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腹膜外乙状结肠造口术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腹膜外隧道式乙状结肠造口术在直肠癌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本院自2003~2006年收治的直肠癌施行腹膜外隧道乙状结肠造口术26例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26例,术后造口粘膜出现缺血坏死l例,造瘘口感染l例,造口旁疝2例,其他病例恢复良好。经过3~36个月随访,6~9个月病人排便开始有规律,每天l~2次或隔天1次,每次基本上都能排净,随访病人中约60%病人有便意。结论 腹膜外隧道式乙状结肠造口具有并发症少、排便功能好、易于术后管理等优点,明显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改进直肠肿瘤切除术后乙状结肠腹壁造口的手术方法。方法对186例腹膜外结肠造口术的病人进行术后排便情况观察、随访及总结。结果经3个月-6年随访,发生造口狭窄2例,造口段缺血坏死2例,造口回缩1例,并发症发生率2.78%;132例病人有排便感(占70.97%)。和1993-1998年间行Miles术经腹膜内乙状结肠造口者89例发生的并发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腹膜外结肠造口术具有操作容易,并发症发生率低,排便功能恢复好的优点。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两种乙状结肠造口对术后造口并发症、排便及生活质量影响.方法:70例直肠癌结肠造口患者,分为腹膜外永久性乙状结肠造口术Ⅰ组和改进排便可控性乙状结肠造口术Ⅱ组,每组各35例,统计两组患者术后造口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Ⅰ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42.86%,显著高于Ⅱ组的14.29%,Ⅱ组肛门功能明显优于Ⅰ组,Ⅱ组功能领域得分明显高于Ⅰ组,Ⅱ组症状领域得分明显低于Ⅰ组.结论:改进排便可控性乙状结肠造口术能够降低术后造口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合理的乙状结肠造口术式,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方法:对我院2000~2004年收治的19例直肠肛门外伤患儿乙状结肠单腔造口术进行改进,并对其治疗效果进行评价.结果:本组患者经过采用改进的乙状结肠单腔造口术式,造口周围皮肤糜烂1例;造口肠管回缩1例;造口肠管出血1例.无造口肠管坏死、造口狭窄、切口感染、直肠肛门伤口感染等严重并发症发生.本组中并发症发生率15.79%,比文献报道的发生率低.结论:我院改进的乙状结肠单腔造口术式是一种合理的术式,能有效地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隧道式腹膜外结肠造口术在直肠Miles术中的应用体会。方法:对2005年12月至2010年6月,10例直肠低位癌患者行Miles手术中,应用隧道式腹膜外结肠造口的手术方式。结果:应用此手术方式,10例患者术后无1例出现造口感染、内疝、肠梗阻、造口脱垂、造口回缩、造口旁疝及造口狭窄。结论:腹膜外造口发生造口坏死、内疝、造口旁疝、造口回缩、狭窄及造口脱垂等并发症较少,Miles手术腹膜外结肠造口,简单易行,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腹膜外斜隧道式乙状结肠造口在经腹腔镜腹会阴联合直肠癌根治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  回顾性分析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胃肠外科2015年1月—2017年12月行腹腔镜腹会阴联合切除(Miles)术的低位直肠癌患者104例的临床病例资料,其中观察组52例为经腹腔镜Miles术并行腹膜外斜隧道式乙状结肠造口患者,对照组52例为经腹腔镜Miles术并行腹膜内乙状结肠造口患者。随访24~60个月,统计分析2组患者术后造口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术后住院时间、造口近期并发症(造口分离、造口水肿、造口缺血或坏死、造口肠管破裂、造口肠管梗阻)、造口远期并发症(造口回缩、造口狭窄、造口旁疝、造口脱垂)、术后第6个月排便感获得情况。  结果  观察组造口术后首次排气时间[(3.31±0.42)d]、首次排便时间[(4.18±0.55)d]高于对照组[(3.04±0.30)d、(3.93±0.42)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5);而术后住院时间观察组[(11.96±1.62)d]与对照组[(11.64±2.32)d]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造口近期并发症发生率(15.385% vs. 17.30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造口远期并发症发生率(5.769% vs. 32.692%)、术后第6个月排便感获得率(86.538% vs. 40.3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5)。  结论  低位直肠癌患者行腹腔镜Miles术时采用腹膜外斜隧道式乙状结肠造口安全可行,并且能够明显减少术后造口远期并发症发生率,增加患者排便感获得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腹膜外乙状结肠造口在腹腔镜Miles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1例行腹腔镜Mile's术腹膜外乙状结肠造口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1例患者都在腹腔镜下完成,无中转开腹,造瘘肠管有1例发生扭转,无造口旁疝、内疝、狭窄、坏死梗阻、造口感染等并发症,术后10周逐渐形成排便规律.结论 腹腔镜Miles术经腹膜外隧道结肠造口并发症低,控便能力好,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乙状结肠永久性造口术后减少并发症的办法。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低位直肠癌、肛管癌患者10例作为研究对象,行常规大肠癌根治术后腹膜瓣乙状结肠造口术,随访术后早期及晚期并发症。结果所有病人如期痊愈出院。无一例出现术后感染、狭窄、梗阻及造口周围皮炎;未出现腹内疝,造口旁疝、造口坏死等并发症。结论腹膜瓣乙状结肠造口术可显著降低术后造口并发症发生率,操作简单,在结肠永久性造口术中具有更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张旭  韩博  张青春 《基层医学论坛》2012,(28):3734-3735
目的探讨管状吻合器在乙状结肠永久性造瘘手术中的应用优势及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开展的33例直肠癌患者用管状吻合器完成单腔造瘘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并评价其临床可行性。结果33例患者应用管状吻合器行乙状结肠单腔造瘘术有32例成功,仅1例因造口周围皮下软组织感染脂肪液化行切开引流二次手术。其他患者均未发生造瘘肠段回缩坏死、造瘘口旁疝等并发症。结论管状吻合器在乙状结肠单腔造瘘术中的应用使手术时间明显缩短,术后并发症减少,技术安全可靠,具有手术创伤小、术后疼痛轻、护理简单的特点,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传统的乙状结肠造口术,是将近端乙状结肠经腹腔提出腹壁造口,其并发症往往是很严重的,如肠管回缩,腹腔污染和内疝等。为了避免这些并发症的发生,自1984年以来,我们对12例病人腹膜外隧道行乙状结肠造口术,效果满意,术后恢复平顺,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一种改良术式预防造口旁疝发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接受经腹直肌造口手术的患者210例,分为对照组(经典术式组)111例和改良术式组9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经腹直肌切开腹膜内造口术,改良术式组采用腹直肌造口上、下段丝线缝合腹直肌加固造口旁组织后行腹膜内造口术。结果:两组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造口时间、手术时间及手术出血等无明显差异(P > 0.05)。随访至术后1年,对照组发生造口旁疝11例,改良组无造口旁疝发生,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 < 0.05)。其他并发症发生率无明显差异。结论:该改良术式是一种简便易行的预防造口旁疝发生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2.
李希全 《中外医疗》2011,30(21):26+28-26,28
为探讨直肠癌miles术腹膜外隧道结肠造口的疗效,回顾分析38例行该术式治疗的患者的资料。结果显示,98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未发生肠管脱出,回缩,无坏死出血,造口周围感染,造口狭窄,内疝等并发症和后遗症。结果表明,直肠下段恶性肿瘤行miles术腹膜外隧道结肠造口简单易行,并发症少,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对经腹膜内和经腹膜外乙状结肠造口进行较为客观、准确评价.方法 对采用经腹膜内、外结肠造口的128例患者围手术期情况、术后并发症、造 口功能等方面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经腹膜内造口组、经腹膜外造口组在性别、年龄、造口定位选择、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等方面无差异.经腹膜内 造口组首次排气、排便时间均少于经腹膜外造口组.经腹膜内造口组造口并发症发生率高于经腹膜外造口组.一般并发症发生率无差异.经腹膜外结肠造口组排 便信号出现的时间明显要比经腹膜内造口组早,自主控制排便功能明显强于经腹膜内造口组.结论 经腹膜外乙状结肠造口术后造口并发症明显少于经腹膜内乙 状结肠造口,具有更好控制排便能力.  相似文献   

14.
王大忠 《实用医技杂志》2007,14(16):2259-2259
目的:通过135例乙状结肠造口术的临床观察,比对经腹膜内、外两种造口法之优劣。方法:将两种造口病例近远期效果及并发症资料进行比对。结果:腹膜内造口法术后发生并发症的共12例,术后平均排便时间2d~4d;腹膜外造口法术后发生并发症的共5例,术后平均排便时间4d~7d。结论:腹膜外造口法优于腹膜内造口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总结新生儿乙状结肠造口术并发症的护理措施.方法 总结2002~2010年102例乙状结肠造口术后有并发症患者33例的护理措施,包括加强对造口周围炎、造口狭窄、造口结肠旁疝、造口出血、造口肠管回缩、造口肠管脱垂、造口肠管坏死的有针对性的护理.结果 102例患者中发生与造口有关的并发症33例,并发症发生率为32.4%,包括造口周围炎12例、造口狭窄10例、造口结肠旁疝4例、造口出血3例、造口肠管回缩2例、造口肠管脱垂1例、造口肠管坏死1例.33例发生并发症患者经精心护理均痊愈.结论加强护理是治疗新生儿乙状结肠造口术后并发症取得令人满意疗效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直肠肛管恶性肿瘤腹会阴联合切除术中两种途径腹膜外乙状结肠造口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行腹会阴联合切除术的67例直肠肛管恶性肿瘤患者,按腹膜外乙状结肠造口方式分为两组,其中A组34例(经腹内斜肌腹膜外造口),B组33例(经腹直肌外缘腹膜外造口),比较两组围手术期指标(手术时间、造口水肿、造口回缩塌陷、造口坏死、造口梗阻)和术后远期指标(腹胀感受、排便感觉、控便能力、造口旁疝、造口脱垂)的差异。结果两组均未发生造口回缩塌陷、造口梗阻、造口脱垂;在造口手术时间、造口水肿、造口坏死、排便感觉、腹胀感受和造口旁疝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控便能力方面A组明显优于B组(P<0.05)。结论两种腹膜外乙状结肠造口方式均安全可行,A种术式在预防造口旁疝方面可能有一定优势,适合普通患者;对于肠管较粗、系膜过于肥厚者适合B种术式。  相似文献   

17.
李天明  李永秀 《吉林医学》2010,31(13):1902-1903
目的:探讨Mile′s术经腹直肌腹膜外回结肠造口效果。方法:对23例低位直肠癌患者行回结肠造口术后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3例患者术后造口情况良好,未发现有造口血运障碍、内陷、坏死,未发现有造口旁疝、腹内疝。3例患者术后早期出现黏膜水肿。结论:经腹直肌腹膜外回结肠造口能有效降低回结肠造口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改善排便质量。  相似文献   

18.
Miles术中乙状结肠造口并发症的防治探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回顾性分析Miles术中乙状结肠造口并发症的原因,探讨其防治措施。方法:时148例直肠肛管癌患者行Miles直肠肛管腹会阴联合切除术,并行永久性乙状结肠造口。观察其术后近期及远期并发症情况,分析其原因及防治对策。本组术后随访3月~2年。结果:早期并发症主要有:造口水肿15例,回缩8例,缺血性坏死5例,而造口感染、内疝均未发生。远期主要并发症:狭窄10例。结论:规范的手术及采用新的方法可大大降低Miles术中乙状结肠造口并发症的发生率,要点是精细的手术操作、良好的血液供应及防止造口感染、回缩、狭窄、内疝等。  相似文献   

19.
经腹膜外乙状结肠造口术62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Miles术是治疗低位直肠癌和肛管癌的标准术式,其造口为单腔永久性乙状结肠造口,传统的采用腹膜内造口,其并发症多,排控便能力差,国外报道11%~60%,国内文献报道为16.3%~53.8%,平均20%。自2001年10月至2008年10月,我们对62例行Miles术乙状结肠造口选用经腹膜外结肠造口较以往腹膜内结肠造口术后并发症明显减少,排控便能力改善,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我院自1991~1995年行肠造口术45例,其中并发症6例,报道如下。!临床资料本组肠造口术45例,其中男ZI例、女24例,年龄25~71岁,平均46.3岁。造口原因为直肠肛管癌行购会阴联合切除加乙状结肠经腹膜外胞壁隧道式单腔永久性造口27例;加乙状结肠肛门原位造口1例,家族性结肠多发息肉恶变全结肠切除加回肠腹壁造口2例、加回肠肛门原位造口1例;晚期结肠癌急性肠梗阻行根结肠际样式造口11例,乙状结肠肠样式造口3例,左半结肠损伤性穿孔破裂粪性腹膜炎行根结肠肠拌式造口三例。出现并发症6例,其中共发肛门原位回肠造回肠壁坏死1例(后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