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毛花柱忍冬地上部分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对毛花柱忍冬(Lonicera dasystyla Rehd.)地上部分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采用多种色谱技术对毛花柱忍冬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纯化,利用理化性质和现代波谱技术对其结构进行鉴定。结果分离得到了4个黄酮类化合物:木犀草素(Ⅰ),槲皮素(Ⅱ),山柰酚-3-O-β-D-葡萄糖苷(Ⅲ),异鼠李素-3-O-β-D-葡萄糖苷(Ⅳ),以及4个环烯醚萜类化合物:马钱子苷(Ⅴ),獐牙菜苷(Ⅵ),secoxyloganin(Ⅶ),grandifloroside(Ⅷ)。结论以上8个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其中化合物Ⅷ为首次从忍冬属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2.
灰毡毛忍冬茎叶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Sun MY  Feng X  Lin XH  Yin M  Zhao XZ  Chen Y  Shan Y 《中药材》2011,34(2):218-220
目的:对灰毡毛忍冬茎叶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利用各种色谱技术进行分离,根据化合物的光谱数据(IR、MS1、H-NMR1、3C-NMR)和化学方法鉴定其结构。结果:从灰毡毛忍冬茎叶中分离得到9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马钱子苷(Ⅰ)、马钱子苷酸(Ⅱ)、莫罗忍冬苷(Ⅲ)7、-O-乙基莫罗忍冬苷(Ⅳ)、东莨菪素(Ⅴ)、咖啡酸(Ⅵ)、绿原酸(Ⅶ)、β-谷甾醇(Ⅷ)、胡萝卜苷(Ⅸ)。结论:化合物Ⅰ~Ⅵ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所有化合物均是首次从该植物茎叶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3.
红花忍冬的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对红花忍冬(Lonicera syringantha Maxim.)干燥地上部分进行化学成分研究。方法采用不同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用波谱及化学的方法确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分离鉴定了9个化合物:东莨菪素(scopoletin,Ⅰ),秦皮乙素(aeculetin,Ⅱ),东莨菪苷(scopolin,Ⅲ),丁香苷(syringin,Ⅳ),山柰素-3-O-β-D-葡萄糖苷(kaempferol-3-O-β-D-glucoside,Ⅴ),正二十九烷(nonacosane,Ⅵ),葡萄糖(glucose,Ⅶ),β-谷甾醇(β-sitosterol,Ⅷ),豆甾醇(stigmasterol,Ⅸ)。结论9个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种中分离得到,其中化合物Ⅰ、Ⅲ、Ⅳ系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得。  相似文献   

4.
软蒺藜的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目的:对软蒺藜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有机溶剂提取,各种色谱技术分离纯化,光谱数据鉴定结构。结果:分离鉴定出6个化合物,为异鼠李素(Ⅰ),苜蓿素(Ⅱ),槲皮素-7-O-α-L-吡喃鼠李糖苷(Ⅲ),异荭草苷(Ⅳ),β谷甾醇(Ⅴ),β胡萝卜苷(Ⅵ)。结论:化合物Ⅰ~Ⅳ为首次从滨藜属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5.
烈香杜鹃中的黄酮类化合物Ⅱ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戴胜军  于德泉 《中国中药杂志》2005,30(23):1830-1833
目的:对烈香杜鹃Rhododendron anthopogonoide中的黄酮类化合物进行深入研究。方法:Sephadex LH-20、聚酰胺及硅胶色谱柱分离,理化性质、光谱数据鉴定结构。结果:鉴定6个黄酮单体,花旗松素(Ⅰ)、广寄生苷(Ⅱ)、槲皮素-3-O-β-D-吡喃木糖苷(Ⅲ)、槲皮苷(Ⅳ)、蓼属苷(Ⅴ)、槲皮素-4′-O-β-D-吡喃半乳糖苷(Ⅵ)。结论:化合物Ⅵ为首次从杜鹃花科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Ⅱ与Ⅴ为首次从杜鹃花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Ⅰ,Ⅲ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6.
天葵的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对天葵属植物天葵[Semiaquilegia adoxoides(DC.)Makino]的根进行化学成分研究。方法 通过多次硅胶柱色谱和反复重结晶分离纯化,波谱法鉴定结构。结果 分离到7个已知化合物,分别为aurantiamide acetate(Ⅰ),β-谷甾醇(Ⅱ),棕榈酸(Ⅲ),胡萝卜苷(Ⅳ),cirsiumaldehyde(Ⅴ),griffonilide(Ⅵ),lithospermoside(Ⅶ)。结论 化合物Ⅰ,Ⅲ,Ⅳ,Ⅴ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其中化合物Ⅰ和Ⅴ为首次从毛茛科植物中分离到。并首次详细报道化合物Ⅰ的碳谱数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秦岭翠雀花(Delphinium giraldii)进行化学成分研究。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进行分离纯化,根据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结构。结果从秦岭翠雀花的氯仿部位分离得到8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3-acetylaconitine(Ⅰ),mesaconitine(Ⅱ),benzoylaconitine(Ⅲ),delelatine(Ⅳ),siwanineA(Ⅴ),methyllycaconitine(Ⅵ),β-谷甾醇(Ⅶ)和胡萝卜苷(Ⅷ)。结论化合物1~4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8.
金花忍冬地上部分的黄酮类成分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对金花忍冬(Lonicera chrysantha Turcz.)干燥地上部分进行化学成分研究。方法采用不同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用波谱及化学的方法确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分离鉴定了6个黄酮类化合物。其中2个为二氢黄酮:北美圣草素(eriodictylol,Ⅰ)和芒苷(miscanthoside,Ⅳ),1个为色原酮:5,7-dihydroxychromone-7-O-β-D-glucoside(Ⅵ),其余3个为:木犀草素(luteolin,Ⅱ)、洋芹素(apigenin,Ⅲ)和木犀草素-7-O-β-D-葡萄糖苷(Iuteolin-7-O-β-D-glucoside,Ⅴ)。结论6个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种中分离得到,其中化合物Ⅰ,Ⅲ,Ⅳ和Ⅵ系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得。  相似文献   

9.
植物雅龙果的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研究植物雅龙果的化学成分。方法 利用多种柱色谱进行分离,通过理化性质和光谱数据确定化合物结构。结 果 得到5个植物多酚类化合物:异槲皮苷(Ⅰ),芦丁(Ⅱ),咖啡酸(Ⅲ),氯原酸(Ⅳ),槲皮素-7-O-β-D-葡萄糖苷(Ⅴ)和2个 植物甾醇类化合物:β-谷甾醇(Ⅵ),胡萝卜苷(Ⅶ)。结论 化合物Ⅰ,Ⅱ,Ⅴ-Ⅶ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紫花野芝麻的化学成分。方法:色谱等方法分离纯化,理化性质和光谱分析法鉴定化学成分。结果:分离并鉴定了 6 个化合物,分别为水龙骨素(polypodine B)(Ⅰ),5 OH 8 epiloganin(Ⅱ),shanzhiside methylester(Ⅲ), liriodendrin(Ⅳ),槲皮苷(quercetin-3-O-α-L-rhamnopyranoside, quercitroside)(Ⅴ),尿苷(uridine)(Ⅵ)。结论:liriodendrin为首次从野芝麻属植物中分得,其余化合物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得到。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红绒毛羊蹄甲Bauhinia aurea的化学成分。方法:应用各种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用MS和NMR分析确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红绒毛羊蹄甲90%乙醇提取物的醋酸乙酯萃取部位中分离得到8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异黄杞苷(1)、落新妇苷(2)、新落新妇苷(3)、异落新妇苷(4)、新异落新妇苷(5)、(2R,3S)-儿茶精 6)、(2R,3R)-表儿茶精(7)和(2R,3R)-3-O-没食子酰表儿茶精(8)。结论:除化合物2,6和8外,其余5个化合物均属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发现。  相似文献   

12.
吊石苣苔的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吊石苣苔(Lysionotus pauciflorus)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Diaion HP-20,Toyopearl HW-40,硅胶柱等柱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根据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和光谱数据鉴定结构。结果分离并鉴定了5个化合物的结构:D-(+)-棉子糖(Ⅰ),阿魏酸(Ⅱ),β-谷甾醇(Ⅲ),3-甲氧基-4-羟基苯乙酮(Ⅳ),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Ⅴ)。结论化合物Ⅰ-Ⅴ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3.
阿育魏实化学成分的研究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吴霞  杨峻山 《中国药学杂志》2006,41(14):1058-1059
 目的对阿育魏实[Trachyspermum ammi(L.)Sprague]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阿育魏实乙醇提取物的正丁醇部分通过多次硅胶柱色谱和反复凝胶柱色谱分离纯化,根据光谱数据和理化性质确定各化合物的结构。结果分离到5个已知化合物,分别是槲皮素(Ⅰ),山柰酚(Ⅱ),山柰酚-3-O-芸香糖苷(Ⅲ),东莨菪内酯(Ⅳ),对香豆酸(Ⅴ)。结论以上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种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4.
周剑侠  康露  沈征武 《中国药学杂志》2006,41(18):1379-1380
 目的研究天目藜芦(Veratrum schindleri Loes.f.)生物碱成分。方法利用酸碱处理及硅胶柱色谱进行分离,通过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结构。结果分离并鉴定了其中5个生物碱成分,分别是异红介藜芦碱(Ⅰ)、藜芦胺(Ⅱ)、介藜芦碱(Ⅲ)、藜芦酰棋盘花碱(Ⅳ)、藜芦托素(Ⅴ)。结论上述5个生物碱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被发现。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地衣植物云南肺衣(Lobaria yunnanensis Yoshim)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和高效液相等色谱技术分离纯化化学成分,通过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确证其结构。结果从地衣植物中分离得到5个酚类化合物:苔黑酚羧酸(orsellinic acid,Ⅰ)、苔黑酚羧酸乙酯(ethyl orsellinate,Ⅱ)、苔黑酚(3,5-dihydroxytoluene,Ⅲ)、茶渍衣酸(lecanoric acid,Ⅳ)和苔色酸(gyrophoricacid,Ⅴ)。结论5个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得。  相似文献   

16.
红花锦鸡儿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研究红花锦鸡儿(Caragana rosea)的化学成分。方法 用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光谱分析对化合物的结构进行鉴定。结果 从红花锦鸡儿茎的95%乙醇提取物的氯仿萃取物中分离得到5个甾醇化合物和1个三萜化合物,其结构分别鉴定为7α-羟基-β-谷甾醇(1)、7β-羟基-β-谷甾醇(2)、5α-豆甾烷-3β,6α-二醇(3)、β-谷甾醇(4)、胡萝卜苷(5)和齐墩果酸(6)。结论 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红花锦鸡儿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7.
射干的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中药射干[Belamcanda chinensis(L.)DC.])乙醇提取物中的化学成分。方法应用多种柱色谱方法进行分离和纯化,NMR和MS等波谱解析化学结构。结果从射干根茎的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出5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异野鸢尾黄素7-O-β-D-葡萄糖苷(Ⅰ)、鸢尾黄素(Ⅱ)、野鸢尾黄素(Ⅲ)i、rilin D(Ⅳ)和次野鸢尾黄素(Ⅴ)。结论化合物Ⅰ,命名为异野鸢尾苷(isoiridin),为一新化合物,化合物Ⅳ为首次从本属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对武当青牛胆[Tinospora sagittata (Oliv.) Gagnep.]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并初步筛选具有抑菌活性的化合物。方法 对青牛胆干燥块根进行渗漉提取,用柱色谱方法(Silica gel, MCI, Rp-8等)对乙酸乙酯部位提取物进行分离纯化,并根据理化性质和光谱数据(MS,1H-NMR,13C-NMR)进行结构鉴定。单体化合物采用比浊法测定最小抑菌浓度(MIC)。结果 从武当青牛胆中分离得到5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古伦宾、异古伦宾、药根碱、金果榄苷、巴马汀,其中巴马汀抑菌活性最强,药根碱次之,古伦宾、异古伦宾和金果榄苷最弱。结论 本实验首次以武当道地药材青牛胆为材料进行化学成分分析和单体活性研究,为武当青牛胆的活性成分研究开发提供了理论依据,对于阐明其药理作用的物质基础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对南海海绵Hyrtios erectus的高级性部分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 对该种海绵的甲醇提取物按极性大小进行萃取,取正丁醇部分进行柱色谱,根据化合物的波谱数据及理化性质鉴定结构。结果 分离得到5个吲哚类衍生物,分别为5-羟基色氨酸(Ⅰ),5-羟基吲哚-3-醛(Ⅱ),5-羟基吲哚-3-(2-羟基)乙基(Ⅲ),5-乙氧基吲哚-3-醛(Ⅳ),1-甲基-1,2,3,4-四氢-6-羟基-β-卡波啉-3-羧酸(Ⅴ)。结论 所有化合物均为从该属海绵中首次分离。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三花假卫矛的有效成分。方法:运用硅胶柱色谱及Sephadex LH-20柱色谱等方法分离三花假卫矛的化学成分,通过理化常数和MS,1D和2D-NMR等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三花假卫矛中分离并鉴定了5个三萜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木栓酮(friedelin,1),3-氧-木栓烷-28-羧酸(3-oxo-28-friedelanoic acid,2),29-羟基-3-木栓酮(29-hydroxy-3-friedelanone,3),大子五层龙酸(salaspermic acid,4),直楔草酸(orthosphenic acid,5)。结论:化合物1~5均为首次从三花假卫矛中分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