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超声心动图分析尿毒症患者血液透析前后心功能及心内结构的变化解放军三0四医院心内科史卫平,王云翔,罗北捷,陈越秀本文应用超声心动图技术对血液透析前、后患者的心功能状况及左房、左室内径、室壁厚度进行动态观察,报告如下。选择临床已确诊为尿毒症的病人21例,...  相似文献   

2.
尿毒症性心肌病的超声心动图异常表现及心功能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二维及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在评价尿毒症性心肌病心脏形态及功能方面的诊断价值,并使用综合射血等容期指数(TEI指数)评价其舒张功能变化,以评价TEI指数在尿毒症心肌病心功能评价中的作用。方法:对30例尿毒症患者(平均45.96岁±13.79岁)及24例正常体检者(平均51.0岁±12.26岁,P>0.05)进行常规二维超声心动图检查,测量心腔内径,通过Simpson方法测量左心室功能,并通过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测量其综合射血等容期指数(TEI)。对病例组及正常对照组进行对比研究。结果:尿毒症患者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左房明显扩大,室间隔(IVS)、左室后壁(LVPW)明显增厚、左室内径(LV)明显扩大,左室心肌质量明显增大(P均<0.05)。反映心室综合舒张功能的TEI指数亦较正常对照组有显著差异(0.75±0.13,0.33±0.10;P<0.01)。结论:研究表明,尿毒症性心肌病的超声心动图表现与正常组相比有明显差异,二维及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是检测尿毒症心肌损害的实用、敏感无创检查,能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指导。TEI指数是检测尿毒症性心肌病舒张功能异常的一个敏感、实用、操作简便指标,可以在临床上广泛使用。  相似文献   

3.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13):2887-2888
目的探讨尿毒症患者透析前后超声心动图的变化情况。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150例尿毒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血液透析情况,将其分为透析前组与透析后组,两组合并为病例组,另选150例正常体检者为对照组,分别给予常规超声心动图检查,测定其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心室间隔厚度(IVST)、左心室后壁厚度(LVPWT)、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及心室壁厚度(LVPW)并计算E/A比值。结果尿毒症患者透析后,左心室后壁厚度LVPWT为12.45±1.81mm,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为57.7±10.6%,E/A比值为1.17±0.22,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为143.3±45.3g/m2,与透析前相比,组间差异性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利用超声心动图对尿毒症患者血液透析结果进行检查,能够及时掌握尿毒症患者的心脏结构功能变化,为尿毒症心肌病诊断提供必要的临床指导,以便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4.
左房结构及功能损害是尿毒症患者血液透析前后心血管并发症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目前影像学方法对这种损害仍存在一定挑战性。本文回顾了超声心动图技术在评价尿毒症患者血液透析前后左房结构及功能损害中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5.
探讨尿症患者血透析前后左室肥厚及心功能改变。方法:应用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测量37例尿毒症并发左室肥厚患者血液透析前后ICST、LVPWT、LVMI、EF、FS、LA、E、A、E/A。结果透析后IVST、LVMI、LVPWR、LA、DCT明显减少,PS、EF、E、E/A明显提高。结论透析后左室肥厚明显减轻,心功能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6.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9,(18):3125-3128
目的探究超声心动图对尿毒症血液透析(HD)患者左心结构与功能的评价。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2月我院行HD治疗的尿毒症患者30例为观察组,选取同期我院体检健康者30例为对照组,分别对观察组透析前及透析后6个月及对照组行超声心动图检测,观察左室结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IDd)、室间隔舒张期厚度(IVSD)、左室后壁厚度(LVPWd)和左心房内径(LAD)等左心室结构指标,检测左心室功能指标:左室射血分数(LVEF)、二尖瓣舒张早期峰值流速(VE)、二尖瓣舒张早期与晚期峰值流速之比(E/A)、组织多普勒测量二尖瓣环频谱计算Tei指数,二尖瓣舒张早期血流峰值与环运动速度之比(E/e'),计算左室重量指数(LVMI)和左室质量(LVM)。结果治疗前,观察组左心结构指标(LVIDd、IVSD、LVPWd、LAD、LVMI、LVM)及心功能指标(LVEF、VE、E/A、E/e'、Tei指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LVIDd、IVSD、LVPWd、LAD、LVMI、LVM和LVEF、E/e'、Tei指数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VE、E/A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尿毒症患者行HD治疗可显著改善患者左心室结构与功能情况,同时超声心动图可对患者透析前后,各项指标的变化情况做出准确的诊断,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慢性肾功能不全最终发展为尿毒症,多数则依赖长期透析而生存。除尿毒症本身引起并发症,长期透析治疗,也会诱发或加重心血管系统并发症而致死亡。资料与方法本组病例为2005年2月至2006年7月期间,在我院泌尿科血透治疗的42例经临床、化验确诊为尿毒症的病人,男18例,女24例,年龄24  相似文献   

8.
心血管疾病是导致尿毒症患者病死率的主要因素。约80%尿毒症患者有轻重不同的心血管系统并发症,比正常人群高10~20倍。本研究分析76例尿毒症性心脏损害患者的心脏形态结构、收缩和舒张功能及左心室肥厚的特点,旨在探讨超声对尿毒症性心脏损害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9.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9,(24):4354-4355
目的探究尿毒症性心肌病超声心动图测定及心功能评价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行检查的尿毒症患者50例及健康体检者50例作为观察对象,实施常规二维超声心动图检查,比较两组检查情况。观察组左心房内径、舒张期室间隔厚度、心室内径、左室后壁厚度、收缩期室间隔厚度、左室内径及左室后壁厚度明显高于参照组(P0.05)。结果观察组E峰、A峰、E/A值、TEI指数、左室射血分数、短轴缩短率、心搏指数及心率与参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统计学价值(P0.05)。尿毒症性心肌病的超声心动图表现与健康体检者比较存在较大差别,二维及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在检查尿毒症心肌损害方面具有较高的价值,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参考。结论其中综合射血等容期指数是显示尿毒症性心肌病舒张功能异常的有效指标,在临床上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尿毒症性心脏病的异常超声心动图表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51倒尿毒症性心脏病的超声心动图资料,发现各腔径扩大检出率:LA为90.2%,LV为74.5%;RV为43.1%;AO为31,4%;室壁增厚检出率:LVPW为64.7%,IVS为62.7%。心包积液检出率:51%,多为少至中等量积1液。二失瓣返流检出率:37.3%,均为轻至中度返流;主动脉瓣返流检出率:7.8%,均为轻度返流。典型二尖瓣环钙化4例,占7.8%。此外,LA、LVDd、IVS及LVPW总均值超正常高限;LVEF、FS%值偏低。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抑郁发病率及其相关因素进行调查与分析,为临床心理护理提供参考.方法:对137例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进行问卷调查.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对尿毒症患者的抑郁情况进行判定并分析其形成因素.结果:137例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抑郁的发生率为55.5%,与性别、年龄、病程及医疗费用类别有关,而与残余肾功能情况、原发疾病及文化程度无关.结论:性别、年龄、病程及医疗费用类别为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抑郁的相关因素,提示在此类患者的日常护理时应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缓解患者的抑郁情绪,保护患者的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在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及临床效果.方法:将80例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在透析过程中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预见性护理.比较两组护理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护理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为10.0%,对照组护理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为37.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能降低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护理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3.
血液透析过程中尿毒症患者P波离散度的改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血液透析过程中尿毒症患者P波离散度(Pd)的改变。方法选择广东药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肾内科患者血液透析前、血液透析2h及透析后测Pd,血液透析前用心脏彩超测量心脏的结构,血液透析前后测血尿素氮、肌酐和电解质。结果血液透析患者的Pd大于对照组,血液透析患者透析后的Pmax与Pd大于透析前,血液透析患者的左心房内径大于对照组。结论血液透析可使尿毒症患者的Pmax与Pd异常增大,检测Pd有助于防治血液透析患者房颤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运动训练对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20例病情稳定的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按常规护理,患者按原有的习惯进行运动,并给予适当的指导,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每周3次的运动训练,干预时间为12周。采用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 PSQI )评估两组患者睡眠质量情况。结果干预前观察组睡眠障碍发生率65.0%,对照组为58.3%,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564,P=0.453);干预后,观察组睡眠障碍发生率41.7%,对照组为61.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05,P=0.028)。观察组患者干预前后睡眠障碍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的睡眠障碍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进行运动训练可以减少其睡眠障碍,提高睡眠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血流灌注加血液透析治疗尿毒症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的疗效。方法将尿毒症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患者46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及对照组,各23例,观察组予1周3次血液灌流串联血液透析治疗;对照组行常规1周3次血液透析治疗。1周后,比较两组血清全段甲状旁腺激素(PTH)和皮肤瘙痒、睡眠及肌无力等症状改善情况。结果血流灌注加血液透析治疗组1周后患者的甲状旁腺激素显著下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皮肤瘙痒、肌无力等症状好转,睡眠改善。结论1周3次血液灌流加血液透析可明显降低尿毒症患者的PTH浓度,较快改善患者症状,表明血流灌注串联血液透析治疗尿毒症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有比较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高通量血液透析对尿毒症患者微炎症及营养不良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选取2017年3月至2019年6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四二医院收治的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8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高通量透析组(HFHD组)和常规透析组(HD组),每组各43例。HFHD组采用高通量透析治疗,HD组采用传统透析治疗。比较两组患者透析治疗6个月后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变化,并进行营养状况评估。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血清TNF-α、hs-CRP、IL-6水平比较(41.53±6.32 ng/L vs.40.84±8.21 ng/L;7.45±1.23 mg/L vs.7.37±1.12 mg/L;26.41±5.98 ng/L vs.25.98±4.71 ng/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475、0.783、0.572;P>0.05);治疗6个月后,HFHD组患者的血清TNF-α、hs-CRP、IL-6水平显著低于HD组(29.31±4.87 ng/L vs.37.44±6.02 ng/L;4.71±0.76 mg/L vs.6.12±0.94 mg/L;17.34±3.74 ng/L vs.21.33±4.51 ng/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4.812、5.982、4.331;P=0.002、<0.001、0.011)。治疗前,两组患者营养不良的比率比较(53.49%vs.55.81%),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0.046,P=0.828),治疗6个月后,HFHD组患者营养不良的比率显著低于HD组(18.60%vs.44.1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532,P=0.010)。结论高通量血液透析较常规的低通量血液透析有明显的优点,在改善尿毒症患者的微炎症状态与营养状况方面具有一定优势。  相似文献   

17.
HA型血液灌流器与透析器串联治疗尿毒症病人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目的 探讨血液灌流器与透析器串联治疗尿毒症病人的临床效果。方法 维持性透析的尿毒症患者30人,随机分为两组,串联组15人,采用透析器与灌流器(HA型)串联进行治疗,每周2次;对照组15人,单纯进行血液透析,每周3次。均采用肝素抗凝,血流量200ml/min。透析液为碳酸氢盐,流速为500ml/min。串联组先血液灌流及透析2小时后再单纯透析2小时,治疗前后检测中分子物质,血尿素氮、肌酐、白蛋白、球蛋白、红细胞数。血色素、白细胞数、血小板数、血压及临床症状。结果 串联组的皮肤瘙痒减轻及中分子物质清除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串联组的血色素及白细胞增加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血液透析器与灌流器串联治疗尿毒症病人可有效减轻皮肤瘙痒症及清除中分子物质,弥补了单纯血液透析的缺点。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血液透析前、后的血清瘦素水平与健康人群血清瘦素的关系,并初步探讨血清瘦素水平与营养不良的关系.方法选择尿毒症患者(血液透析前、连续血液透析三次后)及正常对照组各30例,于空腹取血,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血清中瘦素水平,同时检测肾功能、血浆白蛋白水平等.结果正常人的血清瘦素水平与尿毒症患者血液透析前的血清瘦素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血清瘦素水平与体重指数(BMI)呈明显正相关(P<0.05),且女性血清瘦素水平均分别高于男性(P<0.05);尿毒症患者血液透析后的血清瘦素水平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血液透析组的血清瘦素水平与血尿素氮、肌酐、白蛋白等无相关性,血液透析组的肌酐、尿素氮高于对照组(P<0.01);血液透析前与血液透析后的血清瘦素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尿毒症患者血液透析前的血清瘦素水平与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而血液透析后的血清瘦素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尿毒症患者和正常对照组女性血清瘦素水平均明显高于男性;尿毒症患者血液透析后血清瘦素水平与患者营养不良无明显相关关系;血液透析无法对瘦素起到清除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对尿毒症难治性高血压患者的疗效和可行性。方法将26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血液灌流串联血液透析(HD4-HP)组13例,每例患者在2周5次常规血液透析的同时,每周1次HD+HP治疗;常规血液透析(HD)组13例,每周3次HD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血压、肾素(PRA)、血管紧张素Ⅱ(ATⅡ)、同型半胱氨酸(Hcy)的变化。结果HD4-HP组治疗后血压明显下降,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HD+HP组治疗前后比较,PRA、ATⅡ、Hcy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D组治疗前后PRA、ATⅡ、Hcy无明显变化(P〉0.05)。治疗后HD+HP组PRA、ATⅡ、Hcy较HD组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液灌流串联血液透析对尿毒症难治性高血压患者有明显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0.
目的为了探讨妇科尿毒症患者血液中分子代谢物清除方法及分子病理学机制。方法回顾性总结我院收治妇科尿毒症患者44例资料,按照血液中中分子代谢物清除方法不同分为两组:单纯透析疗法的22例资料为对照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血液透析串联血液灌流治疗的22例为观察组,术后按照文章疗效标准进行统计,最后讨论分子病理学机制。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血液中中分子大小的代谢废物平均水平为(3182.4±344.5)U/L,明显低于治疗前的平均值(4108.3±530.5)U/L(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改善率86.4%)明显优于对照组统计结果(P〈0.05)。结论妇科尿毒症患者及时通过血液透析串联血液灌流方法进行清除中分子代谢物,对于维持机体生理功能的平衡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