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5 毫秒
1.
目的 观察重组腺相关病毒(rAAV)-内皮抑素(Endostatin,ES)(简称rAAV-ES)基因治疗膀胱癌的效果.方法 T24细胞悬液接种于BALB/C裸鼠右侧肩胛区皮下,取已成瘤裸鼠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rAAV-多克隆位点(MCS)组、rAAV-ES组,每组5只,分别瘤内注射生理盐水、rAAV-MCS及rAAV-ES,4周后处死荷瘤裸鼠,取出移植瘤,常规苏木素-伊红(HE)染色、计算微血管密度(MVD);采集裸鼠血液标本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中ES浓度.结果 (1)瘤内注射rAAV-ES 9 d后,肿瘤生长明显抑制,治疗4周后:各组肿瘤体积分别是:rAAV-ES组(0.75±0.08)cm~3、rAAV-MCS组(1.27±0.13)cm~3和对照组(1.24±0.17)cm~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各组移植瘤MVD分别:rAAV-ES组(18.72±2.53)个/HP、rAAV-MCS组(52.38±6.46)个/HP和对照组(49.94±7.17)HP;rAAV-ES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和rAAV-MCS组(P<0.05).结论 rAAV-ES能抑制膀胱癌的血管生成和肿瘤的生长. 相似文献
2.
基因-病毒治疗系统CNHK200-hA对肿瘤的治疗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肿瘤是目前人类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但传统的治疗手段对肿瘤尤其是中、晚期肿瘤效果不理想,同时存在较大的毒副作用。近年来不断涌现新的治疗策略,如基因治疗、病毒治疗、血管抑素蛋白治疗等。但单独使用均存在缺陷。因此,我们设想构建了一个能携带angiostatin k1—5基因又能靶向肿瘤细胞、在肿瘤细胞中特异增殖、复制的基因一病毒治疗系统观察其在体内对肺癌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3.
通过抑制肿瘤血管的形成,可以达到治疗肿瘤的目的,目前已知有40余种抗肿瘤血管生成的药物,内皮抑素(Endostatin)是近几年发现的具有特异性抗血管内皮细胞增殖的血管生成抑制剂. 相似文献
4.
内皮抑素对胃癌抑制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 研究内皮抑素对胃癌生长和转移的抑制作用 ,并探讨其对胃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建立人胃腺癌裸鼠原位种植转移模型。将 72只荷瘤裸鼠随机分成 4组 ,对照组 3 6只 ,治疗各组每组 12只。种植后第 1周开始皮下注射内皮抑素 ,隔天 1次 ,剂量为 0mg/kg(对照组 )、2 5mg/kg、10 0mg/kg、2 0 0mg/kg(治疗组 ) ,共用 7周。种植后第 8周处死动物 ,测量原位肿瘤体积、抑瘤率、肿瘤微血管密度 (MVD)、肿瘤细胞凋亡指数 (AI) ,观察肿瘤细胞腹膜、肝、其他脏器转移及腹水情况。结果 内皮抑素剂量为 0mg/kg、2 5mg/kg、10 0mg/kg、2 0 0mg/kg时 ,原位肿瘤体积分别为 ( 15 83±5 76)mm3、( 5 91± 3 84 )mm3、( 65 7± 4 3 1)mm3、( 1 89± 1 0 2 )mm3;抑瘤率分别为 0、62 7%、95 8%、99 9% ;MVD分别为 ( 13 70± 3 90 )、( 5 73± 2 3 6)、( 2 17± 1 2 8)、( 0 66± 0 2 5 ) ;AI分别为 ( 3 91±2 5 8) %、( 6 76± 5 0 3 ) %、( 18 92± 6 75 ) %、( 2 8 5 7± 10 3 4 ) % ;腹膜转移率分别为 87 1%、5 4 5 %、16 7%、0 ;肝转移率分别为 83 9%、2 7 3 %、8 3 %、0。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 ,组间胃癌生长和转移的抑制作用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t=3 1 77,P <0 0 5 ) ,且抑制作用与内皮抑素 相似文献
5.
基因-病毒治疗系统CNHK300-murine endostatin的构建及体外研究 总被引:8,自引:4,他引:4
目的构建一种新型的肿瘤基因.病毒治疗系统CNHK300-murine endostatin(CNHK300-mE),以肿瘤增殖病毒为载体,携带抗肿瘤新生血管生成的基因。方法利用基因重组技术将人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启动子插入腺病毒E1A基因上游,将小鼠内皮抑素基因表达盒插入到腺病毒包装信号和hTERT启动子之间,通过病毒增殖试验、电镜技术、Western blot分析、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鸡胚绒毛尿囊膜(CAM)试验,观察CNHK300-mE的复制情况、mE的表达情况及对鸡胚绒毛尿囊膜新生血管的抑制情况。结果成功构建了基因-病毒治疗系统CNHK300-mE,该系统为hTERT启动子调控腺病毒E1A基因表达并携带小鼠内皮抑素基因的重组腺病毒。该病毒可以在端粒酶阳性的胃癌细胞株SGC-7901和肝癌细胞株HepGⅡ中大量增殖及复制,而在端粒酶阴性的正常纤维细胞中不增殖。电镜证实该重组病毒在胃癌细胞株SGC-7901中复制及增殖。ELISA检测表明SGC-7901感染CNHK300-mE后7d,小鼠内皮抑素的表达量为1000μg/L。CAM实验证实该病毒感染胃癌细胞后的培养液上清具有抗新生血管生成的生物活性。结论基因-病毒治疗系统CNHK300-mE能在端粒酶阳性的肿瘤细胞中特异性增殖复制,并大量表达具有抗新生血管生成生物活性的小鼠内皮抑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重组腺相关病毒(rAAV)-胸苷激酶(TK)-核糖体插入位点(IRES)-内皮抑素(ES)(简称rAAV-TIE)双靶点基因治疗膀胱癌的动物实验效果.方法 膀胱癌T24细胞悬液接种于27只Balb/c裸鼠右侧肩胛区皮下,观察成瘤情况;取已成瘤裸鼠25只,随机分为对照组、rAAV-多克隆位点(MCS)组、rAAV-TK组、rAAV-ES组、rAAV-TIE组,每组5只,瘤内分别注射生理盐水、rAAV-MCS、rAAV-TK、rAAV-ES、rAAV-TIE,4周后颈椎脱臼处死裸鼠,取出移植瘤,HE染色、计算微血管密度(MVD);采集裸鼠血液标本,双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榆测血清中ES浓度.结果①T24细胞接种3周后,接种部位肿瘤形成25只,成瘤率93%;②瘤内注射rAAV-ES、rAAV-TK、rAAV-TIE 9 d后,肿瘤生长明显抑制.治疗4周后rAAV-ES、rAAV-TK、rAAV-TIE、rAAV-MCS和对照组肿瘤体积分别为(0.75±0.08)、(0.71±0.11)、(0.52±0.09)、(1.27±0.13)、(1.24±0.17)cm3;rAAV-ES组与rAAV-TK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余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③5组裸鼠移植瘤MVD分别为(18.72±2.53)、(21.74±4.62)、(12.73±1.78)、(52.38±6.46)和(49.94±7.17)个/HP,治疗组显著低于空白对照组和空病毒组(P<0.05).结论霞组rAAV-TIE腺相关病毒被成功构建,体外实验表明rAAV-TIE能抑制膀胱癌的血管生成和肿瘤生长,可有效双靶点基因治疗膀胱肿瘤. 相似文献
7.
肌肉注射内皮抑素基因抑制人大肠癌生长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内皮抑素基因治疗大肠癌简便有效的途径.方法构建内皮抑素表达载体,建立BALB/C-nu/n裸鼠大肠癌模型,裸鼠分为3组,每组8只,分别通过肌肉注射生理盐水、对照质粒和表达质粒pST-endo,研究内皮抑素对结肠癌生长的影响.结果荷瘤小鼠经肌肉注射内皮抑素质粒DNA后,肿瘤内细胞凋亡率为24.5±7.3,空白质粒和生理盐水肌肉注射组小鼠肿瘤内细胞凋亡率分别是8.9±2.7和10.2±3.6,前者明显高于后两者;肿瘤内微血管密度(21.7±2.8)却大大少于空白质粒(44.6±11.0)和生理盐水(50.8±13.4)注射组;肿瘤体积在各时间段也明显小于对照的后两组.结论肌肉介导的内皮抑素基因转移治疗大肠癌效果确切.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腺相关病毒转染人内皮抑素基因对肝癌细胞体内致瘤作用的影响。方法用含人内皮抑素基因的重组腺相关病毒(rAAV2/ES)体外转染人肝癌细胞Hep3B,以空病毒(AAV2)转染作阴性对照,RT-PCR方法检测ES在mRNA水平的表达。将转染细胞接种裸鼠,通过ELISA方法检测裸鼠血液中人内皮抑素的的浓度。观察内皮抑素对移植瘤的生长抑制作用。结果RT-PCR结果显示腺相关病毒可介导内皮抑素基因高效转染Hep3B细胞;rAAV2/ES转染细胞接种裸鼠后内皮抑素的表达随时间逐渐升高,在第4周达到最高浓度(115·79±8·70)ng/ml;rAAV2/ES转染组8只裸鼠中6只成瘤,成瘤时间为(26·80±6·42)d,明显长于对照组(17·17±4·17)d(P<0·05);对裸鼠移植瘤检测显示瘤体重量和瘤内微血管密度(MVD)分别为(0·36±0·22)g、(3·50±1·05)个/视野,明显低于对照组(1·54±0·48)g、(12·67±1·97)个/视野(P<0·01)。结论腺相关病毒介导人内皮抑素基因转染可有效抑制Hep3B细胞在裸鼠体内的生长。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基因重组腺相关病毒(rAAV)内皮抑素(ES)基因治疗膀胱癌的效果.方法 通过rAAV增强绿色荧光蛋白(EGFP)转染膀胱肿瘤T24细胞株确定rAAV对细胞的转染效率;rAAV-ES体外转染T24细胞及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HUVEC),偶氮唑盐法、流式细胞仪检测其对T24细胞及HUVEC细胞凋亡的诱导作用;构建裸鼠膀胱癌模型,观察肿瘤生长情况及测量微血管密度(MVD),分析rAAV-ES基因治疗膀胱癌的体内效果.结果 rAAV-EGFP转染T24细胞后可以稳定表达EGFP;rAAV-ES转染T24细胞72 h后.细胞凋亡率37.02%,明显高于空病毒转染组(7.90%)和空白对照组(0.3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荷瘤裸鼠瘤内注射rAAV-ES9 d后,肿瘤生长受到明显抑制;治疗4周结束后rAAV-ES组、rAAV-MCS组和空白对照组肿瘤体积分别为(0.75±0.08)、(1.27±0.13)、(1.24±0.17)cm~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体内外实验表明rAAV-ES可有效抑制膀胱癌的血管生成和肿瘤生长. 相似文献
10.
血管抑素和内皮抑素在小鼠开窗肿瘤模型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抗肿瘤血管形成对恶性肿瘤的治疗作用研究渐受重视[1,2]。本研究旨在建立小鼠开窗模型,研究血管抑素(AS)和内皮抑素(ES)抑制肿瘤血管形成可能机制,探讨使肿瘤凋亡最有效办法。一、材料与方法1.动物模型制作及分组:6~7周龄小鼠(平均30g)40只,随机分4组:Ⅰ:空白对照组10只。Ⅱ:实验对照组10只。Ⅲ:低剂量试验组10只。Ⅳ:高剂量试验组10只。在无菌环境下生长,每天自由喂养生长。于小鼠背部消毒后行无菌开窗术,约2.0cm×2.0cm,露出透明皮下组织。4组分别于开窗处皮下移植109A吉田腹水肝癌细胞3×106个/0.1ml。表面再喷薄层(约0.2mm)纤维蛋白… 相似文献
11.
基因-病毒治疗系统CNHK200-hA的构建及体外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 构建一种结合抗肿瘤新生血管生成的基因治疗与病毒治疗优势的新型肿瘤基因 病毒治疗系统CNHK2 0 0 hA。方法 克隆人抗血管生成基因Angiostatin(k1 5 ) ,命名为hA。利用病毒重组技术将hA插入肿瘤特异性增殖病毒的病毒基因组中 ,通过病毒增殖试验、电镜技术、Westernblot分析、鸡胚尿囊膜试验 (CAM ) ,观察CNHK2 0 0 hA的复制情况、hA基因的表达及其对新生血管生成的抑制作用。结果 构建了一种新型的基因 病毒治疗系统CNHK2 0 0 hA。该治疗系统为E1b 5 5× 10 3 蛋白缺失而保留了腺病毒E1a蛋白的 5型腺病毒 ,能在肿瘤细胞内大量增殖及复制 ,而在正常细胞内增殖能力较弱 ,从而特异性杀灭肿瘤细胞。同时CNHK 2 0 0 hA携带人抗肿瘤新生血管生成基因hA ,能在肿瘤细胞内高效表达hA蛋白 ,其表达量高于传统基因治疗的腺病毒载体系统。电镜证实该治疗系统可在肺癌A5 49细胞株中复制及增殖。CAM试验证实该治疗系统感染肺癌细胞后的培养液上清具有抗新生血管生成的生物活性。结论 基因 病毒治疗系统CNHK2 0 0 hA能在肿瘤细胞中增殖复制 ,并明显提高hA基因的表达量 ,表达产物具有抑制新生血管形成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构建双调控溶瘤腺病毒,携带小鼠内皮抑素基因(mE),研究其对裸鼠肝癌移植瘤的抗瘤活性.方法 以人端粒酶逆转录酶启动子(hTERT)和缺氧调控元件序列(HRE)调控腺病毒E1a和E1b基因,基因组插入mE基因,构建双调控溶瘤腺病毒CNHK500-mE;在裸鼠模型中观察CNHK500-mE对肝癌移植瘤模型的疗效.结果 CNHK500能够在hTERT阳性的肝癌细胞中增殖[24 h:(16.67±4.04)%;48 h:(65.33 ±7.02)%;P<0.01],并介导mE高效表达;与空白对照组( 1895.80±323.37) mm3比较,CNHK500-mE和Ad-mE的抑瘤率分别为50.95%[(929.80±211.10) mm3,P<0.01]和29.99%[(1327.23 ±319.36) mm3,p<0.05];CNHK500-mE对癌组织间质血管的抑制作用明显强于Ad -mE(P <0.05).结论 将mE与溶瘤腺病毒结合,发挥病毒增殖的溶瘤作用和基因产物的血管抑制作用,表现出明显的协同抗瘤作用. 相似文献
13.
人内皮抑素转基因治疗裸鼠人大肠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瘤内注射携带人内皮抑素 (hEN)基因的SA脂质体对裸鼠体内大肠癌LoVo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方法 克隆、修饰hEN并构建真核表达质粒pcDNA3 hEN ,2 0 μg质粒加 40 μgSA脂质体构建SA pcDNA3hEN。 3 2只裸鼠背部皮下注射 2× 10 5/mlLoVo细胞悬液建立人大肠癌裸鼠模型。随机分 4组分别瘤内注射NS、SA、SA pcDNA3和SA pcDNA3hEN后 4、8、12、16d测量肿瘤体积。结果 SA pcDNA3hEN组肿瘤平均体积均小于对照组 ,第 12、16天的平均体积分别为 (0 .2 7± 0 .2 1)cm3 及 (0 .5 7± 0 .41)cm3 ,而对照组肿瘤体积为 :NS组 (0 .89± 0 .3 9)cm3及 (2 .5 0± 0 .91)cm3 ;SA组 :(0 .98± 0 .69)cm3 及 (1.98± 0 .5 9)cm3 ;SA pcDNA3组 :(0 .90± 0 .3 4)cm3 及 (1.88± 1.0 2 )cm3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瘤内注射携带hEN基因的SA脂质体可抑制裸鼠体内种植性人大肠癌的生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端粒酶反义寡核苷酸(PS-ASODN)与紫杉醇(TAXOL)联合应用对原代胃癌细胞凋亡作用的影响。方法:常规组织块培养法进行胃癌细胞原代纯化培养.取第3代对数生长期细胞进行实验。各组在培养24h及48h分别加入相同剂量的培养液;终浓度:3μM的PS-ASODN。3μM的N-ASODN,1.0μM的TAXOL。作用24h后再分别在PS-ASODN组及N-ASODN组加入终浓度为1.0μM的TAXOL;分别于培养后24,48,72,96h收集各组细胞。以台盼蓝拒染法计算各组细胞生长抑制率,观察PS-ASODN联合TAXOL对原代胃癌细胞生长的影响;流式细胞学观察细胞凋亡率及细胞周期变化。结果:终浓度为3μM的PS-ASODN作用于原代胃癌细胞24h后加入TAXOU1.0μM.能明显抑制胃癌细胞增殖,同时流式细胞学检测到凋亡峰,细胞受阻于G2/M期.作用48.72,96h的凋亡细胞百分率(34.8%,44.6%及50.6%)明显高于TAXOL组及N-ASODN+TAXOL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作用呈时间依赖性及序列特异性。结论:以端粒酶RNA模板区为靶点的PS-ASODN可促进TAXOL诱导的胃癌细胞凋亡.对胃癌具有重要治疗价值。 相似文献
15.
反义人端粒酶逆转录酶基因转染对人胃癌细胞系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反义人端粒酶(hTERT)基因治疗的可行性。方法构建hTERT基因的反义表达载体,经脂质体介导转染人未分化胃癌细胞系HGC-27,通过Southernblot检测外源反义基因的整合;RT-PCR及DNA测序法检测反义基因的转录;RT-PCR半定量方法检测被封闭目的基因mRNA的转录水平;TRAP及PCRELISA方法检测细胞的端粒酶活性;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变化。结果外源反义hTERT基因已整合入细胞并获稳定转录,且能显著封闭目的基因转录的mRNA,并显著抑制HGC-27细胞的端粒酶活性,抑制HGC-27细胞的增殖并促进其凋亡。结论端粒酶反义hTERT基因可有效地应用于胃癌的基因治疗。 相似文献
16.
胃癌术前选择性动脉化疗对组织和细胞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25,自引:1,他引:25
为了解术前选择性动脉化疗后胃癌组织和细胞结构的变化,作者对82例TNMⅠ~Ⅳ期的胃癌患者术前以常规剂量的FAM方案进行治疗,对其术后标本进行了观察、研究。结果显示:(1)56.1%病例出现了因治疗而发生的组织坏死。与血供不良所引起的自然坏死不同,这种坏死灶均位于血管周围。(2)癌细胞出现核固缩、碎裂,细胞浆凝固、坏死,细胞间质出现炎细胞浸润、炎症反应、水肿和纤维增生,血管出现内膜增生和血栓形成。这些变化多以中度为主,重度及无变化者较少。作者认为,作为胃癌的综合治疗方法,术前常规剂量的选择性动脉化疗值得推荐。 相似文献
17.
建立动物模型是实验研究的根本.胃癌模型的制作过程包括选择实验动物、胃癌细胞株、移植细胞的数量和肿瘤移植的方式等.各制作步骤要遵循胃癌的发生发展机制,才能更好地模拟人胃癌生长过程.裸鼠先天性免疫缺陷,为我们提供了较佳的胃癌实验动物.细胞株的选择和种植方式对模型的制作也有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雷尼替丁对胃癌根治术后病人的代谢调理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本研究以胃癌根治术后病人为对象,在限制非蛋白热卡和氮源的条件下,观察雷尼替丁对术后应激反应和蛋白质代谢的影响。 方法 将30 例因胃癌行根治术的病人,随机分为雷尼替丁组(n=15)和对照组(n=15) 两组,雷尼替丁组给予雷尼替丁100 mgim q12h;对照组不使用雷尼替丁或西咪替丁等类似药物。两组病人均于术后第1 日晨开始自周围静脉给予低热卡静脉营养支持3 天( 非蛋白热卡:75-6 kJ·kg-1·d-1;氮量:0-08 g·kg- 1·d- 1) ,并监测体温、肝功能、白/球蛋白、血糖、皮质醇、尿儿茶酚胺及香草基苦杏仁酸的水平和氮平衡变化。 结果 两组相比,雷尼替丁组每日负氮平衡现象均明显改善,其中术后第1 天与术后第3 天有显著性差异,术后3 天的累积氮平衡差别显著( -22±10 vs. -37±16 g,P< 0-05) ;连续应用雷尼替丁3 天,血皮质醇浓度显著降低(17 ±5 vs.24±9 μg/L,P<0-05);两组病人体温、肝功能、白/球蛋白、血糖、尿儿茶酚胺及香草基苦杏仁酸变化无明显差异。 结论 在低热卡静脉营养支持下,雷尼替丁对因胃癌行根治术病人术后可改善负氮平衡现象;连续应用3 天可显著降低血皮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