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急性主动脉夹层(AD)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资料的特征,寻找能早期、准确诊断AD较简便的评分模式.方法 对近3年来我院急诊科收治的182例急性AD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资料进行分析,并与同期收治的184例胸背痛患者进行对照,探讨AD早期诊断的评分模式.结果 根据logistic回归方程及临床实践建立早期诊断AD的评分模式中,以5分为评分标准,则预测AD的敏感度为96.7%,特异度为81.0%.结论 通过建立以突发的剧烈疼痛、血压明显升高、两侧的血压和(或)脉搏不一致、胸片为主动脉影和(或)纵隔影增宽、D-二聚体明显升高为中心的评分模式能显著提高急性AD急诊诊断水平.  相似文献   

2.
主动脉夹层78例患者的临床特点与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主动脉夹层(AD)的易患因素、临床表现,以及诊断和治疗方法,以提高对AD的诊治水平。方法对78例AD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其临床特点、辅助检查、影像学诊断、治疗方式及预后。结果①De Bakey分型:Ⅰ型35例(44.8%),Ⅱ型13例(16.7%),Ⅲ型30例(38.5%)。②78例患者临床表现多样,胸痛为常见首发表现,部分病例以并发症为首发表现,误诊率高达38.5%。高血压是导致AD发生的常见原因。③超声心动图、螺旋CT和磁共振成像(MRI)联合应用有助于快速诊断。④治疗早期静脉应用硝普钠,口服美托洛尔,联合其他降压药,病情稳定后行手术或介入治疗。结论内科保守治疗是治疗AD的基础,及时有效的早期诊断和积极采取恰当的治疗是提高AD患者生存率和改善预后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主动脉夹层5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目的探讨主动脉夹层(AD)患病的危险因素、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对诊断的意义及治疗情况。方法对2000年1月至2005年7月在我院确诊为主动脉夹层的5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6例AD患者临床表现多样,胸痛为常见首发表现,高血压是导致AD发生的常见原因。超声、螺旋CT和MRI三种技术联合应用有助于快速诊断和定位。结论AD的病因主要为高血压病,影像学技术是其主要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4.
主动脉夹层23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主动脉夹层(AD)的临床、影像学特点及治疗转归,探讨AD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方法对23例本院收治的AD患者的临床特点、影像学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3例AD病人中大多表现胸腹及腰背部疼痛,常伴有其他系统损害,均通过影像学方法而确诊。结论AD以疼痛为主要表现,可伴有其他系统损害,计算机断层扫描(CT)、磁共振成象(MRI)、X线平片等检查具有极大诊断价值。总结AD的诊断要点,提高AD的诊断意识是早期诊断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嗜酸性肉芽肿性多血管炎(EGPA)的临床表现、病理及影像学特征,以提高临床诊治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2021年4月于解放军总医院确诊的13例EGPA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基本信息、临床表现、受累器官情况、血液学及影像学检查、病理检查和治疗、随访情况.结果 13例EGPA患者中男7例,女6例;年龄...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急性主动脉夹层(Aortic dissection AD)的患病危险因素、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以提高临床救治率,改善预后。方法对67例AD住院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系统分析。结果病因:高血压占81.0%,马凡综合征占10.5%,临床表现:90%患者为剧烈胸痛,5%无疼痛的表现。56.4%需4种以上降压药物治疗;内科药物治疗34例,好转27例,死亡7例;外科大血管手术治疗17例,死亡1例;主动脉夹层腔内隔绝术治疗16例,无1例死亡。结论高血压和马凡综合征是AD的主要危险因素,AD临床表现变化多端,但仍以突发剧烈胸痛为主要临床症状;多种影像学检查结合有助于病情综合评估;药物治疗中血压控制多需降压药物联合应用,外科手术、介入治疗是安全有效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7.
目的总结老年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AD)的临床特点并探讨治疗方案的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7月至2016年7月55例老年B型AD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单纯B型AD患者19例接受单纯药物治疗(药物治疗组),复杂B型AD患者36例在进行药物治疗的同时行腔内手术治疗(腔内治疗组)。收集患者年龄、性别、发病季节、诊断时长、临床表现、高血压分级、影像学表现等,分析两组患者不同治疗方案的预后情况。根据数据类型,两组比较采用t检验、卡方检验或秩和检验。结果 55例患者春、冬季发病居多,共41例(74.5%);药物治疗组年龄与腔内治疗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70.68±6.84)vs(66.75±5.33)岁;P=0.022],两组性别、诊断时长、临床表现、高血压分级、影像学表现等指标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平均随访时间11.2个月,53例(96.4%,53/55)获随访,2例失访;药物治疗组症状缓解率显著低于腔内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8.4%vs 94.4%;P0.05),两组各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药物治疗组3例患者出院后1~3个月因胸背部疼痛不缓解或复查CTA提示夹层进行性增大而接受腔内治疗,再次手术干预率略大于腔内治疗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B型主动脉发病季节集中,症状多样且不典型,临床中应提高关注;对于老年夹层患者,腔内治疗仍是主要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136例老年毛细支气管炎患者的临床特征,以期提高临床老年毛细支气管炎诊治水平。方法选取2015年12月—2016年12月北京市丰台区南苑医院收治的老年毛细支气管炎患者136例,分析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结果、影像学检查结果、肺外表现及治疗转归。结果 (1)临床表现:136例患者均表现为咳嗽、喘憋并伴有哮鸣音(占100%),52例患者表现为发热(占38.2%),51例患者伴有湿啰音(占37.5%),20例患者表现为呼吸困难(占14.7%)。(2)实验室检查结果:血常规异常34例(占25.0%),肺炎支原体阳性23例(占16.8%),C反应蛋白异常12例(占8.8%);49例患者行痰培养,结果阳性者15例(占30.6%);61例患者行心肌酶谱检查,结果异常者21例(占34.4%);62例患者行肝功能检查,结果异常者22例(占35.4%);72例患者行肾功能检查,结果无一例异常。(3)影像学检查结果:103例患者行胸部X线检查,结果显示肺纹理增粗71例(占68.9%),点片状阴影14例(占13.5%),肺野透亮度增高12例(占11.6%);33例患者行胸部CT检查,结果显示肺纹理增粗27例(占81.8%),点片状阴影3例(占9.1%),肺野透亮度增高3例(占9.1%)。(4)肺外表现:23例肺炎支原体阳性患者中16例出现肺外表现(占69.6%),113例患者肺炎支原体阴性患者中22例出现肺外表现(占19.5%)。(5)治疗转归:所有患者在常规对症治疗基础上给予抗菌及抗病毒治疗等,其中痊愈121例,好转出院15例。结论老年毛细支气管炎患者临床表现、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结果缺乏特异性,但经对症及抗菌、抗病毒治疗后转归良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136例老年毛细支气管炎患者的临床特征,以期提高临床老年毛细支气管炎诊治水平。方法选取2015年12月—2016年12月北京市丰台区南苑医院收治的老年毛细支气管炎患者136例,分析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结果、影像学检查结果、肺外表现及治疗转归。结果 (1)临床表现:136例患者均表现为咳嗽、喘憋并伴有哮鸣音(占100%),52例患者表现为发热(占38.2%),51例患者伴有湿啰音(占37.5%),20例患者表现为呼吸困难(占14.7%)。(2)实验室检查结果:血常规异常34例(占25.0%),肺炎支原体阳性23例(占16.8%),C反应蛋白异常12例(占8.8%);49例患者行痰培养,结果阳性者15例(占30.6%);61例患者行心肌酶谱检查,结果异常者21例(占34.4%);62例患者行肝功能检查,结果异常者22例(占35.4%);72例患者行肾功能检查,结果无一例异常。(3)影像学检查结果:103例患者行胸部X线检查,结果显示肺纹理增粗71例(占68.9%),点片状阴影14例(占13.5%),肺野透亮度增高12例(占11.6%);33例患者行胸部CT检查,结果显示肺纹理增粗27例(占81.8%),点片状阴影3例(占9.1%),肺野透亮度增高3例(占9.1%)。(4)肺外表现:23例肺炎支原体阳性患者中16例出现肺外表现(占69.6%),113例患者肺炎支原体阴性患者中22例出现肺外表现(占19.5%)。(5)治疗转归:所有患者在常规对症治疗基础上给予抗菌及抗病毒治疗等,其中痊愈121例,好转出院15例。结论老年毛细支气管炎患者临床表现、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结果缺乏特异性,但经对症及抗菌、抗病毒治疗后转归良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主动脉夹层的临床表现、临床诊断及误诊情况。方法收集诊断为AD的6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特点、影像学诊断及误诊情况。结果①突发胸、腹部剧烈、持续疼痛是本病的主要临床表现。②影像学MSCTA检查是确诊本病的最佳方法。③误诊疾病复杂多样,以冠心病和急腹症居多,首诊误诊率为12.5%。结论主动脉夹层首发症状主要为持续剧烈胸腹疼痛,早期诊断是治疗关键,MSCTA检查有助于确诊,同时AD的误诊率高,误诊的疾病种类繁多,应引起临床医师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