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唐娅 《医学临床研究》2011,28(11):2219-2221
【目的】探讨应用呋塞米联合利多卡因雾化吸入辅助治疗支气管哮喘的疗效与护理体会。【方法】将60例急性发作期哮喘病人随机分成对照组、观察组各30例,两组均给予支气管哮喘的常规治疗,做好心理护理及通气雾化等专业护理,在此基础上观察组给予呋塞米+利多卡因雾化吸入,对照组以生理盐水雾化吸入。治疗前后测定比较两组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最大呼气流量(PEF)及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前后FEV1、PEF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5),观察组较对照组改善更为显著(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呋塞米联合利多卡因雾化吸入辅助治疗支气管哮喘临床效果显著,做好雾化的各项护理是确保治疗有效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2.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16):3745-3746
选取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43例纳入甲组,同时选取典型哮喘患者38例纳入乙组。对两组入选患者均进行肺功能检测,对比两组用力肺活量(FVC)、1s用力呼气容积(FEV1)、最大呼气峰流速(PEF)、FEV1/FVC、最大呼气中段流量(MMEF)、25%肺活量时用力呼气流量(V25)、50%肺活量时用力呼气流量(V50)、75%肺活量时用力呼气流量(V75)、残气量(RV)、残总百分比(RV/TLC)、气道阻力(Raw)、比气道传导率(s Gaw)。结果两组FVC无明显差别(P>0.05);两组FEV1、PEF、FEV1/FVC、MMEF、V25、V50、V75、RV、RV/TLC、Raw、s Gaw均存在明显差异(P<0.05)。与典型哮喘患者相比较,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肺功能损伤较轻,故对咳嗽变异性哮喘应做到早诊断、早治疗,从而防止肺功能的进一步损伤。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布地奈德与特布他林雾化吸入对哮喘患者呼气流速的改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9月至2019年5月哮喘患者92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46例。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布地奈德。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布地奈德与特布他林雾化吸入。记录两组哮喘患者用药前、用药后7 d呼气流速相关指标检测值变化情况,具体指标包括呼气峰流速(PEF)、呼吸商(RQ)、每分钟通气量(VE)、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_1)、第1秒用力呼气量占用力肺活量的比值[FEV_1/用力肺活量(FVC),即FEV_1/FVC]等。结果两组治疗前PEF、VE、RQ、FEV_1/FVC、FEV_1等呼气流速相关指标检测值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PEF、VE、RQ、FEV_1/FVC、FEV_1较治疗前提高幅度优于对照组,组间、组内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各项雾化吸入给药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布地奈德与特布他林联合治疗哮喘患者有利于提高其呼气流速相关指标改善幅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脉冲震荡肺功能(IOS)检测在小儿支气管哮喘诊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以回顾性分析为法,观察对象为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入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的40例发作期哮喘患儿(A组)、40例缓解期哮喘患儿(B组)、40例健康体检小儿(C组)。3组研究对象均接受IOS检测与最大呼气流量-容积曲线(MEFV)检测,比较3组IOS参数[呼吸道中心阻力(Rc)、共振频率(Fres)、震荡频率为5 Hz时电抗值(X5)、震荡频率为20 Hz时中心气道黏性阻力(R20)、震荡频率为5 Hz时气道黏性阻力(R5)、震荡频率为5 Hz时呼吸总阻抗(Z5)]与MEFV参数[达峰容积比(VPEF/VE)、达峰时间比(TPTEF/TE)、用力呼出50%肺活量的呼气流量(FEF50%)、用力呼出25%肺活量的呼气流量(FEF25%)、呼气峰流速(PEF)、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与用力肺活量的比值(FEV1/FVC)],并分析A、B组患儿IOS参数与MEFV参数的相关性。结果 A组患儿IOS参数较B、C组更高,MEFV参数较B、C组更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儿IOS参数较C组更高,M...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氦氧混合气最大呼气流量 -容积曲线在支气管哮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测定 2 5例缓解期支气管哮喘患者呼吸氦氧混合气前后的最大呼气流量 -容积曲线 (MEVC) ,此组称为支气管哮喘组并设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两组 MEVCair结果除用力肺活量 (FVC)外、MEVCHe- O2 结果全部有显著性差异 (P<0 .0 5 ) ;两组 MEVCHe- O2 结果皆较 MEVCair结果有不同的增加 ,但增加百分率除ΔFVC外皆无显著性差异 (P>0 .0 5 ) ;支喘组呼吸氦氧混合气前后 FVC、一秒用力呼气容积 (FEV1 )、最大呼气流量 (PEF)虽有显著性差异 (P<0 .0 5 ) ,但主要判定大、小气道阻塞与否的 Vmax75、Vmax50 和 Vmax2 5皆无显著性差异 (P>0 .0 5 )。结论 MEVCHe- O2 对支气管哮喘无特殊的诊断价值 ,其作用与 MEVCairr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6.
张莹  余霞珍 《临床荟萃》2004,19(9):502-504
目的 了解皮肌炎患者呼吸中枢——肺的功能变化。方法 分别测定了22例皮肌炎患者及20例正常人的用力肺活量(FVC)、1秒钟用力呼气容积(FEV1)、最大呼气流量(PEF)、最大呼气中段流量(MMEF)、25%肺活量最大呼气流量(V25)、肺一氧化碳弥散量(DLCO)、最大吸气口腔压(PImax)及口腔阻断压(P0.1)等参数。结果 皮肌炎患者反映肺通气功能指标FVC、V25、MMEF及肺弥散功能指标DLCO均明显低于正常人,呼吸中枢兴奋性指标P0.1则显著高于正常人,而吸气肌肌力(PImax)与正常组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皮肌炎患者在肺通气及弥散功能降低的基础上,存在着呼吸中枢兴奋性的增高。  相似文献   

7.
硫酸镁治疗支气管哮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支气管哮喘属临床上的常见病、多发病。为探讨治疗方法,我们对25例急性发作期重度支气管哮喘患者在应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硫酸镁,观察用药前后的临床表现,最大呼气流量(PEF)等的改善程度,并与25例常规治疗的急性发作期重度支气管哮喘患者作对照,观察硫酸镁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雷公藤甲素治疗糖皮质激素抵抗型支气管哮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雷公藤甲素对糖皮质激素抵抗型 (SR)支气管哮喘 (哮喘 )患者血清细胞因子水平、哮喘症状和肺功能的影响 ,探讨雷公藤甲素对SR哮喘有无治疗作用。方法 SR哮喘患者 16例 ,随机分组为A、B 2组 ,每组各8例。 2组患者均予口服丙卡特罗 5 0~ 10 0 μg/d和茶碱 4 0 0mg/d ,并急性发作时吸入沙丁胺醇 2 0 0~ 80 0 μg/d。A组患者同时联合应用雷公藤甲素 33μg/次 ,口服 ,每日 3次。疗程 4周。疗程开始及结束时分别行血清干扰素 (IFN) γ、白细胞介素 (IL) 4、IL 5水平测定 ,哮喘临床积分和肺功能检查。结果 治疗后 ,A组患者血清IFN γ和肺功能指标用力肺活量 (FVC % )、第 1秒钟用力呼气容积 (FEV1% )、最大呼气流量 (PEF % )、5 0 %肺活量时最大呼气流量( V50 % )、2 5 %肺活量时最大呼气流量 ( V2 5% )均显著增高 ,哮喘临床积分和血清IL 4、IL 5显著降低 (与A组治疗前比较P <0 .0 1;与B组治疗后比较P <0 .0 5 )。B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 ,上述各项指标均无显著改变 (P >0 .0 5 )。结论 雷公藤甲素是治疗SR哮喘的有效选择。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慢性肾衰竭患者呼吸功能改变及血液透析、微炎症对其影响。方法选择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血液净化中心42例慢性肾衰竭患者于透析前后分别进行肺功能测定,同时应用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进行微炎症状态的评估,根据hs-CRP水平将患者分为2组,hs-CRP>10mg/L为A组,hs-CRP<10mg/L为B组,分别进行肺功能比较。结果慢性肾衰竭患者用力肺活量(FVC),1s用力呼气容积(FEV1.0),呼气流量峰值(PEF),一氧化碳肺弥散量(DLco),25%肺活量最大呼气流量(V25),50%肺活量最大呼气流量(V50)以及呼吸肌功能指标最大吸气压(MIP)和最大呼气压(MEP)均明显低于健康志愿者(P<0.01),其中A组患者FVC,FEV1.0,PEF,MIP,MEP低于B组(P<0.01,P<0.05),而V25、V50、DLco差异无显著性(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hsCRP与FVC、FEV1.0、PEF、MIP以及年龄、血清白蛋白(AlB)、血清肌酐(SCr)、血清转铁蛋白(STFR)明显相关(P<0.01),与MEP、血红蛋白(Hb)和前白蛋白(PA)相关(P<0.05),而与性别、透析疗程时间、V25、V50、DLco无明显相关(P>0.05)。血液透析后患者肺功能参数FVC、FEV1.0、PEF明显改善(P<0.01),V25、V50、DLco较透析前改善(P<0.05),而MIP、MEP透析前后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慢性肾衰竭患者通气功能、弥散功能和小气道功能均明显下降,呼吸肌强度亦明显减弱,微炎症状态与通气功能和呼吸肌功能密切相关,血液透析可使部分呼吸功能损害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0.
质疑氦氧混合气最大呼气流量-容积曲线的理论与意义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氦氧混合气最大呼气流量-容积曲线(MEFVHe-O2)理论及意义的可靠性和实用性。方法:分别测定支气管哮喘(支喘组)和慢阻肺(COPD组)患者呼吸He-O2前后的MEFVHe-O2,并设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3组受检者空气最大呼气流量-容积曲线(MEFVair)比较除支喘组用力肺活量(FVC)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外, 其余数据支喘组、COPD组与对照组比较均差异有显著性(P<0.05);MEFVHe-O2支喘组、COPD组与对照组比较全部数据均差异有显著性(P<0.05);呼吸He-O2后3组受检者的MEFV数据都有明显的增加,但增加的百分率支喘组、COPD组与对照组比较皆差异无显著性(P>0.05);支喘组呼吸He-O2前后MEFV自身相比虽然FVC、第1s用力呼气容积(FEV1)、最大呼气流量峰值(PEF)差异有显著性(P<0.05),但主要反映大、小气道的75%肺活量最大呼气流(Vmax75)、50%肺活量最大呼气流(Vmax50)、25%肺活量最大呼气流量(Vmax25)以及等流量容积(Visov)却差异无显著性(P>0.05);COPD组呼吸He-O2前后MEFV自身比较全部数据差异无显著性。结论:MEFVHe-O2的理论存在缺陷,在一定浓度He存在的条件下,肺的弹性不是一成不变的,因而MEFVHe-O2的意义亦即其可以判断气道阻塞部位及小气道阻塞是否可逆的作用是不能成立的。呼吸He-O2后FVC大幅增高(即肺的弹性发生改变)的现象至今未见科技期刊报道,值得深入研究阐明。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不同体位对支气管哮喘儿童吸入沙丁胺醇疗效的影响。方法采用单中心前瞻性观察性的研究方法,选择我科从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确诊为支气管哮喘的儿童,随机坐立前倾结合颈部前伸体位组(改良体位组)和端坐位体位组(常规体位组),两组患儿均在常规体位先行肺功能检查,然后在不同体位下分别吸入沙丁胺醇气雾剂200μg,其后两组患儿再次在常规坐位测量肺功能。比较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哮喘用药维持情况、6个月内是否存在哮喘急性加重、在吸入沙丁胺醇前后的1 s用力呼吸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呼气峰流速(PEF)、25%肺活量时的最大呼气流速(MEF25)、75%肺活量时的最大呼气流速(MEF75)的数值以及变化率。结果共入组59例患儿,其中常规体位组29例,改良体位组30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维持用药情况、6个月内急性加重次数等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患者在吸入药物前肺功能基线水平相似,改良体位组FEV1以及MEF25吸入药物后的数值显著高于常规体位组(P<0.05)。而FVC、PEF以及MEF75吸入药物后数值在两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改良体位组在吸入沙丁胺醇后的FEV1变化率、PEF变化率和MEF25变化率显著高于常规体位组(P<0.05),而FVC变化率和MEF75变化率虽然高于常规体位组,但两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坐立前倾位结合颈部前伸可以使支气管哮喘的儿童在吸入沙丁胺醇后更好地改善FEV1、PEF和MEF25。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细菌溶解产物胶囊联合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儿效果。方法将我院2017年1月~2018年3月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儿9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9)与观察组(n=49)。对照组给予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治疗,观察组给予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细菌溶解产物胶囊联合治疗。对比两组疗效及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呼气峰流速(PEF)、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Th1/Th2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2(IL-2)、IL-4、IL-10、γ干扰素(INF-γ)]水平。结果治疗后观察组PEF、FEV1、FVC较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5.92%较对照组83.67%高(P0.05);治疗后观察组IL-2、IL-4、IL-10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细菌溶解产物胶囊联合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儿,可改善肺功能指标,提高机体免疫水平,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3.
老年支气管哮喘患者气道反应性测定及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老年支气管哮喘(哮喘)患者气道反应性特点:方法:对33例老年哮喘患者先运用乙酰甲胆碱进行气道激发试验,后再进行气道扩张试验,观察用力肺活量、第1s用力呼气量、最高呼气流量、用力呼气流速和MMEF变化,并与28例中青年哮喘患者进行比较。结果:老年哮喘气道激发试验阳性所需乙酰甲胆碱浓度高于中青年人(P=0.01),而气道扩张试验的FEV1、PEF、FEF和MMEF的改善率低于后者(P均≤0.01),老年组气道扩张试验后FEF和MMEF的改善率均高于FEV。(P均≤0.02)。结论:老年气道反应程度普遍低于中青年人,气道扩张试验后FEF和MMEF的变化较FEV1敏感。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儿童支气管哮喘发作期、缓解期气道功能的改变。方法:采用MS-IOS肺功能仪对329例支气管哮喘发作期(A组)、183例缓解期(B组)患儿及282例对照组(C组)儿童(依次按年龄分为Ⅰ、Ⅱ、Ⅲ组)用最大呼气流量-容积曲线(MEFV)法及脉冲振荡(IOS)法测定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最高呼气容量(PEF)、用力呼气25%肺活量时瞬间流量(FEF25)、用力呼气50%肺活量时瞬间流量(FEF50)、用力呼气75%肺活量时瞬间流量(FEF75);呼吸总阻抗(Zrs)、5Hz时粘性阻力(R5)、5Hz时电抗值(X5)、周边阻力(Rp)、共振频率(Fres)。另对140例中重度哮喘发作患儿(分为3组:Ⅰ组58例,Ⅱ组46例,Ⅲ组28例)用空气压缩泵吸入喘乐宁治疗并进行前后测定指标比较。结果:A组IOS法指标与C组、B组比较,除Ⅲ组周边阻力(Rp)无显著性差异(P>0.05)外,余项指标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B组的FEF50及FEF75与C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140例中重度哮喘发作患儿治疗后MEFV法各项指标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3组治疗后IOS法各项指标与治疗前比较,除Ⅲ组Zrs无显著性差异(P>0.05)外.余项指标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哮喘发作期、缓解期以小气道阻塞为主的气道功能异常,且可持续一定时间;FEF50、FEF75是较FEV1更敏感的指标;X5、Rp是反映小气道阻塞较敏感的指标。监测哮喘患儿气道功能对掌握哮喘呼吸功能状态,判断病情、指导临床、规范预防手段、评估预后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布地奈德联合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哮喘急性发作期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将160例哮喘急性发作期患儿按入院的先后顺序分为A组和B组,每组80例。2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A组给予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联合吸入用硫酸沙丁胺醇溶液雾化吸入治疗,B组给予吸入用复方异丙托溴铵溶液联合吸入用硫酸沙丁胺醇溶液雾化吸入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治疗7d后肺功能[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呼气峰流量(PEF)]及血清免疫球蛋白E(IgE)水平的变化,咳嗽、气急、肺部干湿啰音的消失时间、住院费用和不良反应(心率加快、恶心呕吐、烦躁不安)发生率。结果 与B组比较,A组治疗7d后FEV1、FVC、PEF均明显升高,血清IgE水平、住院费用均明显降低,A组咳嗽、气急、肺部干湿啰音的消失时间均缩短(均P<0.05)。A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与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25%比7.50%,P>0.05)。结论布地奈德联合沙丁胺醇治疗小儿哮喘急性发作期,可明显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提高患儿的肺功能,治疗效果较为理想,且安全可靠。 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特异性免疫治疗药物舌下粉尘螨滴剂治疗儿童过敏性支气管哮喘的疗效。方法将80例儿童过敏性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对42例舌下含服粉尘螨滴剂治疗,对照组38例单纯吸入药物。结果经36周后,治疗组在日间/夜间症状,每日平均药物评分及肺通气功能第1秒时间肺活量(FEV1),最大呼气流速(PEF)、V25%~75%明显好于对照组。结论特异性免疫治疗舌下含服粉尘螨滴剂治疗儿童过敏性哮喘患者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支气管哮喘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umour necrosis factor-a,TNF-α)、透明质酸(hyaluronic acid,HA)及羟脯氨酸(hydroxyproline,HP)水平变化,分析其与肺功能的相关性。方法支气管哮喘患者35例,处于发作期21例为发作期组,处于缓解期14例为缓解期组,同期11例体检健康者为对照组,测定3组血清TNF-α、HA、HP水平及用力肺活量(forced vital capacity,FVC)、第1秒钟用力呼气容积(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one second,FEV_1)、最大呼气峰值流速(peak expiratory flow,PEF)、最大呼气中期流速(maximal mid-expiratory flow,MMEF_(75/25))、FEV_1/FVC;分析TNF-α、HA及HP与肺功能指标的相关性。结果发作期组血清TNF-α[(1.49±0.40)μg/L]、HA[(92.69±7.04)μg/L]、HP[(1.90±0.21)mg/L]水平高于对照组[(0.99±0.08)μg/L、(34.84±9.61)μg/L、(1.41±0.78)mg/L](P<0.05);缓解期组血清TNF-α水平[(1.26±0.22)μg/L]高于对照组(P<0.05),HA[(38.99±9.56)μg/L]、HP[(1.96±0.61)mg/L]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发作期组血清TNF-α、HA水平高于缓解期组(P<0.05);发作期组FVC[(2.732±0.914)L]、FEV_1[(1.428±0.301)L]、FEV_1/FVC[(50.623±17.537)%]、PEF[(129.851±5.346)L/min]、MMEF_(75/25)[(0.359±0.090)L/s]均低于对照组[(3.216±0.869)L、(2.496±0.459)L、(59.796±16.438)%、(557.544±7.101)L/min、(2.355±0.353)L/s](P<0.05);缓解期组FVC[(3.314±0.589)L]高于对照组,FEV_1[(1.888±0.319)L]、PEF[(506.256±15.908)L/min]、MMEF_(75/25)[(0.603±0.095)L/s]低于对照组(P<0.05),FEV_1/FVC[(57.909±9.653)%]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发作期组FVC、FEV_1、PEF、MMEF_(75/25)低于缓解期组(P<0.05);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FVC、FEV_1、PEF、MMEF_(75/25)与TNF-α、HA、HP均呈负相关(P<0.01),FEV_1/FVC与HA、HP呈负相关(P<0.01),与TNF-α无相关性(P>0.05)。结论 TNF-α、HA、HP对评估哮喘气道炎症的发生及持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呋塞米超声雾化吸入辅助治疗支气管哮喘的疗效与护理.[方法]将80例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病人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两组病例均进行支气管哮喘的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呋塞米40 mg加生理盐水超声雾化吸入,对照组给予庆大霉素(2 mL)、α-糜蛋白酶(4 000 U)加生理盐水雾化吸入.[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及肺功能指标改善情况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呋塞米雾化吸入治疗支气管哮喘可明显提高疗效,充分做好雾化的各项护理是确保治疗有效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联合硫酸镁注射液治疗重症哮喘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0例重症哮喘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甲基强的松龙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25%硫酸镁注射液治疗,比较2组治疗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最大呼气流量(PEF)、用力肺活量(FVC)、1s用力呼气容量(FEV1)的变化。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63.3%和93.3%,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前后PEF、FVC以及FEV1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联合硫酸镁注射液治疗重症哮喘可迅速有效地控制哮喘症状,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临床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β2受体激动剂硫酸特布他林和利多卡因联合雾化吸入治疗哮喘的作用。方法 选择符合中重度支气管哮喘诊断的病例69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5例和对照组34例,用硫酸特布他林联合利多卡因雾化吸入治疗中重度急性发作期哮喘患者(治疗组)并与单用硫酸特布他林(对照组)进行比较。观察临床表现,监测患者呼气峰流速(PE—FR),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用力肺活量(FVC)的变化。结果 所有患者治疗前PEFR、FEV1、FVC均小于预计值:用药后两组的PEFR、FEV1、FVC,均有较大幅度提高且临床症状明显得到控制,治疗组更为明显,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硫酸特布他林联合利多卡因雾化吸入治疗中重度哮喘,临床症状的控制及肺功能改善程度较单用硫酸特布他林更明显,扩张支气管作用时间更长,副作用并不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