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侵入上颌窦的上颌骨囊肿手术治疗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 1993年 1月~ 1997年 12月 ,共收治侵入上颌窦的颌骨囊肿 32例。为了减轻患者的痛苦 ,最大限度地保留上颌窦功能 ,我们采用在术中先进行临床分类 ,然后再定手术方法 ,取得良好效果。  作者单位 :0 63 5 0 0河北省滦南县医院口腔科 (李国宏 ) ;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口腔科 (王永海、赵春鹏 )   1.临床分类 :Ⅰ类 :囊肿侵入上颌窦并且穿通上颌窦粘膜 ,囊肿无继发感染 ,上颌窦粘膜无明显变性改变。Ⅱ类 :囊肿侵入上颌窦并且穿通上颌窦粘膜 ,囊肿和上颌窦有感染 ,上颌窦粘膜无明显变性改变。Ⅲ类 :囊肿侵入上颌窦并且穿通上颌窦粘膜 ,上颌…  相似文献   

2.
《口腔医学》2013,(3):212-214
目的探讨上颌窦炎的病因、发病机制以及诊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7例牙源性上颌窦炎的临床资料及诊疗经过。结果慢性牙源性上颌窦炎15例,急性牙源性上颌窦炎2例。根尖周炎继发感染8例,根尖囊肿或颌骨囊肿继发感染5例,拔牙损伤继发感染2例,根管治疗突入上颌窦继发感染2例。行上颌窦根治术13例,上颌窦瘘修补术4例,17例手术效果良好,治愈出院。结论鉴于上颌窦底壁结构复杂,牙源性上颌窦炎的治疗具有一定的特殊性,鼻内镜在牙源性上颌窦炎手术治疗中的应用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3.
上颌骨或上颌窦囊肿在临床上并不少见,诊断也不难,但发生在双侧上颌窦的含牙囊肿则比较少见,现将我科收治的1例报告如下: 患者,女,23岁。6年来自觉颌面部逐渐向外膨隆,无任何不适。一年前无明显诱因右侧颌面部肿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面中部骨折术前、术后及复诊时X线平片上颌窦密度的变化情况,结合病历记录,揭示创伤后上颌窦积血的变化特点.方法:搜集1995~2006年北京大学口腔医院颌面外科收治的面中部骨折病例中术前、术后或复诊时X线片显示有上颌窦密度变化的病例.分析伤后、术后及复诊时华特位片上颌窦密度变化的情况.结果:符合条件的病例219例,男性165例(75.3%),女性54例(24.7%).年龄:3~78岁,中位年龄29岁.78例复诊患者中,复诊时51例(65.38%)上颌窦恢复清亮;19例(24.36%)上颌窦密度较术后减低;8例(10.26%)上颌窦密度无改善甚至较术后增高.其中4例病历记载有明确的上颌窦炎症病史,另外4例可疑存在上颌安炎症,但病历无相关诊治记载.结论:大部分上颌窦骨折继发的上颌窦积血在伤后或术后一段时间内可以自行吸收,部分病例可能出现上颌窦炎症性改变.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3种径路鼻内镜下治疗上颌窦囊肿的疗效差异。方法:分析近年来收治的150例上颌窦囊肿病例的临床资料,依据囊肿不同位置及是否伴有其他病变,对其采取3种不同手术径路切除,即经上颌窦自然口径路切除58例,经下鼻道开窗径路切除39例,经上颌窦前壁径路切除53例,评价3种径路的治疗效果。结果:150例患者,经过6~12个月的随访,术后鼻腔通气良好,面部胀痛、头痛、头昏等临床症状消失,经鼻内镜及鼻窦CT检查,无脓性分泌物,无囊肿复发。结论:根据上颌窦囊肿位置类型及伴有的疾病不同,鼻内镜下选择不同径路手术,上颌窦囊肿的术后康复效果更理想。  相似文献   

6.
我科近来有 5例 6 5 5 6拔除时将牙根推入上颌窦的病例 ,应用窦腔内冲洗及即刻转瓣法治疗取得了理想疗效。  作者单位 :0 5 0 0 11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口腔科  方法 :首先经X线片确定根尖在上颌窦内的位置 ,于瘘口颊侧去除部分牙槽骨 ,扩大瘘口 ,用生理盐水冲洗窦腔 ,冲出牙根 ,于颊侧设计转移瓣 ,瓣的大小应以将瘘口及拔牙创覆盖为宜 ,将颊粘膜及牙龈瓣包括骨膜转至瘘口处严密缝合 ,转瓣处向两侧分离后拉拢缝合 ,术后给予抗炎药物口服。结果 :5例患者经治疗后无任何不适感 ,2周后拆线 ,伤口愈合良好 ,无上颌窦瘘 ,瓦氏位X线片示 :…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上颌窦提升术不植入自体骨或人工骨并同期植入种植体的可行性。方法:上颌窦外侧壁开窗,剥离上颌窦粘膜,种植体植入,突入上颌窦底粘膜下之种植体周围充盈血液,4~6个月后修复。结果:6例7颗种植体骨结合良好,无上颌窦炎症发生一结论:上颌窦提升术不植入自体骨或人工骨并同期植入种植体,方法简单,结果肯定,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159例下颌骨牙源性囊肿的临床X线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马新明  徐应浩 《口腔医学》1994,14(3):142-143
159例下颌骨牙源性囊肿的临床X线分析囊樊市中心医院放射科马新明囊樊市中心医院口腔科徐应浩颌骨囊肿为口腔面部的一组常见病。统计本院病例,上颌发病明显多于下颌,两者之比为3:2。但限于上颌骨囊肿摄片难度大,不能与其它类肿瘤混淆之特征。术前摄片较少,本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两种手术径路治疗上颌窦囊肿的临床疗效。方法:通过比较35例采用上颌窦自然口径路与45例采用下鼻道开窗径路治疗上颌窦囊肿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鼻内镜下两种不同手术径路治疗,手术均获得成功,术中出血均少于50 mL,无明显手术并发症。继续随防6个月~1年,患者鼻腔通气良好,面部胀痛、头痛、头昏等临床症状消失,鼻内镜下检查见上颌窦腔光滑,无脓性分泌物,无复发。结论:鼻内镜下行上颌窦囊肿切除手术直观,创伤小,术后反应轻,根据上颌窦囊肿位置类型选择不同手术径路,效果更理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颌面部常用X线平片华氏位和曲面体层对外伤性上颌窦积血/积液所致上颌窦密度改变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1995年~2006年北京大学口腔医院创伤中心收治累及上颌窦的面中部骨折病人115例,其中术前华氏位和曲面体层片114对,术后华氏位和曲面体层片53对。比较上述两种X线片位对于显示外伤性上颌窦密度变化的一致性和准确性。结果统计结果表明,两位医师对于不同片位的阅读结果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即不存在因观察者之间水平不同而造成的系统误差;诊断者之间对于华氏位显示上颌窦密度变化的评判有良好的一致性,而曲面体层片对于显示上颌窦密度变化的一致性较差。结论华氏位可以用来诊断外伤后上颌窦密度是否发生变化,而曲面体层片用来诊断上颌窦密度的变化准确性较差。这一结论同样适用于导致X线片上颌窦密度增高的其他病变,如急慢性上颌窦炎、上颌窦软组织肿瘤等。  相似文献   

11.
口腔上颌窦瘘18例临床分析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510010)朱光第自1982年以来,我科共处理各类口腔上颌窦瘘18例,现结合文献对本症的有关问题进行分析讨论。临床资料一、本组18例中,男性11例,女性7例;年龄14一62岁。二、主要临床表现:拔牙时断...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评价鼻内镜下上颌窦黏膜囊肿摘除同期窦底提升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2020年9月至2021年9月行上颌窦底提升患者9人,患者同时合并患侧上颌窦囊肿,在鼻内镜下行囊肿摘除术,并同期行窦底提升术,同期或二期植入种植体。结果 所有患者均在鼻内镜下行上颌窦黏膜囊肿摘除术及窦底提升术。2例患者同期植入种植体。术后6个月复查,上颌窦底提升植骨区无感染,同期植入种植体患者骨结合良好。所有患者上颌窦黏膜囊肿未复发,上颌窦黏膜愈合良好,2例手术中上颌窦底黏膜破裂的患者术后表现为上颌窦黏膜局部增厚,没有出现鼻窦炎症状。结论 鼻内镜下行上颌窦黏膜囊肿摘除同期行窦底提升术是安全可靠的。  相似文献   

13.
上颌窦囊肿为上颌窦常见疾病,虽然生长缓慢,但发展到一定程度后也会出现临床症状。现报道右上颌窦囊肿被误诊为根尖周脓肿1例,并分析其X线片表现和诊断要点。  相似文献   

14.
CT在上颌前部埋伏阻生牙诊治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上颌前部埋伏阻生牙的位置变异较大,通常可以用视诊、触诊和X线定位片的方法确定牙位。但由于普通X线定位片投照角度较难掌握,特别在需要做助萌术保留埋伏阻生牙或拔除多生牙时,其定位准确性要求高。为了防止错误拔牙,缩短手术时间,避免额外的手术创伤,作者应用CT扫描方法诊断上颌前部埋伏阻生牙,定位准确,对手术有较好的指导意义。现将我科近来诊治的12例病例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收集了经视诊、触诊、普通X线定位片方法仍无法确定牙位的上颌前部埋伏阻生牙12例,双尖牙埋伏阻生1例。其中5例尖牙埋伏阻生,2例中…  相似文献   

15.
羟基磷灰石修复颌骨囊肿术后骨腔及牙周骨缺损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我科自1994~1997年应用颗粒型羟基磷灰石材料充填颌骨缺损,术后经6~12个月的临床观察和X线检查分析,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观察对象本组共22例,男15例,女7例,年龄21~67岁。11例经临床和X线片或CT检查诊断为颌骨牙源性囊肿...  相似文献   

16.
在拔除上颌前磨牙、磨牙时,断根进入上颌窦时有发生。断根进入上颌窦后如不及时取出,常导致上颌窦继发感染及上牙槽突瘘窦等并发症。笔者自1998年以来采用扩大断根入口冲洗法取出上颌窦内断根17例,均获成功,无并发症发生,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上颌窦恶性黑色素瘤一例报告阮土耿恶性黑色素瘤来源于黑色素细胞,属神经原性恶性肿瘤,恶性程度极高,常早期经血道发生远处转移。好发于皮肤及口腔粘膜,但原发于上颌窦者极为罕见。我科1994年7月收治一例原发于上颌窦粘膜恶性黑色素瘤,现报告如下。患者胡某,男...  相似文献   

18.
上颌窦开窗术取窦内断根25例临床分析徐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221006)陆祖培断根进入上颌窦取出的方法有多种,哪一种简便有效,损伤小无副作用,是值得探讨的问题。我科近十年来,采用上颌窦开窗术取出断根25例,效果满意,报告如下。临床资料25例中,男1...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囊液抽取法在伴有上颌窦囊肿的上颌后牙区,同期行上颌窦底提升与即刻种植的临床效果。方法 :收集伴有上颌窦囊肿且需行上颌后牙区种植术患者12例,术区剩余骨高度不足4 mm,共植入25枚种植体,术后3、6、12个月通过CBCT及临床检查,评价种植体骨结合情况。结果 :12例患者术后6~9个月行二期修复,其中9例囊肿完全消失,3例囊肿大小较术前明显减小,术后1年25枚种植体均正常行使咀嚼功能,且未发现异常松动,种植体骨结合良好。结论:在上颌后牙区行上颌窦底提升术,对于伴上颌窦囊肿的种植修复患者,在无副鼻窦炎症状的前提下,可仅对囊液进行抽吸,同期行上颌窦提升与种植一期手术,能获得良好的骨整合效果。  相似文献   

20.
断根是拔牙术中常见的并发症 ,由于上颌磨牙牙根与上颌窦的特定解剖关系 ,拔牙术中牙根误入上颌窦 ,即使有经验的医生也难以避免 ,近 2 0年来 ,作者应用经牙槽窝进行上颌窦冲洗的方法取出上颌窦内断根 19例 ,取得满意效果 ,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 本组 19例断根牙位分布 :上颌第一磨牙 9例 ,第二磨牙 5例 ,第二前磨牙 3例 ,尖牙 1例 ,第三磨牙 1例。牙根完全进入上颌窦 10例 ;不完全入窦 5例 ;黏膜下 4例 ;均为拔牙时断根 ,在掏取牙根尖时器械突然有“落空”感 ,继而牙根消失 ,牙槽窝底部出血明显增多 ,拍X线牙片证实牙根已进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