼痛、肛门排气、下床活动时间均明显短于OC组(P〈0.05)。术后第1天(T1)2组血清IL-6水平均明显升高,与术前(哟)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2天(T2)、第3天(T3)逐渐下降;LC组术后血清IL-6水平均低于同期O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老年患者胆囊结石,可以明显地减少术后应激反应,具有创伤小、疼痛轻、康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4.
腹腔镜与开腹胆囊切除术安全性及预后的对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比较腹腔镜(LC)与开腹胆囊切除术(OC)的安全性及预后。方法:选取2002-10/2007-10胆囊切除术患者552例,其中LC组348例,OC组204例,对两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费用以及术后住院时间、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等进行对比。结果:术中情况及术后各临床指标,LC组均优于OC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住院费用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良性胆囊疾病LC优于OC。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与开腹胆囊切除术(OC)两种方法对患者血清总胆汁酸(TBA),丙氨酸转氨酶(ALT)及C反应蛋白(CRP)的影响,以比较两种方法对机体肝脏功能和创面组织损伤的程度。方法:选择LC患者38例及行OC患者36例,分别于术前,术后1d及术后3d抽取静脉血测定血清TBA,ALT及CRP含量并进行对比研究。结果:LC组及OC组的TBA,ALT及CRP均在术后1明显升高(均P<0.01),OC组CRP升高较LC组更加显著(P<0.01)。LC组在术后3d TBA,ALT及CRP均下降恢复至正常水平;OC组在术后3d TBA,ALT虽有下降,但仍维持在较高水平,仍明显高于术前,该组CRP恢复较慢,术后3d仍较术前为高。(P<0.05,P<0.01)。结论:LC较OC对机体的刺激,损伤轻,LC产生较轻的炎症反应和较少的肝脏功能损害,术后恢复快,是一种有广阔应用前景的微创手术。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的安全性、疗效及优越性进行评估。方法随机抽取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与开腹胆囊切除术(OC)各50例进行临床观察比较。结果在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应用抗菌素天数,术后使用镇痛药,放置腹腔引流管例数,术后肠气恢复时间.术后体温,术后1周内出院方面,LC均优于OC,但LC手术费用稍偏高,两组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LC与OC安全性相同,LC具有手术创伤小、术后痛苦轻、并发症少、康复快、住院时间短但费用稍高的特点。  相似文献   

7.
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急性胆囊炎的疗效对比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 比较分析腹腔镜和开腹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98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与86例开腹胆囊切除术(OC)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比两组患者术中情况、术后恢复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LC组的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置引流例数、手术时间均显著低于OC组(P<0.05);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使用止痛剂例数、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也明显低于OC组(P<0.05);而LC组和OC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7.14%和9.30%,差异没有显著性(P>0.05).结论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的临床效果优于开腹手术,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老年人(≥60岁)胆囊良性疾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2002年10月至2006年5月126例老年人胆囊切除术,其中LC组80例,开腹胆囊切除术(OC)组46例。结果老年人LC组平均手术时间、术后平均住院时间和术后感染并发症均明显低于OC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老年人胆囊疾病更适合用LC治疗。  相似文献   

9.
腹腔镜胆囊次全切除术临床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次全切除术在胆囊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73例有胆囊水肿、萎缩,或胆囊三角粘连、疤痕化,或胆囊管、胆囊动脉变异等胆囊疾病,采用破坏胆囊黏膜为主,不强调“完全彻底”切除的手术方法。并与984例同期LC进行比较。结果腹腔镜胆囊次全切除术组术中出血、手术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和每天腹腔引流液均高于LC组,两组平均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及术后3个月复查时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发生率相近。结论腹腔镜胆囊次全切除术减少了术中并发症的发生率,降低了LC的中转开腹手术总比例。没有明显增加平均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和LC一样,是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患者炎症因子、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拟行胆囊切除术治疗的患者80例,按手术方式分为开腹手术组(n=40)和腹腔镜手术组(n=40)。比较2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排气时间、住院时间与术后创口感染情况;比较2组手术前后肾上腺素、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水平;比较2组术前及术后1、4 d的白介素-6(IL-6)、白介素-10(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C反应蛋白(CRP)水平。结果腹腔镜手术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术后感染例数均显著优于开腹手术组(P 0. 05)。2组术后肾上腺素、MDA均显著上升,SOD显著下降,且腹腔镜手术组肾上腺素、SOD显著低于开腹手术组,MDA显著高于开腹手术组(P 0. 05)。术后1 d,2组IL-6、IL-10、TNF-α、CRP水平均显著上升(P 0. 05);术后4 d,开腹手术组IL-6、IL-10、TNF-α、CRP与术前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 0. 05);术后1、4 d,腹腔镜手术组IL-6、IL-10、TNF-α、CRP均显著低于开腹手术组(P 0. 05)。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手术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1.
宋吉杰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18):4327-4328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炎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85例胆囊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和开腹胆囊切除术(OC),观察两组术中及术后情况。结果 LC组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及放置引流管例数均较OC组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术后排气时间、开始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用止痛药及切口感染例数等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LC治疗胆囊炎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和恢复快等优点。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血清炎症因子及应激指标与做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近期并发症发生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8月至2020年8月北京市隆福医院收治的98例做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30d内随访结果将其分为预后良好组71例(术后30d内未发生并发症)与预后不良组27例(术后30d内发生并发症)。记录两组患者基线资料包括:性别、年龄、体重指数、病程、胆囊病变类型、糖尿病史、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史、高血压史、是否肝硬化及术前美国麻醉师协会(American Society of Anesthesiologists,ASA)评分及术前实验室指标,包括白细胞计数、直接胆红素(direct bilirubin,DBIL)、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TBIL)、C反应蛋白(C-reaction protein, CRP)、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及肾上腺素。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行腹腔镜胆囊...  相似文献   

13.
老年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创伤反应研究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目的: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对老年机体的创伤反应程度及术后恢复角度出发,探讨合并心肺疾病的老年人行LC的可行性及优势。方法:将99例60岁以上同时合并有心肺疾病(心功能Ⅱ级)和慢性胆囊疾病的老年病人,分为LC组(49例),与传统胆囊切除(OC)组(50例)。监测术前1d、术终、术后第1-3天的体温、血糖、血白细胞计数,记录切口长度、术中失血量、手术时间、止痛药的使用、恢复饮食的时间、腹腔引流量、术后住院天数及肺部感染等。结果:LC组创伤反应轻、术后并发平少、恢复快,所观察指标均较OC组有显著差异。结论:从创伤程度及术后恢复角度看,合并心肺疾病的老年人行LC更优。  相似文献   

14.
潘宇红  黄璇  丁羚涛  陈江  龚芳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3,34(19):2510-2511,2513
目的检测严重烧伤患者血清中促炎和抗炎细胞因子水平,探讨严重烧伤患者体内免疫状态变化的特点。方法选取烧伤总体表面积(TBSA)〉30%的患者64例,按烧伤面积将严重烧伤患者分为2组:Ⅰ组39例(TBSA 30%~50%),Ⅱ组25例(TBSA〉50%);同时选取年龄和性别相匹配的20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分别收集烧伤患者伤后1、3、7和21d的血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ELISA)检测血清中促炎细胞因子IL-6、IL-8、TNF-α和抗炎细胞因子IL-4、IL-10、G-CSF的浓度。结果 (1)与对照组相比,两组烧伤患者血清中促炎细胞因子IL-6、IL-8、TNF-α和抗炎细胞因子IL-4、IL-10、G-CSF在烧伤后不同时间点均显著增高(P〈0.01)。(2)烧伤Ⅱ组IL-6水平在伤后7d明显高于烧伤Ⅰ组(P〈0.05或P〈0.01),并持续较长时间。烧伤Ⅱ组血清中IL-8和TNF-α水平在伤后1d就显著高于烧Ⅰ组(P〈0.01)。(3)烧伤II组IL-4、G-CSF水平在伤后3d明显高于烧伤Ⅰ组(P〈0.05或P〈0.01),并持续较长时间。烧伤Ⅱ组血清中IL-10水平在伤后1d就显著高于烧伤Ⅰ组(P〈0.01)。结论严重烧伤患者体内促炎抗炎细胞因子处于失衡状态,并且不同烧伤面积的烧伤患者促炎和抗炎细胞因子的表达存在明显差异,早期监测严重烧伤患者的促炎和抗炎细胞因子水平对疾病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为了比较全麻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与剖腹胆囊切除术(OC)不同手术步骤及气腹对血糖的影响。方法分别于麻醉前、手术开始前、手术开始后10min、牵拉胆囊、切除胆囊、术毕等时期利用血糖监测仪监测病人全血糖(CBG)。结果2组病人术中血糖均比术前明显升高,尤以OC组为著。LC组气腹期血糖明显升高,而LC组病人术毕CBG渐下降。结论提示此类病人术中以输乳酸钠林格氏液较为理想,LC术后应加强血糖监测,根据血糖水平适当补充葡萄糖,以防发生低血糖。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胃癌术后早期应用健脾通里中药芪黄煎剂对血清促炎细胞因子及其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41例需要外科手术胃癌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21例)和对照组(20例)。研究组术后第1天开始,采用肠内滴注能全素联合中药芪黄煎剂;对照组同样方法只滴注能全素。疗程均为7d。手术前后分别观察:①血清促炎细胞因子(IL-1α、IL-6、TNF-α)水平;②血清促炎细胞因子(IL-1α、IL-6、TNF-α)mRNA表达水平。结果:术后1d,2组血清IL-1α、IL-6、TNF-α均有所下降,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后7d,研究组血清IL-1α、IL-6、TNF-α均显著下降,与本组术后1d比较,以及与对照组术后第7天比较,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术后1d,2组血清IL-1α、IL-6、TNF-αmRNA表达水平下降不明显(P>0.05)。术后7d,研究组血清IL-1α、IL-6、TNF-αmRNA表达水平均显著下降,与本组术后1d比较,以及与对照组术后第7天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胃癌术后早期小肠内滴注健脾通里中药芪黄煎剂,通过促进促炎细胞因子(IL-2、IL-4、IL-10)mRNA的表达,调节血清抗炎细胞因子(IL-2、IL-4、IL-10)恢复正常,对胃癌术后机体免疫功能的恢复和炎症反应的控制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肖君  舒金勇 《医学临床研究》2013,(10):1901-1903
【目的】探讨比较应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和开腹胆囊切除术(OC)对患者机体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选择有胆囊切除术指征的80例患者分为LC组和0c组患者各40例,分别检测其术前术后静脉血中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血清总抗氧化物能力(T-AOC)3种氧化应激参数水平,并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检测数据经统计分析提示,LC组和0C组患者体内氧化应激状态存在异常,LC组24h左右氧化应激状态趋于正常,而OC组氧化应激状态持续存在。【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存在导致氧化应激现象产生,但其恢复速度比开腹胆囊切除术快。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开腹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PCS)的分级与评估。方法 在374例配合随访的365名患者中,随机选取124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LC组)和124例开腹胆囊切除术患者(OC组),对比分析术后10个月2组发生PCS的情况。结果 LC组和OC组术后PCS的发生率分别为26.6%、25.8%,2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LC组需要外科手术治疗的患者比例高于OC组(7.3%vs.0.8%),且LC组术后发生PCS的严重程度高于OC组(P<0.05)。结论LC组在减少术后PCS的发生率上无优势,且发生PCS的严重程度高于OC组。  相似文献   

19.
三七总皂甙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TNF-α和IL-6水平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三七总皂甙(PNS)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TNF-α和IL-6水平的影响。探讨三七总皂甙的脑保护机制。方法:选择发病7d内的脑梗死患者62例,随机分为PNS干预组(常规药物治疗加三七总皂甙)32例。对照组(常规药物治疗)30例。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血清细胞因子TNF-α,IL-6含量,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清细胞因子TNF-α、IL-6活性水平;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及Barthel指数评分法分别评估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结果:治疗前,PNS组和对照组血清TNF-α,IL-6活性水平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NIHSS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之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3周后,PNS组血清TNF-α,IL-6活性水平比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NIHSS评分比对照组显著改善(P〈0.01),Barthel指数评分则明显比对照组高(P〈0.01)。PNS组的血清TNF-α,IL-6活性水平与NIHSS评分呈明显正相关(分别为r=-0.741,P〈0.05;r=0.732,P〈0.05),与Barthel指数评分显著负相关(分别为r=-0.767,P〈0.05:r=-0.809,P〈0.05)。结论:三七总皂甙可能通过抑制脑梗死后TNF-α,IL-6介导的炎症反应,促进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老年人(≥60岁)胆囊良性疾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2000年8月 ̄2004年9月76例老年人胆囊切除术,其中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组40例,剖腹胆囊切除术(OC)组36例。结果老年人LC组平均手术时间、术后平均住院时间和术后感染并发症均明显低于OC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老年人胆囊切除术更适应用LC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