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林晶  刘晓金  陈丽容  黄晓琳 《全科护理》2022,(17):2423-2426
目的:探究儿童重症监护病房(PICU)机械通气患儿肠内营养不耐受的危险因素及预防护理。方法:选取2019年7月—2021年8月医院PICU收治的行肠内营养支持治疗的机械通气患儿140例为调查对象,统计肠内营养不耐受患儿例数,借助一般资料量表统计患儿相关信息,并通过单因素分析、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PICU机械通气患儿肠内营养不耐受的独立危险因素,确定预防护理策略。结果:共54例患儿出现肠内营养不耐受;单因素分析显示,PICU机械通气患儿肠内营养不耐受的危险因素有年龄、胖瘦情况、急性生理功能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首次肠内营养时间、白蛋白、前白蛋白、腹内压、使用抗生素、使用镇静剂、早期使用促胃动力药(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PICU机械通气患儿肠内营养不耐受的独立危险因素有消瘦、APACHEⅡ评分≥20分、首次肠内营养时间≥48 h、白蛋白<28 g/L、前白蛋白<100 mg/L、腹内压≥15 mmHg(1 mmHg=0.133 kPa)、使用抗生素≥2种、早期未使用促胃动力药(P<0.05)。结论...  相似文献   

2.
陆彬 《全科护理》2024,(4):768-771
目的:调查重症监护室(ICU)机械通气病人肠内营养喂养不耐受的影响因素,并总结干预策略。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1年1月—12月医院收治的189例机械通气病人为研究对象,以是否发生肠内营养喂养不耐受分为耐受组(74例)和非耐受组(115例)。获取两组病人的临床资料,分析肠内营养喂养不耐受的相关因素,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肠内营养喂养不耐受的危险因素,并针对危险因素讨论干预策略。结果:非耐受组年龄、体质指数(BMI)、急性生理功能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血糖、使用血管收缩药物比例、使用同步间歇指令通气比例、输注速度、采用鼻胃管进行肠内营养比例均高于耐受组,平均动脉压和床头抬高≥30°比例低于耐受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5岁、APACHEⅡ评分≥20分、平均动脉压<65 mmHg、使用血管收缩药物、采用同步间歇指令通气模式、床头未抬高≥30°是ICU机械通气病人肠内营养喂养不耐受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年龄≥65岁、APACHEⅡ评分≥20分、平均动脉压<65 mmHg、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采用喂养不耐受风险评估量表评估神经内科重症监护室(ICU)老年脑卒中病人肠内营养不耐受(FI)风险的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6月—2020年12月入住医院神经内科ICU的345例老年脑卒中病人的资料,按照是否发生FI分为观察组(n=119例)和对照组(n=226),采用单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喂养不耐受风险评估量表中各因素与FI的相关性,比较两组的量表风险评分和风险分级。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两组在长期卧床、长期禁食或全肠外营养、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白蛋白、血糖、重症病人急性胃肠损伤分级(AGI)和使用机械通气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长期卧床(≥3 d)、APACHEⅡ评分≥20分、GCS评分3~5分、白蛋白≤25 g/L、血糖≥23 mmol/L、AGIⅢ级、使用机械通气是FI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喂养不耐受风险评分、高风险等级比例显著较高,低风险比例显著较低(P<0.05)。结论:喂养不耐受风险评估量表对神经内科ICU老年脑卒中病人...  相似文献   

4.
目的 系统评价危重症患者肠内营养喂养不耐受的影响因素。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Embase、CNKI、WanFang Data、VIP和CBM数据库,搜集肠内营养喂养不耐受影响因素的观察性研究,检索时限均从建库至2022年8月6日。由2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评价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后,采用RevMan 5.4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18个研究,包括研究对象28 847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年龄、疾病严重程度、低蛋白血症、ICU住院天数、幽门后喂养、机械通气及机械通气天数、促胃肠动力药的使用、镇静药物的使用、血管活性药物的使用和抗生素类药物的使用是危重症患者肠内营养喂养不耐受的影响因素,其中幽门后喂养[OR=0.46,95%CI(0.29,0.71),P<0.01]为保护因素。结论 医务人员可根据影响因素在患者入ICU时制定针对性肠内营养方案,以减少喂养不耐受的发生。受纳入研究数量和质量限制,上述结论尚需开展更多高质量研究予以验证。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重型颅脑损伤病人发生肠内营养喂养不耐受的现状,分析常用临床措施对其喂养不耐受发生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3月—2019年3月入住某三级甲等医院重症监护室实施肠内营养的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的病例资料,依据胃肠道症状分为耐受组和不耐受组,对临床常用措施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137例病人中有82例发生喂养不耐受,发生率为59. 9%。重型颅脑损伤病人使用抑酸剂(OR=4. 034,P=0. 008,95%CI 1. 444~11. 268)和镇痛剂(OR=3. 976,P=0. 005,95%CI 1. 516~10. 427)是肠内营养耐受性的危险因素,预防性应用促动力药(OR=0. 202,P0. 001,95%CI 0. 089~0. 456)是保护因素。[结论]重型颅脑损伤病人喂养不耐受发生率较高,喂养不耐受发生与治疗过程中使用抑酸剂和镇痛剂相关,而预防性应用促动力药有助于降低发生喂养不耐受的风险。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上消化道肿瘤患者术后发生早期肠内营养喂养不耐受的危险因素,建立风险预测模型,有效识别高危患者。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5月~2022年12月收治于我院普外科的210例上消化道肿瘤患者病例资料,所有患者术后均行肠内营养支持治疗。根据是否发生术后早期肠内营养喂养不耐受,分为耐受组(n=121)与不耐受组(n=89),比较两组患者间的一般资料差异,运用Logistic回归分析上消化道肿瘤患者术后早期肠内营养喂养不耐受的危险因素,构建风险预测模型,ROC曲线下面积评价对模型的校准度、区分度。结果: 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低蛋白血症、高血糖、胃肠内补钾、术后疼痛评分≥4分、术后3天内下床活动为上消化道肿瘤患者术后早期肠内营养喂养不耐受的独立危险因素,构建预测模型后,经 Hosmer-Lemeshow 检验,χ2=6.523,P=0.367,ROC 曲线下面积为0.916,P< 0.001,灵敏度为0.857,特异度为0.832。结论:本研究构建的预警模型能准确预测上消化道肿瘤患者术后早期肠内营养喂养不耐受的发生,帮助临床医护人员识别肠内营养喂养不耐受高危人群,为早期采取干预护理措施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张力  张晓梅  梁玉婷  彭娟  周宏珍 《护理研究》2015,(10):1175-1178
[目的]调查重症卒中病人早期肠内营养达标率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6月的重症脑卒中病人182例,分为达标组与不达标组,通过Logistic分析,探讨早期肠内营养不达标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182例病人中有123例(67.6%)早期喂养不达标,两组病人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腹泻、呕吐或反流、胃残余量100mL、机械通气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病人出现腹泻、呕吐或反流、胃残余量100mL、行机械通气对早期肠内营养不达标有影响。[结论]腹泻、呕吐或反流、胃残余量100mL、机械通气可能为卒中病人早期肠内营养不达标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危重患者早期肠内营养发生喂养不耐受的风险因素,并构建风险预测模型。方法 选取2021年4—10月行肠内营养支持的230例危重症患者,根据有无喂养不耐受症状分为耐受组(n=149)与不耐受组(n=81),比较2组患者一般资料、APACHEⅡ评分、NRS2002评分、白蛋白等情况。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建立风险预测模型,采用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以及ROC曲线下面积评价对模型的校准度、区分度。结果 最终纳入APACHEⅡ评分(OR=1.307)、NRS2002评分(OR=1.410)、腹内压(OR=1.415)以及白蛋白(OR=0.838)构建预测模型,模型经Hosmer-Lemeshow检验,χ2=5.683,P=0.683,模型ROC曲线下面积为0.879,最大约登指数为0.676,灵敏度为0.933,特异度为0.743。结论 本研究建立的喂养不耐受预测模型纳入了APACHEⅡ评分、NRS2002评分、腹内压以及白蛋白,具有较好的预测价值,可有效预测危重患者早期肠内营养喂养不耐受的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综合护理干预方法对ICU危重患者肠内营养喂养不耐受的临床效果,探讨影响ICU危重患者肠内营养喂养不耐受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我院2010年6月至2013年4月38例ICU危重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前后的肠内营养喂养耐受情况进行对比分析,同时对影响ICU危重患者肠内营养喂养不耐受的危险因素进行回归分析.结果 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前后,年龄<60岁的患者对肠内营养喂养的耐受性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干预前后年龄≥60岁的患者对肠内营养喂养的耐受性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回归分析显示,患者年龄、肠内营养喂养开始时间、APACHE-Ⅱ评分、血清ALB及是否对患者进行药物鼻饲是影响ICU危重患者肠内营养喂养不耐受的高危因素.结论 介于ICU危重患者的年龄、肠内营养喂养开始时间、APACHE-Ⅱ评分、血清ALB及是否对患者进行药物鼻饲等客观因素对患者肠内营养喂养耐受性的重要影响,科学合理地综合护理干预对提高患者对肠内营养喂养的耐受性具有积极作用,值得临床予以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艾滋病(AIDS)机械通气病人早期肠内营养管理方案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构建艾滋病机械通气病人早期肠内营养管理方案,选取南宁市某三级甲等传染病专科医院重症监护病房(ICU)2019年1月—2020年12月收治的行机械通气治疗的艾滋病病人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早期肠内营养管理方案,对照组采用传统肠内营养治疗、护理方案。比较两组干预后第7天和第14天营养及免疫指标、肠内营养7 d喂养达标率和喂养中断率、70%目标喂养量达标时间、干预后肠内营养不耐受症状发生率、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等指标。结果:干预7 d后观察组肠内营养7 d喂养热量达标率(94.74%)较对照组(27.03%)升高,喂养中断率、70%目标喂养量达标时间、肠内营养不耐受发生率较对照组降低,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第14天观察组血清清蛋白值、CD4+T淋巴细胞计数较对照组升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艾滋病机械通气病人实施早期肠内营养管理方案,可提高病人喂养耐受性,降低喂养中断发生率,有效提高艾滋病机械通气病人营养免疫指标。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调查ICU非糖尿病患者肠内营养治疗期间发生高血糖的现状,并探究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2018年1月—9月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的方式回顾性分析了青岛市某三级甲等医院2个ICU的176例行肠内营养的非糖尿病患者的相关资料,统计并分析患者发生高血糖的现状及危险因素。结果 37例患者发生高血糖,发生率为21.02%。发生高血糖患者与未发生高血糖患者在年龄(OR=1.12)、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OR=1.41)、鼻饲速度(OR=1.15)、肠内营养液类型(OR=0.45)、是否进行肠外营养(OR=3.01)、是否使用抗生素(OR=1.77)、是否进行机械通气(OR=7.16)、是否手术(OR=43.99)、输注途径(OR=6.11)等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年龄、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升高、鼻饲速度加快、输注短肽或单体型肠内营养液、进行肠外营养、进行机械通气、手术、应用鼻肠管是ICU非糖尿病患者肠内营养治疗期间发生高血糖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有创机械通气腹内压与肠内营养支持期间喂养不耐受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7年7月至2019年7月我科收治的气管插管的机械通气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于肠内营养前和肠内营养后3 d测量腹内压,记录腹泻、肠鸣音减弱或消失、呕吐/反流、便秘、胃肠道出血的肠内营养过程中喂养不耐受情况,分析腹内压与喂养不耐受的相关性。结果患者中发生喂养不耐受51(72.86%)例,其中肠鸣音减弱或消失和腹泻占比分别为52.86%,45.71%;相关性分析显示,腹内压与喂养不耐受呈正相关(P<0.05)。结论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患者腹内压与早期肠内营养不耐受存在正相关。当肠内营养前3 d腹内压≥11 mmHg时,护理人员应警惕即将发生喂养不耐受,并针对性给予相应预防干预措施,保证胃肠道营养。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早期肠内外营养支持有无差异。方法:将我院近两年收治的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39例分为早期肠内营养组(EN组13例)和早期肠外营养组(TPN组14例),对照组(12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EN组早期留置液囊空肠营养管行空肠营养,TPN组早期行静脉高糖氨基酸治疗,对照组早期未行肠内外营养支持。分别在治疗1、2、3周后比较三组总胆红素、WBC、APACHEⅡ评分、Ranson评分和C-反应蛋白(CRP)、血淀粉酶、尿淀粉酶恢复时间、白蛋白变化情况,于出院时比较感染并发症率、病死率、平均住院时间等。结果:三组患者APACHEⅡ评分和Ranson评分差异无统计学差异;第2周时,EN组及TPN组白细胞和CRP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第2、3周时.EN组和TPN组血清白蛋白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EN组及TPN组感染率、感染并发症、平均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EN组更优,但TPN组肠胀气及消化道出血发生率低于EN组及对照组,尤其是较高龄人群。结论:早期营养支持可以显著改善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营养状况,缩短病程、减低感染率、病死率、并发症发生率。但针对不同年龄人群,可选择不同营养支持方法。  相似文献   

14.
宋卫东  杨瑛  余猛进  石正蒙  卫波 《医学临床研究》2011,28(11):2110-2111,2115
[目的]观察影响胃残留量(GRV)小于250ml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早期进行肠内营养(EN)时影响耐受性的因素.[方法]53例COPD机械通气患者,在EN治疗前检测患者GRV,ApacheII评分、外周血胃动素(MTL)、二胺氧化酶(DAO)水平,并观察接受治疗后的耐受性.[结果]GRV≤150 mL的2...  相似文献   

15.
目的系统评价肠内营养泵鼻饲和间歇灌注鼻饲减少肠内营养并发症的效果。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1980~2013.9)、Wiley Online Library(1990~2013.9)、Elsevier(1990~2013.9)、CNKI(1990~2013.9)、VIP(1990~2013.9)和WanFang Data(1990~2013.9),查找比较肠内营养泵鼻饲和间歇灌注鼻饲的随机对照试验(RCT)。由2位研究者根据纳入与排除标准独立进行文献筛选、资料提取及质量评价,然后采用RevMan 5.2.6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共纳入16个研究,包括1263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肠内营养泵鼻饲法在降低胃潴留[OR=0.27,95%CI(0.16,0.45),P<0.00001]、腹泻[OR=0.24,95%CI(0.16,0.34),P<0.00001]、返流[OR=0.26,95%CI(0.11,0.65),P=0.004]、误吸[OR=0.19,95%CI(0.11,0.32),P<0.00001]、吸入性肺炎[OR=0.40,95%CI(0.23,0.68),P=0.0007]和腹胀[OR=0.24,95%CI(0.10,0.57),P=0.001]发生率方面均优于间歇灌注鼻饲法,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但在减少堵管发生率方面,两者无明显差异[OR=0.43,95%CI(0.14,1.29),P=0.13]。结论现有证据提示,肠内营养泵鼻饲法在一定程度上可降低肠内营养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其效果优于间歇灌注鼻饲法。但由于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不高,证据强度不足,上述结论尚需今后开展大样本、多中心、高质量的RCT加以验证。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究ICU机械通气患者腹内压与肠内营养(EN)喂养不耐受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2019年2—12月医院ICU机械通气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在患者EN之前与EN后测量患者腹内压,评估患者营养期间是否有肠内营养不耐受现象发生.结果 80例患者的肠内营养喂养不耐受发生率为75%,其中肠鸣音消失或减弱的发生率为55%,腹泻...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肠内营养泵在重度颅脑损伤昏迷病人肠内营养液输注中的应用。[方法]将105例重度颅脑损伤后昏迷的病人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55例采用肠内营养泵匀速输注肠内营养液,对照组50例采用常规的胃管鼻饲。观察两组病人胃肠道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血糖、血浆白蛋白水平。[结果]观察组病人死亡3例,改静脉营养治疗2例,对照组死亡4例,改静脉营养治疗8例;观察组病人胃肠道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人血糖低于对照组,血浆白蛋白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重度颅脑损伤昏迷病人肠内营养液输注中应用肠内营养泵,可减少肠道并发症,促进病人的血糖和血浆白蛋白水平稳定。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机械通气患者肠内营养支持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重症监护病房的机械通气患者84例,分为肠外营养支持组(PN组)与肠内营养支持组(EN组),各42例。PN组通过中心静脉途径给予能量,EN组经鼻胃管给予能量。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营养指标、免疫指标、病情转归指标、并发症情况。结果 EN组治疗后营养指标和免疫指标均明显高于PN组治疗后,机械通气时间和入住ICU时间明显少于PN组,病死率和并发症明显低于PN组。结论肠内营养支持可以改善机械通气危重症患者的营养状况和免疫功能,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采用4种鼻饲方法对机械通气长期肠内营养老年患者误吸的影响。方法对25例机械通气长期肠内营养老年患者分别采用4种鼻饲方法:①方法1:半坐卧位,置管长度从耳垂→鼻尖→剑突的距离延长10cm,推注速度为15mL/min;②方法2:仰卧位,置管长度和推注速度同方法1;③方法3:置管长度从耳垂→鼻尖→剑突的距离,卧位和推注速度同方法1;④方法4:卧位和置管长度同方法1,推注速度为25mL/min。观察采用4种方法患者误吸发生情况。结果采用4种鼻饲方法患者发生误吸情况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方法 1误吸发生率均低于其他3种方法,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鼻饲时抬高床头,推注以10~15mL/min的速度喂食,置管的长度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而定对预防机械通气长期肠内营养老年患者误吸的发生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外科重症患者血液净化联合早期肠内营养治疗对加速康复的影响。方法选择入住ICU的重症患者239例,将2011年6月-2012年5月收治的118例患者作为对照组,2012年6月-2013年5月收治的121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在生命体征平稳、肠道功能开始恢复后实施肠内营养,出现急性肾损伤时开始床边CBP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入住ICU的24~48 h内开始早期肠内营养,同时常规CBP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CBP治疗前血清白蛋白(34.33±4.85) g/L,治疗1周后提高至(39.72±4.72)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9.219,P <0.01);对照组治疗前(34.86±4.70)g/L,治疗后(34.04±4.62)g/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957,P>0.05);两组血清白蛋白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397,P<0.01)。观察组住ICU时间(17.68±2.96)d,机械通气时间(8.49±2.35)d,CBP治疗时间(78.13±12.72)h,均低于对照组的(18.83±3.46)d,(9.48±2.86)d,(126.50±19.56)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768,2.163,22.602;P<0.05)。结论重症患者血液净化同时开始早期肠内营养治疗,可有效改善营养指标,减少白蛋白的丢失,缩短了机械通气和住ICU时间,加速了外科重症患者的康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