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7 毫秒
1.
目的研究酮咯酸氨丁三醇超前镇痛对腹腔镜子宫切除术后的镇痛效果。方法选择ASAI~Ⅱ级择期行腹腔镜子宫切除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A、B两组,均采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A纽在切皮前20min给予酮咯酸氨丁三醇30mg静脉注射作为超前镇痛,B组在切皮前20min给予等量生理盐水,术后行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及不良反应的观察。结果A组术后VAS疼痛评分显著低于B组,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酮咯酸氨丁三醇超前镇痛对腹腔镜子宫切除术术后镇痛效果确切,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酮咯酸氨丁三醇用于脊柱融合术超前镇痛中的效果。方法将在气管插管静吸复合麻醉下行脊柱融合术患者60例分为酮咯酸氨丁三醇组和对照组,各30例。酮咯酸氨丁三醇组在手术切皮前15 min静脉注射酮咯酸氨丁三醇30 mg,对照组静脉注射同等剂量的0.9%氯化钠注射液。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对两组患者术后4、8、12、24及48h进行镇痛评分,并记录术后自控镇痛泵按压次数及VAS〉5分时肌肉注射哌替啶50mg镇痛的应用情况;采用Ramsay镇静评分对两组术后5、10、20、30 min及1 h进行镇静评分;记录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酮咯酸氨丁三醇组术后4、8、12、24及48hVAS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酮咯酸氨丁三醇组术后自控镇痛泵按压次数要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对照组有5例使用哌替啶50 mg,酮咯酸氨丁三醇组无一例额外给予镇痛药物。两组术后5、10、20、30 min及1 h Ramsay镇静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酮咯酸氨丁三醇超前镇痛用于脊柱融合术,能减少辅助镇痛药用量,且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田伟 《中外医疗》2011,30(32):108-109
酮咯酸氨丁三醇是一个可供注射的非甾体抗炎药(NSAIDs),通过抑制前列腺素(PG)的合成而达到止痛、抗炎和退热作用。本研究观察酮咯酸氨丁三醇超前镇痛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术后镇痛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超前镇痛对隆乳者手术术后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择期隆乳术患者48例,随机分成3组(N组、D组和T组),每组各16例。全麻诱导后气管插管,术中输注异丙酚、瑞芬太尼和罗库溴铵维持麻醉。N组为对照组(无超前镇痛);D组为实验组1(采用地佐辛超前镇痛);T组为实验组2(采用酮咯酸氨丁三醇超前镇痛),比较3组患者的麻醉镇痛效果。观察3组患者术后2、4、8、24 h视觉模拟评分及不良反应。结果超前镇痛组术后2、4、8、24 h视觉模拟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无超前镇痛);超前镇痛组无患者术后需要止痛药,对照组却有9例需要术后止痛药;3组隆乳者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地佐辛、酮咯酸氨丁三醇二者的超前镇痛效果相当;地佐辛和酮咯酸氨丁三醇应用在隆乳术中能起到超前镇痛作用,可安全而有效地减轻术后疼痛且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5.
目的:酮咯酸氨丁三醇用于乳腺癌患者术后静脉自控镇痛,观察其临床应用的效果。方法:选择需进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手术的患者共60例,年龄36~61岁,体重47~64 kg,ASAⅠ~Ⅱ级。随机分为两组,A组采用静脉泵注芬太尼术后镇痛,B组采用静脉泵注酮咯酸氨丁三醇术后镇痛。手术结束麻醉清醒后连接电子镇痛泵送入监护室,监测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等指标。观察术后2 h、4 h、8 h、12 h、24 h和48 h不同时点的镇痛镇静评分及不良反应等情况。结果:两组患者镇痛镇静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不良反应虽少于A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酮咯酸氨丁三醇用于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持续静脉镇痛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联合酮咯酸氨丁三醇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超前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拟行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A组、B组,每组30例。A组患者给予右美托咪定联合酮咯酸氨丁三醇,B组患者给予右美托咪定加等量的生理盐水,对比术后2h(T_1)、4h(T_2)、8h(T_3)、24h(T_4)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镇静Ramsay评分以及术后恶心、呕吐、头晕、头痛及心动过缓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A组患者术后2h、4h、8h、24h的VAS评分明显低于B组(P<0.05),Ramsay评分明显高于B组(P<0.05)。术后恶心、呕吐、头晕、头痛、腹胀及心动过缓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联合酮咯酸氨丁三醇超前镇痛有效缓解妇科腹腔镜手术术后疼痛,效果优于单独使用右美托咪定,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单次静脉应用酮咯酸氨丁三醇对甲状腺手术术后镇痛的效果及不良影响。方法选择择期行甲状腺次全切除手术的患者60例,随机分成三组:A组手术结束前10min静脉推注生理盐水5mL,B组静脉推注酮咯酸氨丁三醇30mg,C组静脉推注芬太尼0.05mg。观察并记录三组患者VAS评分和Ramsay镇静评分、围术期副作用,记录引流量。结果使用酮咯酸氨丁三醇组与芬太尼组能明显减轻患者疼痛,且与对照组相比24h引流量无差异,副作用少。结论使用酮咯酸氨丁三醇能减轻术后疼痛,且不良反应少,可安全用于甲状腺手术术后止痛。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比观察酒石酸布托啡诺与酮咯酸氨丁三醇用于骨科膝关节周围手术术后镇痛的效果。方法选择膝关节周围下肢手术60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30例。酒石酸布托啡诺组给予酒石酸布托啡诺10 mg;酮咯酸氨丁三醇组给予酮咯酸氨丁三醇150 mg;2组均用生理盐水稀释至100 mL,手术结束前30 min接静脉自控镇痛泵。观察记录术后1、4、8、12、24、48 h的静态和动态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自控镇痛按压次数,镇痛满意度及不良反应。结果 2组患者术后各时点的静态VAS评分及按压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8、12、24 h的动态VAS评分酒石酸布托啡诺组明显高于酮咯酸氨丁三醇组(P<0.05);酒石酸布托啡诺组恶心、呕吐总发生率高于酮咯酸氨丁三醇组(P<0.05)。结论与酒石酸布托啡诺相比,酮咯酸氨丁三醇用于膝关节周围手术术后镇痛效果好,且不良反应少,是术后镇痛的良好选择。  相似文献   

9.
酮咯酸氨丁三醇用于手术后自控静脉镇痛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酮咯酸氨丁三醇用于手术后患者自控静脉(PCIA)的镇痛强度、镇静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48例ASAⅠ或Ⅱ级择期手术患者,术后使用微量镇痛泵(奥美),随机均分为四组:Ⅰ组镇痛液100ml加入芬太尼1mg;Ⅱ组术后静注酮咯酸氨丁三醇30mg,余同Ⅰ组;Ⅲ组术后静注酮咯酸氨丁三醇30mg,镇痛液100ml中加入芬酮咯酸氨丁三醇60mg;Ⅳ术后静注酮咯酸氨丁三醇30mg,镇痛液中加酮咯酸氨丁三醇90mg。记录各组疼痛评分、痛阈以及生命体征的变化,比较阵痛满意度、镇痛泵按压次数和不良反应的出现情况。结果各组患者镇痛期间不同时点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镇痛期间生命体征较术前均无明显变化。各组患者的镇痛满意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Ⅲ、Ⅳ组镇痛泵按压次数明显少于Ⅰ、Ⅱ(P〈0.01)。各组患者恶心呕吐以及嗜睡情况没有明显区别,Ⅰ、Ⅱ组出现头晕情况明显多于Ⅲ、Ⅳ(P〈0.05)。结论酮咯酸氨丁三醇用于PCIA效果确切,且头晕、嗜睡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10.
《陕西医学杂志》2015,(6):735-737
目的:观察羟考酮联合酮咯酸氨丁三醇在剖宫产术后静脉自控镇痛(PCIA)中的效果。方法:选择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下行择期剖宫产手术的患者60例,ASAI~II级,随机分为舒芬太尼联合酮咯酸氨丁三醇组(ST组),羟考酮联合酮咯酸氨丁三醇组(QT组)。镇痛泵配方:ST组1μg/kg舒芬太尼+酮咯酸氨丁三醇1.5mg/kg+托烷司琼10mg;QT组1mg/kg羟考酮+酮咯酸氨丁三醇1.5mg/kg+托烷司琼10mg,均以生理盐水稀释至100ml。观察术后各时点的VAS评分、BCS评级及各时段的按压次数;术后48h内的不良反应及使用镇痛泵以外镇痛药的比率。结果:与ST组相比,QT组在术后4、6、12、24h的VAS评分显著降低、BCS评级显著升高、按压次数显著减少(P<0.05);QT组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显著降低(P<0.05);ST组有3例患者使用镇痛泵以外的镇痛药,QT组无一例使用。结论:羟考酮联合酮咯酸氨丁三醇术后PCIA可有效的缓解剖宫产术后疼痛,且不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后应用酮咯酸氨丁三醇联合舒芬太尼静脉自控镇痛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选择普外科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后行静脉自控镇痛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酮咯酸氨丁三醇联合舒芬太尼组(A组)30例,舒芬太尼组(B组)30例。分别于术后3h、6h、12h、24h随访,并进行VAS痛觉评分,观察其不良反应。结果:两组镇痛效果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A组患者头晕、恶心、呕吐、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明显低于B组(P〈0.05)。结论:酮咯酸氨丁三醇联合舒芬太尼与单纯舒芬太尼比较,能明显减少舒芬太尼产生的头晕、恶心、呕吐、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并可增强舒芬太尼的镇痛效果,减少舒芬太尼的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酮咯酸氨丁三醇超前镇痛对小儿扁桃体切除术后苏醒期平稳拔管的有利作用。方法:择期气管内插管下行扁桃体切除术儿童30例,年龄4~8岁,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5例,两组患儿的麻醉诱导均为静脉注射咪达唑仑0.08 mg/kg,芬太尼5μg/kg,丙泊酚2 mg/kg,顺式阿曲库铵0.15 mg/kg。观察组气管插管后立即肌注酮咯酸氨丁三醇1 mg/kg,总量不超过30 mg,对照组不注射酮咯酸氨丁三醇,两组均采用静吸复合麻醉,术中瑞芬太尼(20~35)μg/(kg.h)持续泵入,异氟烷(或七氟烷)1%持续吸入,手术时间60 min之内的不再追加肌松剂。记录术中各时点的平均动脉压与心率,手术时间,术毕到拔管时间,术毕苏醒期躁动情况。结果:①两组患儿的年龄,体重,术毕到拔管时间,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②两组患儿入室和切除扁桃体时的平均动脉压,心率无统计学意义。而术毕拔管时的血压,心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③术毕观察组的瑞芬太尼用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④术毕苏醒期躁动评分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小儿全身麻醉下扁桃体切除术中使用酮咯酸氨丁三醇超前镇痛可减少术中泵入瑞芬太尼的总量且苏醒期平稳无躁动。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酮咯酸氨丁三醇联合罗哌卡因用于胸腔镜术后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3月—2014年7月收治的胸腔镜术后患者5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酮咯酸氨丁三醇治疗,观察组采用酮咯酸氨丁三醇联合罗哌卡因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的疼痛模拟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疼痛模拟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酮咯酸氨丁三醇联合罗哌卡因用于胸腔镜术后具有良好的镇痛效果。  相似文献   

14.
卜敏  恽惠方 《中外医疗》2016,(30):142-144
目的:探究羟考酮复合酮咯酸氨丁三醇在剖宫产术后镇痛中应用效果。方法方便选取2015年7月-2016年7月于该院进行分娩的92例产妇,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酮咯酸氨丁三醇术后镇痛,观察组采用羟考酮复合酮咯酸氨丁三醇术后镇痛。采用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量表、舒适度(BCS)评分量表分别对两组术后疼痛及术后舒适度进行评估,进而分析羟考酮复合酮咯酸氨丁三醇在剖宫产术后镇痛中应用效果。结果随着术后镇痛时间的延长,两组产妇VAS呈降低趋势,BCS呈增高趋势,术后24 h与术后6 h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VAS评分为术后6 h(2.41±0.65)分、术后12 h(2.03±0.71)分、术后24 h(1.94±0.64)分低于对照组(3.32±0.85)分、(2.77±0.75)分、(2.38±0.69)分,BCS(2.23±0.84)分、(2.35±0.74)分、(2.54±0.55)分高于对照组(1.76±0.82)分、(1.89±0.78)分、(2.31±0.51)分,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羟考酮复合酮咯酸氨丁三醇应用于剖宫产术后镇痛效果显著,可有效降低产妇术后VAS评分、提高产妇术后舒适度;且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酮咯酸氨丁三醇用于腹腔镜子宫全切术的镇痛效果。方法我院2013年9月—12月行腹腔镜子宫全切术30例,术毕给予酮咯酸氨丁三醇30 mg静脉注射,后连接镇痛泵行静脉自控镇痛。结果 30例术后镇痛满意,头晕2例,皮肤瘙痒1例。结论酮咯酸氨丁三醇辅助舒芬太尼用于腹腔镜子宫全切术后镇痛效果较为满意,值得选用。  相似文献   

16.
金晓伟  蒋毅  蒋学斌 《当代医师》2014,(11):1544-1546
目的 研究小儿肱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术后酮咯酸氨丁三醇复合芬太尼持续静脉镇痛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为小儿术后镇痛提供一定的临床经验.方法 选择择期行肱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术后持续静脉镇痛患儿100例,ASA分级Ⅰ~ Ⅱ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酮咯酸氨丁三醇联合小剂量芬太尼组(A组)50例,单纯芬太尼组(B组)50例.A组术后镇痛用药2 mg/kg酮咯酸氨丁三醇+10 μg/kg芬太尼+生理盐水稀释至100 ml;B组术后镇痛用药20 μg/kg芬太尼+生理盐水稀释至100 ml.术后均用一次性镇痛泵(100 ml)行持续静脉镇痛治疗疼痛,分别于术后2、4、8、12、24、48 h进行镇静、镇痛评分,观察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 镇痛镇静效果评分:A组与B组各时点的镇痛、镇静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评分:A组发生恶心、呕吐不良反应发生率较B组少,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嗜睡、低血压等不良反应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呼吸抑制、瘙痒.结论 酮咯酸氨丁三醇联合芬太尼与单纯使用芬太尼比较,能获得同样镇痛镇静效果且能减少芬太尼用量,减少芬太尼相关的恶心、呕吐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酮咯酸氨丁三醇复合小剂量哌替啶用于骨科手术后自控镇痛的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选择90例择期骨科下肢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酮咯酸氨丁三醇复合小剂量哌替啶组(Ⅰ)组,单纯哌替啶组(Ⅱ)组。观察术后VAS法疼痛评分及术后镇痛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在术后各时点VAS和总体评分镇痛效果无明显差异性,两组都能提供有效的镇痛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Ⅰ组明显低于Ⅱ组。结论酮咯酸氨丁三醇复合小剂量的哌替啶用于骨科手术后自控镇痛效果确切,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评估鼻内镜手术中酮咯酸氨丁三醇超前镇痛联合盐酸罗哌卡因的镇痛效果。方法 收集2021年11月至2022年11月在嘉兴市第一医院接受鼻内镜手术的112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联合组(37例)、单用组(37例)和对照组(38例)。联合组在麻醉前10 min予3.00%酮咯酸氨丁三醇1 mL,术后使用0.75%盐酸罗哌卡因5 mL注入膨胀海绵填塞术腔;单用组仅术后使用0.75%盐酸罗哌卡因;对照组术后使用0.90%氯化钠注射液。比较3组术后数字疼痛量表(NRS)、布鲁格曼舒适度量表(BCS)、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分以及不良反应和需补充镇痛药的情况。结果 联合组在术后4、8、12 h的NRS评分最低,BCS评分最高,且在术后3 d的PSQI评分最佳;与对照组和单用组相比,联合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最低,补充镇痛药物患者人数最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鼻内镜手术中,酮咯酸氨丁三醇超前镇痛联合盐酸罗哌卡因可提高术后镇痛效果、舒适度,并减少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比观察氟比洛芬酯与酮咯酸氨丁三醇用于骨科膝关节周围手术术后镇痛(PCA)的效果。方法:选择膝关节周围下肢手术12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60例。氟比洛芬酯(F)组:氟比洛芬酯250mg,酮咯酸氨丁三醇(T)组:酮咯酸氨丁三醇150mg,两组均用生理盐水稀释到100mL,手术结束前半小时接静脉自控镇痛泵。观察记录时点为术后1、4、8、12、24、48h的静态和动态VAS评分、PCA按压次数、镇痛满意度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术后各时点的静态VAS评分及按压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静态VAS评分均<4分。F组术后8、12、24h的动态VAS评分明显高于T组(P<0.05),恶心、呕吐总发生率高于T组(P<0.05)。结论:与氟比洛芬酯相比,酮咯酸氨丁三醇用于膝关节周围手术术后镇痛效果满意,且不良反应少,是术后镇痛的良好选择。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究酮咯酸氨丁三醇注射液应用于超前镇痛麻醉的临床效果,并为麻醉医生制定科学、有效的麻醉策略提供指导。方法选取我院手术室于2010年6月至2012年10月收治的54例骨科下肢手术患者,利用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分别设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7例。两组患者均实施腰硬联合麻醉,而研究组在此基础上于切皮前5 min给予30 mg酮咯酸氨丁三醇缓慢静脉推注;对照组给予相同剂量的生理盐水。记录两组患者术后4 h、8 h、12 h、24 h及48 h的VAS评分,同时比较两组患者术后PCA按压次数。结果 (1)研究组术后疼痛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研究组PCA按压次数为(9.2±2.7)次,对照组为(27.3±7.7)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应用酮咯酸氨丁三醇进行超前麻醉,可提高患者对疼痛耐受力度,缓解术后疼痛程度,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