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目的 探讨胃癌组织中协同刺激分子B7-H3和B7-H4的表达水平对胃癌患者预后的影响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随访调查157例胃癌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相关病理指标及胃癌患者手术标本中B7-H3、B7-H4的表达;胃癌患者不同临床特征与B7-H3、B7-H4表达水平的相关性采用x2检验,不同临床特征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PFS)及总生存期(OS)的比较采用Kaplan-Meier法及Log-rank检验,拟合多因素Cox模型,用风险比(HR)及95%可信区间(CI)估计不同临床指标与复发和死亡结局的联系强度.结果 B7-H3、B7-H4表达水平与不同临床特征之间无明显相关;单因素生存分析显示年龄较大(>60岁)、分期较晚、肿瘤较大(>5 cm)、浸润较深(侵及深肌层)、远处转移及协同刺激分子B7-H4高表达等显著减少PFS及OS(P <0.05);多因素Cox模型分析提示,与Ⅰ期[5.58(95% CI:1.27 ~24.58)]比较,Ⅳ期胃癌患者复发和死亡的HR分别为6.20(95% CI:1.31 ~29.34);与肿瘤直径≤5 cm的患者[1.95(95% CI:1.20 ~3.18)]比较,肿瘤直径>5 cm的患者其为1.97(95%CI:1.19 ~3.25);相对于其他表达组,B7-H3低表达且B7-H4高表达的胃癌患者复发和死亡的HR分别为1.92(95% CI:1.20 ~ 3.10),1.93(95%CI:1.19 ~3.10).结论 B7-H3、B7-H4不同表达水平对胃癌患者PFS和OS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2.
目的 检测B7-H1和IL-10在胰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分析两者表达水平的相关性,以探讨肿瘤局部IL-10的异常增高和B7-H1表达的关系.方法 应用RT-PCR、Western blot和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35例胰腺癌组织、相应癌旁组织和5例正常胰腺组织中B7-H1及IL-10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 在胰腺癌、癌旁和正常胰腺组织中,B7-H1和IL-10在mRNA及蛋白水平的表达呈现出明显由高至低的趋势,且两两之间比较均具有明显差异(P<0.05),免疫组织化学结果也同样证实了胰腺癌中高表达B7-H1和IL-10,阳性率分别为60.5%±12.7%和65.3%±16.2%,而正常组织中未检测到表达.同时,相关性分析中显示肿瘤组织B7-H1高表达与IL-10水平呈明显正相关,分别表现在mRNA表达水平(P=0.008,r=0.841)和蛋白表达水平(P=0.007,r=0.838).结论 胰腺癌细胞上调表达B7-H1可能是肿瘤局部高浓度IL-10形成的原因之一,由此导致的抗肿瘤免疫能力降低可使肿瘤细胞逃避免疫系统的杀伤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讨B7-H3在肾透明细胞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为临床诊断、治疗肾癌提供新的靶标.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69例肾透明细胞癌患者手术标本中肾癌组织、瘤旁组织及远离肿瘤组织中B7-H3的表达并对其表达情况与患者年龄、性别、肿瘤大小、病理分期、淋巴结转移等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B7-H3在肾透明细胞癌组织中弥漫性表达,定位在癌细胞胞膜以及血管内皮细胞胞浆中.①B7-H3在肾透明细胞癌组织血管内皮细胞、肾癌细胞、瘤旁肾组织以及远离肿瘤正常组织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9.7%、75.4%、13.0%及0%;②B7-H3癌组织中的表达强度与患者年龄、性别、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无关;但表达强度高者病理分期较高(P<0.01).结论 B7-H3在肾透明细胞癌癌组织中确有高表达,而在瘤旁肾组织表达较低,远离肿瘤的正常肾组织无表达,并且其表达率与表达强度与肿瘤的病理分期密切相关,这表明B7-H3与肾透明细胞癌的发生发展有着重要的关系,有望成为进行肾癌免疫治疗和抗血管治疗的"共靶点".  相似文献   

4.
syndecan-1蛋白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syndecan-1蛋白在胃癌及正常胃黏膜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ABC法检测60例胃癌及正常胃黏膜组织中syndecan-1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60例正常胃黏膜组织中均有syndecan-1蛋白表达,但胃癌组织中仅有10例(16.67%)呈阳性表达,正常胃黏膜组织中syndecan-1蛋白表达阳性率明显高于胃癌组织(χ^2=65.88,P〈0.05)。syndecan-1蛋白的表达与肿瘤大小、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及TNM分期有关(P〈0.05),其中无淋巴结转移的胃癌组织中syndecan~1蛋白表达阳性率明显高于有淋巴结转移者(χ^2=18.62,P〈0.05);与胃癌患者的年龄和肿瘤部位无关(P〉0.05)。结论胃癌组织中syndecan-1蛋白低表达,并与胃癌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共刺激分子B7-H1在直肠癌与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共刺激分子B7-H1在50例直肠癌与相应的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对两者之间的表达水平作相关性分析,并探讨癌组织及癌旁组织的表达与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结果B7-H1在直肠癌和癌旁组织中表达的阳性率分别为66.0%(33/50),20.0%(10/50),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两者之间的表达评分呈正相关(r=0.435,P=0.002)。在直肠癌组织中B7一H1的表达与患者性别、年龄、肿瘤大小及分化程度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与TNM分期、淋巴结是否转移以及术后生存时间有关(P〈0.05);在癌旁组织中B7-H1的表达仅与术后生存时间有关(P〈0.05),而与其他参数之间的相关性不明显(P〉0.05)。结论B7-H1在直肠癌和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可能与肿瘤的进展和侵袭相关,可以作为直肠癌患者预后的诊断标志。  相似文献   

6.
目的 评价B7-H3在肾透明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方法 检测154例肾透明细胞癌患者肿瘤标本中B7-H3的表达,分析其与患者临床病理因素以及术后生存时间之间的关系.结果 154例患者中,B7-H3阳性28例(18.18%),其中无瘤生存6例,复发7例,死亡15例,至最后随访日期,总生存期(OS)为(19.71±20.32)个月;B7-H3阴性126例(81.82%),其中无瘤生存119例,复发3例,死亡4例,OS为(33.47±18.32)个月,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表明,B7-H3阳性表达患者在肿瘤大小、原发肿瘤分期、区域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临床分期等方面较阴性表达患者有明显差异,B7-H3阳性表达患者术后生存时间较阴性表达患者明显缩短.结论 B7-H3的表达可能与肾透明细胞癌的转移和进展有关,可以作为肾透明细胞癌的一个独立预后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B7-H1在肾透明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132例肾透明细胞癌患者术后肿瘤标本中B7-H1的表达,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B7-H1的表达与预后的关系。结果 132例患者中,B7-H1阳性46例(34.85%),其中无瘤生存26例,复发6例,死亡14例,至最后随访期限,疾病无进展生存期(PFS)为(32.29&#177;12.56)个月,总生存期(OS)为(27.08&#177;15.43)个月;阴性86例(65.15%),其中无瘤生存79例,复发3例,死亡4例,PFS为(38.77&#177;20.00)个月,OS为(37.02&#177;20.00)个月,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表明,B7-H1阳性表达与肿瘤大小、原发肿瘤分期、区域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临床分期、组织学分级呈显著正相关(均P〈0.05),而与患者年龄、性别无相关性。多因素分析表明,在控制肿瘤大小、TNM分期、临床分期、组织学分级的影响后,B7-H1阳性表达具有更高的肿瘤特异性死亡率[危险因素(RR)3.918,95%可信区间(95%CI)1.305~11.765,P〈0.05]和复发率[RR4.486,95%CI1.404~14.333,P〈0.05]。结论 B7-H1阳性表达与肾透明细胞癌患者术后死亡率及复发率呈正相关,B7-H1是肾透明细胞癌的一个独立预后因素。  相似文献   

8.
9.
目的 评价共刺激分子B7-H4表达对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细胞)过继免疫治疗胃癌患者后预后的影响.方法 采用回顾性队列分析156例胃癌的临床资料,并按其治疗情况分为对照组(81例,单纯化疗)和试验组(75例,化疗联合CIK细胞治疗).对胃癌患者组织进行B7-H4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并比较B7-H4不同表达情况下,对照组与试验组治疗后无瘤生存率的差异.结果 对照组和试验组间各临床病理资料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中位无瘤生存时间分别为18.0个月和45.0个月(χ~2=11.631,P=0.001),术后中位总体生存时间分别为27.0个月和49.0个月(χ~2=10.907,P=0.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86例B7-H4低表达者中,采用单纯化疗和CIK联合治疗后中位无瘤生存时间分别为32.0个月和62.0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63,P=0.03);70例B7-H4高表达者中,采用单纯化疗和CIK联合治疗后中位无瘤生存时间分别11.0个月和18.0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971,P=0.001).结论 采用化学治疗联合CIK细胞回输治疗胃癌,无论B7-H4高表达还是低表达,均可显著延长胃癌患者的无瘤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醛酮还原酶1-BIO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方法通过荧光定量PCR法检测36例胃癌组织及其配对癌旁组织中AKRlBl0mRNA的表达量,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100例原发胃癌组织及70例非肿瘤胃黏膜组织中AKRlB10蛋白表达情况。结果PCR结果显示,91.7%(33/36)癌旁非肿瘤胃黏膜组织中AKRlB10mRNA的表达高于其配对胃癌组织[8.3%(3/36),P=0.000]。100例胃癌组织中33例(33.0%)AKRIBl0蛋白阳性表达,70例非肿瘤胃黏膜上皮中65例(92.9%)AKRlB10的阳性表达。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Jp=0.000)。胃癌组织中AKRIBIO的表达与患者性别、年龄、肿瘤部位及分化程度无关(p〉0.05),而与肿瘤大小(P=O.000)、浸润深度(P=0.004)、淋巴结转移(P=0.028)、远处转移(P=0.031)和临床TNM分期(P=0.000)有关。AKRlB10阳性表达患者的5年生存率显著高于阴性表达者(60.6%比32.8%,P〈0.01)。结论胃癌组织中AKRlB10的表达下调与胃癌进展有关,提示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胰腺癌磷酸酶和张力蛋白同源物基因(PTEN)蛋白和B7-H1蛋白的表达,探讨两者与胰腺癌肿瘤生物学特征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ELPS法检测43例胰腺癌患者的组织标本和作为对照的5例非癌胰腺标本中PTEN和B7-H1蛋白的表达水平,分析其与临床和病理学特征的关系.结果 比较非癌胰腺组织,胰腺癌组织中PTEN蛋白表达显著降低,而B7-H1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1),两者的表达还呈现显著负相关(r=-0.414,P<0.01);两者的表达水平与肿瘤的分化程度、TNM分期、浆膜侵犯及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B7-H1表达水平还与年龄显著相关(P<0.01);两者分别的表达水平与患者的预后均显著相关(P<0.01),两者的联合表达水平与患者的预后相关(P<0.05).结论 mN和B7-H1蛋白的表达水平与胰腺癌的发生、发展和预后密切相关.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probabl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expressions of phosphatase and tensin homologue deleted on chromosometen (PTEN) and B7-H1 protein in pancreatic carcinoma and the biological behavior characteristics of tumors. Methods Forty-three patients were recruited who had undergone surgical resection for pancreatic carcinoma between 2002 and 2009. The PTEN and B7-H1 protein expressions in the tissue specimens of these 43 patients and 5 non-pancreatic carcinoma people' s pancreatic tissue specimens were evaluated by immunohistochemistry ELPS technique, and the clinical and pathological features of these specimens and the follow-up information were analyzed. Results PTEN expressions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in pancreatic carcinoma tissues than in non-pancreatic carcinoma people' s pancreatic tissues but B7-H1 expressions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 P < 0. 01 ). The expression of PTEN was negatively correlated to that of B7-H1 (r = -0.414 ,P <0. 01). PTEN and B7-H1 expressions correlated with the pathological grade and tumor-node-metastasis ( TNM ) stage, peripancreatic invasion, regional lymph node involvement,respectively (P<0. 05). B7-H1 expressions also significantly correlated with the ages (P<0. 01). Furthermore, PTEN and B7-H1 expressions showed significant prognostic effects (P<0.01) and there are correlations existed between combined PTEN/B7-H1 expression and prognostic effects (P <0. 05). Conclusion The expression of PTEN and B7-H1 may be significantly correlated to the carcinogenesis,development and prognosis of pancreatic carcinoma.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胃癌组织中Na^+-H^+交换泵1(NHE1)的表达水平及其与临床病理资料的关系.方法 分别应用RT-PCR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60例胃癌组织及其相匹配的癌旁胃黏膜组织中NHE1 mRNA及蛋白的表达情况,并进一步分析其表达与胃癌临床病理资料的关系.结果 本组60例患者胃癌组织中NHE1 mRNA及蛋白表达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786±0.291和1.442±0.175,高于癌旁组织的0.369±0.052和0.348±0.02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胃癌组织中NHE1 mRNA表达和NHE1蛋白表达显著相关(r=0.264,P〈0.05).NHE1 mRNA和蛋白表达与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及TNM分期有关(均P〈0.05),而与年龄、性别及分化程度无关(P〉0.05).结论 胃癌组织中的NHE1 mRNA及蛋白的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可能参与了胃癌的发生发展进程.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胃癌组织中nm23-H1、c-Met、survivin蛋白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对50例胃癌蜡快标本,运用S-P免疫组化技术检测nm23-H1、c-Met、survivin蛋白表达情况.并分析各基因表达与胃癌组织的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TNM分期及转移和复发之间的关系.结果 nm23-H1、Cmet、survivin蛋白表达率分别为46%、72%、80%,胃癌TNM分期、淋巴结转移与nm23-H1蛋白低表达有密切关系,c-Met蛋白的高表达与胃癌TNM分期、淋巴结转移有密切关系,survivin蛋白的高表达与胃癌分化程度、TNM分期、淋巴结转移有密切关系,nm23-H1蛋白表达与survivin表达呈负相关,c-Met蛋白的表达与survivin表达旱正相关.结论 nm23-H1蛋白低表达和c-Met、survivin高表达对于早期诊断和预后分析有重要指导意义,据其表达开展有选择性地基因治疗应有一个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15.
目的观察抑癌基因p16和转移抑制基因nm23-H1蛋白在人胃癌及转移淋巴结中的表达,探讨两者在胃癌转移及预后评估中的作用.方法应用SP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46例原发性胃癌及69枚转移淋巴结中p16和nm23-H1蛋白表达.结果p16和nm23-H1蛋白在受检原发性胃癌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7.4%(8/46/)和28.3%(13/46),在转移淋巴结中的阳性率分别为15.9%(11/69)和14.5%(10/69).原发癌伴淋巴结转移组p16的阳性表达率(6.9%)低于不伴淋巴结转移组的阳性率(35.3%),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原发癌伴淋巴结转移组nm23-H1的阳性表达率(10.3%)低于不伴淋巴结转移组的阳性率(58.8%),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nm23-H1在乳头状腺癌中的表达率明显高于其他组织学类型(P《0.05).p16和nm23-H1表达与肿瘤大小、部位、浸润深度、Bormann分型、年龄及性别等因素无相关性(P》0.05).p16和nm23-H1在原发性胃癌及转移淋巴结中的表达无相关性(P》0.05).结论p16和nm23-H1基因蛋白对胃癌的发展及淋巴结转移有抑制作用.检测胃癌p16和nm23-H1基因蛋白对评估胃癌生物学行为、预测胃癌淋巴结转移以及预后可能具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协同刺激分子B7-H4的表达与胃癌的关系,并分析B7-H4在胃癌组织中的不同表达水平对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治疗胃癌患者的复发和死亡的风险.方法 对156例胃癌病例(1998年1月1日至2009年12月31日),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及IHS评估法确定B7-H4的表达状态,使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调查每位病例的人口学、临床资料及复发时间和死亡时间.应用COX多因素模型分析B7-H4高表达影响胃癌复发和死亡的风险.结果 胃癌组织B7-H4高表达组与B7-H4低表达组比较,患者中位无瘤生存时间(月)及95%CI分别为16(11.9~20.1)和47(22.4~71.6),中位生存时间(月)及95%CI分别为25(19.0~31.1)和43(35.2~50.8).在化学治疗组中,B7-H4低表达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明显高于B7-H4高表达患者(36比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4.14,P<0.01).在化疗联合CIK治疗组中,B7-H4低表达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有高于B7-H4高表达患者的趋势(55比34),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78,P>0.05).在化学治疗组中,B7-H4低表达患者中位无瘤生存时间高于B7-H4高表达(33比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8.956,P<0.01).在化疗联合CIK细胞治疗组中,B7-H4低表达患者中位无瘤生存时间显著高于高表达组(90比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842,P<0.05).在调整了性别、年龄等混杂因素后,与B7-H4低表达比较,B7-H4高表达组病例的复发和死亡风险明显增加(RR=2.30,95%CI=1.41~3.75;RR=1.90,95%CI=1.20~3.01).结论 B7-H4高表达可能是提高胃癌复发和死亡风险的独立危险因素.采用CIK细胞回输治疗可控制和干预B7-H4的表达并延长胃癌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胃癌B7-H4低表达可作为CIK细胞治疗的纳入标准.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人结直肠癌组织中nm23-H1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方法 应用逆转录PCR及免疫组织化学(免疫组化)方法,分别测定30例结直肠癌手术切除标本及癌旁2、5cm组织和远端正常对照组织的nm23-H1 mRNA以及蛋白表达水平,分析nm23-H1与结直肠癌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结果 结直肠癌中nm23-H1 mRNA的低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及Dukes分期明显相关(P<0.05)。nm23-H1蛋白表达水平与结直肠癌中淋巴结转移、分化程度、Dukes分期呈明显的负相关(P<0.05),并同基因转录水平一致。结论 nm23-H1的降表达是结直肠癌转移中的重要的分子生物学事件,检测结直肠癌中nm23-H1的表达情况对评估患者的预后可能具有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