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是世界上结核病负担最重的国家之一,其病例总数位居第二[1].据估计,80%的结核病例是农村病人,肺结核是引起农村地区因病致贫的主要疾病之一[2].如何有效发现结核病病例和对病例进行有效管理是制约目前结核病控制项目是否成功的关键[3].2000年全国结核病抽样调查结果[4]显示,51%的结核病患者首先选择村卫生室和乡镇卫生院作为他们的最初诊治机构,乡镇卫生院医生和村卫生室医生在结核病病例发现与管理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为了解乡镇卫生院医生发现可疑肺结核病症状者现状及影响因素,进一步促进乡镇卫生院医生有效发现结核病病例,2007年11月对山东省部分乡镇卫生院进行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龙岩市基层乡镇卫生院结核病痰涂片检查点工作现状,为今后开展查痰点工作提供参考。[方法]对龙岩市42个乡镇卫生院查痰点基本情况和2005~2007年开展痰涂片检查情况进行分析。[结果]42个乡镇卫生院查痰点中,目前已开展工作的23个。2005~2007年合计对1770例肺结核可疑症状者进行痰涂片检查,检查痰涂片5 006张,阳性110张,发现涂阳病人49例,涂阳病人检出率为2.77%。[结论]查痰点在肺结核病人发现方面所起作用有限。  相似文献   

3.
目的调查宜昌市乡镇卫生院肺部疾病患者抗生素使用情况,了解肺结核患者的抗生素使用情况,促进乡镇卫生院抗生素合理使用。方法采用病例回顾的方法,调查21个乡镇卫生院2010年因肺部疾病住院患者的抗生素使用情况。结果宜昌市乡镇卫生院肺部疾病患者应用的抗生素种类数达20种,各抗生素使用平均天数及其95%置信区间均在7 d以内;抗生素使用率为98.36%;单联用药比例为44.52%,四联用药比例为1.45%;住院患者中接收抗痨治疗的有124例,总体网络报告率91.00%,总体转诊率为89.00%;各乡镇头孢类抗生素使用率最高,为65.12%;其次是左氧氟沙星,使用率为24.42%;左氧氟沙星的使用率,结核病患者高于非结核病患者。结论乡镇卫生院是基层卫生服务的主要提供者,规范乡镇卫生院诊疗行为,履行好公共卫生职责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4.
唐琴  杜昌庭 《现代预防医学》2012,39(22):5851-5852
目的了解三峡库区肺结核可疑者的结核病知识及相关态度、行为现状,为开展库区结核可疑者的健康教育,提高结核病人发现率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目的性抽样的方法,对肺结核可疑者进行面对面问卷调查。结果三峡库区肺结核可疑者结核病知识知晓率为45.8%,其相关政策知晓率为25.3%;不就诊或延迟就诊的现象较严重(33.7%),其就诊的首选医疗机构是村卫生室(46.3%)和乡镇卫生院(35.6%)。结论库区肺结核可疑者的结核病知识及相应的态度、行为有待进一步改善。应加强其对结核病知识的学习和相关的健康促进工作。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设置结核痛乡镇查痰点,方便肺结核可疑症状者和疑似肺结核病人的就诊查痰,提高涂阳肺结核病人的发现率. [方法]乡镇卫生院对所辖区有肺结核可疑症状者和疑似肺结核病人免费进行痰涂片抗酸染色镜检初筛,凡痰涂片阳性病人或痰涂片阴性但高度怀疑肺结核者转至县级结防机构进一步检查确诊.县市(区)级结防机构对确诊肺结核病人经予免费抗结核治疗.建立激励机制:每例查痰的疑似肺结核病人经市、县两级结核病防治机构验收后给予工作人员补助9元. [结果]二年工作实施:登记疑似肺结核病人3973例,查痰2 844例,检出涂阳病人130例,检出涂阳病人率4.57%. [结论]方便了边远的农村地区群众肺结核病人和肺结核可疑症状者就诊;是提高涂阳肺结核病人发现率的一条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6.
集中推荐提高肺结核病人发现率的效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集中推荐肺结核病例发现方式。方法通过培训乡村医生,大面积宣传结核病防治知识,由乡村医生上门检查,推荐有可疑结核病症状者到乡卫生院免费检查。结果本次推荐工作覆盖全区人口的14.5%,发现肺结核病人48例, 其中涂阳肺结核患者23例。结论集中推荐工作能提高农村地区肺结核病人的发现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 通过对2016-2019年青川县常住6个月以上60岁及以上居民开展入户面对面结核病可疑症状筛查及后续检测诊断,了解主动发现在老年人群的结核病防控中的实践意义。方法 在2016-2019年组织经过培训的工作人员对青川县常住6个月以上60岁及以上居民开展入户面对面结核病可疑症状筛查,对发现肺结核可疑症状者推荐到乡镇中心卫生院进行胸部X线摄片检查,收集痰标本进行痰涂片与痰培养检查并确诊,比较主动发现与被动发现患者的年龄、性别、职业和菌阳率等情况,分析患者的特征。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及χ~2_(趋势)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2016-2019年期间共计完成60岁及以上人群结核病症状筛查95 202人次,发现结核病可疑症状者5 970人(6.27%,5 970/95 202);其中男性可疑症状发生率(7.99%)高于女性可疑症状发生率(3.79%)(P0.05);农民可疑症状发生率(6.77%)高于非农民可疑症状发生率(3.14%)(P0.05);可疑症状发生率随年龄的增长而增长(χ~2_(趋势)=999.25,P0.001)。后续确诊活动性结核病患者176例,可疑症状者活动性肺结核检出率为2.95%(176/5 970),其中不同性别、职业人群的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组结核病可疑症状者中的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检出率随年龄的增长而降低(χ~2_(趋势)=13.33,P0.001)。主动与被动两种发现方式下患者的年龄分布与痰菌检出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职业与性别构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贫困地区为60岁及以上老年人群开展结核病主动筛查,能够早期发现活动性结核病患者,提高老年结核病患者发现率。  相似文献   

8.
日常推荐在发现肺结核病人中的作用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评价两种日常推荐发现病人的方式在结核病控制工作中的可行性和作用。方法乡村医生发现的肺结核病可疑症状采取直接转诊到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日常推荐方法1)或"乡村医生日常推荐肺结核病人可疑症状、乡镇卫生院放射科诊断疑似肺结核病人、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定诊肺结核病人"的方法(日常推荐方法2)发现肺结核病人。结果①日常推荐方法2的肺结核病检出率明显高于日常推荐方法1;②日常推荐方法2的病人支出成本低于日常推荐方法1;③咳血或痰中带血肺结核检出率75.4%,咳嗽、咳痰大于3周肺结核病检出率8.5%。结论乡村医生发现咳血或痰中带血病人时直接转诊到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咳嗽、咳痰大于3周可先转诊到乡镇卫生院放射科,若初步诊断为疑似肺结核病再进行转诊,咳嗽、咳痰大于3周同时伴有不明原因长期低热、乏力、盗汗、胸痛、消瘦的病人可根据交通条件和转诊医生对该病人的认识程度再决定转诊到当地卫生院或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2016年龙岩市"三位一体"肺结核治疗管理模式一年的病人发现、治疗与转归情况,为结核病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根据2016年1~12月龙岩市结核病年报资料,定点医院医生对所有活动性肺结核病人及复治涂阳肺结核病人进行统一化疗,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及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对所有活动性肺结核病人进行全程督导化疗管理。结果新涂阳患者完成率平均69.0%;新涂阳患者登记率平均14.3/10万;活动性患者完成率平均97.2%;活动性患者登记率平均39.7/10万;新涂阳患者2月未痰检阴转率平均74.4%;复治涂阳患者2月未痰检阴转率平均51.5%;新涂阳患者治愈率平均85.7%;复治涂阳患者治愈率平均69.8%;;活动性患者满1年转归治疗成功率平均89.2%。结论各非定点医院、乡镇卫生院加大力度对可疑肺结核病人的转诊,定点医院出台奖惩制度;对重点人群的筛查,提高涂阳病人发现率。根据《指南》要求定点医院医生做好对患者的规范化治疗、按时查痰及胸片的检查。再次,定点医院、疾控机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密切合作、有效衔接,发现一例、管理一例、治愈一例。完善医院—疾控中心—乡镇卫生院三家的合作机制。("三位一体"防治服务模式。)  相似文献   

10.
加快结核病患者发现工作 ,除患者因症就诊 ,乡镇卫生院医生推荐转诊外 ,郧县自 1995年开始 ,采取相近乡镇联片定诊的方法 ,加快结核病患者发现速度 ,扩大项目覆盖面 ,取得较好的效果。对结核病联片定诊的做法、效果、体会总结如下。1 基本作法1.1 由卫生局统一组织领导 ,确定定点诊治乡镇。1.2 卫生局提前向联片的各卫生院发通知 ,规定定诊时间 ,要求各卫生院召开院、所、村三级医务人员会议 ,广泛宣传 ,层层动员 ,密切配合 ,并由院长亲自牵头组成结核病调查专班 ,到各村、组进行调查摸底 ,按《项目手册》要求筛选患者。对调查后发现的疑…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利用村医集中推荐疑似病人到县结核病防治中心检查,提高新涂阳肺结核病人发现率研究的实施效果。方法2004年11月1日至2005年10月31日,在30个县登记肺结核可疑症状者,其资料经过审核、汇总,采用χ2检验对计数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处理过程通过SAS 8.1实现。结果项目期间30个单位共登记肺结核可疑症状者43 464例,肺结核可疑症状者就诊率1.8‰,其中村医推荐就诊率为0.6‰,病人自己求诊就诊率为1.2‰。项目实施前后比较肺结核可疑症状者就诊率提高了28.5%。前后推荐就诊率,总就诊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自己就诊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查痰率由58.7%提高到70.7%,新涂阳登记率由项目实施前的36.2/10万,提高到49.9/10万,新涂阳病人发现率由64.6%提高到86.0%。县结防科、综合医院、乡镇卫生院项目前后比较,疑似肺结核病人就诊及病人发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县结防科对传染病网络直报病人的追踪率为70.9%,追踪到位率仅33.1%。结论利用村医集中推荐肺结核可疑症状者到县结防机构检查,同时运用在乡镇卫生院和综合医院设立结核病痰检点及加强网络直报病人追踪等措施,是提高新涂阳肺结核病人发现率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总结集中推荐肺结核病例发现方法。方法培训乡村医生,普及结核病防治知识,由乡村医生上门调查,推荐有肺结核可疑症状者到乡卫生院免费检查。结果共培训乡村医务人员546人。推荐可疑者胸透并作PPD试验者2105人,发现肺结核病人53例,其中22例为涂阳患者,发现病例数占全县新登记病人数的15.68%(53/338),该研究覆盖全县人口的82.7%。结论该措施能提高农村地区的肺结核病人的发现率,可以作为因症求诊发现方式的补充。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2013年喀什地区结核病防治所结核病患者的报告、转诊、到位及纳入治疗情况,评价喀什地区结核病患者发现工作水平。方法:收集国家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和结核病管理信息系统中,喀什地区结核病防治所2013年肺结核患者报告、转诊、追踪及纳入治疗等数据;查阅预防保健科工作资料,了解喀什地区结核病防治所在报告、转诊肺结核患者流程,分析喀什地区结核病患者发现的工作状况。结果:2013年喀什地区结核病防治所报告并转诊肺结核患者3773例,应到位2924例,到位2298例,总体到位率78.6%,未到位患者中505例有追踪信息,121例无追踪信息;到位的2298例患者中经诊断确诊活动性肺结核1741例,排除555例,另有2例非活动性肺结核;1741例活动性肺结核中收治1418例,323例未收治。结论:喀什地区结核病防治所肺结核患者报告和转诊工作比较规范,各县市对网络报告肺结核患者的追踪工作力度有待加大,各县市疾控中心或定点医院诊断水平及收治流程需要修改及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四川省2006-2010年非结防机构网络报告肺结核患者转诊追踪情况分析,探讨医防合作的有效机制,进一步提高人群中结核病患者的发现水平。方法采用Excel 2003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按照国家要求的指标对5年的转诊追踪情况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2006-2010年四川省非结防机构网络报告的肺结核患者和疑似结核病患者总的转诊到位率为44.76%、追踪到位率为64.65%、总体到位率为80.43%。转诊到位率5年分别为:37.37%、44.75%、46.29%、43.63%和53.23%;追踪到位率5年分别为:41.91%、59.87%、67.18%、82.57%和86.03%;总体到位率5年分别为:63.61%、77.83%、82.19%、90.17%和93.47%。非结防机构报告的结核病患者主要以未痰检肺结核为主(75.31%),经结防机构追踪到位的结核病患者或可疑患者中有40.64%被结防机构排除,未痰检肺结核患者仅占3.77%。结论近5年四川省非结防机构报告的结核病患者或可疑患者转诊到位率、追踪到位率、总体到位率逐年上升,医防合作在结核病防治工作中取得明显成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内蒙古自治区疑似肺结核患者转诊追踪状况和经验,总结提高结核病患者发现水平的方式。方法对内蒙古自治区2005-2009年非结防机构报告、转诊结防机构追踪情况及各年度涂阳病人发现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2005-2009年内蒙古自治区转诊及追踪到位疑似肺结核患者,12.37%的疑似肺结核患者确诊为涂阳肺结核;占当地总涂阳患者的14.26%。结论非结防机构报告的疑似结核病患者确诊为涂阳肺结核比例呈逐年上升趋势(由2005年的4.91%上升到2009年的29.18%),转诊追踪到位的涂阳肺结核病人占结核病患者总数的比例不断提高。加强综合医疗机构与结防机构的合作是提高肺结核病人发现的有效措施。相关卫生部门应加强督导综合医疗机构结核病转诊工作,针对转诊到位率低,各级结防机构应落实疑似结核病患者追踪工作,理顺疑似结核病患者从综合医疗机构到达结防机构获得诊疗的途径,提高肺结核患者发现水平。  相似文献   

16.
正2011年4月6日怀宁县某中学高三学生在县医院高考体检中共发现5例肺结核疑似患者,接到当地乡镇卫生院报告后,县卫生局和疾控中心高度重视,立即组织专业人员赶赴学校开展相关调查工作。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漳州市2017年结核病新型防治服务体系实施效果,为完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漳州市2016年及2017年结核病管理信息系统有关数据、12个县(市、区)疾控中心、定点医院、乡镇卫生院的督导资料等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漳州市2016年和2017年活动性肺结核患者分别发现1 687例(3.50/万)和1 437例(2.87/万),新涂阳病人分别发现947例(1.977/万)和609例(1.22/万)。2017年发现活动性肺结核和新涂阳病人比2016年少;2017年可疑肺结核患者转诊到位率39.6%、追踪到位率75.6%、总体到位率85.3%,可疑患者转诊到位率比2016年(34.3%)高,但追踪到位率和总体到位率比2016年(分别为89.8%和93.3%)低。治疗满1年,涂阳治愈率和涂阴患者完成疗程率85%,达到国家"十三五"要求。定点医院人员配备问题较突出,待遇与工作强度及职业危险性不匹配。结论漳州市结核病新型防治服务体系实施1年来,肺结核患者转诊的成绩值得肯定,但在病人发现、追踪、治疗和人员配备方面还存在不足,应加强体系运作、严格按方案执行。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2009年内蒙古自治区涂阳肺结核患者的来源情况,及不同来源所占比例。方法对2009年结核病防治机构初诊可疑结核病患者的来源及不同来源所占的比例进行分析。结果涂阳肺结核患者主要来源于因症就诊,占37.9%,其次为转诊占33.2%,追踪到位占10.8%,因症推荐占16.7%。结论涂阳肺结核患者主要来源于因症就诊、转诊、追踪、因症推荐。故在日常工作中应加强这几方面的工作,及早发现并治疗患者,减少传染源,降低患病率。  相似文献   

19.
我国是全球22个结核病高负担国家之一[1].提高患者发现率是我国控制结核病的重点和难点,而肺结核可疑症状者的求医行为模式是决定发现率的关键因素.国外对肺结核可疑症状者求医行为模式的研究多是以社区为基础,而我国的研究则多以医院为基础,鲜见针对社区人群的研究[2,3],其结论难以代表社区中全部可疑症状者.为此本文综述肺结核可疑症状者的求医行为及影响因素,为改善求医行为模式,提高我国结核病患者发现率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0.
了解迪庆州可疑肺结核患者就诊率、查痰率、阳性检出率情况,为提高结核病患者发现率提供依据。方法对迪庆州2004-2009年初诊肺结核患者查痰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年均可疑者就诊率1.1785%0、查痰率90.21%、阳性检出率30.69%。涂阳平均登记率36.22/10万和涂阳平均新登记率27.71/10万。结论2004-2009年迪庆州肺结核涂阳登记率和涂阳新登记率均接近全国平均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