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1 毫秒
1.
目的:分析网球腿的MRI表现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44例临床诊断为网球腿患者的MRI表现特点。结果:44例MRI均表现为腓肠肌内侧头肌肉肌腱连接处损伤,其中16例(36.4%)合并腓肠肌外侧头损伤,5例(11.4%)合并比目鱼肌损伤,3例(6.8%)合并跖肌损伤。44例患者中,Ⅰ级损伤11例(25.0%),Ⅱ级损伤27例(61.4%),Ⅲ级损伤6例(13.6%)。肌束间积液44例(100.0%),冠状位T2WI表现为肌间隙内羽毛状高信号区;肌间积液38例(86.4%),浅筋膜下积液19例(43.2%)。结论:腓肠肌内侧头的肌肉肌腱连接处损伤是网球腿的MRI特征性表现。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网球腿的受伤机制及MRI表现,以提高对网球腿的诊断水平。方法:搜集经临床证实的22例网球腿患者的MRI资料,分析和总结其影像征象。结果:22例中腓肠肌内侧头或跖肌Ⅰ级损伤14例;腓肠肌内侧头Ⅱ级损伤4例;腓肠肌内侧头、跖肌Ⅲ级损伤共4例。结论:网球腿的MRI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尤其是T2WI脂肪抑制序列能抑制脂肪、肌筋膜在T2WI上的高信号,从而充分显示肌肉挫伤及肌间隙内的积液。结合此类损伤的临床表现,MRI可以提示诊断,指导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3.
孟武庆  赵志栋 《武警医学》1999,10(12):699-700
小腿开放性骨折,常因皮肤严重挫伤、坏死、缺损至胫骨外露,伤口长期不愈合,久之发展为骨髓炎,给治疗带来很大困难。1988年10月~1998年6月我们应用腓肠肌内侧头皮瓣移位的手术方法治疗21例,获得满意效果,报告如下。1 应用解剖腓肠肌内侧头比较粗大且起点高,起于股骨内髁的后面,深面为比目鱼肌,两端肌腹下端共同移行于跟腱。腓肠肌内侧头的血液供应来自动脉发出的腓肠内侧动脉(动脉外径3~5mm),有1对伴行静脉(外径3~5mm)位于动脉浅层,动、静脉在腓肠肌内侧头起点附近进入肌肉深层,纵行向下并沿途发出许多肌皮血管,供应覆盖在肌肉上的…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测试跑步时足踝肌肉表面肌电信号,采用非负矩阵分解算法提取肌肉协同结构,探究运动性疲劳对跑步足踝肌肉协同特征的影响。方法:招募12名具有长跑习惯的青年男性受试者,通过无线表面肌电测试系统采集速度为10 km/h、时长60 min双侧腓肠肌内、外侧头,以及胫骨前肌的表面肌电信号,结合心率和主观疲劳程度评定受试者疲劳程度,通过非负矩阵算法提取跑步支撑期双侧下肢所测肌肉的协同结构,采用单因素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对比跑步初期、跑步中期和跑步末期肌肉协同参数差异。结果:(1)当跑步初期、跑步中期和和跑步末期的协同元个数均为2时,变异值(VAF)均在0.95以上,且三个时期两个肌肉协同结构均存在交替激活现象。(2)对于每个协同结构各肌肉的贡献度,在协同元1中,相比于跑步初期,跑步中期摆动侧腓肠肌内、外侧头贡献度降低(P<0.05),跑步末期支撑侧腓肠肌内侧头,摆动侧腓肠肌内、外侧头贡献度降低(P<0.05),跑步末期支撑侧腓肠肌外侧头贡献度增加(P<0.05);相比于跑步中期,跑步末期支撑侧腓肠肌内侧头、摆动侧腓肠肌外侧头贡献度降低(P<0.05),支撑侧腓肠肌外侧头贡...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膝关节内侧移位(MKD)的发生机制,为进一步完善膝关节损伤的防治方案提供依据。方法:从男性青年志愿者中选取膝关节内侧移位(MKD)组30例和正常对照组30例,用标准量角器测量各组踝背屈被动活动范围(PROM)并进行比较,用表面肌电测试系统测试单腿下蹲过程中内侧腓肠肌、外侧腓肠肌和胫前肌的表面肌电图,比较两组间的肌电图均方根振幅(RMS)。结果:MKD组踝背屈PROM明显小于正常对照组(P<0.05);MKD组单腿下蹲时内侧腓肠肌、外侧腓肠肌和胫前肌肌电RMS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P<0.05,P<0.01)。结论:膝关节内侧移位的发生机制之一可能是踝背屈活动受限和腓肠肌/胫前肌的共激活,对膝关节损伤的防治应设法降低腓肠肌、胫前肌的激活强度,增加踝关节的活动范围。  相似文献   

6.
目的 评价低场MR在肌肉损伤诊断中的应用.方法 收集34例(35个部位)临床怀疑肌肉损伤患者的临床、MR资料,对MR征象进行分析.结果 下肢31例,占91%,其中小腿26例,左侧9例,右侧17例,累及肌肉包括腓肠肌、比目鱼肌、趾长伸肌、拇长伸肌、胫骨前肌、胫骨后肌、腘肌,其中累及小腿三头肌23例,占74.2%,大腿5例,累及肌肉包括股二头肌、股内侧肌、股直肌、股中间肌.前臂及臀部1例,其中前臂累及肌肉包括肱桡肌、拇长屈肌、拇长伸肌、指伸屈肌及旋后肌.臀部2例,累及臀大肌.34例中33例肌肉信号异常,其中7例并发明显出血或血肿形成;另1例肌肉信号未见异常,皮下血肿形成.即Ⅰ级肌肉拉伤21例,Ⅱ级肌肉拉伤7例,Ⅲ级肌肉拉伤5例.结论 肌肉损伤具有特征性MRI表现,低场MR能够为临床提供可靠诊断,指导临床制订合理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索迟发性小腿全长肌间血管全部坏死而导致除腓肠肌内侧头以外小腿肌肉全部坏死,仅以皮肤、筋膜、胫骨连足的情况下肢体保留和功能重建的方法. 方法 在去除小腿肌肉、肌间血管和腓骨,小腿全长以皮肤筋膜、腓肠肌内侧头、胫骨连接足的情况下,切取健侧小腿胫后动脉顺行岛状皮瓣带蒂转位覆盖患侧小腿4/5长、1/3周径的骨筋膜创伤面,断蒂时完成皮瓣动脉与腓肠肌外侧头轴型肌动脉吻合,小腿创口完全愈合后行踝关节功能位融合和伸趾中立位趾长伸、屈肌腱悬吊固定.结果 通过带血运巨大皮瓣对患肢进行有效覆盖,随着侧支循环的改善,创口愈合,肢体顽固性缺血痛消失,小腿神经感觉逐渐恢复,并重建了小腿承重与行走功能.结论 除腓肠肌内侧头以外全小腿肌肉、肌间血管均坏死被切除时,小腿皮肤、深浅筋膜组织、腓肠肌内侧头肌瓣与胫骨内血供系统在踝以下所构成的网状侧支循环能为患足提供微量血供,延缓足的坏死,但仅凭这一微量血供无法治愈广泛贫血创面和顽固性肢体缺血痛.健侧小腿内侧顺行岛状皮瓣转位覆盖到巨大严重贫血肢体创面后,大大提升了伤肢的成活质量,最终保留了肢体,重建了功能.皮瓣断蒂时的动脉化处理,为患肢重建了一条永久性轴型肢体动脉.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腓肠肌外侧头附属第三头变异在人群中的发生率及其MRI解剖。方法 选取因外伤、膝盖疼痛或肿胀在我院行膝关节MRI检查的患者1755例,患者均无间歇性跛行的症状。根据MRI资料,评估腓肠肌外侧头附属第三头变异的发生率,并对其位置、形态及走行进行分析。结果 在1755例患者中,存在腓肠肌外侧头附属第三头变异的38例(2. 2%),均起自股骨远端后面、内外侧髁上方水平,止于腓肠肌外侧头的内侧面,形态从细线状肌束到粗大状肌束不同。所有患者腓肠肌第三头均走行于腘动静脉的外侧,无走行于腘动脉和腘静脉之间者。结论 腓肠肌外侧头附属第三头变异并非罕见,膝关节MRI检查可以清晰显示变异第三头的起点、走行及其与腘血管的关系,为临床提供准确诊断信息。  相似文献   

9.
刘春华  谢宜  毛锐利  毛怡 《放射学实践》2022,37(8):1023-1027
【摘要】目的:探讨MRI在腘绳肌损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14例腘绳肌损伤患者行MRI检查,分析损伤部位和累及范围、肌腱形态改变、肌束是否中断、出血、羽毛样水肿及肌间积液等征象,并根据肌肉和肌腱的连续性对损伤程度进行分级。结果:本组中发生肌腱损伤者3例(3/14),肌肉损伤者11例(11/14)。肌腱损伤均位于腘绳肌近端肌腱, 其中1例为完全断裂。肌肉损伤全部位于肌肉-肌腱连接处,其中6例发生于股二头肌,3例发生于半膜肌,2例发生于半腱肌。14例腘绳肌损伤中,肌间积液(11/14)和羽毛样水肿(11/14)为较常见的影像表现,3例可见肌肉内出血。14例中Ⅰ级损伤3例, Ⅱ级损伤10例, Ⅲ级损伤1例。结论:腘绳肌最严重的损伤是近端肌腱的完全断裂,肌肉拉伤均发生于肌腱-肌肉连接处且好发于股二头肌;羽毛状水肿、肌间积液、波浪状肌腱和肌束中断是其特征性的影像表现。MRI能准确评估腘绳肌损伤的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回顾性分析胭肌及胭肌腱损伤的MR表现,了解其影像学特征,提高诊断和鉴别诊断水平,减少误诊率.方法 患者共26例,均行膝关节外旋15°的矢状位快速自旋回波T1WI序列、矢状位脂肪抑制STIR序列和冠状位自旋回波T2 WI及质子相双回波序列扫描.结果 26例患者中,单纯胭肌损伤为11例,胭肌腱损伤5例,胭肌及腘肌腱同时损伤者为10例.胭肌及腘肌腱的损伤,以矢状位脂肪抑制STIR序列及冠状位自旋回波T2WI序列显示病变最为清楚,可显示胭肌急慢性损伤水肿所致的长T2高信号,同时可显示胭肌腱撕裂所致的连续性中断.轴位快速自旋回波T2加权序列也可清楚显示胭肌损伤所致信号异常.结论 MR成像是显示胭肌及胭肌腱损伤最佳的影像学手段,通过常规方位扫描图像可做出准确的诊断.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评价MRI对运动性软组织损伤的诊断价值和临床意义.方法 58例不同部位运动性损伤患者接受MR检查,但X线平片未显示骨折.MR检查时间为外伤后1~14 d,常规包括T1WI,T2WI以及T2WI脂肪抑制序列和短时间反转恢复序列(STIR).观察软组织和骨损伤的MR表现.结果 58例中发现髋肌损伤8例,腘绳肌损伤6例,股四头肌损伤5例,小腿三头肌损伤15例,胫侧副韧带损伤6例,前交叉韧带损伤5例,后交叉韧带损伤4例,髌韧带损伤3例,跟腱损伤4例,腓短肌键损伤2例.MR表现分为3度,Ⅰ度为牵拉伤,共31例,Ⅱ度为部分撕裂,共19例,Ⅲ度为完全断裂,共8例.损伤肌肉肌腱邻近的骨髓水肿23例,主要为Ⅱ度及Ⅲ度损伤的病例,其中1例可见骨骺骨折,X线片显示可疑.结论 肌肉肌腱韧带损伤具有特征性的MR表现.  相似文献   

12.
正摘要目的探究Baker囊肿(BC)是否与腓肠肌内侧头肌腱(MHGT)和半膜肌肌腱(SMT)的特定排列关系具有相关性。材料与方法该研究纳入了PACS系统中自2017年8  相似文献   

13.
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断裂的急性期或慢性期均应采用韧带重建术。作者采用股薄肌肌健重建内侧副韧带15例,临床观察取得了良好结果。为论证该手术方法的优点,我们进行了内侧副韧带和股薄肌腱的力学实验,结果证明内侧副韧带破坏力为2080N,股薄肌肌腱为3060 N,说明股薄肌肌腱重建内侧副韧带是合理的。  相似文献   

14.
对小腿胫前、中上部软组织缺损 ,笔者采用双蒂腓肠肌内侧头肌皮瓣修复 ,效果满意 ,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1)一般资料 :1988年 8月~ 1998年 8月共治疗 36例 ,男 32例 ,女 4例 ;年龄 14~ 5 6岁 ,平均 33 .4岁。因严重创伤所致胫前软组织缺损 2 8例 ,胫骨骨折内固定感染、钢板外露致缺损5例 ,胫骨骨髓炎致缺损 3例。缺损面积为 10cm× 4cm~ 15cm× 6cm。 (2 )解剖特点 :腓肠肌内侧头起于股骨内髁后方 ,与外侧头肌腹于中线融合 ,下行至小腿中段移行为跟腱的一部分。腓肠肌内侧头的营养动脉于膝关节水平起于动脉内侧 ,静脉与动脉伴…  相似文献   

15.
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损伤的X线与MR分级的对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损伤的X线与MR分级的相关性。方法:总结分析24例临床手术及关节镜检查证实的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损伤患者的双膝关节应力位X线片及MR资料,寻找两者在分级上的相关性。结果:24例内侧副韧带损伤的患者中,X线诊断的Ⅰ级损伤15例,Ⅱ级损伤6例,Ⅲ级损伤3例。MR诊断Ⅰ级损伤11例,Ⅱ级损伤10例,Ⅲ级损伤3例。结论: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损伤的X线及MR分级是基本符合的。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超声辐射力脉冲成像(ARFI)技术评价脑卒中痉挛性瘫痪患者小腿腓肠肌内侧头及比目鱼肌的价值。方法:选取临床确诊为脑卒中并单侧肢体痉挛性瘫痪患者42例,常规超声测量肌肉厚度及羽状角。ARFI技术测量踝关节自然位及最大背伸位肌肉组织的声触诊组织定量(VTQ)值,并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脑卒中患者患侧腓肠肌内侧头及比目鱼肌的肌肉厚度和羽状角均较其健侧减小(均P0.05);健侧及患侧腓肠肌内侧头的最大背伸位VTQ值均大于自然位,健侧及患侧比目鱼肌最大背伸位VTQ值均大于自然位(均P0.05)。相同体位下,脑卒中患者患侧的VTQ值高于健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超声ARFI技术能定量客观评价脑卒中痉挛性瘫痪患者的肌肉参数,为临床提供新的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17.
膝关节损伤的MR应用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分析膝关节损伤的MR表现并评价其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 60例经临床或手术证实的膝关节损伤患者 ,回顾性分析、总结其MR表现。采用 1 .0TMR扫描机 ,常规应用矢状位 ,SET1 W、T2 W ,冠状位T1 W、T2 W成像。结果 :2 9例半月板损伤 ,其中Ⅰ° 1 0例 ,Ⅱ°1 2例 ,Ⅲ°7例 ;前交叉韧带损伤 1 8例 ,撕裂 2 2例 ;后交叉韧带损伤 7例 ,撕裂1例 ;内侧侧副韧带损伤 2 8例 ,撕裂 1 7例 ;外侧侧副韧带损伤 1 2例 ,撕裂 9例 ;韧带损伤表现为韧带不同程度增粗 ,但韧带连续性仍然存在 ,正常低信号内出现不规则高信号影 ,韧带撕裂表现为韧带明显增粗 ,呈弥漫性高信号 ,韧带的连续性部分或完全中断 ;股骨下端或胫骨上端骨质损伤 9例 ;关节积液 54例 ;多种损伤可同时出现。结论 :MR检查可很好显示膝关节损伤的各种表现 ,可作为膝关节损伤检查的重要或首选手段  相似文献   

18.
膝关节滑膜囊肿的影像学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膝关节滑膜囊肿的CT、MRI表现及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24例膝关节滑膜囊肿患者的CT(10例)、MRI(24例)资料并记录、分析各种征象.结果 囊液呈均匀密度(信号)及明显长T1、长T2信号,无强化.囊壁呈均匀薄膜状中等密度(信号),中度强化.关节囊滑膜疝9例,位于半膜肌与腓肠肌内侧头之间,呈"水滴"状或类圆形,前方以"鸟嘴"状狭颈通关节腔.腓肠-半膜肌滑囊积液9例,亦位于半膜肌与腓肠肌内侧头之间,呈圆形、卵圆形或"葫芦"形,4例与关节腔交通.胫侧副韧带囊肿3例,位于胫侧副韧带走行区,呈卵圆形均质囊性肿物.鹅足腱囊肿3例,位于缝匠肌、股薄肌及半腱肌的联合腱止点与胫骨内侧副韧带之间,呈前后向的扁圆形囊性肿物.手术见各囊肿的位置、形态、大小与关节腔交通情况均与术前CT、MRI结果吻合.合并退变性骨关节炎13例,滑膜骨软骨瘤病3例,慢性膝关节滑膜炎5例,类风湿性关节炎1例,关节软骨损伤10例,半月板损伤11例,半月板退变7例,韧带损伤8例.MRI显示合并的关节内病变与手术结果基本吻合.结论 CT、MRI对膝关节滑膜囊肿均可做出正确诊断,但MRI优于CT,能同时发现关节内病变,可指导临床制定合理手术方案.  相似文献   

19.
月国窝囊肿 ,多发生在半膜肌腱滑囊和腓肠肌内侧头与半膜肌之间的滑囊 ,常与关节腔相通 ,由深部向外膨出。还可发生于股二头肌、半腱肌、韧带和关节囊[1] 。对囊肿较大 ,影响关节活动或出现肿痛的病人 ,或继发于膝关节疾病 ,且非手术疗法无效的病人 ,可考虑手术[2 ] 。手术中 ,对月国窝较大的囊肿 ,较难保持囊壁不破。囊壁破裂后 ,不仅给完整切除月国窝囊肿带来困难 ,而且对判断囊肿的根部造成影响 ,增加缝闭其根部的难度。笔者在1997- 0 3~ 1999- 12在 9例月国窝囊肿患者手术中 ,结合穿刺抽液结扎 ,有效地解决了月国窝囊肿壁撕破的问题 ,…  相似文献   

20.
对21例SchatzkerⅠ~Ⅵ型胫骨平台骨折采用外固定支架固定+腓肠肌内侧头肌瓣转移覆盖创面+负压封闭引流治疗。肌瓣全部存活,伤口全部愈合,无一例出现伤口感染,术后随访0.9~4年,平均2.2年,骨折全部愈合,膝关节功能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