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哈萨克族单纯性肥胖儿童血糖水平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疆新源县是哈萨克族(简称哈族)居住较为集中的少数民族地区之一.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及生活方式的变更,哈族儿童单纯性肥胖发生情况呈上升趋势.肥胖与多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如糖尿病、冠心病、高血压、高脂血症等密切相关[1].为预防儿童单纯性肥胖的发生,探讨哈族肥胖儿童糖代谢的特点,提高哈族儿童身体素质,笔者于2002年3月~2003年3月对新源县城乡100例哈族单纯性肥胖儿童的血糖水平进行了监测.  相似文献   

2.
王巍  冯宁  倪锡莲 《中国妇幼保健》2007,22(34):4849-4850
目的:了解单纯性肥胖儿童的气质类型及气质各维度的特点,探讨气质在儿童单纯性肥胖的发生中所起的作用,为对儿童单纯性肥胖进行干预提供相应的理论依据。方法:采用《8~12岁儿童气质问卷》分别对106名单纯性肥胖儿童和113名正常体重健康儿童进行气质测定及分析。结果:①单纯性肥胖儿童的气质类型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难养型儿童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②单纯性肥胖儿童在趋避性、情绪本质、注意分散度和反应阈等气质维度上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单纯性肥胖儿童的气质有其独特性,气质维度可能对儿童单纯性肥胖的发生有重要的预测作用;对于单纯性肥胖儿童的教养要依据其气质类型采取相应的方法,以利于其身心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3.
上海近10年0~6岁儿童肥胖发展趋势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上海0~6岁,儿童单纯性肥胖发展趋势和干预效果,以探求进一步的应对措施.方法 利用抽样调查、设立监测点、常规报表等方法获得儿童单纯性肥胖发生发展的动态趋势.参照WHO体格测量标准,应用身高别体重法评价儿童超重和肥胖.结果 抽样调查结果:老城区儿童单纯性肥胖发生率2002年为6.01%,较1996年增加了1倍以上,新城区2002年的肥胖发生率为3.87%,也高于老城区在1996年2.62%的发生率;1999-2001年动态监测8个托幼机构,有一半儿童肥胖呈持续上升的趋势;2002~2005年强化监测点的儿童肥胖发生率较一般监测点有所控制.结论 儿童单纯性肥胖呈上升趋势,有效的干预措施能控制肥胖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儿童单纯性肥胖症的预防干预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儿童期单纯性肥胖在我国已成为严重的健康问题之一,并呈逐年增加的趋势。儿童肥胖不仅有发展为成人肥胖的危险性,而且儿童肥胖直接与成人后许多慢性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相关。而儿童肥胖症的治疗又是医学上的难点,因此,预防儿童肥胖的发生就显得更为重要。作者从家庭、社会、肥胖儿童等方面综述儿童单纯性肥胖症的预防干预措施,以期减少儿童单纯性肥胖症的发生,提高儿童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元和街道学龄前儿童单纯性肥胖的患病情况,以便提出防治对策.2010年6月对本地区学龄前儿童进行了单纯性肥胖的调查,结果显示,儿童单纯性肥胖发生率为6.69%,轻度肥胖占62.06%,中度占33.62%,重度4.31%;男童患病率高于女童,存在明显的性别差异.不同年龄患病情况也不同.提出控制儿童单纯性肥胖的发生最有效的手段是预防.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婴儿期的生长发育和儿童期单纯性肥胖发生的关系. [方法] 对保健门诊1987~1997年545例儿童生长发育随访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婴儿期的生长发育和儿童期时发生单纯性肥胖的关系. [结果] 儿童性别.父母文化程度,母乳喂养时间,添加辅食的时间对儿童单纯性肥胖没有显著影响,而婴儿期后6个月平均增重量、出生体重、婴儿期前6个月平均增重量与儿童单纯性肥胖发生的有显著相关性,其OR值分别为2.05、1.91和1.63. [结论]婴儿期后6个月的增重过高,高出生体重及婴儿期前6个月的增重过高是儿童期发生单纯性肥胖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7.
儿童肥胖与高血压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了解儿童肥胖与高血压的关系.方法运用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在包头市小学生中对161对单纯性肥胖儿童及其相应对照进行了研究.结果单纯性肥胖儿童的收缩压、舒张压和高血压患病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肥胖儿童中,肥胖程度越重,高血压患病率越高.结论在儿童时期,预防、控制肥胖是降低高血压及心血管疾病发生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儿童单纯性肥胖的发生状况,为预防和减少其发生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应用多级整群抽样方法,随机抽取长沙市开福区10所小学和深圳市南山区5所小学作为调查的研究现场。收集所有6~9岁学龄儿童年龄、性别、身高、体重等基本信息,计算儿童肥胖的检出率,对儿童单纯性肥胖的发生状况进行分析。结果:儿童单纯性肥胖的检出率为3.59%,其中男生的检出率为5.38%,女生的检出率为1.61%,男生高于女生;深圳市儿童肥胖标准化检出率高于长沙;6~9岁儿童肥胖发生率随着年龄的升高而上升。结论:儿童单纯性肥胖的发生状况与性别、年龄及地区经济状况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9.
单纯性肥胖儿童血脂、血清铁蛋白与脂肪肝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3~6岁中重度单纯性肥胖儿童血脂、血清铁蛋白与脂肪肝的关系.[方法]选取大连市托幼园所的在园儿童111例,中重度单纯性肥胖儿童69例,正常对照组42例.两组均进行血脂、血清铁蛋白及肝脏B超检查.[结果]①肥胖组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清铁蛋白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②肥胖组血清铁蛋白与甘油三酯具有相关性(r=0.324,P<0.05).③B超检查显示肥胖组儿童有13例并发脂肪肝,发病率为18.84%;正常对照组无1例脂肪肝发生(P<0.01).④肥胖脂肪肝组血清铁蛋白高于肥胖无脂肪肝组(P<0.05).[结论]中重度单纯性肥胖儿童已发生明显的脂代谢紊乱;中重度单纯性肥胖儿童并发脂肪肝较为常见,发病率为18.84%;血清铁蛋白对中重度单纯性肥胖儿童脂肪肝的早期诊断可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青春期单纯性肥胖儿童血压与体重指数(BMl)的关系。方法:选取13~14岁青春期单纯性肥胖儿童50名和体重正常儿童67名为研究对象,测量身高、体重、血压并计算BMI。结果:青春期单纯性肥胖组儿童高血压发生率(26.0%)明显高于对照组儿童(3.0%),肥胖组高血压发生的相对危险度为11.377。结论:单纯性肥胖儿童发生高血压的危险性明显高于体重正常儿童,肥胖儿童高血压的发生与BMI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1.
学龄前儿童单性肥胖影响因素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自力 《实用预防医学》2005,12(5):1125-1126
目的探测学龄前儿童单纯性肥胖的流行情况、影响因素及相关干预措施.方法对片区内5所幼儿园的1 399名幼儿进行身高体重测量,对检出的71名肥胖儿及对照组儿童家长采用问卷调查.结果学龄前儿童单纯性肥胖发生率为5.92%,男童高于女童.出生体重过高,肥胖发生率明显增加,而且以中重度肥胖为主.肥胖组儿童每天睡眠时间比对照组多,食欲量比对照组大,喜甜食,肉类食物的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高出生体重,活动量少,睡眠时间长,不合理饮食习惯等与单纯性肥胖的发生有关,儿童肥胖的预防必须从胎儿期抓起,加强对儿童家长的喂养指导,避免不良的生活和饮食习惯,是降低单纯性肥胖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喂养行为及生活方式与儿童单纯性肥胖发生的关系。方法:在现况研究的基础上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对筛查出的肥胖儿童和正常儿童进行现场问卷调查,把喂养行为与生活方式对儿童单纯性肥胖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该次调查6~10岁儿童1876名,单纯性肥胖的检出率为12.59%。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肥胖的发生与6个月~1岁喂养方式、肉食添加时间、油腻食品食用频率高、每餐用餐时间短和户外活动时间少等生活方式有关。结论:儿童单纯性肥胖的发生与早期喂养方式及饮食和运动习惯等多种生活方式相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上海市崇明区学龄前儿童单纯性肥胖流行病学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2018-01/08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法,抽取崇明岛地区常住健康学龄前儿童8 357例作为研究对象,观察每个年龄段发生肥胖儿童的发生率,以及可能影响儿童体重差异的因素。结果对8 357名学龄前儿童进行单纯性肥胖情况调查,结果发现0~6岁各年龄段发生儿童肥胖发生率分别为1. 00%、1. 62%、2. 28%、4. 18%、5. 56%、4. 68%和5. 78%,肥胖总发生率为4. 10%,轻度肥胖发生率为2. 78%、中度肥胖发生率为1. 27%,重度肥胖发生率为0. 06%。超重发生率为14. 20%。以单纯性肥胖患儿作为因变量,将儿童的食欲、进食速度、挑食或偏食习惯、用餐方式、在外就餐次数、户外活动时间、平均每天睡觉时间、夜间睡眠质量、父母文化程度、父母BMI、主要看护人进行量化后作为自变量,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提示食欲、挑食或偏食习惯、户外活动时间、母亲BMI、母乳喂养时间是与儿童单纯性肥胖相关的独立因素,其中户外活动时间与母乳喂养时间是保护性因素。结论不良饮食习惯和较少的运动是导致学龄前儿童单纯性肥胖的主要原因,因此应该注意儿童合理的膳食结构和运动习惯,从而减少儿童单纯性肥胖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喂养与生活方式对儿童单纯性肥胖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刘娟 《中国妇幼保健》2008,23(2):237-239
目的:探讨喂养与生活方式对儿童单纯性肥胖的影响,为预防和控制儿童单纯性肥胖的发生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现况研究的基础上,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对筛查出的肥胖儿童和正常儿童进行现场问卷调查,分析对儿童单纯性肥胖的影响因素。结果:15所学校共计调查学龄儿童(6~9岁)6288名,儿童单纯性肥胖的检出率为3.59%。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肥胖的发生与0.5~1岁以前添加辅食(OR=2.84)、6个月以后添加肉食(OR=0.82)、油腻食品食用频率高(OR=1.83)、每餐用餐时间长(OR=0.63)和户外活动时间(OR=0.77)等生活方式有关。结论:儿童单纯性肥胖的发生与早期喂养方式及饮食和运动习惯等多种生活方式相关。  相似文献   

15.
喂养与生活方式对儿童单纯性肥胖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喂养与生活方式对儿童单纯性肥胖影响作用,为预防和控制儿童单纯性肥胖的发生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现况研究的基础上,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对筛查出的肥胖儿童和正常儿童进行现场问卷调查,对儿童单纯性肥胖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本次15所学校共计调查学龄儿童(6~9岁)6288名,儿童单纯性肥胖的检出率为3.59%。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肥胖的发生与半岁至一岁以前添加辅食(OR=2.84)、6个月以后添加肉食(OR=0.82)、油腻食品食用频率高(OR=1.83)、每餐用餐时间长(OR=0.63)和户外活动时间多(OR=0.77)等生活方式有关。结论儿童单纯性肥胖的发生与早期喂养方式及饮食和运动习惯等多种生活方式相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儿童单纯性肥胖发生的影响因素,为预防和减少儿童单纯性肥胖的发生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横断面调查15所小学所有6~9岁儿童,采用1∶1匹配的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对筛查出的肥胖儿童和与之匹配的正常儿童进行现场问卷调查,内容包括:父母的一般情况、出生时情况、母亲孕产期情况、早期喂养情况、目前的饮食和运动习惯等六个方面。采用单因素及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儿童单纯性肥胖的影响因素。结果共调查15所小学6 288名6~9岁儿童,检出单纯性肥胖226例,肥胖的检出率为3.59%。对209对病例对照的对象进行配对检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肥胖的发生与父亲体质指数(OR=1.735,P<0.01)、母亲体质指数(OR=1.614,P<0.01)、母亲孕期体重增长(OR=2.307,P<0.01)有关。结论儿童单纯性肥胖的发生与家庭遗传、孕期生活环境等多种因素相关。  相似文献   

17.
西宁市不同年份3~6岁儿童单纯性肥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儿童单纯性肥胖症不仅严重危害儿童身心健康,而且增加其成年后发生心血管疾病、高血压、糖尿病、肾脏病等的危险性.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儿童的膳食结构和生活方式发生变化,中国儿童单纯性肥胖的发生率也以较快的速度增长.  相似文献   

18.
广州市荔湾区学龄前儿童单纯性肥胖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广州市荔湾区学龄前儿童单纯性肥胖的影响因素,为制定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从广州市荔湾区两个街道各随机抽取两所总人数在300人以上的幼儿园为调查单位,对这4间幼儿园儿童进行身高、体重等体格检查,筛选出单纯性肥胖儿童,并按照1:1的比例选择同年龄、同性别、身高差距≤5cm的健康儿童作为配对比较,用统一的调查方法和调查表对儿童及其家长进行调查.结果 在被调查的1 265名儿童中,单纯性肥胖的检出率为6.56%(男7.03%,女6.08%),不同性别肥胖检出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χ2=0.494,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母亲肥胖、每餐饭量、每周进食洋快餐次数、看电视时间是儿童单纯性肥胖的危险因素;每日蔬菜摄入量、好动性格是儿童单纯性肥胖的保护因素.结论 遗传、饮食习惯、行为习惯均与儿童单纯性肥胖有关,应采取综合措施对儿童单纯性肥胖进行有效干预.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郑州市3~6岁学龄前儿童肥胖的影响因素,为制定干预对策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抽取郑州市18所幼儿园共4328名儿童进行身高、体重测量并进行评价。将其中检出的单纯性肥胖儿童按1∶2配对正常儿童进行病例对照研究,对单纯性肥胖组与对照组看护人进行问卷调查,收集人口学及饮食行为习惯等资料,分析儿童单纯性肥胖的影响因素。结果 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出生体重≥4. 0 kg(OR=2. 253,95%CI:1. 249~4. 063,P=0. 007)、儿童食欲旺盛(OR=4. 251,95%CI:2. 889~6. 253,P 0. 001)和儿童进食速度快(OR=4. 638,95%CI:2. 869~7. 495,P 0. 001)为儿童肥胖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 郑州市3~6岁学龄前儿童肥胖的发生与出生体重和饮食习惯等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分析徐州市学龄前儿童单纯性肥胖发生率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方法抽取徐州市托幼机构中幼儿数量前5位的幼儿园作为调查现场,对抽中幼儿园的所有3~5岁学龄前儿童进行体格检查并对其家长进行问卷调查。采用描述流行病学分析方法对学龄前儿童单纯性肥胖发生现状进行分析,并采用单、多因素分析方法对学龄前儿童单纯性肥胖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本研究共对4 464名徐州市3~5岁学龄前托幼儿童开展调查,男童2 236人,女童2 228人。3、4、5岁儿童分别占35.1%、32.0%、32.9%,城区托幼机构儿童占78.4%。有291例单纯性肥胖儿童,发生率为6.5%。分析结果显示父母至少一方肥胖(OR=1.881)、出生体重≥4.0 kg(OR=2.349)、年龄越大(OR=1.523)、偏爱高热量食物(OR=2.968)、很少吃蔬菜水果(OR=2.430)、偏爱零食(OR=2.678)、不易接受新食物(OR=1.499)的徐州市3~5岁学龄前儿童发生单纯性肥胖的可能性较高。结论 徐州市3~5岁学龄前儿童单纯性肥胖发生率较高,儿童单纯性肥胖与饮食行为、年龄、出生体重、父母肥胖情况等因素相关,培养学龄前儿童良好的饮食习惯,改善饮食行为问题,可积极有效地预防儿童单纯性肥胖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