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目的 比较复方甲亢片中甲巯咪唑含量测定的两种不同方法.方法 分别采用紫外分光光度(uv)法及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UV法采用甲醇为溶剂,检测波长为259nm;HPLC法采用Agilent HC-C<,18>(4.6mm×25mm,5.0μm)柱,以甲醇-水(7:93)为流动相,流速为1.0mL/min,检测波...  相似文献   

2.
尼群地平为抗高血压药,其原料药的含量测定方法为硫酸铈滴定法,而片剂含量《中国药典》1995年版为UV法测定,2000年版改为硫酸铈滴定法。本采用HPLC法测定其原料及片剂含量,同时与UB法和滴定法比较,发现HPLC法专属性好,结果准确,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061793高效液相色谱法和紫外分光光度计法测定孕酮阴道环体外释药量的比较研究/兰梦宁…∥生殖与避孕·—2006,26(9)·—546~549,533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以十八烷基键合硅胶为填充剂,甲醇∶水(63∶37)为流动相,流速为1·0ml/min,检测波长254nm;紫外分光光度计(UV)法,检测波长254nm,测定孕酮阴道环体外释药量。结果:UV法测定释药量均值为9·9μg/ml,相对标准偏差(RSD)4·82%;HPLC法测定释药量均值为10·1μg/ml,RSD2·25%。配对t检验统计结果表明,HPLC和UV法的结果无显著性差异。结论:两种方法均可作为体外释放量的测试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建立抗结核病新药吡咯烷二硫代氨基甲酸铵(pyrrolidine dithiocarbamate,PDTC)的定性鉴别与定量分析方法。方法以化学法、紫外光谱(UV)法、红外光谱(IR)法和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结合对照品进行定性鉴别,采用HPLC法测定PDTC合成产品的质量分数。结果 PDTC水溶液有特征的硫取代显色反应。PDTC 50%(体积分数)甲醇溶液在255、278 nm波长处有最大吸收,在225 nm波长处有最小吸收。PDTC在3 250、2 500 cm-1间出现VSH较强的宽峰,在1 716 cm-1附近为VCS较弱的宽峰。以PDTC对照品为对照,进行PDTC合成产品定量分析,在25.75-206.00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8),低、中、高3个水平的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100.09、100.06%、100.10%,RSD分别为0.59%、1.47%、0.58%(n=3)。结论建立的定性鉴别和定量分析方法准确、可靠、重复性好,可用于PDTC合成产品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5.
紫外吸收系数法测定左氧氟沙星注射液的含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顾宜  张三奇 《医学争鸣》2002,23(9):852-852
1 材料和方法  75 30 G型紫外分光光度计 (上海分析仪器厂 ) ,U V- 12 0 ,UV- 2 6 5及 UV- 2 5 0 1型紫外分光光度计 (日本岛津公司 ) ,Genesys- 2型紫外分光光度计 (美国 Spectronic公司 ) .左氧氟沙星 (L FX )原料 (浙江医药总公司 ,含量10 0 .2 % ,批号 2 0 0 0 0 30 2 ) ,L FX对照品 (原料重结晶 ) .含量测定溶剂为 0 .1mol· L- 1 盐酸 .取 L FX对照品用含量测定溶剂定容成 8mg· L- 1 的溶液 .另按处方比例配制其他组分的溶液 ,同法稀释 .在 2 0 0~ 4 0 0 nm波长扫描 ,L FX在 2 93nm处有最大吸收 ,而其他组分在此波长处…  相似文献   

6.
目的 对茵陈注射液的质量标准进行研究.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法定性蒿属香豆素,展开剂为石油醚(60~90℃)-醋酸乙酯-丙酮(6:3:0.5),检测波长为365 nm.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定量蒿属香豆紊,色谱柱:μ-Bonda-pak C18柱(300 mm×3.9 mm,5μm);流动相:甲醇-水(40:60);检测波长:344 nm;柱温:室温.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定量总黄酮,检测波长为518 nm.采用酸碱滴定法定量总有机酸.结果 薄层色谱鉴别中,在供试品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HPLC法测定蒿属香豆素的量分别为0.178、0.173、0.180 mg/mL;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总黄酮的量分别为0.633、0.634、0.653 mg/mL;酸碱滴定法测定总有机酸的量分别为0.146、0.147、0.142 mg/mL.建立各指标的检测下限,其中蒿属香豆素的量不得低于0.17 mg/mL,总黄酮的量不得低于0.63 mg/mL,总有机酸的量不得低于0.14 mg/mL.结论 所建立的质量标准可以作为茵陈注射液的内在质量控制标准.  相似文献   

7.
目的 建立一种精确可靠的HPLC/UV法用于测定烟酸片中烟酸的含量。方法:HPLC法采用Aglient C18色谱柱,以0.02 mol/L磷酸二氢钾-乙腈(90∶10)为流动相等度洗脱,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263 nm;UV法以磷酸二氢钾-乙腈作为溶剂,在 263 nm 波长处测定吸光度;并通过检测其线性范围、精密度、准确度和加样回收率对该方法进行验证。结果: 烟酸检测质量浓度在5.0~100.0μg/mL 范围内,与吸光度和峰面积积分值呈良好的线性关系,UV法检测r0.9959,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57%,RSD1.08%(n6);HPLC法检测r0.999 8,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62%,RSD0.74%(n6)。结论:HPLC法和UV法联用操作简捷、准确、重复性好,并且具有更好的专属性,可用于烟酸片烟酸的含量测定和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8.
目的 建立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注射用亚叶酸钙中间体亚叶酸钙含量的方法.方法 采用UV法测定亚叶酸钙含量,检测波长为282 nm,并对UV法与HPLC法测定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亚叶酸钙质量浓度在1.0~10.0μg·mL-1范围内与吸光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99.87%,RSD为0.87...  相似文献   

9.
目的 :建立鼻渊合剂黄芩苷含量测定的RP HPLC方法 ,确定鼻渊合剂中黄芩苷含量范围。方法 :以C18化学键合相硅胶柱为固定相 ,甲醇∶水∶醋酸 =4 5∶5 5∶1为流动相 ,柱温 4 0° ,检测波长为 2 74nm。以不含黄芩的“空白”鼻渊合剂作为溶剂 ,测定不同浓度的标准对照品的吸收度 (mau)。结果 :黄芩苷在 0~ 5 0 0 μg ml时 ,有较好的线性关系 ,相关系数r=0 .9999。结论 :应用RP HPLC法测定鼻渊合剂中黄芩苷方法可靠 ,重现性较好。建议鼻渊合剂中黄芩苷的含量控制在 2 0 0± 10 % μg ml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建立HPLC—UV法测定治偏痛颗粒中芍药苷含量的方法。方法 采用C18反相柱;流动相为甲醇:水(1:3),流速为1.0ml/min,检测波长230nm。结果 芍药苷标准品进样量在0.4~2.4μg之间,进样量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样品加样回收率达99.5%,重现性试验RSD%值为1.1%。结论 HPLC—UV联用方法稳定可靠,可以用于芍药苷定量。  相似文献   

11.
羟本磺酸钙降低血肌酐机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羟苯磺酸钙(calciun dobesilate)对血肌酐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诱导大鼠2型糖尿病后,随机分为糖尿病对照组(C组)及羟苯磺酸钙治疗组(D组),24周后比较各组大鼠的血肌酐(Scr)、尿素氮(BUN)、蛋白激酶(PKC)、转化生长因子(TGF-β1)、Ⅳ型胶原(type Ⅳ Collagen)及血管紧张素Ⅱ(AgⅡ)水平,用光镜、电镜观察肾脏组织,用质子谱分析仪分析羟苯磺酸钙与肌酐结合情况.结果羟苯磺酸钙治疗组血肌酐水平较糖尿病对照组明显下降,肾脏PKC,TGF-β1,type Ⅳ Collagen水平,D组较C组减少,D组和C组间的AgⅡ和Ccr水平无差异,光镜、电镜示D组病理改变较C组明显改善,质子谱分析仪分析证实羟苯磺酸钙可以和肌酐牢固结合.结论羟苯磺酸钙通过化学结合及改善肾脏病理结构来降低血肌酐水平.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2,5 二羟苯磺酸钙对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 STZ)诱导的糖尿病大鼠心肌病变的保护作用。方法将24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糖尿病模型组和羟苯磺酸钙治疗组,每组8只。给药8周后处死大鼠,观察心肌组织病理变化和超微结构,并用免疫组化法测定心肌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 1(PAI 1)和基质金属蛋白酶 9(MMP 9)的表达。结果糖尿病大鼠心肌纤维排列紊乱,线粒体肿胀、聚集。VG染色显示,糖尿病大鼠心肌间质胶原纤维明显增多,免疫组化示PAI 1表达明显增多,MMP 9降低。羟苯磺酸钙治疗组大鼠上述趋势均明显好转。结论羟苯磺酸钙可能通过抑制糖尿病大鼠心肌间质纤维化,延缓糖尿病心肌病变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羟苯磺酸钙对2型糖尿病大鼠肾脏改变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羟苯磺酸钙对大鼠糖尿病肾病的疗效及其机制。方法 诱导大鼠糖尿病后 ,随机分为糖尿病对照组及羟苯磺酸钙治疗组 ,2 4周后测定各组大鼠的血肌酐 (Scr)、肌酐清除率 (Ccr)、蛋白激酶C(PKC)、转化生长因子 (TGF β1)、Ⅳ型胶原 (typeⅣcollagen) ,用光镜、电镜观察肾脏组织。 结果 羟苯磺酸钙治疗组肾脏PKC、TGF β1、typeⅣcollagen的表达较糖尿病对照组明显下降 ,治疗组血肌酐水平也明显下降 ,Ccr与糖尿病对照组无明显差异。光镜、电镜显示病理改变糖尿病治疗组(D组 )肾组织的病理变化较糖尿病模型组 (组 )有明显改善。结论 羟苯磺酸钙可通过抑制PKC、TGF β1等机制来改善糖尿病大鼠的肾脏病理变化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评价前列地尔对健康大鼠体内羟苯磺酸钙的药动学影响.方法 24只大鼠,按照体质量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按87.8 mg· kg-1剂量灌胃给予羟苯磺酸钙,并按11.7 μg·kg-1剂量腹腔注射前列地尔,对照组按87.8 mg· kg-1剂量灌胃给予羟苯磺酸钙;采用HPLC法测定血药质量浓度,并用DAS 2.0软件计算药动学参数.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的主要药动学参数如下:AUCo-t为(210.73±50.71)、(201.79 ±45.29)μg·h·mL-1,MRTo-x为(10.25 ±0.96)、(8.89±1.07)h,t1/2为(7.16±0.84)、(6.01 ±1.22) h,tmax为(1.58±0.29)、(2.67±0.49) h,CL为(0.40±0.10)、(0.42±0.09)L·h-1·kg-1,Cmax为(22.48 ±4.07)、(21.96±4.70) μg· mL-1.试验组的MRT0-∞、t1/2、tmax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前列地尔可影响大鼠体内羟苯磺酸钙的代谢.  相似文献   

15.
羟苯磺酸钙对糖尿病大鼠主动脉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用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的方法制备大鼠糖尿病模型,通过检测糖尿病大鼠主动脉中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PAI-1)及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表达和血浆中PAI-1及内皮素(ET)含量的改变,观察羟苯磺酸钙对糖尿病大鼠主动脉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机制。方法 用STZ建立大鼠糖尿病(DM)模型,将DM模型大鼠随机分为羟苯磺酸钙组和糖尿病组,并设正常对照组,每组10只。羟苯磺酸钙组每天给予羟苯磺酸钙0.15mg/g灌胃,其余两组给予相同剂量的蒸馏水。各组大鼠分别干预8周。处死前抽血备测血清学指标,处死后固定主动脉留做形态学观察。分别用放射免疫法和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浆中ET和PAI-1含量。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大鼠主动脉PAI-1、MMP-9的表达,光镜、电镜下观察主动脉病理形态的改变。结果 与糖尿病组相比,羟苯磺酸钙能降低血浆ET和PAI 1的含量(P<0.05),改善大鼠主动脉病理损伤,减少主动脉局部PAI 1和MMP 9的表达(P<0.05)。糖尿病组大鼠主动脉内膜增厚,内皮细胞肿胀,平滑肌细胞增生、排列紊乱。羟苯磺酸钙组大鼠主动脉上述病变明显减轻。结论 羟苯磺酸钙能显著降低糖尿病大鼠ET、PAI-1和MMP-9的表达量,抑制血小板聚集 ,降低血管通透性,保护血管内皮,延缓动脉硬化,稳定粥样斑块。  相似文献   

16.
《中国现代医生》2021,59(19):18-21
目的 观察羟苯磺酸钙治疗非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2018年1月至2020年4月收治的非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PDR)患者6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基础治疗,观察组在基础治疗的同时给予羟苯磺酸钙治疗。评价两组患者在治疗后的临床疗效;检测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血糖控制情况;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视力水平、微血管瘤数量、出血斑面积、黄斑厚度;观察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1)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75%(30/3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88%(23/32)(P0.05);(2)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前,两组患者视力水平、微血管瘤数量、出血斑面积及黄斑厚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视力水平、微血管瘤数量、出血斑面积及黄斑厚度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且观察组视力水平高于对照组,微血管瘤数量、出血斑点面积、黄斑厚度少于对照组(P0.05);(4)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15.62%(5/32) vs. 12.50%(4/3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羟苯磺酸钙能够改善非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提高临床疗效,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探讨安多明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的治疗效果。方法:番禺中心医院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糖尿病视网膜病变3—5期患者108人,完全随机分2组:治疗组(54例105眼,激光联合安多明治疗),对照组(54例102眼,激光治疗)。治疗前后行视力、眼底以及行荧光造影检查,根据视力检查标准以及荧光造影标准判定治疗效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糖尿病视网膜病变3、4期患者,治疗组的有效率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糖尿病视网膜病变5期患者,治疗组及对照组的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1~4期患者可采用安多明或激光辅以安多明治疗,5期患者,安多明的治疗效果并不明显,激光及手术治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9.
In order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and mechanisms of calcium dobesilate on renal lesions in experimental type 2 diabetic rats, dibetic ra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group C) and experimental group (group D) treated with calcium dobesitate. The serum creatinine (Scr),protein kinase C (PKC), creatinine clearance (Ccr), 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beta, (TGF-β1),type Ⅳ collagen were compared among the groups after 24 weeks. The renal tissues were observed under light microscopy and electron microscopy.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after 24 weeks, Scr,PKC, TGF-β1 in group D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in group C, meanwhile, renal pathologic changes in group D were improved. Ccr had no difference between group C and group D. It was concluded that calcium dobesilate could ameliorate renal lesions in diabetic rats through inhibiting PKC and TGF-β1.  相似文献   

20.
程延娜 《海南医学》2012,23(20):33-34
目的 评价贝那普利联合羟苯磺酸钙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6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3例,实验组给予贝那普利与羟苯磺酸钙胶囊联合治疗;对照组给予贝那普利治疗,总疗程3个月.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24 h蛋白尿总量、血肌酐(Scr)、尿素氮(BUN)和24h尿蛋白排泄率(24h UAER)等指标的变化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24h UAER和24h蛋白尿总量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但实验组患者24h UAER下降较对照组更具显著性(P<0.05);两组患者均无血肌酐、尿素氮水平增高,未出现药物不良反应.结论 羟苯磺酸钙与贝那普利联合治疗能有效降低糖尿病肾病患者的尿白蛋白水平,不会因加重肾血流量的减少而加重氮质血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