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测定10例良性胶质瘤、18例恶性胶质瘤、12例良性脑膜瘤和1例恶性脑膜瘤的溶解性和总体己糖激酶(Hexokinase,HK)活性,以18例正常脑组织作对照.结果表明:良性与恶性脑瘤的HK活性明显低于正常脑组织(P<0.01).良性脑瘤的总体HK活性明显低于恶性脑瘤(P<0.05),脑膜瘤的HK活性明显低于良性及恶性胶质瘤(P<0.05,P相似文献   

2.
颅内肿瘤病人脑脊液微量元素的测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测定了43例颅内肿瘤与30例对照病人脑脊液Zn、Fe、Cu、Mn、Sr、Mg、Ca含量。肿瘤组测得值与对照组相比,发现恶性脑瘤脑脊液Zn水平明显高于良性,良、恶性瘤脑脊液Mn值均显著降低。良性瘤脑脊液Ca水平升高,恶性瘤脑脊液Cu显著高于良性,转移癌脑脊液Fe水平比胶质瘤明显升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血清、脑脊液中唾液酸总量(TSA)对脑肿瘤病人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化学法测定50例颅内疾病患者血清和脑脊液中TSA,以12例头皮损伤者为对照组,43例系统性疾病者血清TSA为疾病对照组,数据经非参数法分析。结果:血清中TSA,脑肿瘤、颅内血肿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恶性脑瘤与肝癌、肺癌及肺结核病人差异不明显(P>0.05)。脑脊液中TSA,恶性脑瘤与对照组、良性脑瘤、颅内血肿的差异非常明显(P<0.005),而脑肿瘤与脑脓肿间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TSA测定对脑肿瘤诊断、评价预后有意义,应用中应注意病史及与感染性疾病相鉴别。  相似文献   

4.
近来,脑瘤患者脑脊液中唾液酸(Sialic acid)的变化引起了人们注意。作者对它与肿瘤恶性度的关系及脊髓腔内播散患者治疗后唾液酸的变化进行了研究。患者分为三组,第一组包括胶质母细胞瘤、髓母细胞瘤、脑转移瘤等恶性脑肿瘤10例;第二组为听神经瘤、脑膜瘤等良性脑肿瘤10例;第三组为变牲疾患等非肿瘤疾病5例。均经腰椎穿刺或脑室引流采集没有混入血液的脑脊液,使用唾液酸UV 测定试剂盒,用酶测定法测定唾液酸含量。三组唾液  相似文献   

5.
儿童脑瘤中50.3—91%是神经胶质瘤,其中未分化肿瘤多,恶性程度不一,病变部位不定,有些病例组织学改变一致而临床表现却完全不同。作者将17年间收治的16岁以下的颅内星形细胞瘤(AC)181例患者(占同期颅内肿瘤之42%)对其予后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如下:一、肿瘤部位与其恶性程度:幕上 AC 中恶性星形细胞瘤(MA 占19.1%(14/73例),幕下占14.8%(9/61例),两者无明显差别,而脑干66.7%(6/9例)呈弥漫性浸润,示脑干 AC 恶性程度高。二、年龄和肿瘤定位:全组平均年龄为6.46岁,然幕上 MA 为7.5岁,而全脑之良性星形细胞瘤(BA)为3.66岁,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脑肿瘤患者血清和脑脊液中β-葡萄糖醛酸酶(β-G)活性测定的临床意义. 方法对临床确诊的26例(脑膜瘤8例,胶质瘤18例)脑肿瘤患者行酶联免疫吸附(ELISA)实验方法测定脑肿瘤与正常对照组、脑挫裂伤组、头痛组血清及脑脊液中β-G活性,并以CT,MRI及病理结果为参照,进行确诊诊断试验研究.结果 ①脑胶质瘤患者血清β-G活性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脑外伤组及头痛组(P均《0.05);脑胶质瘤患者脑脊液β-G活性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脑外伤组及头痛组(P《0.01);脑胶质瘤患者脑脊液β-G活性高于脑膜瘤患者(P《0.05).②脑胶质瘤患者无论血清和脑脊液其β-G活性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良性脑病组患者(P均《0.05).结论 血清和脑脊液中β-G活性升高对恶性脑肿瘤有重要诊断价值,尤其脑胶质瘤的诊断.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脑室-腹腔分流术(VPS)治疗结核性脑膜炎(TBM)合并脑积水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至2010年7月行VPS治疗的15例TBM合并脑积水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5例患者全部行VPS,术后意识均好转、症状减轻,未发生结核性腹莫炎。术前抗结核治疗1月以上者10例,均无分流管堵塞发生;而另外5例抗结核治疗不足1月者,分流管堵塞者2例。脑脊液蛋白含量在0.5g/L以上者6例中2例堵管;脑脊液蛋白在0.5g/L以下的9例中,无堵管者。结论 VPS是治疗TBM并发脑积水的有效方法,术前最好能抗结核治疗1月以上。  相似文献   

8.
作者对癫痫患者血清、脑脊液胆硷酯酶(X Э)活性及各种临床特征进行比较分析,评价了乙酰胆硷(AX)-XЭ系统在癫痫发病中的作用.检查了62例(男30、女32)不同类型轻重不一的癫痫患者,年龄5~60岁.53例保守治疗,9例用立体定向法行皮层下结构破坏手术.手术指征是药物治疗无效及伴有攻击行为的明显个性改变者.用比色法测定保守疗法患者发作间期、手术病例术前及术后10~15天血清及脑脊液?活性.一组病人同时用比色法与直接滴定法检查AX分解产生的乙酸以了解?活性.对照组由15名(包括男、女)20~35岁健康者组成.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脑脊液14-3-3蛋白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对Creutzfeldt-Jakob病(CJD)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capture assay方法及酶联免疫吸附法分别定量检测14例CJD患者(CJD组)、10例其他痴呆患者(OD组)及12例非痴呆患者(ND组)脑脊液14-3-3蛋白和NSE的含量,并进行特异性和敏感性分析。结果脑脊液中14-3-3蛋白含量CJD组为40.0ng/ml,OD组为2.65ng/ml,ND组为3.10ng/ml;NSE含量CJD组为(48.43±30.39)ng/ml,OD组为(14.00±11.52)ng/ml,ND组为(20.50±25.67)ng/ml;CJD组脑脊液中14-3-3蛋白及NSE含量明显高于OD组及ND组(均P<0.01)。以脑脊液14-3-3蛋白≥9ng/ml为分界值时,其对CJD诊断的敏感性为86.7%,特异性为86.4%;以NSE≥24ng/ml为分界值时,其敏感性为78.6%,特异性为77.3%;当以14-3-3>9ng/ml及NSE>24ng/ml为分界值,对CJD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90%、92.9%。结论脑脊液14-3-3蛋白对CJD的诊断价值高于NSE,两者联合将提高对CJD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相似文献   

10.
胶质瘤及脑脊液中端粒酶活性的检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明确胶质瘤及患者脑脊液(CSF)中端粒酶的活性表面情况。方法 采用TRAP(telomeric repeat amplification protocol)法检测50例胶质瘤、3例转移瘤及17例肿瘤端粒酶呈阳性患者CSF中端粒酶活性表达情况。统计学处理采用χ^2检验。结果 (1)肿瘤端粒酶:胶质瘤(WHO分级)中阳性率为22/50(44.0%),其中I级为3/16(18.8%),Ⅱ级为3/12(25.0%)。Ⅲ级为9/14(64.3%),Ⅳ级为7/8(87.5%),3例转移性瘤端粒酶活性检测为3/3(100%)。胶质瘤分级越高,端粒酶活性检出率就越高(P<0.005),25例Ⅲ级以上恶性脑肿瘤中(包括转移性低分化癌)19例端粒酶活性表达阳性(76.0%),明显高于Ⅱ级以下胶质瘤(6/28,21.4%)(P<0.005)。(2)CSF中端粒酶的活性:6例术前、17例术后采取脑脊液(包括5例术前曾采取CSF的患者;其切除的肿瘤中端粒酶检测均为阳性)端粒酶检出率分别为3/6(50.0%)和12/17(70.6%)。3例术前CSF呈阴性的患者,检测2例术后CSF呈阳性。结论 (1)端粒酶可能是新的恶性脑肿瘤的瘤标;(2)检测脑脊液中端粒酶的活性应作为脑胶质瘤诊断的辅助检查,以便早期发现恶性胶质瘤或判断肿瘤的恶性程度;(3)对首次基本全切、短期内复发的胶质瘤或怀疑为脑转移瘤的患者应行CSF端粒酶检测;(4)手术是促进恶性脑肿瘤扩散和转移的主要因素之一,提示恶性脑肿瘤患者术后有必要进行化疗和/或放疗甚至是包括脑和脊髓的全中枢系统的放疗;(5)脑脊液端粒酶的检查优于细胞学检查。  相似文献   

11.
目的报道李斯特菌(listeria monocytogenes,LM)脑膜脑炎的临床表现、诊治及预后,并复习既往相关文献,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作者单位1例LM脑膜脑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检索Medline及万方中文数据库近10年国内报道的LM脑膜脑炎病例,结合文献复习进行分析,总结LM脑膜脑炎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特点。结果共检出9篇文献中的10例LM脑膜脑炎患者,合并作者单位的1例共11例。这11例LM脑膜脑炎的患者,男6例、女5例,年龄3个月至75岁,中位数34岁(上下四分位数分别为14、42岁)。所有患者均有发热症状,体温超过39℃者9例,最高40.7℃。其他主要临床表现有头痛7例,恶心、呕吐6例,意识障碍9例,抽搐发作3例,脑神经受累4例,脑膜刺激征7例,高颅内压9例。脑脊液检查白细胞数(110~6720)×10~6/L,中位数529×10~6/L(上、下四分位数分别为110×10~6/L、750×10~6/L),蛋白0.17~3.84g/L,中位数1.3g/L(上下四分位数分别为0.46、2.53g/L),脑脊液糖与血糖比值0.02~0.55,中位数0.35(上下四分位数分别为0.12、0.43)。11例患者均进行了血和脑脊液LM培养,血培养LM阳性的6例,脑脊液培养阳性的9例,血及脑脊液培养均阳性的4例。11例患者中5例行头颅影像学检查,其中1例为CT,4例为MRI,5例中仅2例有明确炎性病灶。11例患者中,5例有伴随疾病(分别为横纹肌溶解、脑积水、肝功能衰竭、肝炎、肝硬化)。11例LM脑膜脑炎患者中,青霉素联合其他抗生素治疗者4例,这4例中有2例治愈,2例好转,其中1例好转但遗留有外展受限。结论 LM脑膜脑炎临床多有高颅压、头痛、意识障碍及脑膜刺激征,大多可以通过血及脑脊液培养确诊。尽早应用青霉素有可能治愈该病。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临床孤立综合征(CIS)患者急性期脑脊液白细胞介素6(IL-6)等10 种细胞因子 水平对疾病复发和转归为多发性硬化(MS)的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连续纳入2015 年1 月至2017 年 8 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住院的急性期CIS 患者33 例,其中男9 例,女24 例,中位入组年 龄35 岁。使用Luminex 液相芯片法检测脑脊液细胞因子白介素(IL)-6、IL-4、IL-2、IL-10、IL-13、IL-17A、 IL-21、IL-23、干扰素γ(IFN-γ)水平;使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水平。 对患者进行门诊随访,记录其复发、转归为MS 的情况。比较复发及未复发者脑脊液细胞因子的差异。 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及Cox 回归模型分析脑脊液细胞因子对CIS 患者复发及转归为MS 的预 测价值。结果 入组患者随访时间为10.7~39.9 个月,中位随访时间23.4(17.6,29.1)个月。11 例(33.3%) 患者在随访期出现临床复发,其中4 例诊断为MS。另有2 例患者虽然未出现临床复发,但随访MR 发现 新发病灶最终诊断为MS。复发的CIS 患者首次发病时脑脊液IL-6 水平显著高于未复发的CIS 患者[1.9 (1.4,7.9)ng/L 比1.1(0.9,1.5)ng/L;Z=-2.904,P=0.003]。ROC 曲线分析显示,IL-6 在判断复发时最佳临界 值为1.37 ng/L。单因素Cox 回归结果显示,脑脊液IL-6 > 1.37 ng/L 不能预测CIS 复发(HR=1.54,95%CI: 0.40~5.92,P=0.533)。转归为MS 和未转归为MS 的CIS 患者首次发病急性期脑脊液IL-6 等10 种细胞因 子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 本研究所观察的脑脊液IL-6 等10 种细胞因子可能不是 预测CIS 患者复发或转归为MS 的标志物。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各类脑胶质瘤端粒酶的活性和端粒酶在胶质瘤的恶性程度评估、预后预测等方面的意义。方法 利用TRAP-ELISA方法检测27例胶质瘤中端粒酶的活性,结合肿瘤的病理分类资料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27例胶质瘤中,低级别胶质瘤(星形细胞瘤Ⅰ-Ⅱ级、少胶质细胞瘤和室管膜瘤)14例,端粒酶阳性2例(16.7%);高级别胶质瘤(呈形细胞瘤Ⅲ-Ⅳ级和间变性室管膜瘤)13例,端粒酶阳性10例(76.9%)。两组之间端粒酶阳性率有显著差异(P<0.01)。另外,两组之间端粒酶活性定量水平也有显著差异(P<0.05)。端粒酶阳性组和端粒酶阴性组胶质瘤患者在性别、年龄方面无显著差异(P>0.05)。10例正常脑组织中未检测到端粒酶活性。结论 端粒酶活性的激活在胶质瘤中是常见的现象。不同恶性程度的胶质瘤,端粒酶活性的阳性率和端粒酶活性水平定量差异显著。端粒酶作为肿瘤标志物,在胶质瘤的恶性程度评估1预后预测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作者测定了16例原发性帕金森病患者脑脊液(CSF)乙酰胆碱酯酶(AchE)活性和胆碱水平,从9例相应年龄的正常男性作对照,并以卡方检验作统计学分析。结果表明:8例未经治疗的帕金森病患者其CAF胆碱水平为1.131±0.29nmol/ml,4例接受卡别多巴100mg/日、左旋多巴1000mg/日治疗20±3月的为1.00±0.29umol/ml,4例接受卡别多巴110mg/日、左旋多巴1100mg/日,28±18月及金刚脘胺200mg/日,16±8月治疗的为1.26±0.19nmol/ml,正常组CSF胆碱水平为2.97±0.79nmol/ml,与正常组相比,未治的及治疗的帕金森病患者  相似文献   

15.
研究背景结核性脑膜炎的早期诊断目前仍是临床难点,寻找结核性脑膜炎早期特异性诊断指标是目前研究热点。本文主要探讨脑脊液培养分泌蛋白10(CFP10)和Ag85蛋白复合物表达水平对结核性脑膜炎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分别检测结核性脑膜炎(30例)、非结核性颅内感染(27例)和对照(29例)受试者脑脊液CFP10和Ag85蛋白复合物表达水平。结果结核性脑膜炎组患者脑脊液CFP10和Ag85中位表达水平分别为0.74和1.10pg/ml,均高于非结核性颅内感染组[(0.02±0.01)、(0.54±0.10)pg/ml]和对照组[(0.02±0.01)、(0.52±0.11)pg/ml],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60.958,P=0.000;H=57.972,P=0.000)。非结核性颅内感染组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128,P=0.253;t=0.980,P=0.329)。结论结核性脑膜炎患者脑脊液CFP10和Ag85蛋白复合物表达水平高于非结核性颅内感染患者和对照者,检测这两项实验室指标的变化可协助结核性脑膜炎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不同发育时期大鼠脑中Cdk5,p35,p39的表达及Cdk5激酶活性变化。方法 免疫印迹测定胚胎12天至出生后18个月大鼠脑中Cdk5,p35,p39的表达,通过测定Cdk5特定底物-组蛋白H1被磷酸化的程度检测鼠脑中Cdk5激酶活性。结果 从胚胎12天至出生7天,大鼠脑中Cdk5蛋白水平逐渐增加到峰值并保持于18个月龄。在胚胎12天时,Cdk5激酶活性和p35的蛋白水平较低,在胚胎18天至出生14天期间最高,然后在3个月龄至18个月龄的成年鼠和老年鼠脑中逐渐减少。与之相比,p39的表达方式与Cdk5和p35正好相反。自P14至18M龄鼠脑中,大脑皮质及海马的p35表达和Cdk5激酶活性高于小脑或纹状体。结论 大鼠发育早期,Cdk5激酶复合物的活化与神经发育密切相关,其生理作用在大脑皮质及海马有区域特异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35(IL-35)、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的关系。方法选择急性脑梗死患者89例,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颈动脉斑块,根据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分为易损斑块组和稳定斑块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患者血清IL-35、MMP-9水平,并分析IL-35、MMP-9与斑块稳定性的关系。结果颈动脉粥样硬化易损斑块组的患者41例,稳定斑块组的患者48例。易损斑块组血清IL-35水平(17.89±7.21 ng/ml)明显高于稳定斑块组(9.08±3.45 ng/ml)(P<0.05)。MMP-9水平易损斑块组(430.36±72.78 ng/ml)亦显著高于稳定斑块组(305.16±45.63 ng/ml)(P<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脑梗死患者血清IL-35、MMP-9水平可能与颈动脉斑块稳定性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脑膜癌病患者脑脊液常规及生化改变特点,评价其对脑膜癌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92例脑膜癌病患者的临床及脑脊液检查资料,总结其脑脊液压力、白细胞数、葡萄糖、蛋白和氯化物含量的分布规律。结果脑脊液常规生化检查异常者95.60%,主要表现为糖降低(73.03%),其中≤1.0 mmol/L者占14.61%;其次为颅内压升高(71.76%),最高可达400cmH2O,其中300cmH2O者占18.82%;蛋白升高(70.79%),其中1g/L者占39.33%;氯化物降低(52.81%),均未低于100mmol/L;WBC升高不明显,54例(6136%)患者WBC≤10×106/L,其余34例WBC升高的患者中,29例(85.29%)WBC≤100×106/L。结论脑膜癌病患者脑脊液常规生化检查异常率高,颅内压及蛋白不同程度显著升高,葡萄糖降低,白细胞升高和氯化物降低不明显是其主要特点。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脑脊液14-3-3蛋白定量检测对散发性Creutzfeldt-Jakob病(sCJD)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Capture Assay方法定量检测14例sCJD患者(sCJD组)、10例痴呆患者(OD组)、12例非痴呆患者(ND组)脑脊液14-3-3蛋白的含量。结果脑脊液中14-3-3蛋白含量中位数(MD)sCJD组为40.00ng/mg,OD组为2.65ng/mg,ND组为3.10ng/mg;sCJD组脑脊液中14-3-3蛋白含量明显高于OD组及ND组(均P<0.01)。以脑脊液14-3-3蛋白含量≥9ng/ml为分界值时,其对sCJD诊断的敏感性为86.7%,特异性为86.4%,阳性预测值为81.3%,阴性预测值为90.5%。结论应用Capture Assay方法定量检测脑脊液中14-3-3蛋白含量对于临床可疑sCJD的患者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相似文献   

20.
酸性磷酸酶是一种已知的细胞内水解酶溶解体的标志,脑脊液中溶解体的酶活性增高是单核组织细胞增生的特征,本文用酸性磷酸酶染色检查了120例出血性脑脊液标本分析了酸性磷酸酶活性对判断软脑膜出血时间的意义。为了评价软脑膜出血时的细胞学和组织化学改变是否是由于脑脊液中出现血液的时限所致,作者用1ml新鲜血液与10ml清亮脑脊液混合,在37℃孵育,通过酸性磷酸酶染色每天检验,连续8天,研究了血细胞的正常变化。结果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