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目的探讨加强护理干预对肿瘤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将应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估患者的焦虑、抑郁情况,并给予护理干预,比较护理干预组及对照组入院前后的SAS及SDS评分。结果肿瘤患者存在明显的焦虑、抑郁等负面心理,护理干预后焦虑、抑郁状态较对照组、干预前均有显著改善(p<0.01)。结论护理干预可显著改善肿瘤患者的抑郁、焦虑状态。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与探究心理护理干预对子宫切除患者术后的心理及性生活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3月-2017年1月收治的100例子宫切除术患者,按照其自愿,将其分为两组,即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应用传统的临床护理方法,在此基础上给予观察组心理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焦虑自评量表 (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 (SDS)评分以及性生活质量(SLQQ)评分等方面情况进行对比和分析。结果:对照组患者的焦虑自评量表 (SAS)评分和抑郁自评量表 (SDS)评分显著高于观察组,并且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理护理干预有助于改善子宫切除患者术后心理状态,提高术后性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针对性干预对脑卒中焦虑抑郁患者的影响。方法采用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对100例脑卒中抑郁焦虑患者进行问卷。对照组50例患者行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同时进行一对一的心理护理,3周后再进行复查。结果经过3周的干预,对照组SAS、SDS评分分别由(50.5±7.98)和(45±5.80)下降为(40.2±6.21)和(26.4±7.10),干预组SAS、SDS评分分别由(55.3±8.26)和(46.3±5.60)下降为(32.2±4.30)和(19.0±6.80),治疗后两组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卒中焦虑抑郁患者开展心理护理针对性干预,可有效缓解抑郁焦虑程度和症状,可以帮助患者及家属正确面对疾病,提高生活质量,减轻中风后抑郁的不良情绪对其预后的影响,树立了患者的信心,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法对老年颅脑损伤患者负性心理的影响。方法老年颅脑损伤恢复期患者60例,随机分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按神经外科护理常规护理,干预组实施心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护理前后的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的心理症状评分。结果干预组与对照组比较,心理干预前干预组与对照组SAS评分分别为55.83、58.87,SDS评分分别为56.97、57.93。4J0天后心理焦虑抑郁程度,对照组下降不显著,而干预组SDS、SAS明显下降,患者的抑郁、焦虑症状得到明显改善。结论老年颅脑损伤患者在应激情况下存在明显的焦虑抑郁,恰当的心理干预能降低焦虑抑郁程度,对病情恢复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心理干预在重症急性胰腺炎ICU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60例重症胰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的住院顺序,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进行护理,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心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抑郁自评量表(SAS)评分、焦虑自评量表(SDS)评分和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抑郁自评量表(SAS)评分、焦虑自评量表(SDS)评分和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且差异显著.结论: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重症胰腺炎患者实施心理干预,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和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中晚期鼻咽癌(NPC)同步放化疗患者焦虑及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将45例行同步放化疗的中晚期NPC患者随机分为护理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在同步放化疗的基础上加用护理干预技术,而对照组仅采用同步放化疗。两组患者在治疗前、治疗后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AS)、焦虑自评量表(SDS)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SAS及SDS得分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在治疗后SAS及SDS得分明显降低,而对照组在治疗后SAS及SDS没有显著变化,两组患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晚期鼻咽癌患者存在明显的心理障碍,护理干预可显著降低患者的焦虑、抑郁水平。  相似文献   

7.
郭丽萍  梁丽霞  姚丽华 《中国保健》2007,15(24):116-117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脑梗死患者的康复作用.方法将76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40例,采取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36例,采取一般神经内科护理,干预前及干预6w采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标准及焦虑、抑郁自评量表(SAS、SDS)进行评定.结果干预组神经功能恢复明显优于对照组,干预组患者焦虑、抑郁自评量表(SAS、SDS)评分均有明显改善.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对脑梗死患者各项功能恢复效果显著,改善了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心理护理对围手术期乳腺癌患者的影响。方法将80例围手术期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干预组,两组患者均给予自尊量表(SES)、抑郁自评量表(SDS)以及焦虑自评量表(SAS)的评定,对照组35例给予常规的护理,干预组45例在常规护理的前提下给予心理护理,对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SES、SDS以及SAS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干预组在护理前后,患者SES、SDS以及SAS评分差异明显,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在护理前后,患者SES、SDS以及SAS评分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围手术期乳腺癌患者给予心理护理,可以减轻患者心理上的负担,使患者获得理想的心理状况,有助于患者疾病的治疗及身体的康复。  相似文献   

9.
陈静 《中国校医》2012,26(11):854-855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眼球摘除后病人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将45例眼球摘除病人分成常规护理组和心理护理干预组,应用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分别于入院3 d内和3月后评分,分别和国内常模比较及组间比较。结果入院3 d内眼球摘除患者SAS和SDS评分高于国内常模;3月后SAS和SDS评分对照组和国内常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组和国内常模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眼球摘除后病人进行心理护理,可减少焦虑、抑郁。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分析心理护理对慢性胃炎患者合并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总结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3月至2011年3月88例慢性胃炎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以心理护理干预,护理前后分别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anxietyscale,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depressionscale,SDS)进行评分,观察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护理后的SAS、SDS评分均有所降低,观察组患者的SAS评分和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慢性胃炎合并焦虑、抑郁情绪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以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干预,能有效缓解其负性情绪,减少并发症发生,提高治愈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1.
心理干预对癌症病人负性情绪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欣 《中国保健》2008,16(9):292-293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癌症病人焦虑和抑郁性情绪的改善效果.方法将60例住院癌症病人按时间段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实施一般(支持性)心理护理.观察组实施心理护理、心理指导及心理治疗等综合心理干预措施.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测量负性情绪程度.结果干预后观察组SDS和S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负性情绪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对癌症病人实施综合心理干预,有助于缓解病人焦虑抑郁情绪,保持平衡适应的心理状态.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应用于慢性汞中毒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本院收治的慢性汞中毒患者64例,随机分为心理干预组和对照组,通过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在入院及治疗4w后评分,并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组治疗前SDS、SAS类别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治疗4w后,对照组SDS、SAS分别下降27.1%、26.7%,干预组SDS、SAS分别下降47.9%、48.5%,心理干预组SDS、SAS下降明显,与治疗后的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结论在驱汞治疗基础上进行心理干预,对慢性汞中毒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改善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焦虑和抑郁的影响,为保护糖尿病患者的身心健康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将2008年4月至2010年12月,在延边大学附属医院内分泌科住院的糖尿病患者192例随机分为干预组(98例)和对照组(94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和护理,干预组在进行常规治疗和护理的同时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干预.结果 两组糖尿病患者于预前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的评分(SAS评分:干预组为56.78±12.09,对照组为54.84±10.23; SDS评分:干预组为54.08±10.25,对照组为55.24±11.56)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均高于常规标准(SAS≥50分,SDS≥ 53分).针对性地采取心理护理干预后,干预组SAS、SDS评分(分别为38.97±6.26、34.56±7.56)均低于对照组(分别为41.15±8.67、48.56±10.10)和干预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理护理干预可改善糖尿病患者焦虑和抑郁状况,有利于其配合治疗.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综合性护理干预对患者脑中风后焦虑抑郁的影响。方法将88例脑中风后伴抑郁焦虑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和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综合性护理干预措施,比较2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的差异性。结果 2组治疗后SAS、SDS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治疗后SAS、SDS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综合性护理干预能改善患者脑中风后的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促进患者神经功能的康复,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门诊抑郁症患者抑郁、焦虑情绪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2013年在我院门诊就诊的80例抑郁症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实施针对性的护理干预。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对干预效果进行评定。结果经过10周的护理干预后,两组SDS及SAS评分显著低于干预前(P0.01);但第10周末干预组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护理干预对门诊抑郁症患者的抑郁、焦虑情绪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孕期心理健康护理对初产妇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方法:按随机原则将我院收治的50例产妇分为各25例一组的两小组(对照组和观察组)。给予对照组与观察组产妇分别进行常规产科护理干预和心理健康护理干预,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比较两组产妇的抑郁、焦虑心理。结果:对照组产妇的SDS评分与SAS评分均低于观察组,二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孕期内的初产妇实施心理健康护理能有效地缓解产妇分娩前的抑郁、焦虑心理,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正念减压对2型糖尿病(T2DM)患者焦虑和抑郁心理干预的效果,为改善T2DM患者的心理干预效果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6月于香港大学深圳医院全科就诊的80例T2DM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的心理健康干预,干预组实施正念减压心理干预,分别在干预前、干预后4周、干预后8周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价两组T2DM患者焦虑和抑郁情况。结果对照组和干预组患者干预后SAS、SDS评分较干预前均下降(P0.05);两组患者的SAS、SDS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SAS、SDS评分的下降幅度均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正念减压心理干预可降低T2DM患者SAS、SDS评分,改善T2DM患者焦虑、抑郁的负性情绪。  相似文献   

18.
老干部患者入住CCU后不良心理反应分析及心理干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老干部患者入住CCU后的不良心理反应,探讨心理干预对其不良心理反应的影响.方法 将92例入住我院CCU的老干部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8例和干预组44例.对照组按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心理干预.2组患者均在入住时和2周后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定,对评定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干预组经心理干预后患者的SAS、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心理干预对减轻老干部患者入住CCU后不良心理反应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翟玉华 《中国保健营养》2012,(16):3330-3331
目的探讨加强以人文关怀为主的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焦虑、抑郁状态的影响,提高临床护理效率。方法将存在焦虑、抑郁状态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对观察组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包括加强人文护理,进行心理干预护理等综合措施,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住院前后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定结果。结果经过综合护理干预,两组患者焦虑、抑郁状态均有所减轻,但是观察组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人文关怀为主的综合护理措施可有效降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抑郁状态。  相似文献   

20.
《rrjk》2017,(8)
目的:通过对门诊轻中度高血压病患者进行有系统的心理护理干预,观查其干预前后血压、焦虑和抑郁情绪变化。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5年12月在上海市大场医院体检的9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干预组45例和对照组45例。所有90例研究对象均接受高血压基础知识教育,此外,干预组45例研究对象在接受基础知识教育的基础上联合心理护理干预。干预后比较干预组与对照组的收缩压、舒张压、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得分。结果:干预组收缩压、舒张压、SAS评分、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干预能有效缓解高血压病患者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降低血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